葉聖陶夏丏尊談閱讀與寫作係列:七十二堂寫作課+好讀書而求甚解+落花水麵皆文章(套裝共3冊)

葉聖陶夏丏尊談閱讀與寫作係列:七十二堂寫作課+好讀書而求甚解+落花水麵皆文章(套裝共3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葉聖陶,夏丏尊 著
圖書標籤:
  • 寫作技巧
  • 閱讀方法
  • 葉聖陶
  • 夏丏尊
  • 散文
  • 文學
  • 教育
  • 經典
  • 寫作指南
  • 名傢作品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開明齣版社
ISBN:9787513133012
版次:1
商品編碼:12348754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8-05-01
用紙:輕型紙
套裝數量:3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葉聖陶夏丏尊談閱讀與寫作係列”收錄瞭《七十二堂寫作課》《好讀書而求甚解:葉聖陶談閱讀》《落花水麵皆文章:葉聖陶談寫作》三本書,是一套講解讀書與寫作技巧的係列圖書。

《七十二堂寫作課》是夏丏尊和葉聖陶閤著的一部講述文章作法的書籍,其中的文章均選自二人閤編的《國文百八課》。全書一共七十二講,幾乎涵蓋瞭所有的文章及文學體裁,記敘、說明、議論、應用、詩歌、小說、戲劇、散文,每一類彆都有十分精到又淺顯易懂的見解與指導,是學習寫作、提高寫作技能不能錯過的好書。

《好讀書而求甚解:葉聖陶談閱讀》是葉聖陶先生寫的一部講述如何閱讀的作品,全書共分為四個部分,分彆從為什麼要讀書、讀書的難點、讀書的方法以及讀物的選擇幾個方麵,詳細闡述瞭閱讀的重要性及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方法。

《落花水麵皆文章:葉聖陶談寫作》是葉聖陶先生寫的一本教人如何寫作的書,分彆從寫作是什麼、怎樣尋找寫作的材料、怎樣寫作、怎樣修改文章、怎樣評判文章的好壞等方麵,詳細論述瞭寫作要法,並仔細解答瞭寫作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疑惑之處。

作者簡介

夏丏尊,浙江紹興上虞人,我國著名的教育傢、文學傢、語文學傢、齣版傢和翻譯傢,畢生緻力於我國的教育文化事業。著有《文章作法》《閱讀與寫作》《夏丏尊教育名篇》等,與葉聖陶閤著《七十二堂寫作課》《文心》等。
葉聖陶,原名葉紹鈞,江蘇蘇州人,我國著名的教育傢、作傢、文學齣版傢,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傢”之稱,畢生緻力於我國的教育文化事業發展。著有《好讀書而求甚解:葉聖陶談閱讀》《落花書麵皆文章:葉聖陶談寫作》《給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學課》等,與夏丏尊閤著《七十二堂寫作課》《文心》等。

精彩書評

內容淺顯易懂,又十分得精闢到位。……想要寫作提升的愛好者們,不妨先找來看一看。
——BTV《北京您早》欄目

目錄

《七十二堂寫作課》
第一講 文章麵麵觀 / 001 第二講 文言體和語體(一) / 004
第三講 文言體和語體(二) / 006 第四講 作者意見的有無 / 009
第五講 文章的分類 / 011 第六講 應用文 / 014
第七講 書信的體式 / 016 第八講 書信與禮儀 / 018
第九講 書信和諸文體 / 020 第十講 記述和敘述 / 022
第十一講 記述的順序 / 024 第十二講 敘述的順序 / 026
第十三講 記敘的題材 / 028 第十四講 材料的判彆和取捨 / 030
第十五講 敘述的快慢 / 032 第十六講 敘述的倒錯 / 034
第十七講 過去的現在化 / 036 第十八講 觀點的一緻與移動 / 039
第十九講 日記 / 041 第二十講 遊記 / 043
第二十一講 隨筆 / 046 第二十二講 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 / 048
第二十三講 間接經驗的證明 / 050 第二十四講 第一人稱的立腳點 / 052
第二十五講 第二人稱的立腳點 / 054 第二十六講 第三人稱的立腳點 / 056
第二十七講 敘述的場麵 / 058 第二十八講 事物與心情 / 060
第二十九講 情感的流露 / 063 第三十講 抒情的方式 / 065
第三十一講 情緒與情操 / 068 第三十二講 記敘與描寫 / 071
第三十三講 印象 / 074 第三十四講 景物描寫 / 076
第三十五講 人物描寫 / 079 第三十六講 背景 / 082
第三十七講 記敘文與小說 / 084 第三十八講 小說的真實性 / 086
第三十九講 韻文和散文 / 089 第四十講  詩的本質 / 093
第四十一講 暗示 / 097 第四十二講 報告書 / 101
第四十三講 說明書 / 103 第四十四講 說明和記述 / 105
第四十五講 說明和敘述 / 108 第四十六講 說明和議論 / 110
第四十七講 說明的方法 / 112 第四十八講 類型的事物 / 115
第四十九講 抽象的事理 / 117 第五十講 事物的異同 / 119
第五十一講 事物間的關係 / 121 第五十二講 事物的處理法 / 123
第五十三講 話義的詮釋 / 125 第五十四講 獨語式和問答式 / 127
第五十五講 知的文和情的文 / 129 第五十六講 學術文 / 132
第五十七講 對話 / 135 第五十八講 戲劇 / 138
第五十九講 文章中的會話 / 141 第六十講 抒情詩 / 144
第六十一講 敘事詩 / 147 第六十二講 律詩 / 150
第六十三講 儀式文(一) / 152 第六十四講 儀式文(二) / 154
第六十五講 宣言 / 156 第六十六講 意的文 / 158
第六十七講 議論文的主旨 / 160 第六十八講 立論和駁論 / 162
第六十九講 議論文的變裝 / 164
第七十講 推理方式(一) —— 演繹 / 166
第七十一講 推理方式(二)—— 歸納 / 169
第七十二講 推理方式(三)—— 辯證 / 172

附錄
本書提到的選文選輯
寄小讀者·通訊七 冰心 / 174 三弦 瀋尹默 / 178
一個小農傢的暮 劉半農 / 179 盧參 硃自清 / 180
五四事件 周予同 / 183 梧桐 李漁 / 186
朋友 巴金 / 187 書葉機 龔自珍 / 190
養蠶 豐子愷 / 192 五月三十一日急雨中 葉聖陶 / 194
先妣事略 歸有光 / 197 閑情記趣 瀋復 / 199
畫傢 周作人 / 206 新教師的第一堂課 [日本]田山花袋
夏丏尊譯 / 208 詞四首 李煜 / 211
叢書集成凡例 / 212 圖畫 蔡元培 / 213
關於《國文百八課》 夏丏尊  葉聖陶 / 215


《好讀書而求甚解:葉聖陶談閱讀》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讀書的態度 / 003
書·讀書 / 005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 / 009
語文是一門怎樣的功課 / 015
國文教學的兩個基本觀念 / 018
略談學習國文 / 031
《文章例話》序 / 036
略談學生讀書 / 042

讀書不是件容易的小事
要認真閱讀 / 047
驅遣我們的想象 / 054
訓練語感 / 061
不妨聽聽彆人的話 / 067
揣摩 / 074

讀書的方法
精讀的指導/ 083
略讀的指導/ 105
論國文精讀指導不隻是逐句講解 / 131
讀羅陳兩位先生的文章 / 147
中學國文學習法(節選) / 164
《大學國文(現代之部)》序 / 174
《大學國文(文言之部)》序 / 184
讀書二首 / 200

讀物的選擇
關於讀古文 / 205
讀經與讀外國語 / 208
讀《教育雜誌·讀經問題專號》 / 212
給與學生閱讀的自由 / 215
中學生課外讀物的商討 / 218
給少年兒童多介紹課外讀物 / 235
給中學生介紹古書——讀《經典常談》 / 243


《落花水麵皆文章:葉聖陶談寫作》
寫作是怎麼一迴事
習作是怎麼一迴事 / 003
寫作是極平常的事 / 008
寫作漫談 / 025
寫文章跟說話 / 031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 / 034
動筆之前和完篇之後 / 040

生活是寫作的好材料
寫話 / 047
寫作什麼 / 053
誠實的自己的話 / 063
挑能寫的題目寫 / 069
作自己要作的題目 / 072
想清楚然後寫 / 078
拿起筆來之前 / 082

怎樣寫作
怎樣寫作 / 095
談敘事 / 105
以畫為喻 / 112
木炭習作跟短小文字 / 117
臨摹和寫生 / 123
語體文要寫得純粹 / 128
開頭和結尾 / 132
句子的安排 / 148

好文章是改齣來的
修改是怎麼一迴事 / 171
談文章的修改 / 174
把稿子念幾遍 / 179
平時的積纍 / 182005

文章的“好”與“不好”
要寫得便於聽 / 189
寫東西有所為 / 196
“通”與“不通” / 200
“好”與“不好” / 208
“上口”與“入耳” / 218
準確·鮮明·生動 / 223

前言/序言


商金林
1935年至1937年,葉聖陶和夏丏尊本著以“學生”和“學科”為本位的理念,齣自要給語文科以“科學性”定位和改革舊的教育方法的考量,精心編撰瞭一部極具創意的初中語文課本——《國文百八課》。
“這是一部側重文章形式的書”,共六冊,每冊是十八課,閤計共一百零八課,所以叫作《國文百八課》。他們認為文章的知識有一百零八個方麵,就將每個知識精心地設計為一課,“每課為一單元,有一定的目標,內含文話、文選、文法或修辭、習問四項,各項打成一片”。文話是編排的綱領,文選配閤文話,文法修辭又取材於文選,這樣不但讓每一課成為一個單元,並且讓全書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六冊供初級中學三年之用,一個學期用一冊;一個星期教一單元,即一篇文話、兩篇文選、一篇文法或修辭。《國文百八課》1936年6月起由開明書店陸續齣版,原定齣六冊,因全麵抗戰爆發,隻齣瞭四冊,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國文百八課》隻有一至四冊,共七十二課,第五、六兩冊未能齣版。
《國文百八課》一反常規,自建體係,標新立異,把文選、文法以及作文教學融為一體,改變瞭文選、文法、作文教學各行其是、互不連絡的積弊。當時,有的學校,甲教師教授文選,乙教師講授文法,甲乙兩教師的教材和進程互不通氣。甲教師在講記敘文的性質,而乙教師卻在講議論文的文法;國文教材是小說,作文練習是散文,學生應接不暇,用非所學,結果事倍功半。《國文百八課》每課均以講授文章理法的文話為主體,按文話之題材而配以範文之文選,再就文選中取例,來闡述文法與修辭,各方麵都能夠連絡。每課都有獨自的體係,而全書各課,又按著次序成為一個完整的係統,新穎實用。前有文話,講述文章理法,後有練習,可以將所學復習檢驗,用來自修國文,因而被推崇為“比任何國文教本都好”的一部教材。
第一冊從“文章麵麵觀”開始,這是這部教材的導論,重在闡釋中學國文科的目的最重要的隻有兩個,“就是閱讀的學習和寫作的學習”,“這兩種學習,彼此的關係很密切,都非從形式的探究著手不可”。接著講“文言體和語體”,因為“一到中學校,就要兼讀文言體的文章瞭”。講完文章的分類後,講應用文、書信和記敘文,著重講“記述和敘述”、記述的順序、敘述的順序、記敘的題材、材料的判彆和取捨、敘述的快慢、敘述的倒錯、過去的現在化、觀點的一緻與移動,緊扣的都是應用文和記敘文的“形式”。
第二冊側重講日記、遊記、隨筆、記敘文。講得最深入的是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的立足點,以及記敘文中的感情抒發、景物描寫和人物描寫等。
第三冊側重講小說、詩歌、散文、報告書、說明文,其中對“說明文”的剖析最為周緻。既講單純的說明文以及說明和記述、敘述、議論的異同分閤,又講“說明”的方法、對象及抽象的事理、動物的運動、事物的異同、事物間的關係、事物的處理法、說明文的“體式”等。這一冊十八篇文話中,有十三篇是講說明文的。
第四冊側重講學術文、詩歌、儀式文、宣言、議論文。其中“議論文”分列六課,內容涉及議論文的主旨、立論和駁論、議論文的變裝,以及“議論文”的三種推理方式,即演繹、歸納和辯證。
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是中小學語文教材繁榮的時代,僅開明書店編寫齣版的中小學語文教材就多達二十餘種。《國文百八課》堪稱開明係列精品教材中的範本,至今仍為語文教學界所器重。
葉聖陶和夏丏尊學識淵博,誌趣相投,又都以教育為己任,且都在大中小學做過教學工作和管理工作,其教學經驗用於撰寫語文教學論著可以說是順理成章、得心應手。二人又同在開明書店共事,閤作齣版過多本有關寫作及語文教學的專著和教材,從現代文章讀寫的視角,全方位地探索和總結當時語文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問題。他們將探索和研究的問題貫通起來,加以甄彆、精選和深化,係列化地呈現在《國文百八課》中,這七十二篇極易感悟和濡化的“文話”(又叫七十二個“文章的知識”),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文章學”和極具規範意義的“寫作指導”。
開明齣版社現將七十二篇“文話”抽齣來,匯編成這本《七十二堂寫作課——夏丏尊、葉聖陶教你寫文章》,生動而形象地告訴我們作文是一門科學,貴在創新,但“作文”又有共性,具有共同的規律可循。讀者朋友一旦分享瞭這七十二篇“文話”,寫作的思路就會豁然開朗,寫作的興趣和悟性也會得到拓展和升華。

2017年5月5日於北京大學暢春園寓所


《七十二堂寫作課》《好讀書而求甚解》《落花水麵皆文章》:葉聖陶、夏丏尊閱讀與寫作的智慧精粹 這套“葉聖陶夏丏尊談閱讀與寫作係列”精選瞭兩位中國現代教育大傢、文學大傢葉聖陶與夏丏尊關於閱讀與寫作的經典論述,共收錄《七十二堂寫作課》《好讀書而求甚解》《落花水麵皆文章》三部著作。它們並非孤立的寫作指南,而是蘊含著兩位先生深厚的教育理念、對語言文字精妙的體悟,以及對青少年成長成纔的殷切期望。通過這兩位先生的引導,讀者將踏上一段由淺入深、由點到麵、由技法到精神的閱讀與寫作探索之旅。 《七十二堂寫作課》:點燃寫作興趣,夯實寫作基礎 《七十二堂寫作課》是兩位先生在教學實踐中,針對學生寫作中普遍存在的睏惑與難點,精心設計的係列指導課程。其核心在於“點燃”和“夯實”。“點燃”是指喚醒學生內在的寫作欲望,讓他們覺得寫作並非枯燥的任務,而是錶達自我、認識世界的一種生動方式。“夯實”則體現在課程內容上,它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寫作基礎。 課程的設置並非機械的理論灌輸,而是充滿瞭生活化的情境和生動的案例。兩位先生深知,寫作來源於生活,也服務於生活。因此,他們會引導學生從身邊的點滴事物入手,觀察生活,感悟生活。例如,一篇關於“寫一件有趣的事”的文章,可能就會從如何捕捉生活中的“趣味點”開始,分析一個有趣的事件如何構成,以及如何用生動的語言將其描繪齣來。又或者,在講解“寫人”時,他們不會僅僅羅列外貌特徵,而是會深入到人物的言談舉止、性格特點、內心世界,強調通過細節來塑造鮮活的人物形象。 《七十二堂寫作課》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其科學的循序漸進。它不像某些速成手冊那樣,上來就強調技巧和套路。而是從最基本的“審題”開始,引導學生理解題意,明確寫作方嚮。接著,在“構思”環節,教導學生如何圍繞中心思想,組織材料,安排結構。在“錶達”方麵,則會深入到遣詞造句、段落組織、篇章布局等具體技法,但這一切都以“清晰、準確、生動”為根本要求。 其中,“七十二堂”這個數字本身就寓含著一種嚴謹和周全。它並非指實實在在的七十二課,而是象徵著寫作訓練的細緻與全麵。課程內容涵蓋瞭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基本文體,也涉及到瞭修辭手法、語言的錘煉、情感的錶達等多個方麵。但萬變不離其宗,兩位先生始終強調的是“寫真事,說真話,抒真情”。 例如,在探討“如何寫景”時,他們不會止步於描繪景物的色彩和形態,而是會引導學生去體會景物所蘊含的情感,以及景物如何與人的心境産生共鳴。一篇好的寫景文章,應該是“移情於景,景隨情遷”,讓讀者在欣賞景色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在《七十二堂寫作課》中,讀者還會發現大量關於“如何觀察”的指導。葉聖陶先生尤其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而夏丏尊先生則推崇“讀書以明理”,兩者都指嚮瞭深度閱讀和有效觀察的價值。觀察不僅是看,更是用心去體會,去分析,去發現事物之間的聯係。這種深入的觀察能力,是寫作取之不盡的源泉。 總而言之,《七十二堂寫作課》是一本既有理論深度,又有實踐指導的優秀讀物。它以其清晰的脈絡、生動的案例、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剋服寫作中的畏難情緒,培養對寫作的興趣,並逐步掌握紮實的寫作基本功。它所傳遞的,不僅僅是寫作技巧,更是一種學習的態度和對語言文字的尊重。 《好讀書而求甚解》:從閱讀中汲取力量,提升思想深度 “好讀書而求甚解”,這句古語道齣瞭閱讀的真諦,也正是葉聖陶先生在《好讀書而求甚解》一書中反復強調的核心思想。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如何讀書,更是關於如何通過讀書來涵養性情、提升認知、塑造人格。葉聖陶先生認為,閱讀絕非消遣,而是人生中一項至關重要的“修身”工程。 “好讀書”,首先強調的是一種積極主動的態度。讀書不應是被動接受,而是要帶著好奇心、求知欲去主動探索。這種“好”包含瞭對書籍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望,以及對閱讀本身帶來的樂趣的體會。葉聖陶先生會引導讀者,在茫茫書海中找到適閤自己的書籍,並享受閱讀的過程。 而“求甚解”則是閱讀的更高境界。它意味著要深入理解書中所寫的內容,不僅僅是識字,更要理解文字背後的含義、作者的意圖、以及書中蘊含的道理。葉聖陶先生反對“泛讀”和“淺嘗”,他主張“精讀”,強調在閱讀中進行思考,進行質疑,進行辨析。 在書中,葉聖陶先生會以其特有的平和而深刻的語言,闡述閱讀的多種維度。他會談到如何選擇書籍,如何把握書籍的類型和內容;他會講解如何讀懂一本書,如何理解其中的邏輯關係和情感色彩;他還會引導讀者如何從書中汲取營養,將書中的知識融會貫通,轉化為自身的思想和能力。 《好讀書而求甚解》中,一個重要的觀點是,閱讀是“化他人的經驗為自己的智慧”。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是有限的,不可能經曆所有的事情,也不可能學到所有的知識。而書籍,就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人類文明的載體。通過閱讀,我們可以跨越時空,與古今中外的智者對話,學習他們的經驗,藉鑒他們的教訓,拓展我們的視野,提升我們的思想境界。 葉聖陶先生還特彆強調瞭“悟”在閱讀中的重要性。讀書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纍,更是思想的啓迪。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舉一反三”,學會“觸類旁通”,將書中的內容與自己的生活經曆、社會現實聯係起來,從而産生深刻的感悟。這種感悟,纔是真正屬於自己的精神財富。 此外,葉聖陶先生在書中也涉及到瞭如何處理閱讀中的睏難,如何剋服閱讀中的“障礙”。他鼓勵讀者要有耐心,要敢於鑽研,要善於利用工具書和參考資料。他相信,隻要持之以恒,總能撥開迷霧,到達理解的彼岸。 《好讀書而求甚解》所倡導的閱讀理念,對當今社會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更容易陷入碎片化閱讀和淺層信息獲取的泥沼。而葉聖陶先生的這本書,則提醒我們,真正有價值的閱讀,應該是深入的、思考的、有悟性的。它不僅能豐富我們的知識,更能塑造我們的品格,提升我們的精神境界,讓我們成為一個有深度、有思想的人。 《落花水麵皆文章》:用文學的眼光觀照世界,用真情實感創作 《落花水麵皆文章》正如其名,傳遞瞭一種“一切皆可入文”的文學觀念,同時也體現瞭葉聖陶先生和夏丏尊先生對文學創作的深刻理解。這本書強調的是,文學的素材無處不在,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是否擁有一顆敏感細膩的心靈,以及是否能夠用真摯的情感去錶達。 “落花水麵皆文章”,這句詩意盎然的標題,本身就充滿瞭文學的想象力。它告訴我們,即使是微不足道的落花,漂浮在水麵上,也能構成一幅富有詩意的畫麵,蘊含著某種意境。這意味著,文學的靈感並非隻來自於宏大的事件或深刻的道理,也同樣可以發掘於日常生活中的細枝末節。 葉聖陶先生和夏丏尊先生在這本書中,更多地是從“文學的眼光”和“真情實感”這兩個角度來引導讀者。他們鼓勵讀者要學會用一種審美的、富有洞察力的眼光去觀察世界。這包括對自然景物的細緻描繪,對社會現象的深入剖析,對人物情感的細膩捕捉。他們相信,隻有深入觀察,纔能發現事物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真情實感”是這本書的核心驅動力。兩位先生始終堅持認為,文學創作最動人的地方在於其真實的情感。無論是喜悅、悲傷、憤怒還是感動,隻有發自內心的真情流露,纔能觸動讀者的心靈。他們反對空洞的套話、矯揉造作的描寫,而是提倡用最樸素、最真誠的語言來錶達內心的感受。 書中會涉及許多關於“如何培養文學感覺”的討論。這包括對文字的敏感度,對意境的把握,對情感的體悟。他們會引導讀者去體會語言的韻味,去感受詞語的色彩和溫度。例如,在描寫一個場景時,選擇什麼樣的詞語,如何組織句子,都能極大地影響文章的整體意境和感染力。 此外,《落花水麵皆文章》也常常會涉及到“文學的品格”和“文學的責任”。兩位先生都認為,文學不僅僅是個人情感的宣泄,也承擔著一定的社會責任。好的文學作品,應該能夠引導人們思考,能夠傳遞正能量,能夠促進社會的進步。因此,在追求藝術性的同時,也要注重作品的思想深度和道德價值。 這本書也包含瞭一些關於“修改”的討論。他們認為,一篇好的文章,離不開反復的修改和打磨。在修改的過程中,要不斷地推敲字句,調整結構,提升錶達效果,力求將自己的想法最清晰、最生動地呈現齣來。 總的來說,《落花水麵皆文章》是一本充滿詩意與哲思的讀物。它不僅僅是關於如何“寫”,更是關於如何“感受”世界,如何用文字去“塑造”世界。它鼓勵讀者用一顆熱愛生活、善於觀察、充滿真情的心,去發現文學的魅力,去創造屬於自己的文學作品。它提醒我們,文學的力量,就蘊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等待著我們去發掘和升華。 總結 “葉聖陶夏丏尊談閱讀與寫作係列”以其深厚的教育底蘊、精闢的語言、實用的指導,為讀者提供瞭一套完整的閱讀與寫作的啓濛。無論是初涉寫作的學生,還是希望提升自身素養的讀者,都能從中受益匪淺。《七十二堂寫作課》點亮瞭寫作的入門之路,《好讀書而求甚解》引領瞭深度閱讀的智慧,《落花水麵皆文章》則開闊瞭文學創作的視野。這套係列圖書,是通往更廣闊的精神世界的一扇窗,是培養獨立思考能力、豐富情感世界、提升人文素養的寶貴財富。它所傳遞的,是曆久彌新的教育智慧,是永恒的文字魅力,是對每一個渴望成長、渴望錶達的靈魂的真誠邀請。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剛開始翻開這些書的時候,我對這種“老派”的寫作指導心存疑慮,畢竟現在是短視頻和碎片化閱讀的時代,誰還有耐心去鑽研那些看似繁復的理論呢?但讀著讀著,我發現那些看似“老舊”的教導,其實是經過時間沉澱下來的“金玉良言”。尤其是在談到“語感”的培養時,作者們並沒有簡單地說“多讀”,而是細緻地分析瞭好的文章是如何通過節奏、停頓和詞語的精確選擇來營造氛圍的。這就像學音樂,光知道音符不夠,還得知道怎麼去“演奏”。我開始有意識地去體會那些經典段落的韻律感,甚至會嘗試著把一些復雜的句子拆解重組,看看不同的語序會帶來怎樣的情感偏差。這種主動的、帶著批判性去閱讀和模仿的過程,讓我的文字錶達不再是機械的堆砌,而是有瞭一種隱約的“呼吸感”。

評分

這套書對文學性錶達的闡釋,簡直是為我這種“實用主義至上者”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我過去總覺得,隻要信息傳達到位就萬事大吉,那些花裏鬍哨的修辭和比喻都是多餘的纍贅。然而,書中通過具體的案例對比,生動地展示瞭“會說”和“不會說”在影響力上的巨大鴻溝。例如,同樣描述“睏難”,用“這件事很麻煩”和用“前路漫漫,每一步都踏在刀尖上”所帶來的心理衝擊是完全不同的。它不是鼓吹你去做無病呻吟的抒情,而是教你如何利用語言的張力,讓你的觀點更有力量,更容易被記住。這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日常溝通中的措辭,即便是寫一封工作郵件,適當地運用精準的比喻和有力的動詞,也能讓溝通效率提高一個檔次。這套書將“美感”和“效率”巧妙地統一在瞭一起,非常難得。

評分

這套書真是讓人耳目一新,特彆是對於像我這樣,總覺得寫作這事兒跟自己沾不上邊的人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我一直以為寫作就是把想說的話羅列齣來,最多再潤色一下辭藻,但讀完後纔發現,原來可以有這麼多精妙的章法和思維方式。比如,書中對“觀察生活”的強調,簡直是把我以前的粗心暴露無遺。過去看風景,拍拍照,迴來就是“今天天氣不錯,去瞭XX地方”,現在我學著去捕捉那些細微的瞬間,那種光影的變化,那種人與環境微妙的互動,突然間覺得世界都變得鮮活起來。這本書並沒有給我一堆生硬的公式,反而像是請瞭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用非常生活化的語言,一點點引導你搭建起自己的觀察體係和錶達框架。它讓我明白,寫作不是天賦異稟者纔能玩的遊戲,而是可以像學做菜一樣,通過學習技巧和多加練習來精進的技藝。這種從根本上改變我對寫作認知的體驗,是這次閱讀中最寶貴的收獲。

評分

我得說,這幾本書裏的方法論,特彆是關於如何“深入挖掘”一個主題的部分,對我近期工作中的報告撰寫産生瞭立竿見影的效果。以前寫東西總像在水麵上漂浮,點到為止,缺乏那種能夠抓住讀者、讓他們産生共鳴的“鈎子”。這本書裏提到的“層層剝筍”的分析結構,簡直是我的救星。它教你如何從一個看似平淡的現象齣發,一步步深入到本質,挖掘齣隱藏在錶象之下的邏輯關聯。我嘗試著用這種方式重構瞭我上周寫的一個市場分析,結果同事們反饋說,這次的報告“有深度”、“邏輯鏈條清晰可見”。這讓我意識到,所謂的“乾貨”,其實更多的是來自於思考的深度,而不是堆砌信息的廣度。這種思維訓練比單純學習詞匯或句式結構要重要得多,它關乎的是如何有效地組織你的認知成果。

評分

最讓我驚喜的是,這幾本書並沒有給我造成“寫作焦慮”。很多寫作指導書讀完後,會讓人覺得自己的水平與書中的標準相去甚遠,從而産生強烈的挫敗感。但葉聖陶和夏丏尊先生的談話,更多的是一種溫和的啓發和鼓勵。他們提供的階梯式練習,從最基礎的觀察日記到復雜的議論結構,每一步都設計得非常人性化,讓人感覺每一點進步都是可以觸及的。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和兩位睿智的前輩圍爐夜話,他們不苛求你一夜之間成為大師,而是告訴你,隻要持之以恒地磨練你的“筆感”和“心眼”,最終一定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這套書的價值不在於教會你某一句“萬能的金句”,而在於培養你成為一個能夠持續自我迭代、終身學習的思考者和錶達者,這種由內而外的轉變,纔是真正的收獲。

評分

“葉聖陶夏丏尊談閱讀與寫作係列”收錄瞭《七十二堂寫作課》《好讀書而求甚解:葉聖陶談閱讀》《落花水麵皆文章:葉聖陶談寫作》三本書,是一套講解讀書與寫作技巧的係列圖書

評分

最近瘋狂買書瞭,隻是不知道啥時候能看

評分

第二版印刷,這本書版麵設計都喜歡,有時間靜靜坐下來品讀,秒殺滿減,很值。

評分

本書作者以中國曆代王朝為經,以現代經濟學理論為緯,上至秦漢,下至晚清,詳細梳理長達兩韆餘年的中央帝國的財政製度之流變,分析曆代財政製度之得失,力圖從田賦製度、貨幣製度、官營經濟三方麵說明中國傳統政治之興衰與帝國財政狀況密切相關。

評分

名傢名作,根據推薦買的,送貨速度杠杠滴

評分

葉聖陶,原名葉紹鈞,江蘇蘇州人,我國著名的教育傢、作傢、文學齣版傢,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傢”之稱,畢生緻力於我國的教育文化事業發展。著有《好讀書而求甚解——葉聖陶談閱讀》《落花水麵皆文章——葉聖陶談寫作》《給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學課》等,與夏丏尊閤著《七十二堂寫作課》《文心》。

評分

我給大傢做個參考吧。我看到瞭二十幾課瞭,我個人的想法是書肯定是好書隻是不適閤我,因為它講的是站在一個已經會寫的人的立場上,然後強調的一些更為優秀的細節,而我現在需要的是一本可以告訴我寫文章怎麼起筆收尾還有相應文章來講的那類書

評分

評分豆瓣挺高的,但是對於我這種很久沒有寫作過的人來說,就不知道怎麼樣瞭,希望能夠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吧

評分

知識是枯燥的,故事是有趣的。把知識巧妙地融進有趣的故事,讀故事時吸得許多知識,無疑是最理想的學習方法,這本書就是,這一成功方法的典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