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增補星平會海全書
定價:68.00元
作者:(明)水中龍
齣版社:華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7801787804
字數:548000
頁碼:41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881kg
內容提要
《星平會海》十捲,不署撰人姓名。黃虞稷《韆頃堂書目》載有《星平會海》書名,前有自題,稱“武當山玉虛宮三逢甲子日金山人編集”。清以來,因此書內容完備,論述精要,坊內多有刻本。本次點校,我們選用的底本是民國二十八年(1939)齣版的《增補星平會海命學全書》本,係上海錦章書局石印本,刻印精美,圖文清晰。在點校的過程中,我們還參校瞭以下版本:[1]清道光八年(1828)刻本。[2]清光緒三年(1877)刻本。[3]上海華英書局民國四年(1915)刻本。[4]颱灣集文書局1985年影印本(底本為民國排印本)。此五種版本,均為全十捲,另有捲首一捲,捲前均題為“武當山月金山人霞陽水中龍編集”。查現有資料中,並無關於水中龍的記載;而本書所收的內容,亦無清代人的著述。因此,此書當為明代號水中龍的命理學傢所編集。
本書所論及的主要內容,包括五星祿命(捲一至捲五)和子平命理(捲六至捲十)兩個體係。五星祿命(即七政四餘)內容主要收有:《五星起例》、《步天經訣》、《星曜入宮歌》、《星曜躔度歌》、《星曜交會歌》、《星曜照宮歌》、《主星守宮歌》、《吊衝秘訣》、《五星變局》、《入門四十四看法》、《二十四要法》、《步天警句》、《女命警訣》、《琴堂總訣》、《增釋望鬥仙經》、《琴堂指金歌》、《玉衡經》、《果老張仙先天口訣》、《至寶論》、《三元男女閤婚定局》、《袁天罡小兒關煞》等傳世星命秘本。子平(即八字命理)部分,除《起八字例》、《論天地乾支暗藏總訣》、《六親論》、《支中所藏五行定局之圖》、《十乾陽順陰逆生死定局之圖》、《五行自生旺墓敗病死絕定局》、《子平舉要歌》外,尚有《天元秀氣巫鹹經》、《愛憎賦》、《六神篇醉醒子集》、《萬金賦》、《金玉賦》、《一行禪師天元賦》、《玉照神應真經》、《蘭颱妙選》、《取格指訣》以及《命理正格》、《命理雜格》等等,並在捲十精論命局幾十種,多是命學不傳之秘。今天看來,此書所收集的資料,由於年代久遠,傳承有序,絕少錯訛,更具有特殊的文獻價值,值得廣大傳統文化的愛好者和研究者珍藏。
目錄
《星平會海》齣版說明
《星平會海》序
增補星平會海命學全書捲首
三纔妙論
太虛元化生
龍馬載河圖
神龜負洛書
彩鳳銜天書
常氣晨昏晝夜百刻日月相會總圖
日齣沒歌
定寅時歌
諸曆黃道宿度宮分次捨之圖
星辰入垣升殿廟旺喜樂總圖
論周天七政四餘行度
詳論太陽太陰行度
約太陽行度詩
約太陰行度詩
論十一曜小周天詩
論十一曜大周天詩
論二十八宿度數詩
五星忌宮歌訣
五星解神歌訣
二星喬廟歌訣
六十年吉凶神殺
十二宮吉星凶神注
天盤通加之圖
新增通加天盤法
地盤通關之圖
新增通關地盤之說
人盤虛實之圖
新增拗五星虛實人盤之說
論九曜喜忌定局
周天曆論生用
十乾變曜定局
……
增補星平會海命學全書捲一
增補星平會海命學全書捲二
增補星平會海命學全書捲三
增補星平會海命學全書捲四
增補星平會海命學全書捲五
增補星平會海命學全書捲六
增補星平會海命學全書捲七
增補星平會海命學全書捲八
增補星平會海命學全書捲九
增補星平會海命學全書捲十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得說,這本書的內容深度簡直令人嘆為觀止,它絕非市麵上那些淺嘗輒止的玄學入門讀物可以比擬的。我嘗試對照著不同的古籍版本去理解其中一些核心的推演邏輯,發現作者在整理和考證方麵下瞭血本。尤其是那些關於時間、空間與星體運行關係的論述,其嚴密性讓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節氣轉換”的幾組公式,那些復雜的數學模型放在今天看來依然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不僅僅是記錄瞭“是什麼”,更深入地挖掘瞭“為什麼”以及“如何推導”的過程。對於真正想鑽研古代術數體係的學者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座無法繞過的寶庫,每一個章節都像一個等待被破解的密碼,需要耐心和極高的專注力去解構。
評分我嘗試將書中提及的某些星盤製作方法應用於現代的繪圖軟件中進行模擬驗證,結果發現,即便是在計算精度遠超古代工具的今天,其核心的幾何關係依然保持著驚人的穩定性和精確性。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展示瞭一種基於有限觀測數據,卻能建立起宏大宇宙觀的嚴謹方法論。它不涉及任何現代的物理學假設,完全是純粹的幾何和天文觀測的結閤體。這種純粹性讓我感到震撼,它揭示瞭一種超越時代的理性思維。雖然具體操作起來極為繁瑣,涉及到大量的手工計算和查錶,但理解瞭其背後的原理後,你會對古人的智慧産生由衷的敬畏。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術數書”,不如說是一部記錄瞭古代高級數學與天文學思維模型的珍貴檔案。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設計實在太有古韻瞭,那種老舊紙張的觸感和泛黃的色調,讓人仿佛穿越迴瞭那個術數研究盛行的年代。我特彆喜歡它在細節上的考究,比如書頁邊緣的紋理處理,甚至連油墨的暈染都模仿得惟妙惟肖。當我翻開第一頁時,那股淡淡的、混閤著灰塵與檀香的氣息撲麵而來,瞬間就將我帶入瞭一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這本書的排版也做得非常講究,那些復雜的圖錶和符號在黑白之間得到瞭很好的平衡,雖然內容本身對初學者來說可能有些晦澀,但從視覺效果上來說,絕對是收藏級彆的藝術品。我常常會花上很長時間隻是端詳這些版式,感受那種手工製版的精妙與匠心,這不僅僅是一部工具書,更是一件值得細細品味的文物仿製品。每次閤上書本,都有一種完成瞭一次莊嚴儀式的滿足感,那種曆史的厚重感是現代印刷品無法比擬的。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體驗,更像是一場艱苦的考古發掘工作,而不是輕鬆的知識獲取。我花瞭足足一周的時間纔大緻理清瞭其中關於“分野定位”的部分脈絡,很多術語和概念都必須結閤上下文反復推敲,甚至需要查閱其他相關的古代地理學著作纔能勉強跟上作者的思路。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典雅古樸,充滿瞭文言文的韻味,沒有現代齣版物中常見的流暢過渡和注釋引導,完全是按照古籍原本的樣子呈現的。這對於提升閱讀者的古籍辨識能力無疑是極好的訓練,但也意味著極高的閱讀門檻。我感覺自己仿佛變成瞭一個古時的書生,在昏暗的燈光下,對著羊皮紙或麻紙上的晦澀文字,試圖捕捉先賢遺留下來的片言隻語,那種探索的樂趣是無與倫比的。
評分這本書的收藏價值遠超其實用價值,這一點毋庸置疑。我將它放在書架的最顯眼位置,它本身就構成瞭一種強大的氣場。那種厚重的封麵材質,加上邊緣的燙金工藝(即便隻是仿古的呈現),都彰顯齣一種低調的奢華。我注意到,在不同的光綫下,書脊上的標題字體會顯現齣微妙的層次感,這顯示齣裝幀設計者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對於那些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和古籍收藏的同好們,這本書簡直是不可多得的心頭好。我甚至都不太捨得頻繁翻閱,生怕破壞瞭它那種渾然天成的“文物感”。它更像是一種精神象徵,代錶著對失落知識體係的緻敬與守護,光是看著它擺在那裏,就覺得書房的格調都提升瞭好幾個檔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