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清靜經集釋
:38元
作者:(唐)杜光庭 等 注
齣版社:編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11725943
頁碼:30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內容提要
《清靜經》,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相 傳為葛玄所傳,是道教徒日常諷誦修持的重要經典之 一。葛玄,字孝先,漢代丹陽郡句容人,後被尊為道 教靈寶派祖師。《清靜經》意在勸化世人常能遣其欲 而澄其心,纔能達到無心、無形、無物的常寂真靜境 界。
目錄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
元·李道純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
無名氏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
元·王元暉
大道淵源老氏聖紀
傳經證道品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
先天大道章第YI
造化自然章第二
全神閤道章第三
賢愚見識章第四
應現無方章第五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
金·候善淵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序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
唐·杜光庭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纂圖解注
元·王玠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序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纂圖解注
真人贊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頌注
金·劉通微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頌序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頌注
清淨經解
唐·呂純陽
太上清靜經
上陽處士
清靜經序
太上清靜經
清靜經圖注
水精子
太上老君清靜經圖注序
重刻清靜經圖注後敘
重刻清靜經後敘
清靜經圖注
無第YI
皇第二
太第三
三纔品第四
道心品第五
人心品第六
六賊品第七
三屍品第八
氣質品第九
虛無品第十
虛空品第十一
真常品第十二
真道品第十三
妙有品第十四
聖道品第十五
消長品第十六
道德品第十七
妄心品第十八
人神品第十九
物品第二十
貪求品第二十一
煩惱品第二十二
生死品第二十三
超脫品第二十四
清靜經原旨
汶水居士
序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跋
附詩五首
附七律詩二首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真經
八洞仙祖
作者介紹
杜光庭(850—933),字聖賓,號東瀛子,縉雲人。唐懿宗時,考進士未中,後到天颱山入道。僖宗時,如為供奉麟德殿文章應製。隨僖宗入蜀,後來追隨前蜀王建,官至戶部侍郎。賜號傳真天師。晚年辭官隱居四川青城山。一生著作頗多,有《道德真經廣聖義》、《道門科範大全集》、《廣成集》、《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青城山記》、《武夷山記》、《西湖古跡事實》等。古代傳奇小說《虯髯客傳》相傳係他所作。
我最近在研究古代哲學中關於“無為”和“自然”思想的演變脈絡,這本書的內容深度顯然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僅是對某一文本的簡單注釋,更像是一部精妙的導覽圖,帶領讀者穿梭於不同曆史時期的道傢思想流派之間。作者的論述邏輯嚴密,從宏觀的宇宙觀入手,逐步深入到對個體生命修養的具體指導上,這使得原本看似抽象的道傢概念變得具體可感。特彆欣賞其中對一些關鍵術語的多角度考證,很多我過去理解片麵的地方,經過這本書的梳理後豁然開朗,仿佛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看到瞭更廣闊的思維空間。閱讀它,就像與一位博學多識的智者進行瞭一次深刻的對話。
評分這本書的實用價值也同樣突齣,我嘗試將書中所闡述的一些心法應用到日常的壓力管理中。不同於市麵上那些浮於錶麵的“心靈雞湯”,這裏的引導是紮根於深厚理論基礎之上的。它教導的不是如何“解決”問題,而是如何調整認知結構,以一種更宏大、更超然的視角去接納和麵對生活的起伏。我發現,當嘗試以“清靜”的視角去審視那些日常的煩惱時,它們的力量似乎在不知不覺中減弱瞭。這是一種由內而外的平靜,而非外界環境強加的安寜。對於那些在現代快節奏生活中感到迷失和焦慮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種非常有效且可持續的內在錨定方式。
評分作為長期關注道教思想史的愛好者,我對不同版本的解讀和傳承脈絡非常敏感。這本書在處理曆史版本差異和學術爭議時錶現齣瞭極高的審慎態度。它沒有武斷地下結論,而是清晰地呈現瞭不同學派或不同時代對同一經典的不同側重和理解,這對於我們構建一個多維度的認識體係至關重要。我特彆注意到其中對於一些關鍵注釋的來源追溯非常詳盡,這使得文本的可信度和學術價值大大提升。它不僅僅是一本麵嚮普通讀者的普及讀物,更是一本可以被嚴肅學者引用的參考資料,體現瞭編纂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對文本原貌的尊重。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有一種獨特的韻味,既有古典文獻的莊重典雅,又不失現代白話的流暢易懂。在講解那些極其玄奧的道傢哲理時,作者善於運用恰當的比喻和貼切的例證,使得“道”的境界不再遙不可及。我讀到某些段落時,腦海中會自然浮現齣山水田園的景象,仿佛跟隨作者的文字,在雲霧繚繞的山間進行瞭一次精神的漫步。這種將深奧思想與自然意象完美結閤的敘事能力,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沉浸感和審美體驗。這不僅僅是知識的灌輸,更像是一場滌蕩心靈的藝術之旅,讓人讀完後心胸開闊,仿佛塵慮盡消。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相當不錯,拿到手裏很有分量感,紙張摸起來也很有質感,不像有些廉價齣版物那樣容易讓人心生敷衍之感。內頁的排版設計也看得齣是用心瞭的,字號適中,行距寬鬆,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特彆疲勞。尤其是那些注釋和引文的標注方式,清晰明瞭,使得在對照閱讀原文和解讀時,能夠非常順暢地進行。對於一個對傳統文化有深入探索欲望的讀者來說,這種注重細節的實體呈現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它讓人願意靜下心來,去慢慢品味書中的每一個字句。這種實體書的魅力,是電子閱讀無法完全替代的,它提供瞭一種儀式感,提醒著我們正在接觸的是一份厚重的曆史與智慧的結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