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白话梅花易数
定价:30.00元
作者:郑同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801788764
字数:307000
页码:27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内容提要
古人依据天人感应的学说,认为宇宙、社会、万物都是全息的。宇宙中有的,人身也有;人身中有的,万物悉备。宇宙万物,即使山石林木之类的无知之物,与人类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与自然界甚至与整个宇宙的相互关系,万事万物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都是可以预测并描述的。在所有预测术中,简单、的莫过于梅花易数,它为初学者提供了走向高境界的可循之路。相传梅花易数是邵雍对《周易》的具体推衍,其占法以时间、方位、声音、动静、地理、天时、人事、颜色、动植物等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可以感知的事物,作为媒介体起卦,同时全方位地考察卦象的体用互变、卦爻辞,并纳入五季、五方、五色、五行、干支及三要、十应等等诸元,依据既定的逻辑推演模式,预测出人事、财运、出行、谋划、婚姻等事物的发展趋势和细节,非常适合入门者学习。
目录
导读
简单的大学问——《梅花易数》
《梅花易数》版本源流
“高明英迈,迥出千古”的邵雍
原序
梅花易数卷一
周易卦数
五行生克
八宫所属五行
卦气旺
卦气衰
十天干
十二地支
八卦象例
占法
玩法
卦以八除
爻以六除
互卦起例
年月日时起例
物数占例
声音占例
字占
一字占
二字占
三字占
四字占
五字占
六字占
七字占
八字占
九字占
十字占
十一字占
丈尺占
尺寸占
为人占
自己占
占动物
占静物
端法后天起卦之例
八卦万物属类
八卦方位图
观梅占
牡丹占
邻夜扣门借物占
今日动静如何
西林寺碑额占
老人有忧色占
少年有喜色占
牛哀鸣占
鸡悲鸣占
枯枝坠地占
风觉鸟占
听声音占
形物占
验色占
八卦所属内外动静之图
八卦万物类占
梅花易数卷二
心易占卜玄机
占卜总诀
占卜论理诀
先天后天论
卦断遗论
八卦心易体用诀
体用总诀
天时占第
人事占第二
家宅占第三
屋舍占第四
婚姻占第五
生产占第六
饮食占第七
求谋占第八
求名占第九
求财占第十
交易占第十
出行占第十二
行人占第十三
谒占见第十四
失物占第十五
疾病占第十六
官讼占第十七
坟墓占第十八
三要灵应篇序
三要灵应篇
十应奥论
十应目论
复明天时之应
复明地理之应
复明人事之应
复明时令之应
复明方卦之应
复明动物之应
复明静物之应
复明言语之应
复明声音之应
复明五色之应
复明写字之应
遗论
体用
体用论
衰旺论
内外论
动静
向背
静占
观物洞玄歌
起卦加数例
屋宅之占诀
器物占
梅花易数卷三
八卦方位之图
观梅数诀序
八卦定阴阳次序
变卦式八则
占卦诀
体用互变之诀
体用生克之诀
体用衰旺之诀
体用动静之诀
占卜坐端之诀
占卜克应之诀
万物赋
饮食篇
观物玄妙歌诀
诸事响应歌
诸卦反对性情
占物类例
物数为体诀
观物看变爻为主
观物克应法
观物趣时诀
观物用《易》例
万物戏念
占卜十应诀
论事十大应
卦应
梅花易数卷四
序
指迷赋
玄黄克应歌
玄黄叙
玄黄歌
花押赋
探玄赋
齐景至理论
字画经验
字体诗诀
四季水笔
画有阴阳
八卦断
相字心易
辨字式
笔法筌蹄
字画指迷
六神笔法
六神主事
笔画犯煞
玄黄笔法歌
五行体格式
时辰断
起六神卦诀
辨别五行歌
辨别六神歌
五行并歌式
梅花易数卷五
五行全备
六神形式
八卦辨
七言作用歌
比例歌
西江月
易理玄微
古人相字
附:拆字纪事
断富贵贫贱要诀
五行四时旺相休囚例
五行相生地支
天干地支属五行
论八卦性情
八卦取象
六十甲子歌
六十四卦次序
《系辞》八卦类象歌
浑天甲子定局
后天时方
八反格
四言独步
五言作用歌
别理论
六言剖断歌
格物章
物理论
五行六神辨别论
金声章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北宋共城(今河南辉县)人。字尧夫。谥康节。曾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后人称为百源先生。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刻苦立志,冬不炉,夏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已而叹日划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于是周游天下名胜。归日:道在是矣。遂不复出。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邵雍从之才学,受《河图》、《洛书》、《伏羲八卦六十四卦图象》。雍妙悟神契,洞彻奥蕴,遂衍伏羲先天之旨,著书十余万言。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渔樵问对》等。邵雍《易》学,远承陈抟一派所传[先天象数]之说,对宋代易学有重大影响。
郑同,易学学者、编辑,周易工作室的创办人兼策划人,多年来一直从事易学与术数的研究,著有《白话梅花易数》、《一本书读懂易经》、《梅花易数讲义》、《白话易经》等。现从事易学图书的编辑出版与推广工作。先后主持点校出版易学图书50余种,另点校《故宫藏本术数丛刊》、《四库全书术数初集》、《四库全书术数二集》、《四库全书术数三集》、《古今图书集成术数丛刊》等,广受国内外易学界的好评。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吸引人,那种古朴典雅的气质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打开内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阅读起来眼睛很舒服,长时间盯着也不会觉得累。排版布局非常用心,字体大小适中,行距也处理得很合理,使得整本书看起来非常清爽、易读。作者在对一些核心概念进行阐述时,总能巧妙地穿插一些小插图或者图表,这些视觉辅助工具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那些抽象的理论,比如五行生克制化的复杂关系,通过图示能更快地建立起联系。装帧的细节处理也体现了匠心,比如书脊的烫金工艺,在光线下泛着低调的光泽,拿在手里非常有分量感和历史的厚重感,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普通的现代印刷品,而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文化载物。装订线处理得也很牢固,翻阅起来完全不用担心会散页,即便是经常需要反复查阅的章节,也能保持完好,这对于一本需要经常翻看的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如沐春风,完全没有一般古籍那种晦涩难懂的陈腐感。作者在传承经典的同时,展现了极高的文字驾驭能力,他仿佛是一位耐心的老者,坐在你身边,用最平易近人的方式,将那些深奥的哲理层层剥开,逐步引导你进入这个神秘的领域。行文逻辑清晰得令人拍案叫绝,每一个新的理论点都是建立在前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之上,循序渐进,绝不跳跃,读起来让人有一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推理和分析的部分,作者的论述过程极其严密,推理链条清晰可见,让你能清楚地追踪他是如何从一个现象推导出最终的结论的。这种深入浅出的叙述方式,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门槛,让初学者也能自信地开始探索,而不是一上来就被密密麻麻的专业术语和古怪的符号吓退。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渐进式的、需要投入时间的,但回报是实实在在的知识增益和心智的成熟。它并非那种读完即弃的消遣读物,更像是一本需要时常翻阅、时常思考的案头书。刚开始阅读时,我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理解其中的基础逻辑,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的阅读速度和理解效率都有了显著提升,仿佛是打开了一扇新的感官之门,开始能够捕捉到世界运行中那些微妙的、不易察觉的韵律和结构。作者的文字有一种魔力,它不仅传授了预测的“术”,更重要的是启发了对“道”的探寻,让我开始反思生活中的因果循环和个人选择的意义,使得学习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深刻的自我认知之旅。
评分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案例分析部分所展现出的精妙洞察力。他不仅仅是罗列了大量的古老占例,更重要的是,他将理论与实际案例进行了深度的结合和交叉验证。很多时候,我们读其他书籍只知道“是什么”,但在这本书里,你清楚地看到了“为什么会是这样”。作者通过对多个真实案例的细致剖析,展示了推理过程的细微差别和侧重点,比如如何区分表面现象与内在本质,如何根据不同的时间背景调整解读的侧重点。这些案例的选取非常具有代表性,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个人境遇到宏观时局的判断,每一个分析都像是一堂精彩的公开课,展示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使得书中的理论不再是悬浮在空中的概念,而是变成了可以触摸、可以验证的实用工具。
评分这本书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上,做到了罕见的融会贯通。它并非孤立地讲解某一个术数门类,而是像一位博学的导游,带着读者在高深的知识迷宫中穿梭。我惊喜地发现,原本我以为相互独立的几个概念,在这本书里被巧妙地串联了起来,形成了一个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阅读过程中,我能明显感觉到作者在努力打破不同术数体系间的壁垒,展现它们背后共同的宇宙观和运行法则。这种宏大的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维框架,不再局限于某一种固定的解释模型。它教会我的,更多是如何建立一种“多维度思考”的能力,如何将不同的信息源进行整合分析,从而得出更全面、更稳健的判断结论,这种思维训练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单纯学习预测术本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