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地雷达具有无损、高效、抗干扰能力强、操作方便、成本低、受检测条件限制小和检测精度高的特点,自1970年美国生产出**台商用雷达起,国内外学者或公司便根据各自的研究目标,对其开展了广泛的开发和应用研究。舒志乐、刘保县、刘新荣、朱成红著的《探地雷达正反演理论与信号处理》详细介绍探地雷达的有关基本理论、数据处理方法、正反演理论、资料解释流程和方法以及典型工程应用。本书共分为8章,主要内容包括探地雷达的物理模型试验、探地雷达的正反演理论及程序实现、资料处理与解释和工程应用,并提出二、三维联合检测技术。本书题材大多来自科研和工程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内容安排上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并兼顾各类工程实际。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矿业工程、隧道工程、道路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1绪论1.1研究意义1.2探地雷达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1.2.1探测雷达正演研究现状1.2.2探地雷达偏移技术研究现状1.2.3探地雷达信号滤波研究现状1.2.4探地雷达反演研究现状1.2.5探地雷达在隧道衬砌检测中的应用现状1.3本书内容安排2空洞物理模型探地雷达探测2.1探地雷达基本理论2.1.1波动方程2.1.2平面电磁波在无耗介质中的传播2.1.3平面电磁波在有耗介质中的传播2.1.4平面波在介质分界面的反射和透射2.2试验探测方法和探测仪器2.2.1探测方法2.2.2试验仪器2.2.3RAMACProEx系统的性能指标和技术参数2.3RAMACProEx系统的数据采集及处理软件2.3.1Groundvision2数据采集软件2.3.2REFLEXW数据处理软件2.3.3EASY-3D软件2.4探地雷达图像解释2.4.1单道波形图解释2.4.2时间-深度剖面图解释2.4.32D剖面和3D立体图解释2.5空洞物理模型试验设计与测试2.5.1模型边界对探地雷达数据采集的影响2.5.2空洞模型设计与制作2.5.3空洞模型试验方案2.5.4模型介质探地雷达电磁波速度测定2.6测试数据常规处理解释与可视化2.6.1空洞模型二维测试图谱特征
2.6.2空洞模型三维测试可视化及图谱特征
2.7圆形空洞物理模型试验2.8隧道衬砌探地雷达三维探测合理测线间距探讨3探地雷达常规数据处理方法3.1探地雷达数据显示形式3.2探地雷达常规数据处理方法3.2.1数据预处理3.2.2一维频率域滤波3.3频率波数域滤波3.4预测反褶积压制多次波4合成孔径探地雷达(sAR)成像技术4.1探地雷达波速的测定4.2F-K偏移成像4.2.1F-K偏移成像算法原理4.2.2F-K偏移成像技术的实现5探地雷达信号平衡多小波变换滤波技术5.1多小波的多分辨率分析5.1.1多尺度函数5.1.2多小波函数5.2CL4多小波构造与性质5.2.1CL4多小波构造5.2.2多小波的性质5.3CL4多小波变换5.3.1CL4多小波的分解算法5.3.2CL4多小波的重构算法5.3.3CL4多小波预处理的*要性及平衡化5.3.4边界处理方法5.4CL4平衡多小波阈值滤波算法5.4.1多小波滤波的基本原理5.4.2多小波闽值滤波方法5.4.3探地雷达信号滤波算法实现5.5探地雷达信号多小波阈值滤波效果与分析6隧道衬砌内空洞探地雷达FDTD法正演模拟
6.1FDTD法的基本原理6.1.1MaxweU方程组6.1.2Yee元胞6.1.3二维空间TM波FDTD方程6.1.4三维空间FDTD方程6.2FDTD法解的稳定性和数值色散6.2.1Courant稳定性条件6.2.2FDTD法数值色散6.3UPML吸收边界条件6.3.1三维导电介质UPML吸收边界6.3.2二维导电介质UPML吸收边界6.3.3UPML吸收边界的参数设置6.4RAMAC探地雷达数据存储和写入6.4.1RAMAC系统数据存储格式6.4.2RAMAC雷达数据MATLAB读写实现6.5FDTD算法计算机程序实现6.5.1激励源的类型和设置6.5.2FDTD法数值模拟计算流程6.6探地雷达FDTD法二、三维空洞模型正演模拟
6.6.1二维空洞模型正演模拟
6.6.2三维空洞模型正演模拟
7探地雷达探测遗传算法正则化反演7.1探地雷达反演的数学物理模型7.1.1探地雷达反演问题的一般格式7.1.2二维TM波介电常数反演模型7.1.3探地雷达反演模型的数学适定性7.2Tikhonov正则化方法7.2.1不适定问题的正则化7.2.2Tikhonov正则化原理7.2.3探地雷达探测正则化反演目标函数构制7.3实数编码遗传算法基本原理与方法7.3.1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7.3.2实数编码方法7.3.3遗传算法的实现技术7.4实数编码遗传算法反演的计算机程序实现7.5空洞模型介电常数反演结果与分析8探地雷达二、三维联合探测在隧道衬砌检测中的应用8.1忻保高速公路概况8.2工程地质概述8.2.1大南陌隧道工程地质概况8.2.2西南沟1#隧道工程地质概况8.3隧道衬砌探地雷达二、三维联合检测方案与流程8.3.1二、三维联合检测现场测线布置8.3.2二、三维联合检测流程与实施8.4不良病害探地雷达二、三维联合检测效果与验证
8.4.1脱空层二、三维联合检测8.4.2不密实带二、三维联合检测参考文献
评价四: 我是一个对新兴技术充满好奇的爱好者,对那些能够“看见”我们看不见事物的技术尤其感兴趣。当我在书店看到《探地雷达正反演理论与信号处理》这本书时,就被它“探地”这个关键词吸引了。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书中用相对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探地雷达的基本原理,比如电磁波是如何发射出去,然后又如何被地下物体反射回来,最终被接收到的。书中关于“正演”的讲解,让我理解了如何模拟雷达信号的产生过程,这就像是在“创造”一个虚拟的地下世界,看看不同结构会对信号产生怎样的影响。而“反演”则更像是“侦探工作”,通过观察实际接收到的信号,去推断出地下到底有什么东西,有多深,是什么样的物质。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如何处理那些模糊不清、充满干扰的信号的部分,这让我想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事物也常常需要“去噪”和“聚焦”,才能看到真相。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大致了解这项技术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在考古、地质勘探等领域的应用。
评分评价二: 作为一名在工程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接触过不少关于地下探测的资料,但往往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技术化,很难找到一本既能讲透原理又能贴近实际应用的书。这次偶然翻阅到《探地雷达正反演理论与信号处理》,真是眼前一亮。书中开篇就点明了探地雷达在基础设施检测、地下管线定位等实际工程中的重要作用,这让我倍感亲切。随后的章节,更是深入探讨了信号的产生、传播、接收以及复杂的反演过程,这一点非常关键。我曾经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过一些由于信号处理不当而导致的数据解读偏差,深知这一环的重要性。书中关于数据去噪、滤波、以及各种层析成像技术(如CMP、GPR切片等)的介绍,如果能结合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那将是锦上添花了。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信号处理”的部分,期待能从中找到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性的方法,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难题。
评分评价三: 我是一名在读的地球物理专业研究生,目前的研究方向涉及到一些地下结构的成像和解释。在导师的推荐下,我接触到了《探地雷达正反演理论与信号处理》。从我初步的阅读体验来看,这本书在理论深度上做得相当不错,它不仅仅是停留在概念的介绍,而是深入到了数学模型和算法的推导。例如,书中关于电磁波方程的讲解,以及如何通过数值方法来求解正反演问题,都展现了其学术严谨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不同雷达系统(如步进频率、脉冲雷达)及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用性的分析,这对于我选择合适的研究工具非常有帮助。我还在探索书中关于“反演”部分的内容,尤其是对于非线性和病态的反演问题的处理方法,这正是我目前研究中遇到的瓶颈。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更详细的算法伪代码或开源代码链接,那就更完美了,这将极大地便利我的实践操作。
评分评价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有一种沉静而专业的质感,仿佛蕴藏着科学探索的深邃。我是一名地质勘探领域的初学者,一直对地下世界的神秘充满好奇,也希望能掌握一些能够“透视”大地的技术。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购入了这本《探地雷达正反演理论与信号处理》。尽管我才刚翻开几页,但书中清晰的图示和循序渐进的讲解,已经让我对探地雷达这项技术有了初步的认识。它不像很多科普读物那样浅尝辄止,而是从最根本的原理讲起,比如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以及反射和折射的规律。这一点对于我这样需要扎实理论基础的读者来说至关重要。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了解书中关于“正反演”的部分,因为我听说这是探地雷达能够真正“看清”地下结构的灵魂所在。那种将微弱的信号转化为有意义的地下图像的过程,对我来说充满了科技的魅力。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能真正理解探地雷达的工作机制,并将其运用到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
评分评价五: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颇具匠心,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无疑为阅读体验增添了不少分数。我是一位在仪器研发领域工作的工程师,主要负责一些微弱信号的采集与处理。探地雷达技术所涉及到的信号处理部分,恰好是我非常感兴趣且需要深入了解的领域。书中关于探地雷达信号的特性、常见的干扰源以及各种有效的去噪和滤波方法(如小波去噪、经验模态分解等)的论述,对我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信号处理”算法的详细介绍,包括其背后的数学原理和实现细节。如果书中能够进一步探讨在实际采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非理想情况,例如传感器误差、多径效应等,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那将是极大的帮助。我还希望能看到书中对不同反演算法(如迭代重构、机器学习方法)的比较分析,这对于我们选择最优算法来提升成像精度至关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