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墨子全譯(修訂版)
定價:61.00元
作者:齊瑞端 周纔珠;周纔珠,齊瑞端 注
齣版社:貴州齣版集團,貴州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3-01
ISBN:9787221083821
字數:
頁碼:61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763kg
編輯推薦
《墨子全譯:子(修訂版)》是中國曆代名著全譯叢書中的一冊。
內容提要
《墨子全譯:子(修訂版)》所譯注的今存的五十三篇是墨學的本體與精髓。《墨子》是墨子及其弟子與後學的著述總匯,墨學和與其對立的儒學,在春鞦與戰國嬗遞之際並稱諸子百傢的“顯學”。墨學理論的進步性、徹底性及影響力,遠在道、法諸傢之上,某些方麵甚至超過儒學。其學說的力量在於:墨學是批判的武器,“非攻”、“非儒”、“非樂”、“非命”等對曆史與現實的不閤理進行尖銳的批判;同時“尚同”、“尚賢”、“兼愛”、“節用”等提齣瞭建設閤理社會的理想,破中有立,除舊布新,在一定程度上代錶瞭勞動人民,特彆是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利益,因而得到下層人民較為廣泛的支持;墨學主張並實踐武器的批判,墨學弟子是一個很有紀律的武裝集團,擅長軍事防禦,甘願赴湯蹈火,援救被侵略的弱國;在自然科學(光學、力學、化學)和社會科學(倫理學、邏輯學等)的理論與實踐上更是獨樹一幟,為各傢所不及,充分體現瞭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其學說在某些領域是走在當時世界前列的。總之,墨學中的閤理內核,已被公認為中華民族甚至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驕傲,是一份亟待開發的豐富而寶貴的文化遺産。墨子作為齣身勞動者階級,“摩頂放踵利天下”的思想傢、政治傢、軍事傢、教育傢、科學傢及社會活動傢,是值得深入研究和學習的。
目錄
緒言
捲一
親士
修身第二
所染第三
法儀第四
七患第五
辭過第六
三辯第七
捲二
尚賢上第八
尚賢中第九
尚賢下第十
捲三
尚同上第十一
尚同中第十二
尚同下第十三
捲四
兼愛上第十四
兼愛中第十五
兼愛下第十六
捲五
非攻上第十七
非攻中第十八
非攻下第十九
捲六
節用上第二十
節用中第二十一
節用下第二十二(闕)
節葬上第二十三(闕)
節葬中第二十四(闕)
節葬下第二十五
捲七
天誌上第二十六
天誌中第二十七
天誌下第二十八
捲八
明鬼上第二十九(闕)
明鬼中第三十(闕)
明鬼下第三十一
非樂上第三十二
捲九
非樂中第三十三(闕)
非樂下第三十四(闕)
非命上第三十五
非命中第三十六
非命下第三十七
非儒上第三十八(闕)
非儒下第三十九
捲十
經上第四十
經下第四十一
經說上第四十二
經說下第四十三
捲十一
大取第四十四
小取第四十五
耕柱第四十六
捲十二
貴義第四十七
公孟第四十八
捲十三
魯問第四十九
公輸第五十
捲十四
備城門第五十二
備高臨第五十三
備梯第五十六
備水第五十八
備突第六十一
備穴第六十二
備蛾傅第六十三
捲十五
迎敵祠第六十八
旗幟第六十九
號令第七十
雜守第七十一
附錄
墨子佚文
參考書目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緒言
捲一
親士
修身第二
所染第三
法儀第四
七患第五
辭過第六
三辯第七
捲二
尚賢上第八
尚賢中第九
尚賢下第十
捲三
尚同上第十一
尚同中第十二
尚同下第十三
捲四
兼愛上第十四
兼愛中第十五
兼愛下第十六
捲五
非攻上第十七
非攻中第十八
非攻下第十九
捲六
節用上第二十
節用中第二十一
節用下第二十二(闕)
節葬上第二十三(闕)
節葬中第二十四(闕)
節葬下第二十五
捲七
天誌上第二十六
天誌中第二十七
天誌下第二十八
捲八
明鬼上第二十九(闕)
明鬼中第三十(闕)
明鬼下第三十一
非樂上第三十二
捲九
非樂中第三十三(闕)
非樂下第三十四(闕)
非命上第三十五
非命中第三十六
非命下第三十七
非儒上第三十八(闕)
非儒下第三十九
捲十
經上第四十
經下第四十一
經說上第四十二
經說下第四十三
捲十一
大取第四十四
小取第四十五
耕柱第四十六
捲十二
貴義第四十七
公孟第四十八
捲十三
魯問第四十九
公輸第五十
捲十四
備城門第五十二
備高臨第五十三
備梯第五十六
備水第五十八
備突第六十一
備穴第六十二
備蛾傅第六十三
捲十五
迎敵祠第六十八
旗幟第六十九
號令第七十
雜守第七十一
附錄
墨子佚文
參考書目
從整體的閱讀感受來說,這套書為我提供瞭一次深入探索中國古代思想寶庫的絕佳機會。 它的結構安排非常閤理,不像有些古籍整理本那樣零散晦澀,而是層次分明,循序漸進。 無論是對某個特定觀點的深入研究,還是對整體思想體係的把握,這套書都能提供堅實的支撐。 它成功地架設瞭一座溝通古代智慧與現代心靈的橋梁,讓那些沉睡在典籍中的思想重新煥發齣鮮活的生命力。 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像是進行瞭一次精神上的長途跋涉,帶著滿滿的思考和對古人智慧的敬仰迴歸日常,受益匪淺。 這種厚重感和思想的穿透力,是很多快餐式讀物所無法比擬的,值得反復品讀和珍藏。
評分我對這套書的翻譯質量抱持著極高的期待,畢竟“全譯”二字非同小可,意味著對原著思想的深度挖掘與精準傳達。 拿到書後,我特意挑選瞭幾個思想性較強、論證復雜的篇章進行瞭比對閱讀。 譯者顯然在文本的梳理上下瞭極大的功夫,文字流暢自然,完全沒有那種生硬的“翻譯腔”,讀起來猶如在閱讀一部優秀的現代散文集,思想脈絡清晰可循。 尤其是在處理那些古代特有的概念和哲學思辨時,譯者不僅給齣瞭準確的對應詞,還在適當的地方加入瞭簡潔的注釋或譯者按語,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使得即便是對先秦哲學不太熟悉的讀者也能迅速領會其精髓。 這種既尊重原著的嚴謹性,又兼顧現代讀者可讀性的翻譯策略,是這套書最令人稱道之處,它真正做到瞭“信、達、雅”的統一。
評分我必須提到的是,這套書的校對工作做得極其齣色,幾乎挑不齣明顯的印刷或文字錯誤。 在閱讀過程中,我深切體會到這背後是齣版團隊極大的責任心和對學術規範的堅守。 如此厚重的一套古籍全譯本,任何一個微小的疏漏都可能誤導讀者,影響對原著的正確理解。 令人欣慰的是,無論是繁體字的運用,還是引文的標注,都顯示齣高度的專業水準。 這不僅僅是一套麵嚮大眾的讀物,更像是為專業研究者準備的參考資料,其可靠性毋庸置疑。 這種近乎苛刻的質量把控,是衡量一套嚴肅學術普及讀物價值的重要標尺,也讓我對該齣版社的其他係列産生瞭強烈的興趣和信任感。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設計實在讓人眼前一亮,皮革紋理的封麵,配上燙金的書名和裝飾,一股濃鬱的古典氣息撲麵而來。 每次從書架上把它取下來,都有一種莊重感。內頁紙張的質感也很棒,不是那種廉價的紙張,摸上去有點柔和的觸感,字跡清晰,排版疏朗有緻,閱讀起來非常舒服,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 尤其是那些插圖,雖然數量不多,但都極為精美,對提升閱讀體驗起到瞭畫龍點睛的作用。 裝訂也十分紮實,一看就是經過精心製作的,感覺能長久保存。對於喜歡收藏實體書的朋友來說,這套書絕對是書架上的亮點,光是看著就覺得賞心悅目,充滿瞭對傳統文化的敬意。 這種對細節的打磨,讓閱讀的過程本身也變成瞭一種享受,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取,更是一種審美體驗的升華。
評分閱讀這套叢書帶來的最大收獲,並非僅僅是知識的增加,而是一種思維方式的重塑與拓展。 很多時候,我們習慣於用當代的視角去審視古人的思想,難免會産生偏差或産生隔閡感。 然而,這套書的編排方式,似乎引導著讀者退迴到那個特定的曆史語境中去理解問題。 它的論述邏輯非常嚴密,每一部分的展開都有其內在的必然性,讓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思辨深度。 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仿佛拉著我走進瞭那個充滿辯論和智慧碰撞的時代,讓我對很多看似簡單的概念,如“兼愛”、“非攻”等,有瞭更為立體和深刻的認識。 它迫使我放下固有成見,用更開放、更具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對於提升個人的邏輯推理能力非常有裨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