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生活中的化学/青少年成长必读书架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出版时间:2014-01-01 |
| 作者:刘金凯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 2014-01-01 |
| 定价: 29.8 | 页数:224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16135914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牛奶好,还是酸奶好?人体中的微量元素有哪些?微量元素从何处获取?虾和蟹在加热时为什么会变色?糯米食品为何非常黏?糯米纸是糯米做的吗?污渍都到哪里去了?……刘金凯编写的《生活中的化学》集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于一体,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材料、环境、能源等多个方面分别对化学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了讲述。
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它涉及的范围可以 说是无所不包,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化学学科的 发展贯穿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从火的利用、陶器的 制作、金属的冶炼,到现代生活中的工农业生产、医 疗卫生、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材料能源等都离不开 化学。
刘金凯创作的《生活中的化学》是一本介绍化学 知识的专著,主要对象是广大青少年,是一本知识性 的科普读物。
刘金凯,男,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理学硕士。先后在《Analytical sciences》、《Analvtical Letters》等国内外杂志发表科研论文多篇。曾获第四届山东高校**辅导员、山东省社会实践**指导者、山东师范大学杰出青年等称号。曾主讲《无机化学实验》、《新材料与新能源》等课程。
1.神奇的矿泉水
2.碳酸饮料,让你清凉一夏
3.铁锅炒菜很健康
4.食盐加碘,有益健康
5.酒的学问
6.炖鱼除腥有妙招,加酒加醋好处多
7.屁中化学知多少
8.又臭又香的臭豆腐
9.牛奶好,还是酸奶好?
10.咸蛋黄和松花蛋的奥秘
11.糖——人的主要能源
12.食品中看不到的添加剂
13.蛋白质——生命的基础
14.人体中的微量元素有哪些?微量元素从何处获取?
15.维生素与人的健康
16.茶叶种类多,喝茶促健康
17.“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18.粗细粮搭配吃营养高
19.虾和蟹在加热时为什么会变色?
20.糯米食品为何非常黏?糯米纸是糯米做的吗?
21.酱油中的化学
22.美妙的调味品——味精
23.肥皂“吸尘器”
24.污渍都到哪里去了?
25.多功能“竹炭”
26.多彩秀发的真相
27.谁是煤气中毒的犯罪嫌疑人?
28.洗衣粉是一种“肥料”吗?
29.变美丽的绝密“武器”
30.羊毛衫暗藏的玄机
31.火警叔叔告诉你
32.神秘的鬼火——磷的自燃
33.糖尿病人的福音——胰岛素的发现
34.抗生素滥用——危害身体健康的凶手
35.树皮医生的故事
36.毒品——可怕的食人怪
37.兴奋剂与运动员不得不说的秘密
38.脚丫变香的秘密
39.铅笔非铅
40.喝下去的“石灰糖”
41.珍爱生命远离烟草
42.可怕的酸雨
43.好玩的荧光棒
44.绚丽的烟花
45.肥皂泡的奥秘
46.防蛀的樟脑
47.说说镜子
48.从农家肥料到化肥
49.触目惊心的白色污染
50.空气“维生素”——负氧离子
51.养人之气——氧气
52.汽车的动力来源一汽油
53.黑色的金子
54.用途广泛的化学电源——电池
55.稀有气体与霓虹灯
56.煤气与天然气
57.地球保护层——臭氧
58.地球变暖的元凶——温室效应
59.疯狂的石头
60.会变色的眼镜
61.建筑**胶——水泥
62.流泪的树——橡胶
63.马王堆汉墓探秘
64.妙趣横生的生物肥料
65.纳米是什么?
66.神奇的新式化学弹
67.塑料的大家族
68.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69.为什么“铁锈”是红色的,“铜锈”是绿色的?
70.象征着毁灭的蘑菇云——核弹
71.栩栩如生的蜡像
72.隐形飞机真的看不见了吗?
73.会记忆的金属
74.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
主要参考文献
我之前参考过一些行业内的白皮书和标准草案,总感觉它们在概念的定义上不够统一,导致实际落地时容易产生理解偏差。这本书最大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它构建了一个高度自洽且严谨的术语体系。它对“事件关联性分析”、“目标跟踪精度判定”等核心概念的定义,清晰明确,为后续的设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处理那些模糊的、依赖主观判断的需求时,书中提供了一套量化的评估标准,帮助设计人员将“模糊需求”转化为“可量化指标”。例如,在讨论不同天气条件对可见光和红外成像的影响时,作者引用了大量的环境修正系数和性能衰减曲线,这使得我们在进行保守性设计和风险评估时,能够提供更具说服力的技术依据。总而言之,这本书的气质非常沉稳,它不追求最新的技术噱头,而是专注于将成熟、可靠、可执行的设计原则固化下来。对于任何希望在安防系统设计领域建立起稳固理论基石的人士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从我开始接触这个领域到现在,总感觉市面上缺乏一本既有深度又能兼顾实操层面的指导性读物。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巧妙,它没有一上来就陷入那些晦涩难懂的技术参数罗列,而是用一种近乎散文诗般的笔触,勾勒出了整个安防系统从无到有的设计脉络。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论述“系统集成”这个核心概念时的那种匠心独运,他将复杂的硬件选型、软件配置与实际的业务需求进行了无缝的衔接。读到关于“场景化应用分析”的那一章时,我仿佛身临其境地参与到了一次大型复杂项目的需求调研中,每一个细节的处理,无论是关于隐私保护的边界设定,还是冗余备份的策略制定,都体现出作者深厚的行业经验和对未来趋势的精准把握。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成熟老练,行文间既有国家标准的严谨性,又不失工程实践中的灵活性,让人读起来既能学到规范要求,又能领悟到“为什么这么做”背后的设计哲学。对于我们这些一线的设计师来说,这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它不再是简单的手册,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耳边谆谆教导,指引我们规避那些常见的陷阱。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对这类规范性的书籍通常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觉得它们枯燥乏味,充满了教条主义的文字。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的叙述方式极其生动,甚至带有一丝学术的探索精神。特别是在讨论“视频存储架构设计”时,作者没有简单地推荐某一种存储方案,而是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评估矩阵,将成本效益、数据安全等级、检索效率等多个维度进行交叉分析,最终导向最优解。这种辩证式的分析方法,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思考。书中对于“网络带宽分配与QoS保障”部分的论述,更是精准地抓住了当前许多项目性能不佳的症结所在。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给出了针对不同网络拓扑(如星型、环形、树形)下的流量模型和拥塞点预测方法,这对于我们解决实际项目中的网络瓶颈问题提供了直接可操作的工具。可以说,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一次对现有设计理念进行系统性重塑和升级的过程,它教你如何跳出具体的设备型号限制,去思考更本质的系统工程问题。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高度,尤其是在涉及到“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和“系统运维管理”这两个相对边缘却至关重要的环节时,作者展现了极其细腻的洞察力。关于操作员工作站的布局、多屏显示系统的冗余切换逻辑、以及告警信息的分级处理机制,这些细节直接决定了系统在应急状态下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书中对此的阐述细致入微,几乎可以作为人机工程学的案例来研究。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没有回避“生命周期管理”这一现实难题。从初期的安装调试,到后期的定期巡检、固件升级策略,乃至最终的设备淘汰替换流程,作者都给出了清晰的指引框架。这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面向设计阶段的参考,更是贯穿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实用指南。它引导我们去思考,一个“好”的安防系统,不仅要“看得清楚”,更要“用得顺手”、“维护方便”,这种全局观的培养,是许多速成教材所无法给予的。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逻辑推进丝毫不拖泥带水,直击要害。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弱电设计与强电隔离”这一关键环节的处理,很多书籍往往一带而过,或者只是简单地给出规范编号,但这本书却花费了大量的篇幅,用图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剖析了电磁干扰、接地系统设计对最终成像质量和系统稳定性的决定性影响。我清晰地记得书中提到一个关于“信号传输路径优化”的章节,它详细对比了光纤、双绞线在不同传输距离和环境下的衰减模型和抗噪能力,这种量化的分析,远比那些模糊的描述要实用得多。此外,作者在阐述“系统可扩展性”时所展现的远见卓识也令人称道。他不仅仅关注当前项目的设计指标,更预留了未来五年内技术升级和业务扩展的接口和预埋条件,这种前瞻性的思维在当前的快速迭代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整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它仿佛是为那些渴望从“会画图”提升到“会设计”的专业人士量身定制的进阶指南。
评分给单位买的,应该是正版,信任京东!
评分正版出品,专业必备。
评分正版,质量有保障,第二次在这买东西了
评分不错,很实用。
评分还行!
评分规范类书,必备
评分宝贝挺好,和介绍的一样,赞一个。
评分宝贝挺好,和介绍的一样,赞一个。
评分是正版,店家态度很好,服务也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