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大拙禅论集》是世界禅学权wei铃木大拙先生的重要著作,被世界各国学者、专家视作权wei而广泛援引。本书为论集系列之三,译者又将其称为《菩萨行处》,从《华严经》和《般若经》(包括《心经》)两部大经谈到菩萨的理想、菩萨生命的源头和行处,主要探讨学者的归趣。重点揭示禅对于人们现实生活的影响、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滋养及疗愈作用。铃木先生文笔凝练,论述真切深刻,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于现代读者同样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尤其有助于现代人自行自省安顿心灵、挣脱藩篱,如实地看清生命的奥秘和人生的意义。
铃木大拙(1870~1966) 不仅是日本当代禅学大师,更是世界禅学权wei。早年曾跟随今北洪川与释宗演两位著名禅师学禅,研究禅宗思想及华严、净土等佛教思想。游历美、欧期间著述了大量禅学著作,成为接引西方人亲近禅宗的入门阶梯。由于他对禅学的宣扬,西方世界开始对东方禅学产生兴趣,东方人对佛教也再度关注,因而他又被誉为“世界的禅者”。
他的禅学思想对东西方世界带来了持续影响,使得禅学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文化现象和思想潮流。
禅宗为西方思想史注入新鲜内容,使整个西方文化史发生了转变。为当时由于战争创伤而陷入迷茫与颓废的人们提供了心灵的抚慰。
在东方,他曾就中国禅学史与胡适展开激烈辩论,并得到胡适的大加赞赏。而作为新儒家代表的钱穆先生也深受其影响。
主要著作有铃木大拙禅论集系列、《禅是什么》《禅学入门》《禅生活》《禅与精神分析》等。
★一套献给入门读者的禅学权wei佳作,一套适合大众读者的心灵智慧读本。
★铃木大拙不仅是日本当代禅宗代言人,更是世界禅学权wei。
★胡适、钱穆、海德格尔等东西方思想文化大师鼎力推荐。
★菩萨行处:一次关于习禅zui终归趣的探寻,能够帮助我们如实地看清人生与人世的实相,建立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
★禅是人生的一味解心良药,可以让灵魂抵达安乐之境。
★不论生活多么失意,不要让现实的烦恼阻碍自己回归真我,相信自己、安静地做好自己,这就是禅带给我们的生活智慧。
我的学识渊博的朋友——前日本京都大谷大学教授铃木大拙博士,近30年来,一直都在做着向西方人士解说和介绍禅的工作…… 作为他的一个朋友和研究中国思想的历史学者,我一直以热烈的兴趣注视着铃木的著作。
——胡适 一代文化巨匠
铃木大拙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我想表达的。
——马丁·海德格尔 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大学》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静定即天台之止,禅家之定,铃木谓之禅那。虑是天台之观,禅家之慧,铃木谓之般若。
——钱穆 当代著名国学大师
铃木大拙只手将禅带到了西方,这个移植的历史重要性,可媲美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
——理查德·贝克 美国禅宗研究者
铃木大拙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一位思想家。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是一位少见的坚持到底的人物。他用九十年的生涯专注于把握人的整体性,这不是一般哲学家、思想家所能做到的。他通过自己的局部探究,完成了他的人生任务,走完了他应走的历程。他不是所谓的学者。但是,他按照自己的意图,从根本上彻悟了一般学者所不能做到的一切。
——玉城康四郎 日本学者
编序 001
前言 003
di1篇 从禅说到《华严经》
一、禅与华严教义 / 003
二、初期禅匠与《华严经》 / 005
三、禅与中国人的心性 / 006
...
di二篇 《华严经》、菩萨的理想与佛陀
一、完全改观的华严景象 / 041
二、本经特有的观念 / 044
三、相入相即的教义 / 048
...
di三篇 菩萨的住处
一、来处与去处 / 067
二、大乘经典的“无住”与禅匠 / 071
三、作为菩萨住处的昆卢遮那楼阁 / 076
...
di四篇 《华严经》所说的发菩提心
一、发菩提心的意义 / 109
二、海云比丘与《十地经》所说的
发菩提心与开悟的要素 / 116
三、弥勒菩萨谈发菩提心 / 122
...
di五篇 《般若心经》对禅的意义
一、《般若心经》的梵典及其汉文与英文译本 / 145
二、本经的分析 / 169
三、作为禅悟经验的心理记述 / 174
di六篇 般若的哲学与宗教
引言 / 183
一、般若的哲学 / 185
二、般若的宗教 / 224
三、结述 / 248
di七篇 祖师西来密意—禅悟经验的内容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有品味了,封面那种留白的处理,加上字体选择的古朴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让人一眼就觉得这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畅销书,而是真正有内涵的沉淀之作。我拿到手的时候,特意感受了一下纸张的触感,那种略带粗粝却又十分细腻的质感,读起来非常舒服,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内页的排版也看得出是用心了的,字距和行距都把握得恰到好处,使得阅读的节奏感非常流畅。而且,注意到书脊的装订非常牢固,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担心散页,这对于一个爱书之人来说非常重要。整个书的做工透露出一种对知识的尊重,让人在翻阅的初始阶段就已经建立了一种对内容本身的期待感。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光是看着就觉得心静。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往往预示着内容本身也是经过反复打磨和沉淀的,让人迫不及待想进入它的精神世界。
评分最近读的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内心漫游,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他似乎拥有将极其深奥的哲学概念,用最平易近人、最生活化的语言描绘出来的神奇能力。比如,他探讨“无常”这个主题时,不是用枯燥的理论去堆砌,而是通过描绘清晨露珠的消散、季节更迭的必然,甚至是人际关系中微妙的变化,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事物本质的流动性。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当下”的论述,那种强调完全沉浸于此时此刻的提醒,像一记清醒的耳光,把我从对过去的懊悔和对未来的焦虑中猛地拉了回来。读完某一章节后,我常常会放下书本,怔怔地望着窗外,体会那种久违的、对日常琐事全然接纳的平静感。这种文字的力量,在于它不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通过引导你观察世界和自己的方式,让你自己去“发现”答案,这种自我教育的过程,远比被动接受信息来得深刻和持久。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不像一般的理论书籍那样线性推进,而是像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迷宫,每一章看似独立,却又在更深层次上相互呼应,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我发现,当你读到后面章节时,会不由自主地回头去重新审视前面看似略过的段落,这时才会恍然大悟,原来作者在前面已经埋下了伏笔,所有的论证都是层层递进、水到渠成的。这种设计极大地提高了阅读的互动性和重读价值,我敢肯定,即使是过半年再重读一遍,也一定能从中汲取出新的理解。书中引用的那些典故和故事,也选得恰到好处,既有东方智慧的深邃,又不失普遍的人性洞察力,它们像是散落在知识森林中的标记,指引着我们探索更广阔的思维领域。这种结构上的严谨与内容的丰富性相结合,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而非单纯的知识输入。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韵味十足”,但这种韵味并非故作高深,而是那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从容与淡定。作者的笔触非常克制,他从不滥用华丽的辞藻,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像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精准地击中要害。阅读时,我能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气场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那不是教导的口吻,更像是智者在和你进行一场心与心的对话,他只是陈述他所见的真实,而这种真实本身就具有强大的说服力。特别是那些描述内心挣扎和抉择的片段,那种对人性的深刻剖析,细腻到让人心惊,仿佛作者曾活在我的皮肤之下。这种文字的透明度,使得读者在阅读时几乎感觉不到“阅读”这个动作本身,而是直接进入了作者构建的那个澄澈的思维空间,体验到了久违的、思想被清晰照亮的感觉。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不像那些励志书籍那样提供短期的精神兴奋剂,而更像是一种缓慢发酵的酵母,悄悄地改变着你看待冲突和困境的角度。在此之前,我总习惯于在面对不如意时,去追究“为什么是我”或者“该如何改变外部环境”,但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关注点自然而然地转向了“我如何应对此刻的感受”和“我能从这个情境中学到什么”。这种视角的转变,极大地减轻了我内心的负担。我开始能够以一种更超然、更少评判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不再轻易被外界的喧嚣所裹挟。这种平静并非麻木,而是一种洞察真相后的释然。它真正做到了“修心”,让我在面对生活的起伏跌宕时,拥有了一个内在的稳定锚点,这比任何外部的成功都来得更加珍贵和持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