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筆者20年機關工作經驗,通過200多個範例,總結100多種公文的寫作方法!
根據《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黨政機關公文格式》編寫
本書從公文的基本格式及基本規定談起,對行政類、會務類、司法類、經貿類等公文的分類、特點、適用範圍、擬製格式、注意事項等進行手把手的教學,並配閤範文進行講解,既可以幫助身處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司法經貿等工作職場的各級各類人員全麵掌握各類公文寫作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又可以成為各類公司職員應急擬製公文的工具書。不同領域、不同層級的人員可以有針對性地對本書加以學習、藉鑒和選擇。
郭誌強,先後在某機關和某軍事學院任職,長期負責機關公文的擬製和處理工作,有近20年的機關公文處理工作經驗,主編並齣版各類書籍十餘部,並多次在公眾場閤為大傢講解公文寫作技巧,擁有紮實的公文寫作功底,熟悉公文寫作技巧和公文處理的各個流程,積纍瞭豐富的公文寫作知識。
第1章 公文的基本格式/1
1.1 公文概述/1
1.1.1 公文的基本規定及基本格式/1
1.1.2 公文的其他格式/3
1.2 各類行政公文的格式與範例/4
1.2.1 決定/4
1.2.2 命令/11
1.2.3 公告/15
1.2.4 通告/18
1.2.5 通知/21
1.2.6 通報/25
1.2.7 議案/30
1.2.8 報告/32
1.2.9 請示/39
1.2.10 批復/44
1.2.11 意見/47
1.2.12 函/52
1.2.13 會議紀要/57
1.2.14 決議/62
1.2.15 公報/64
1.2.16 指示/68
第2章 會務類文書/72
2.1 發言類/72
2.1.1 主持詞/72
2.1.2 開幕詞/80
2.1.3 閉幕詞/84
2.1.4 歡迎詞/87
2.1.5 歡送詞/89
2.1.6 會議報告/92
2.1.7 會議講話/97
2.1.8 工作總結/100
2.1.9 經驗總結/106
2.1.10 倡議書/109
2.1.11 決心書/111
2.1.12 號召書/115
2.1.13 建議書/116
2.1.14 誌願書/119
2.2 材料類/121
2.2.1 會議提案/121
2.2.2 會議記錄/124
2.2.3 會議方案/126
2.2.4 會議總結/130
2.2.5 會議簡報/131
第3章 製度決策類文書/135
3.1 規章製度類/135
3.1.1 章程 /135
3.1.2 規程 /141
3.1.3 辦法 /143
3.1.4 規劃 /147
3.1.5 規定 /150
3.1.6 規則 /153
3.1.7 守則 /155
3.1.8 製度 /157
3.1.9 公約 /159
3.1.10 條例 /160
3.2 總結決策類/163
3.2.1 計劃 /163
3.2.2 工作要點 /165
3.2.3 調查報告 /168
3.2.4 工作匯報 /171
3.3 考核鑒定類/172
3.3.1 就職演講 /173
3.3.2 述職報告 /174
3.3.3 組織鑒定 /176
第4章 司法類文書/178
4.1 訴訟類司法文書/178
4.1.1 起訴狀 /178
4.1.2 申訴狀 /182
4.1.3 上訴狀 /186
4.1.4 答辯狀 /189
4.1.5 代理詞 /192
4.1.6 仲裁申請書 /194
4.1.7 仲裁協議書 /196
4.1.8 仲裁答辯書 /198
4.2 公證類司法文書/199
4.2.1 公證書 /199
4.2.2 贈予書 /200
第5章 經貿類文書/202
5.1 協議類經貿文書/202
5.1.1 協議書 /202
5.1.2 閤同 /205
5.1.3 閤作意嚮書 /208
5.1.4 催款函 /211
5.1.5 詢價函 /212
5.1.6 報價函 /214
5.1.7 推銷産品函 /215
5.1.8 訂購函 /216
5.1.9 索賠函 /218
5.1.10 理賠函 /219
5.2 商貿類經貿文書/221
5.2.1 招標書 /221
5.2.2 投標書 /223
5.2.3 招商說明書 /225
5.2.4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226
第6章 宣傳類文書/229
6.1 周知類宣傳文書/229
6.1.1 啓事 /229
6.1.2 聲明 /231
6.1.3 海報 /232
6.2 新聞類宣傳文書/234
6.2.1 消息 /234
6.2.2 通訊 /235
第7章 禮儀類文書/240
7.1 書信類禮儀文書/240
7.1.1 公開信 /240
7.1.2 推薦信 /242
7.1.3 證明信 /243
7.1.4 介紹信 /244
7.1.5 邀請函 /246
7.1.6 自薦書 /247
7.1.7 聘書 /249
7.1.8 道歉信 /250
7.1.9 決心書 /252
7.1.10 辭職信 /253
7.1.11 申請書 /255
7.2 慰問類禮儀文書/256
7.2.1 賀電 /257
7.2.2 祝詞 /258
7.2.3 悼詞 /259
7.2.4 錶揚信 /261
7.2.5 慰問信 /262
7.2.6 答謝詞 /264
7.2.7 訃告 /265
7.2.8 唁電 /266
第8章 公文排版技巧/268
8.1 如何美化頁眉頁腳/268
8.2 如何刪除頁眉下畫綫/270
8.3 如何防止Word設置標題後自動換頁/271
8.4 如何刪除段落中間多餘迴車/272
8.5 如何快速調整目錄字體字號/276
8.6 如何在同一篇文檔中使用不同的頁麵格式/279
8.7 如何使用修訂追蹤/282
8.8 如何做到數學公式與文字對齊/284
8.9 如何避免標題齣現在頁末/285
8.10 如何快速插入日期和時間/286
8.11 怎樣取消自動編號/287
8.12 怎樣連續多次使用同一格式刷/288
8.13 怎樣快速閤並多個文檔/288
8.14 怎樣防止因版本不同導緻的格式混亂/289
8.15 怎樣添加尾注/290
8.16 怎樣刪除尾注的橫綫/292
8.17 怎樣讓多個格式不同的文檔變成同一種格式/293
8.18 怎樣改變默認的圖片插入格式/295
8.19 怎樣對文檔內容進行混排/296
8.20 怎樣將Word默認輸入法設置為中文/299
8.21 怎樣添加批注/300
8.22 怎樣添加修訂/301
8.23 怎樣取消批注/302
8.24 常用快捷鍵匯總/304
附錄A 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305
附錄B 黨政機關公文格式(僅作參考使用)/311
附錄C 標點符號用法(GB/T 15834―2011)/317
前言
現代意義上的公務文書(簡稱公文),就是法定機關與組織在公務活動中,按照特定的體式、經過一定的處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書麵材料,又稱公務文件。它是行政管理活動中的重要工具,也是每一位公務員及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管理人員必須具備的工作技能。無論從事專業工作,還是從事行政事務,都要學會通過公文來傳達政令政策、處理公務、協調關係、決定事務,從而使工作正確、高效地進行。我國自古代起就對公務文書十分重視,可見,古代的人們就已經認識到,公文在安邦定國、政令暢通、上通下達、溝通協商等方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國傢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的一切工作,幾乎都可以用公文形式錶達齣來。公文寫作質量的高低,不但反映瞭公務人員的思想理論水平、政策掌握程度、問題處理能力和社情民意掌握情況等,同時也關係到國傢意誌和法律法規、政策製度是否能夠科學正確、嚴謹細緻地落到實處。因此,掌握公文寫作要領,是提高公文寫作質量和執行公務能力的前提和基礎。本書旨在幫助身處職場的各級各類人員,全麵掌握公文寫作的基本知識與技能,以及公文的處理規範要求。
公務文書的寫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它需要較長時間的學習和積纍,需要不斷的揣摩和練習,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地利用各種好的範例與自己寫的公文進行對比,不斷地對照正確的公文格式對自己寫的公文進行校對,不斷地對各種優秀的公文語言進行積纍記憶,從而達到熟能生巧、信手拈來的程度。本書是大傢學習公文寫作的敲門磚,是一本可以提高大傢公文寫作能力的好教材。
由於能力有限,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缺點和不足,希望廣大讀者能夠提齣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使本書能夠成為廣大職場人士更全麵、更詳細、更貼心的公文寫作助手。
本書特色
1.通俗易懂,可理解性強
本書內容涵蓋瞭行政類、會務類、司法類、經貿類等各類文書擬製實務所必須掌握的知識,講解上力求通俗易懂,案例上力求針對性強,內容結構上注重知識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從每一類文書的基本含義和適用範圍到特點和寫作格式,進行一一講解,真正做到瞭手把手教授,希望能夠滿足各級各類人員對文書擬製和處理方麵的各種需求。
2.緊貼實際,可操作性強
本書對每一類公文的介紹都從基本概念談起,涵蓋瞭每一種公文的特點、適用範圍、分類、寫作格式和注意事項等方麵內容,職場人士隻要依據本書的講解內容,就可以套用模闆寫齣一篇高質量的公文作品,為工作增光添彩。本書對公文在擬製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進行瞭歸納總結,不同領域、不同層級的人員可以有針對性地對本書加以學習、藉鑒和選擇。
3.分類明確,可藉鑒性強
本書嚴格依據各類文書的特點和適用範圍,對其進行準確的歸類劃分,對於一些雖然屬於同一文種,但是在不同領域有不同使用特點的文書,則在每一類文書中都進行瞭特彆的交代,大大提高瞭本書的可藉鑒性,堪稱職場人士的掌中之寶。
本書內容及結構體係
第1章 公文的基本格式
本章對國傢規定的公文基本格式進行瞭詳細講解,並介紹瞭行政類公文的擬製和處理。通過學習本章內容,既可以提高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基本工作技能,為這類人員處理好各類行政公文奠定紮實的基礎,又可以鍛煉行政工作人員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其養成多角度和多層次看待事物、分析事物、總結工作的習慣。
第2章 會務類文書
本章對會務類文書進行瞭詳細介紹和實例講解。通過學習本章內容,能夠使各類職場人士準確掌握會務類文書的寫作技巧和注意事項,逐步在自己的頭腦中建立一個可操作性強的寫作體係,為處理好各類會議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也值得一提,這在工具書中是相當難得的。它采用瞭雙欄設計,左側是核心的理論講解和規範說明,右側則是一塊“實戰演練區”,裏麵填充瞭大量經過高度提煉的“精要點撥”和“易錯點警示”。這種布局讓我在快速瀏覽和深度學習之間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比如,當我需要快速確認某個短語的正式程度時,我可以直接掃視右側的警示區,就能立刻知道哪些詞匯在正式公文中是“高危”的。而且,書的紙張質量非常好,即使我用熒光筆做瞭大量標記和批注,也不會齣現墨水洇透的問題,非常適閤我這種喜歡在書上“動手動腳”的讀者。總而言之,這本書已經徹底取代瞭我電腦裏收藏的各種零散的公文模闆和標準文件,成為瞭我辦公桌上最信賴的“幕僚”,每次動筆前翻閱一下,心裏就有底氣多瞭,感覺自己處理起公務來都專業瞭不止一個檔次。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我的救星!我一直覺得自己寫報告、寫請示的時候總是抓不住重點,囉裏囉嗦一大堆,最後領導看瞭也摸不著頭腦。自從翻開這本《公文寫作實用全書》後,我的世界觀都刷新瞭。它不是那種乾巴巴的理論堆砌,而是非常注重實操性。裏麵詳細拆解瞭不同文種的結構,比如報告要怎麼起頭,審批件的邏輯鏈條應該怎麼走,甚至是標點符號的使用規範,都有圖文並茂的示例。我記得有一次公司內部要發一個緊急通知,時間非常緊迫,我按照書裏教的“三段式”結構,先亮明事由,再闡述要求,最後明確執行紀律,整個通知寫下來邏輯清晰、條理分明,同事們看完後立刻就清楚該做什麼,效率一下子就提上來瞭。特彆是關於“語言的精準性”那一章節,讓我深刻體會到公文寫作中“一個詞的偏差可能導緻整個事件的誤解”,作者用瞭很多生活中的小例子來解釋復雜的公文術語,讀起來完全沒有壓力,反而充滿瞭豁然開朗的感覺。這本書真正做到瞭把“為人民服務”的文字精神落到實處,讓文字真正成為傳遞高效政務信息的橋梁,而不是障礙。
評分說實話,我當初買這本書的時候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畢竟市麵上關於寫作的書太多瞭,很多都是泛泛而談,讀完後感覺像喝瞭一大碗白開水,無味卻又占地方。然而,這本《公文寫作實用全書》給我帶來瞭實實在在的驚喜。它的深度和廣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我特彆欣賞作者對“公文的文體演變和時代特徵”的分析。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公文寫作也麵臨著如何與新媒體語境接軌的挑戰。書中沒有迴避這個問題,反而深入探討瞭如何在保持嚴謹性的前提下,提高公文的可讀性和傳播效率。比如,它提到瞭在特定情況下,如何巧妙地運用數據可視化圖錶來輔助文字說明,這對於我們部門需要嚮上級匯報復雜項目進度的場景簡直是量身定做。我按照書中的建議,把一份原本晦澀難懂的季度工作總結,用流程圖和關鍵指標對比的形式重新包裝後上報,收到的反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積極和正麵。這本書不僅僅是教你怎麼寫,更重要的是在教你思考公文在組織架構中的作用和價值。
評分要說這書的實用性,那絕對是五顆星都給不夠的。我之前為瞭準備一個重要的述職報告,花瞭好幾個晚上在網上搜集所謂的“範文”,結果不是年代太久遠就是內容和我的實際業務完全不搭邊。直到我找到瞭這本《公文寫作實用全書》,我纔發現我之前走瞭太多彎路。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的“問題導嚮型”內容設計。它不是按照文種(如通知、請示)來劃分章節,而是按照“需要解決的問題”來組織,比如“如何措辭纔能有效爭取資源”、“如何撰寫一份無懈可擊的論證性報告”等等。這種結構非常符閤實際工作中的需求——我們很少會想著“我現在要寫個請示”,我們更多想的是“我需要嚮上級申請一筆預算”。書中針對每種“需求”,都提供瞭從邏輯構建、素材選取到最終成稿的全流程指導。尤其對我幫助最大的是關於“數據和事實的引用規範”那一章,它教會瞭我如何確保所有引用的數據都有可靠的來源支撐,極大地增強瞭我所寫材料的說服力和可信度,讓我的報告不再是空泛的口號,而是有堅實基礎的決策依據。
評分我是一個對格式要求特彆敏感的人,稍微有一點點排版錯誤就會渾身不舒服,但同時,我對那種死闆、僵硬的寫作套路又感到厭倦。這本書的平衡感做得非常好。它既提供瞭極其詳盡的國傢標準格式參考——從紙張邊距到字體字號,簡直像一本詳細的排版字典,查閱起來非常方便——但更重要的是,它在“文風與語氣”的把握上下瞭很大功夫。作者用瞭很多對比鮮明的案例來演示,同樣的事件,用不同的語氣去錶述,會帶來截然不同的效果。比如,錶達“催促”的語氣,書裏給齣瞭“督促”、“敦促”、“限期完成”等多個選項,並分析瞭它們在不同層級和情境下的適用性,這對於我們這些經常需要跨部門協調工作的人來說,是極其寶貴的“情商修煉手冊”。我感覺讀完這本書後,我的“文字情商”得到瞭質的飛躍,不再是機械地套用模闆,而是能根據接收方的身份和期待,調整自己的錶達策略,做到既符閤規範,又有人情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