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1)

约翰·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约翰·汤普森 编
图书标签:
  • 钢琴教材
  • 钢琴教程
  • 现代钢琴
  • 约翰·汤普森
  • 钢琴启蒙
  • 少儿钢琴
  • 钢琴练习
  • 音乐教育
  • 基础乐理
  • 钢琴考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库网旗舰店
出版社: 上海音乐
ISBN:9787805536170
商品编码:1289649654
开本:8
出版时间:1995-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约翰·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1原版引进)
  • 作者:(美)约翰·汤普森
  • 定价:26
  • 出版社:上海音乐
  • ISBN号:9787805536170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1995-12-01
  • 印刷时间:2015-12-01
  • 版次:1
  • 印次:55
  • 开本:8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79

内容提要

约翰·汤普森编著的《约翰·汤普森现代钢琴教 程(1)》为一年级小学生设计。*大的好处是“循序渐 进”。阻碍高班学生发展的许多毛病往往是由启蒙教 育时的不良习惯造成的。这样,每年要花费大量的劳 动和财力去纠正那些本不应该养成的姿势、习惯和错 误,即使这样做了,有时仍然徒劳无功。“苗弯树歪 ”这句老话适合于肌肉控制、技巧、节拍问题、音乐 的概念和思维以及练琴的习惯。
     作为一年级的教材,自始至终按五指手位来写, 只在*后部分有一些手指扩展的例子。如果在初级教 材中学过预备性的钢琴曲,那么任何适龄儿童都可使 用这本教材。
     本书的目的在于为钢琴学习打下一个正确、完整 的基础,使学生在对音乐理解的基础上感受、思考和 弹奏,这是完全可能的。虽然弹奏的旋律和音型很简 单,也要让他们意识到:把这些“砖石”砌起来,就 能营造*大型的乐曲。他们学会了理解,并且能恰如 其分地演奏,就会在学习进程中正确理解大型的曲式 ,面对许多音乐片断交织成的**的整体就不会感到 迷惘。
    

目录

前言
1.手位(C大调)乐句《音苑》
2.音乐的形式《音乐台阶》
3.节奏与重音《奔流的河》
4.速度《交通警》
5.音色的明暗《湖上天鹅》
半音——升记号、降记号和还原记号
全音——书面作业
6.临时记号《磨刀匠》
7.新的手位(G大调)《一分糖的歌》
8.两种旋律型《月亮里的人》
9.民间曲调《聚会》
乐句弹奏法右手和左手
10.手位的组合《知*鸟》
11.指型《快乐的小丑》
12.和声型(左手)《布谷鸟》
试题(一)
音阶——方式和意义
大调音阶
13.上行的C大调音阶《爬城墙》
14下行的C大调音阶《钟声》
15.左手的新手位《踏级石》
和弦的结构——音程和三和弦
和弦转位——C大三和弦与F大三和弦
16.分解和弦作旋律《爬山》
17.新的手位(F大调)《和弦游戏》
18.**首独奏曲《仙女的竖琴》
19.**次介绍八分音符《希望之星》
20.新的手位(D大调)《划船》
21.新的手位(A大调)《春之歌》
22.断音和连音的组合《落叶》
23.舞曲形式《荷兰舞曲》
24.描述性的独奏曲《仙宫》
试题(二)
25.断奏曲例《啄木乌》
26.手位的扩展(A大调)《骑士和女士》
27.附点四分音符《莫扎特的“旋律”》
28.勃拉姆斯用的节奏《小圆舞曲》
29.新的手位(bB大调)《猫头鹰的问题》
30.6/8拍《为蓝队加油》
31.两个音符构成的乐句《布谷钟》
32.6/8拍(G大调)《唱歌的老鼠》
33.左手手位的扩展(F大调)《生日蛋糕》
34.用两种手位弹奏《爆玉米花的人》
35.两种手位(6/8)《旋转木马》
36.切分音《西班牙的节日》
37.6/8拍《猎狐》
38.两种手位《致西莉亚》
试题(三)
39.双手交叉《青蛙合唱队》
40.手腕断奏《雪橇》
41.新的手位(pE大调)《小波比》
42.前臂弹奏法《晚钟》
43.新的手位(E大调)《农民舞曲》
44.分解和弦伴奏《很久以前》
45.三种手位《平安夜》
46.音阶型及和弦型《键盘游戏》
47.演奏有特性的乐曲《流线型火车》
48.新的手位(bA大调)《摩天大厦》
49.两种手位(双手)《都柏林城》
50.十六分音符《约翰·彼尔》
试题(四)
技巧训练
升级证书


钢琴学习的进阶阶梯:探索传统与现代交织的音乐世界 《钢琴艺术的基石与革新:精选十九世纪至二十一世纪经典练习曲与奏鸣曲选集》 本书概述: 本书并非着眼于初学者的基础技能建立,而是为那些已经掌握了基础键盘操作、熟悉了五线谱识读,并渴望深入探索钢琴演奏艺术复杂性和表现力的学习者量身打造的进阶指南。我们聚焦于十八世纪末期至当代音乐语汇的演变,精选了一系列在技术难度、音乐深度和历史意义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钢琴作品。本书旨在搭建一座桥梁,连接古典主义的严谨结构、浪漫主义的炽热情感与二十世纪及以后现代主义的实验精神。 第一部分:古典主义的精确性与形式的魅力(约 1750-1820 年代) 本部分着重于海顿、莫扎特以及贝多芬早期作品中所体现的古典主义精神。我们深入剖析奏鸣曲式的内在逻辑,探讨清晰的句法结构、对位技巧的初步应用,以及平衡的动态控制如何塑造音乐的骨架。 精选内容深度解析: 1. 海顿奏鸣曲的“幽默”与结构: 我们选取了海顿中晚期几部具有代表性的奏鸣曲乐章(例如 Hob. XVI/50, 52 等),不仅仅关注指法的流畅性,更侧重于理解主题的呈示、展开与再现中的结构性分离与连接。练习中特别强调音色的均匀度和非粘滞性的触键,以再现古典时期要求的那种“玻璃般透明”的音质。我们挑战学习者在快速段落中保持清晰的织体轮廓,避免因追求速度而牺牲清晰度。 2. 莫扎特钢琴作品中的歌唱性: 选取莫扎特几首奏鸣曲(如 K. 330, K. 545 的某些乐章)中慢板乐章的技巧处理。核心在于如何将钢琴视为一个“歌唱的乐器”。这要求学习者掌握连续的连奏(Legato)技巧,理解声部的分离与层次感,尤其是在需要模仿小提琴或长笛旋律线时,如何利用指尖的重量与释放来创造呼吸感。此外,我们将探讨装饰音的准确执行,区分颤音(Trill)和回音(Appoggiatura)在不同速度和情境下的表现差异。 3. 贝多芬早期到中期的过渡: 侧重于《悲怆》(Op. 13)和《热情》(Op. 57)中关键技术点的训练。对于《悲怆》的慢板,我们关注和弦的深度与持续音的控制;而在《热情》的第一乐章中,重点转移到快速琶音段落的均匀度和双手的协调性上,要求在极高的速度下保持力度记号的精确性,训练小臂的放松与快速转换能力。 第二部分:浪漫主义的激情与钢琴语法的拓展(约 1820-1900 年代) 浪漫主义时期是钢琴技巧飞速发展的时代。肖邦、舒曼、李斯特等人的作品极大地拓宽了钢琴的音域和表现力,要求演奏者掌握更复杂的踏板运用、更广阔的音域跨度,以及更细腻的情感表达。 精选内容深度解析: 1. 肖邦练习曲的艺术: 本书精选了肖邦最具代表性的一些练习曲(如 Op. 10 No. 4, Op. 25 No. 6, 以及一些夜曲的关键段落)。针对性地设计了针对性的指法练习,而非仅仅是机械地重复乐谱。例如,在处理 Op. 10 No. 4 这种快速跑动时,我们强调手腕和手臂的“滚动”运动,而不是僵硬地“点击”琴键;在双音练习中,我们深入研究如何使两个声部拥有不同的力度和音色对比。 2. 舒曼的内心世界与织体处理: 选取舒曼的《幻想曲集》(Op. 12)或《童年情景》(Op. 15)中的片段。这些作品要求演奏者对和声色彩变化极其敏感。重点训练如何在密集的和弦进行中,依然能清晰地勾勒出主要旋律的线条,并利用踏板营造出“模糊”而富有“呼吸感”的浪漫主义声响,同时避免声音的混浊。 3. 李斯特的炫技与音乐性融合: 选取李斯特练习曲中的几个难点(如《森林的呼啸》中的快速八度与分解和弦)。这里的训练超越了单纯的速度要求,更侧重于如何将“炫技”转化为“叙事”。我们详细解析了宽阔琶音的“手臂抛洒”技巧,以及如何在高难度段落中维持核心声部的清晰度,防止技术动作的机械化。 第三部分:二十世纪的音色探索与结构重塑(约 1900 年代至今) 进入二十世纪,音乐语言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德彪西、拉威尔、巴托克乃至后来的作曲家们,将焦点从传统的和声功能转向了音色、节奏的独立性和非功能性结构。 精选内容深度解析: 1. 印象派的音色调色板: 德彪西的《前奏曲》和拉威尔的《镜子》中的部分作品是本段的核心。技术训练转向对“虚拟踏板”(使用半踏板或保持特定音符延长)的精妙控制,以达到色彩的渐变和叠加。我们研究如何通过指尖的重量变化,制造出水波、雾气般的音响效果,并分析非传统和弦结构(如全音阶、五度叠置和弦)对指法和手型的特殊要求。 2. 新古典主义与东欧民族元素: 巴托克和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展示了对传统结构的回归,但使用了更为强硬、更具节奏冲击力的音响。练习重点在于精确的节奏划分、强烈的对比力度(极弱到极强),以及对不协和和弦的干净触键。特别是对于巴托克式的民谣风格,我们要求学习者在演奏中体现出“粗粝感”和“原始动力”。 3. 当代演奏技法挑战: 引入一些具有实验性质的作品片段,探讨非传统演奏技巧,如使用琴键的边缘、特定的打击乐式奏法(Percussive Effects)以及如何处理无调性或十二音体系下的指位移动。这部分旨在解放学习者对“标准指法”的刻板印象,鼓励他们根据作品的结构需求创造出最有效的演奏策略。 本书的教学哲学: 本书的核心理念是“技术为音乐服务”。我们不以堆砌难点为目的,而是通过对不同时代风格作品的深入剖析,引导学习者理解每种技术挑战背后隐藏的作曲家意图。每一章节都配有详细的演奏提示,着重于:手型调整、重力传导、听觉反馈循环的建立,以及如何将数小时的机械练习转化为富有生命力的音乐呈现。 最终目标是培养演奏者对历史文献的深刻洞察力、对复杂织体的驾驭能力,以及在个人诠释中实现技术与艺术完美统一的成熟度。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不得不提一下这套教材在节奏训练方面的革新。很多初学者,包括我自己过去,都习惯于被节拍器牵着鼻子走,弹出来的东西虽然“准”,但缺乏生命力。这本书中对于复合拍号和附点音符的处理,简直是大师级的示范。它没有用冗长晦涩的文字去解释复杂的节奏概念,而是通过一些富有画面感的练习曲,让你用身体去感知和内化节奏的律动。我记得有一首练习曲,它的主题仿佛在模仿某种民间舞蹈的步法,一旦你抓住了那个“核心的律动”,双手就能自然而然地配合起来,那种从内心涌出的节奏感,是死板地数拍子永远无法给予的。这种深入骨髓的节奏训练,对培养未来的音乐感至关重要,它把“技术”和“艺术”的界限模糊化了。

评分

真正让我对它产生深刻敬意的,是它对“音乐性”的培养,这一点在许多技术导向的教材中常常被忽视。这本书的曲目选择,绝不仅仅是为了练习指法而存在。即便是最基础的C大调练习,作曲者也为其赋予了一种简洁而优美的旋律线条。它潜移默化地教会我们,即便是最简单的音符组合,也需要有情感的起伏和呼吸的停顿。我发现,自从开始系统地练习这些曲子后,我对其他更复杂曲目的“解读能力”也大大增强了——我不再只看到黑白键上的符号,而是能更清晰地听到隐藏在背后的“对话”和“情绪流动”。这种对音乐内在逻辑的体悟,才是学习钢琴最宝贵的收获,而这本教材在这方面做得无可挑剔。

评分

作为一名已经接触钢琴有段时间的自学者,我深知找到一本既有理论深度又不失趣味性的教材是多么困难。市面上很多教程要么过于学院派,充斥着枯燥的指法练习,要么就过于简化,导致基础不牢。而这本教材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巧妙地平衡了这两者。它不仅仅是给你一堆音符让你去弹奏,它更像是在教你“如何思考音乐”。比如,它对音阶和琶音的引入方式,不是简单地让你机械地重复,而是通过一些非常巧妙的旋律片段来实践这些技巧,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把技术动作内化成了音乐表达的一部分。我惊喜地发现,过去我总是卡壳的一些指法难点,在这本书的引导下,竟然变得不再是障碍,而是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法,远比死记硬背有效得多。

评分

从便携性和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设计也考虑到了现代学习者的需求。虽然它内容翔实,但整体的开本控制得非常好,不会过于庞大笨重,即便是放在小小的琴包里,也不会显得格格不入。更让我称赞的是它的“可扩展性”。书中的一些核心练习,其结构是如此的稳固和经典,以至于我可以轻松地将它与其他任何我正在学习的曲目进行交叉对比和训练。当我遇到某首肖邦练习曲中一个棘手的段落时,我反而会回头翻阅这本书中相似结构的练习,往往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它不仅仅是一本入门教材,更像是一本可以伴随你从初级到中级阶段的“技术宝典”,它的价值是复合性的,而不是一次性的消耗品。

评分

这本乐谱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封面那种沉稳的墨绿色搭配烫金的字体,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庄重感,让人忍不住想要立刻翻开它。纸张的质感非常好,不是那种廉价的亮面纸,而是带有微微哑光的纹理,即便是长时间翻阅,手指摸上去也不会觉得油腻。更重要的是,印刷的清晰度令人惊叹,每一个音符和谱号都像是精心雕刻上去的,即便是最小的力度标记,比如那些纤细的“p”或“sfz”,也黑白分明,丝毫没有模糊不清的情况。这种对细节的打磨,足见出版方对音乐学习者的尊重。我特别喜欢它在曲目排列上的用心,初学者最怕的就是被复杂的符号吓倒,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流畅,就像一位循序渐进的老师在旁边指导,每首练习曲之间的过渡自然得像是呼吸一样,不会让人感到突兀或挫败,这极大地增强了我练习下去的信心和乐趣。

评分

老师推荐的图书,正版。

评分

孩子学习钢琴课外用书,希望对她能有所帮助

评分

书到手了很不错还会再来的

评分

好。。。。。。。。。。。。。。

评分

用的不错,质量很好,会推荐给朋友用。

评分

好好好

评分

还可以吧。。。。。。。。。

评分

书的内容不错,进度有些快,不过勤加练习即可。

评分

很好。支持!老师推荐的。。5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