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星雲禪話(全10冊)
作者:星雲大師著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時間:2015年5月齣版
冊數全10冊
開本:32開本
ISBN:9787101108576
定價366元
目錄
《點亮心燈》
《到處是路》
《隨心自在》
《活的快樂》
《一切現成》
《真心不變》
《百味具足》
《養深積厚》
《即心即佛》
《禪即生活
內容介紹
禪是一朝風月,萬古長空;禪是參究自心,本來麵目。有禪的人生,無往而不利。“星雲禪話”係列叢書,是星雲大師在《人間福報》頭版,繼《迷悟之間》之後連寫三年的專欄文字的結集。本套書除瞭修正舊稿之外,大部分都是新增的禪話公案,共計1084則。分為《點亮心燈》、《到處是路》、《隨心自在》、《活的快樂》、《一切現成》、《真心不變》、《百味具足》、《養深積厚》、《即心即佛》、《禪即生活》十冊書。星雲大師帶領讀者在禪灑脫、率真的機鋒中,參悟禪的三昧,體會禪的隨緣放曠、任性逍遙。大師親書的十冊書名蘊含生命的修行和鍛煉,讀禪話前可以先通過“一筆字”,感受力與美及個中禪意。
分冊簡介
《點亮心燈》
點燈,是點亮心中的明燈;拜佛,是拜齣心中的佛性。星雲大師通過《打你就是不打你》、《我們的禪道》、《如此一棒》、《棒與喝》等百餘篇公案禪話,引領大傢契入禪機,認識禪門風光。大師開示:禪要我們有一種慧心,認清世間,認清自己,纔能chao越一切。
《到處是路》
補因、種因、修因纔是禪修中應該注意的課題。在《到處是路》一書中,星雲大師通過《佛在何處》、《看腳下》、《般若船》、《如何是觀音行》等百餘篇公案禪話,引領大傢契入禪境,大師開示:生死之外,到處是路,何必憂慮?
《隨心自在》
禪界的突破,要從心去著手。一念頓悟,就能解脫自在;一念生迷,就為煩惱所縛。星雲大師通過《用心受持》、《好雪片片》、《隨他去》、《頓漸一如》等文字,引領大傢契入禪機,告訴大傢:境界的突破,還是得從心去著手。一念頓悟,就能解脫自在;一念生迷,就為煩惱所縛,輪迴不已。
《活的快樂》
以心轉境,隨心自在。星雲大師通過《用心受持》、《好雪片片》、《隨他去》、《頓漸一如》等百餘篇公案禪話,引領大傢契入禪境,告訴大傢:禪的境界是自主、解脫、安靜、快樂,盡力養成自尊自重的信心,纔是快樂之門。
《一切現成》
禪,就是自然,不假造作,所以任性逍遙、隨緣放曠。星雲大師通過《喝茶吃飯》、《佛陀在哪裏》、《蠅子投窗》、《見花不見果》等百餘篇公案禪話,引領大傢契入禪機,告訴大傢:在佛法裏,所謂“馬上長角”、“頭上安頭”總是多餘的事;“若論佛法,一切現成”纔是美妙境界。
《養深積厚》
“養深積厚”這個書名來自於惠能大師的故事。惠能大師韜光養晦,終得機緣開創瞭曹溪一花開五葉璀璨的禪宗史。在書中,星雲大師通過《慧可安心》、《十事開示》、《深不可測》、《九十六轉語》等百餘篇公案禪話,引領大傢契入禪境,告訴大傢:韜光養晦,終得機緣;急求速成,令人慨嘆!
《禪即生活》
什麼是禪?禪是搬柴運水,穿衣吃飯;禪是行住坐臥,語默動靜。星雲大師通過《放在心中zui好》、《浮生夢中》、《茶飯禪》、《一切皆禪》等百餘篇公案禪話,引領大傢契入禪機,告訴大傢:一般人把做事與修行分開,其實禪即生活。
《即心即佛》
禪者修心,念茲在茲,所謂念佛,當然成佛。在《即心即佛》一書中,星雲大師通過《法無他》、《釋迦老子來瞭》、《什麼是佛》、《是花是畫》等百餘篇公案禪話,引領大傢契入禪機,大師開示:心中已捨棄凡俗,嚮往聖賢,不就即刻是聖賢瞭嗎?
《真心不變》
參禪求道主要在覺悟我們的真心本性,所謂明心見性,心一明,何事不知?性一見,何事不解?星雲大師通過《沒時間老》、《黃花翠竹》、《念念定慧》、《萬佛名經》等百餘篇公案禪話,引領大傢契入禪機,告訴大傢:人如果能體悟到自己不變的真心,即使在生死五趣的流轉中,其本性也會曆萬劫而常新。
《百味具足》
大師通過《摩尼寶珠》、《打坐非禪》、《說道與見道》、《子歸何處》等文字,引領大傢入禪的契機,告訴大傢:禪在說與不說之間,就看你怎樣去體會,認識一個人,有時必須經過許多歲月,費些周摺,這就是“一句百味瞭。
作者簡介
星雲大師,江蘇江都人,一九二七年生,十二歲於南京禮誌開上人齣傢。一九五七年創辦佛教文化服務處,後改為佛光齣版社。一九六七年創建佛光山,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星雲大師著作等身,撰有《迷悟之間》、《釋迦牟尼佛傳》、《星雲大師講演集》、《佛教叢書》、《佛光教科書》、《往事百語》、《佛光祈願文》、《當代人心思潮》、《人間佛教係列》、《人間佛教語錄》等,並翻譯成英、日、德、法、西、韓、泰、葡等十餘種語言,流通世界各地。大師教化宏廣,計有來自世界各地之齣傢弟子韆餘人,全球信眾達百萬之多;一九九一年成立國際佛光會,被推為世界總會會長。大師除屢獲殊榮外,國際上亦德風遠播,略則舉大如:一九七八年榮膺美國東方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一九九五年獲全印度佛教大會頒發佛寶奬;二〇〇六年獲香港鳳凰衛視頒贈“安定身心奬”;世界華文作傢協會頒“終身成就奬”;美國共和黨亞裔總部代錶布什總統頒贈“傑齣成就奬”;二〇一〇年獲“中華文化人物”終身成就稱號。二〇一三年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奬”。
說實話,一開始拿起這套書,我還有點擔心內容會過於晦澀難懂,畢竟涉及到佛教哲學的入門,總怕自己理解不瞭那種深奧的境界。但齣乎意料的是,作者的敘述方式極其貼近生活,仿佛他不是在闡述教義,而是在跟你探討一個你我都會遇到的具體睏境。比如,當談到“煩惱”的本質時,他沒有直接給齣“這是業力”這種結論,而是從人性的弱點入手,分析我們是如何一步步為自己編織齣痛苦的牢籠的。這種由淺入深的引導,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輕鬆跟上思路,並且能夠立刻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對應的案例進行驗證。書中的很多比喻都非常精妙,像是給抽象概念安上瞭具體的形象,使得那些原本遙不可及的“覺悟”變得觸手可及。它不是那種讀完就束之高閣的書,而是需要反復咀嚼、時常翻閱的工具書,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領悟,就像是剝洋蔥一樣,層層深入,每次都能觸及不同的核心。
評分閱讀這套書的過程,對我來說更像是一次長途的自我對話和心性打磨。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作者並未將佛法塑造成一種超脫塵世的“玄學”,而是堅實地紮根於我們這個充滿煙火氣的世界。他討論的“無常”,不是讓人虛無,而是鼓勵人們珍惜當下每一刻的真實感受;他談的“慈悲”,也不是泛濫的濫情,而是建立在深刻理解眾生皆苦的基礎上的理性關懷。書中對人際關係的處理方式尤其值得稱道,它提供瞭一種看待衝突和誤解的全新視角,不再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指責對方,而是嘗試去理解對方“緣起”的成因。這種視角的轉換,極大地緩解瞭我內心的戾氣。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看世界的色調都變瞭,不再是那麼灰暗和充滿對抗性,而是多瞭一份理解的底色和從容的餘裕。這套書提供的,是一種在復雜社會中保持精神自洽的強大內核。
評分我不得不說,這本書的行文風格極其具有個人魅力,它不是那種學院派的刻闆論述,而更像是一種帶著溫度的智慧傳承。作者的語言有一種強大的穿透力,能夠輕易繞過讀者大腦中那些固有的防禦和成見,直抵人心最柔軟、最真實的部分。特彆是當他描述到修行路上的種種迷惘和反復時,那種共鳴感是如此強烈,讓人感覺自己不再是孤軍奮戰,而是走在一條有過來人指引的道路上。書中有不少關於時間觀和生命意義的探討,這些觀點並非直接灌輸,而是通過對經典故事的現代解讀來呈現,使得古老的智慧煥發齣新的生命力。它引導你去思考“我”到底是什麼,這種追問不是為瞭製造焦慮,而是為瞭找到一個更堅實、更不易被外界風浪撼動的自我定位。讀起來讓人心潮澎湃,又能在結尾處獲得一種深沉的平靜。
評分要評價這套書的整體氛圍,我想用“清澈而有力”來形容。它沒有故作深沉的晦澀,也沒有迎閤市場傾嚮的膚淺化,而是以一種近乎透明的清晰度,將佛法的核心思想娓娓道來。對於長期在“人生就是一場得失計算”的邏輯中打轉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強有力的反駁框架。它不是教你如何更有效地“得到”,而是教你如何更智慧地“放下”那些不必要的“重負”。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空性”概念的闡釋,他沒有把它解釋成虛無,而是強調萬物聯係的動態本質,這對於理解現代社會中信息的快速更迭和關係的瞬息萬變,提供瞭極佳的思維模型。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持續性的,它在潛移默化中重塑著你的思維習慣,讓你在麵對生活中的重大抉擇時,能夠多一個維度去審視,最終做齣一個更符閤內心深處智慧的選擇,而不是被錶象的得失所裹挾。
評分這套書的文字,讀起來真像是在聆聽一位飽經風霜的長者,用最平和卻又洞察一切的目光,緩緩展開一幅宏大的曆史與哲思畫捲。它沒有那種故作高深的術語堆砌,反而是用一種近乎白描的手法,將那些深奧的道理,比如“空”與“有”的辯證,如何落實到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我特彆欣賞作者處理因果報應觀點的角度,它不是簡單地將善惡劃分為絕對的黑白,而是揭示瞭行為與結果之間那種復雜、微妙的相互作用力,更強調的是一種自我覺察和修正的過程。讀完後,你不會覺得被說教瞭,反而像是自己內心深處一直存在的某種疑惑,被輕輕地挑破瞭,豁然開朗。尤其是在論及“放下”這個主題時,那種筆觸是如此的細膩,它不是教你逃避現實,而是教你如何與現實共存,如何在紛擾中保持內心的寜靜與定力。那些關於世間百態的觀察,犀利而又不失慈悲,讓人在會心一笑之餘,反思自己的執著究竟何在。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看待世界的底層邏輯,一套真正可以用來安頓身心的工具箱,而不是空泛的口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