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精品教材——平面构成(中青雄狮出品)
原价:42.00元
作者:洪兴宇著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515303932
字数:
页码:9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p> 从点线面的构成节奏
到全方位的形式美感
用逻辑性的思维方式
以多方向的观察角度
变身设计达人第一步
内容提要
为适应新世纪艺术设计教育的迅速发展,同时配合“十二五”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精品、创新、适用为三大基本原则的精神,我社特约国内外高等艺术院校的专家团队精心策划,编著了这套中国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精品教材。
目录
第1章 绪论
1平面构成的由来
2平面构成的特点
3平面构成的分类
3.1自然形态的构成
3.2抽象形态的构成
4材料的准备
4.1材料
4.2工具
第2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1点
1.1点的概念
1.N点的形态、作用和性格
1.3点的错视
1.4点的作品范例
2线
2.1线的概念
2.2线的形态、作用和性格
2.3线的错视
2.4线的作品范例
3面
3.1面的概念
3.2面的形态、作用、性格
3.3面的错视
3.4图与地的关系(正负形)
3.5图地互换作品欣赏
第3章 单元形的繁殖构成
1单元形的组合
1.1单元形的概念
1.2单元形的组合关系
2单元形的繁殖
2.1单元形的决定
2.N形态融合
2.3负形空间的形态
2.4新单元形的繁殖构成
2.5单元形繁殖作品范例
第4章 规律性平面构成
1重复构成
1.1重复的概念
1.2重复构成的形式
1.3重复作品范例
2渐变构成
2.1渐变的概念
2.2渐变构成的形式
2.3渐变基本形和骨骼的关系
2.4渐变作品欣赏
3发射构成
3.1发射的概念
3.2发射构成的形式
3.3发射作品范例
4特异与对比构成
4.1特异的概念
4.2特异的形式
4.3特异作品欣赏
4.4对比构成
4.5对比作品范例
第5章 非规律性平面构成
1空间
1.1空间的概念
1.N平面上形成空间的因素
1.3矛盾空间
1.4矛盾空间的构成方法
1.5空间设计作品范例
2肌理
2.1肌理的概念
2.2肌理的形式
2.3偶然形态的创造
2.4纸张的特殊用法
2.5肌理作品范例
3想象构成
3.1想象的特点
3.2大脑想象
3.3想象图形
3.4想象的形态
3.5重像
3.6重像作品范例
3.7变像
3.8变像作品欣赏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相当不错,它的排版设计和图文搭配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我特别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在介绍新型复合材料的性能时,不仅有详细的文字描述,还配上了高清的微观结构图谱,这种多维度的信息呈现方式,极大地提升了理解效率。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于历史建筑工艺的考察也非常深入,他没有将重点仅仅放在现代技术上,而是追溯了许多经典结构体系的演变过程,这使得整本书的视角更为宏大和全面。翻阅过程中,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学养和对建筑事业的敬畏之心。装帧精美,纸张的质感也很好,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在很多专业书籍中是比较少见的,体现了出版方对知识的尊重。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部可以时常翻阅的建筑美学与技术结合的鉴赏录。
评分老实说,我一开始对这类手册抱有疑虑,总觉得它们会过于公式化和枯燥。但这本书成功地打破了我的固有印象。它在探讨“过程”时,加入了大量对施工进度的管理逻辑和质量控制标准的讨论,这对于项目经理级别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宝藏。它不只是告诉你“该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必须这样做”以及“如果不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书中关于混凝土养护周期与强度增长曲线的对比分析,非常详尽且具有说服力,里面的数据都是经过实际验证的。我甚至发现了一些我在多年工作中都未曾注意到的细微操作规范,这本书让我对“标准化”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不再是机械地执行,而是理解了标准背后的安全与经济逻辑。这对于提升团队的整体专业素养,是极有帮助的。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沉稳、大气,充满了对建筑本质的深刻洞察。它很少使用浮夸的词汇,但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种坚实的专业自信。我尤其喜欢它在讨论“结构”哲学时,那种对平衡、冗余和稳定性的深刻阐释。它不只是教你计算梁的挠度,而是让你体会支撑万物的力量是如何被巧妙地引导和分配的。书中穿插的一些关于结构美学的探讨,比如“结构即是形式的最终表达”,让我对建筑的审美标准有了更深的层次感悟。合上书本时,感觉自己不仅在知识上有收获,更是在精神层面上被建筑的内在逻辑所洗礼。这套书无疑是建筑图书馆中,最值得放在手边,随时取阅的常青树级别参考资料,其价值是跨越时间和技术的。
评分如果说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也许是它对某些前沿的数字化建造技术(比如BIM集成应用或者3D打印结构)的探讨篇幅略显不足,但考虑到这本书的定位更侧重于基础和核心的结构原理,这一点瑕不掩瑜。我对书中对材料的“力学特性”和“耐久性”的交叉分析非常赞赏。很多书籍往往将两者割裂开来,但这本书强调了在不同环境荷载下,材料性能衰减的预测模型,这对于长期资产管理至关重要。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思考,书中的案例分析往往引导读者进行多方案比较,而不是给出一个唯一的“标准答案”,这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优化的能力。它更像是一个高阶的思维框架引导工具,而不是简单的操作说明书,非常适合有一定基础,渴望精进的工程师。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建筑学习者的福音,内容编排得极其清晰流畅。我原本对结构力学那些复杂的公式感到头疼,但作者用非常直观的图示和案例,将原本晦涩难懂的理论讲解得深入浅出。特别是关于不同材料在受力下的表现分析,对比非常鲜明,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迅速抓住核心要点。我记得有一个章节专门讲解了剪力墙和框架结构的相互作用,那部分的讲解,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清晰,条理分明,让人豁然开朗。而且,书中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它非常注重实际应用,穿插了大量施工现场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案,这对于希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读者来说,价值巨大。感觉这本书像是资深工程师手把手在教你,每一个步骤、每一种选择背后的逻辑都被解释得清清楚楚,读完后对整个建筑建造过程的信心都增强了不少。那种系统性、层层递进的知识体系构建,是市面上很多零散资料无法比拟的。
评分很好,有的地方看不懂
评分书不错,印刷没什么问题,包装也可以
评分包装得太严实了!非常好!
评分不错
评分还是不错的 但对构造的认识不去实际看也是不行的
评分包装够好!发货也快,书也不错?
评分必须必的要买,工具书。。。
评分内容详尽,通俗易懂,打折后性价比很高。很专业的书籍。
评分包装得太严实了!非常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