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著 者:(美)拉約什 埃格裏(Lajos Egri)
譯 者:高遠 ISBN: 978-7-5502-1333-3
齣版: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開 本:690×960毫米 1/16
印 張:16 插頁 4 字 數:220韆
版 次:2013年06月第1版
印 次:2013年06月第1次印刷
定 價:35.00元
著者簡介
(美)拉約什 埃格裏(Lajos Egri,1888-1967)生於原奧匈帝國的埃格(今匈牙利境內),十歲就寫齣瞭一部三幕劇。1908年,埃格裏移民美國。一戰期間,他加入紐約的左派戲劇組織,成為導演和劇作傢,後於20世紀30年代創立寫作學校。埃格裏同時也是一位新聞工作者,並曾撰寫過電視劇本。 高 遠, 2004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獲碩士學位,現為專職編劇,作品有電視劇《大漢口》等。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論述編劇方法的名著,同其他一些劇作法書籍不同,它是從戲劇的基本要素齣發,深層剖析瞭戲劇結構的秘密。在作者埃格裏看來,一部成功的戲劇必須具有一個邏輯清晰的前提,發源於具有三個維度的人物,並且擁有預示和升級的衝突。全書引用大量經典戲劇劇本如《玩偶之傢》《僞君子》《悲悼》《推銷員之死》等,對人物性格、衝突類型進行瞭細緻分析,探討其成功或失敗的深層原因。 全書結構嚴謹、例證鮮明,並有一些針對編劇創作中常見問題的答疑解惑,其文風既旁徵博引,又平實易懂,本身便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閱讀本書,對深入理解從易蔔生到奧尼爾的編劇創作,對戲劇、電影電視、新聞、小說等敘事性文體的寫作均能有所裨益。
目 錄
推薦序
作者序
引人注目的重要性
前言
前提
第二章 人物
2.1 基本結構
2.2環境
2.3 辯證的方法
2.4 人物的發展
2.5 人物的意誌力
2.6 情節還是人物?
2.7 人物生發劇情
2.8 主使人物
2.9 對立人物
2.10 編排
2.11 對立統一 第三章 衝突
3.1 行動的起源
3.2 原因與結果
3.3 靜態衝突
3.4 跳躍衝突
3.5 升級衝突
3.6 運動
3.7 預示衝突
3.8 切入點
3.9 轉變
3.10危機、高潮和結局
第四章 總論
4.1 必備場景
4.2 展示
4.3 對話
4.4 試驗
4.5 戲劇的時效性
4.6 上場和下場
4.7 為什麼糟糕的戲也能成功
4.8 情節劇
4.9 論天纔
4.10 關於“什麼是藝術”的對話
4.11 當你寫戲時
4.12 怎樣獲得想法
4.13 為電視寫作
4.14 結論
附一 劇本分析
附二 怎樣行銷你的劇本
譯名對照錶
齣版後記
這本書簡直是電影製作的百科全書,從最基礎的劇本結構到高階的敘事技巧,無所不包。我記得它花瞭大量篇幅來解析經典電影的片段,比如那種教科書式的開場,是如何在短短幾分鍾內就建立起人物動機和世界觀的。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他不僅僅告訴你“應該”怎麼做,更深入剖析瞭“為什麼”要這麼做,背後的心理學原理和觀眾的接受習慣被講得透徹明瞭。尤其讓我受益匪淺的是關於“衝突”的論述,不再是簡單地將衝突視為情節的推動力,而是將其拆解為內在、外在、人與人之間的多層次對立,並提供瞭大量具體的場景設計範例。讀完後,感覺自己對故事的骨架有瞭更堅實的把握,以往那些模糊的想法,突然間都有瞭清晰的邏輯可以遵循和打磨。它不是那種空泛的理論說教,而是充滿瞭實操性的指導,隨便翻開一頁,都能找到可以立即應用到自己寫作中的寶貴經驗。
評分說實話,我剛開始對這類書籍抱有懷疑態度,總覺得藝術這東西是講感覺和天賦的,硬性的指導會不會扼殺創造力?但這本書完全打消瞭我的顧慮。它更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前輩,坐在你身邊,用最接地氣的語言跟你聊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創作心法。最讓我驚喜的是它關於“場景設計”的章節,不再是乾巴巴的動作描述,而是著重探討瞭如何通過場景的調度來映射人物的情緒和潛意識。比如,一個簡單的雨天場景,可以承載多少層含義?作者提供瞭一套完整的檢查清單,幫助你審視自己場景的密度和有效性。而且,書裏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精英主義腔調,反而充滿瞭對初學者友好的鼓勵和對失敗的理解。它讓我明白,犯錯是創作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關鍵是要學會從錯誤中提煉齣教訓。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震撼在於其對“節奏感”的極緻追求。我們常常把節奏簡單地理解為場景的長短或動作的快慢,但這本書把它提升到瞭一個哲學的高度。作者花瞭相當大的篇幅去分析時間感在不同類型片中的處理方式,從慢節奏的心理驚悚到快節奏的動作片,它們如何利用聲音、剪輯點和留白來操控觀眾的情緒麯綫,簡直像在聽一堂大師級的音樂課。書中有一個章節專門討論瞭如何構建一個“不可預測但又閤乎情理”的轉摺點,它提供的結構圖錶清晰地展示瞭如何埋設伏筆,又不至於讓觀眾感到突兀。我嘗試用書中的方法重構瞭一個我卡住很久的橋段,結果戲劇張力瞬間提升瞭好幾個檔次。這本書,與其說是教你寫故事,不如說是教你如何成為一個更敏銳的“情緒建築師”。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敢於直麵編劇創作中最令人頭疼的問題——如何讓你的劇本“被看見”。它不僅關注文本的內部邏輯,更觸及到瞭劇本的“市場語言”。其中關於“人物小傳”和“故事梗概”的撰寫技巧,簡直是點石成金。作者強調,即便是最先鋒的藝術片,也需要一個清晰、有力的“鈎子”來吸引製片人或讀者的注意力。它提供瞭一套係統性的方法論,教你如何用最精煉的語言,在一頁紙之內就抓住核心賣點,同時又不失作品的藝術格調。這種對行業生態的洞察,是很多純學院派教材所缺乏的。讀完之後,我不僅對自己故事的打磨更有信心,也對如何有效地推介自己的作品有瞭清晰的規劃。這是一本兼顧藝術追求與現實操作的實戰指南。
評分這套書的排版和裝幀實在讓人愛不釋手,拿到手裏就感覺沉甸甸的,充滿瞭知識的重量感。它的視角非常獨特,不像市麵上很多編劇指南那樣局限於好萊塢的公式,而是嘗試構建一個更具普適性的故事邏輯體係。我特彆欣賞它對“人物弧光”的解構,作者用一種近乎詩意的語言描述瞭角色在經曆事件後的本質性轉變,並配以大量跨文化、跨媒介的作品案例進行佐證。這種比較研究的方法,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讓我意識到優秀的故事內核是共通的,但錶達方式卻可以韆變萬化。有一章專門講到如何處理“信息碎片化”的敘事,如何在不拖遝的情況下,將背景信息自然地融入對話和場景之中,這個部分我反復看瞭好幾遍,簡直是“化腐朽為神奇”的秘籍。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可以放在案頭,隨時翻閱,並能不斷從中汲取靈感的工具書,每次重讀都會有新的體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