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会计经历了近70年的发展进程。每一阶段的改革与发展,都是对当时的发展水平和时代背景的适应,体现了会计工作与时俱进地对政府全面工作的保障。为适应新时代政府和公共部门职能的转变升级,为适应更加精细、更加科学的政府管理水平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近年国家实施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深入、更加彻底的新一轮政府会计改革。全面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对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法治政府,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截止2017年下半年,以《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为代表的政府会计主要新规范体系已基本形成。2018年2月还制定出台了新旧制度转换衔接的具体办法。从2019年起,政府会计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新的标准体系。
目 录
第一章 政府会计总论 1
第一节 政府会计的概念与组成 1
第二节 我国政府会计的发展历程与当前改革 5
第三节 政府会计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8
第四节 政府会计的对象与要素 11
第五节 政府会计规范 15
第二章 资 产 20
第一节 流动资产 20
第二节 非流动资产 49
第三节 受托代理资产 102
第三章 负 债 109
第一节 流动负债 109
第二节非流动负债 124
第三节受托代理负债 127
第四章 收入与预算收入 129
第一节收入与预算收入概述 129
第二节拨款收入 130
第三节 业务活动收入 134
第四节 经营收入 137
第五节 其他各类收入 138
第五章费用与预算支出 145
第一节 费用与预算支出概述 145
第二节 业务活动费用 145
第三节 单位管理费用 148
第四节 经营费用 150
第五节其他费用 152
第六章 净资产与预算结余 156
第一节 净资产 156
第二节 预算结余 161
第七章 决算报告及财务报告 174
第一节 政府会计决算报告及财务报告概述 174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176
第三节 收入费用表 183
第四节 净资产变动表 188
第五节 现金流量表 191
第六节 预算收入支出表 195
第七节 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 198
第八节 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 200
第九节 会计报表附注 203
附录1:《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 207
附录2:《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211
附录3:《政府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216
附录4:《政府会计准则第2号——投资》 218
附录5:《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 221
附录6:《政府会计准则第4号——无形资产》 225
附录7:《政府会计准则第5号——公共基础设施》 228
附录8:《政府会计准则第6号——政府储备物资》 232
附录9:《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235
附录10:《行政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 436
附录11:《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 446
前 言
我国政府会计经历了近70年的发展进程。每一阶段的改革与发展,都是对当时的发展水平和时代背景的适应,体现了会计工作与时俱进地对政府全面工作的保障。为适应新时代政府和公共部门职能的转变升级,为适应更加精细、更加科学的政府管理水平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近年国家实施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深入、更加彻底的新一轮政府会计改革。全面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对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法治政府,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截止2017年下半年,以《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为代表的政府会计主要新规范体系已基本形成。2018年2月还制定出台了新旧制度转换衔接的具体办法。从2019年起,政府会计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新的标准体系。
本次政府会计改革反映了当前政府会计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发展方向。相对于原有制度,本次改革有着重大变化与创新:
1.创造性地采用“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模式。实现了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双功能”:在同一会计核算系统中,通过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五个要素进行财务会计核算,通过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三个要素进行预算会计核算。采用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双基础”: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提出了“双报告”:通过财务会计核算形成财务报告,通过预算会计核算形成决算报告。这种会计核算模式兼顾了现行部门决算报告制度的需要,又能满足部门编制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的要求。
2.实现了原有各类单位会计制度的统一。有机整合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等学校、中小学校、科学事业单位、彩票机构、地勘单位、测绘单位、林业(苗圃)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基建会计的内容。通过会计制度的统一,大大提高了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为合并单位、部门财务报表和逐级汇总编制部门决算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3.扩充了财务会计核算范围,强化了财务会计的功能。在资产方面,增加了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和受托代理资产;增加了“研发支出”科目,以准确反映单位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成本。在负债方面,增加了预计负债、受托代理负债等核算内容,以全面反映单位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全面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增加了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的核算内容,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自行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的成本,计提折旧或摊销,引入坏账准备,确认预计负债、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等。这些有利于全面规范政府单位的会计处理,准确反映政府“家底”信息。形成了由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净资产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及报表附注组成的财务会计报表体系,全面反映财务状况和运行情况。
4.改进了预算会计功能,优化了预算会计科目和报表体系。在核算内容上,预算会计仅需核算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增设了债务预算收入、债务还本支出、投资支出等。调整完善后的预算会计,能够更好贯彻落实《预算法》的相关规定,更加准确反映部门和单位预算收支情况,更加满足部门、单位预算和决算管理的需要。独立编制预算会计报表,预算会计报表由预算收入表、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和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组成,形成编制部门决算报表的基础,全面反映单位预算执行信息。
基于上述改革内容对会计工作和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我们组织编写了本书。本书基于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在过去教学经验和实践研究基础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我国新时代背景下政府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由此称为《新编政府会计》。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会计人员自学新制度,熟悉新业务的工作手册。特别的,可以作为2018-2019年新旧制度转换期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教材和工作指南。当然,使用时还必须参照财政部动态发布的各种新的财会文告及其操作性指南。
本书主要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基于改革后的新制度。本书的内容根基于2015年10月财政部颁布的《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11月印发的《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2016年7月财政部颁布的《政府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政府会计准则第2号——投资》《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和《政府会计准则第4号——无形资产》,2017年4月颁布的《政府会计准则第5号——公共基础设施》,2017年7月颁布的《政府会计准则第6号——政府储备物资》,2017年10月制定颁发的《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2.突出了面向应用的务实性。本书基于业务的分类逻辑和业务流程,而不完全拘泥于制度文本和科目列表。这样有利于系统、直观的切入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容易建立实践体验感。本书还配有大量例题,并且在章后设置了“复习思考”,可使读者掌握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计算和报告的全部知识内容,帮助读者强化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体现了知识体系的系统性。根据政府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编排本书章节内容,知识点更加系统。在既涉及财务会计又涉及预算会计的部分,首先分别介绍了财务会计的科目和预算会计的科目,然后依次阐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处理方法。内容全面覆盖、相互区别,一目了然。
4.加强了学习和教学的便利性。本书提供电子课件和在线练习与测试,大大扩充了学习场景,丰富了教学和学习方式,同时为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
我最近刚开始接触到一些关于政府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平时也经常需要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市面上关于政府会计的书籍其实不少,但很多都写得过于理论化,或者更新得不够及时,读起来总觉得有些跟不上趟。但当我拿到这本《新编政府会计》的时候,就觉得眼前一亮。它的内容组织得特别贴合实际需求,很多章节的例子都来源于真实的政府部门运作,这一点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尤其喜欢它关于“预决算公开”那部分,讲得很细致,从数据收集到信息披露的每一个环节都给出了明确的指导,这对于我们部门来说,正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而且,书中的语言表达也比较生动,不像很多教材那样枯燥乏味,读起来不会感到有太大的压力。我感觉作者在编写这本书时,确实是站在实际工作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因此内容的可操作性非常强。我相信,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有效地理解和处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类财务问题,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我对政府会计这方面的知识涉猎不多,总觉得这类书籍会非常枯燥,而且充斥着大量的专业术语,读起来肯定会很费劲。但当我随手翻了翻,特别是看到其中“政府购买服务会计核算”这一章时,我的看法就完全改变了。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的图示,将复杂的购买服务流程和相关的会计处理都讲清楚了。我甚至觉得,即便是一个完全没有会计基础的人,也能大致理解其中的意思。这本书没有让人望而却步的生硬术语,而是尽可能地用更贴近生活的比喻和例子来解释概念。而且,它在内容安排上,也考虑到了不同读者的需求,既有基础的讲解,也有一些更深入的探讨。我个人觉得,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友好,读起来毫无压力,让我重新燃起了学习政府会计知识的兴趣。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受就是“厚积薄发”。虽然它看起来篇幅不小,但每一章节的内容都非常扎实,没有丝毫的冗余。我尤其欣赏的是作者在讲解一些比较复杂概念时,所采用的逻辑递进式的方法。它不会上来就抛出大量专业术语,而是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逐步引导读者理解更深层次的内容。比如在讲到“政府性基金会计”时,它首先会介绍基金的来源和性质,然后再详细解释与此相关的会计处理,整个过程非常顺畅。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专家视角”或者“实务提示”,这些小板块的设计非常巧妙,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抓住重点,或者避开一些常见的误区。我感觉到作者在编写这本书时,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梳理和研究,并且力求做到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耐心地引导你一步步掌握政府会计的精髓。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没有任何花哨的修饰,厚度适中,拿在手里感觉很扎实。我翻开它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目录,条理非常清晰,从基础理论到具体实操,再到一些拓展性的内容,似乎都囊括其中。书的装帧质量看起来也不错,纸张的触感细腻,印刷清晰,即使是密密麻麻的文字,阅读起来也不会感到费力。书的整体风格趋向于严谨和系统,这对于我这样需要系统学习知识的读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在浏览目录的时候,就对其中关于“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体系”和“资产负债表编制”的部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觉这部分的内容会非常实用,能够帮助我理解政府财务的运作逻辑。另外,书中对于一些会计准则的解读,也让我觉得很专业,并且在描述上力求做到准确无误。总的来说,从我初步的翻阅感受来看,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专业、系统、实用,并且在细节的处理上也显得十分用心,让人对后续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对各种会计准则和实务操作都有一定的了解。近些年,政府会计改革一直是关注的热点,我也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全面、深入地解释新变化的书籍。这次拿到《新编政府会计》,我第一时间就翻阅了关于“政府会计主体”、“会计要素”和“记账规则”的章节。给我的感觉是,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实务结合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它不仅对新准则的条文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这些新规定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尤其是关于“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的衔接与区别,讲得特别到位,这是很多其他书籍容易混淆的地方,但这本书却梳理得非常清楚。我注意到书中还提到了“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这对于审计工作来说,是判断政府财政状况和运行效率的重要依据。整体而言,这本书的专业性和前瞻性都让我印象深刻,相信它将成为我今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