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 名:百年圍棋經典名局 作 者:馬諍 齣版社:人民體育齣版社 齣版時間:2007年4第1版 印刷時間:2008年5第1次 I S B N:9787500930754 字 數:300000 開 本:32開 包 裝:平裝 重 量:410g 定 價:26.00元 目錄 1.局終一大笑驚起山雲飛 (黑)田村保壽(先二先·先) (白)本因坊秀榮 2.局盡天將曉殘星數點明 (黑)瀨越憲作五段 (白)小岸壯二四段(先相先) 3.仙界一日內人間韆歲窮 ——世紀第壹名局 (黑)吳清源五段(先二先·先) (白)本因坊秀哉名人 《讀賣新聞》主辦“名人勝負棋譜” 4.棋罷不知人世換 ——名人引退棋 (黑)木榖實七段(讓先) (白)本因坊秀哉名人 《東京日日新聞》主辦“名人引退棋” 5.數奇藏日月機發動乾坤 (’黑)久保鬆勝喜代六段(先·貼3目半) (白)吳清源六段(互先) 《東京日日新聞》主辦“六段優勝對局” 6.絕藝如君天下少 (黑)吳清源七段(先) (白)木榖實七段(互先) 《讀賣新聞》主辦“升降十番棋”第6局 7.玉子紋楸一路饒 (黑)雁金準一八段(先) (白)吳清源七段(互先) 《讀賣新聞》主辦“升降十番棋”第5局 8.五百年來棋一局 (黑)岩本薰七段(先·貼4目半) (白)橋本宇太郎本因坊(互先) 日本第3期本因坊戰決賽第2局 9.從教柯爛盡一局與誰同 (黑)吳清源八段(先) (白)橋本宇太郎八段(互先) 《讀賣新聞》主辦“升降十番棋”第3局 10.心似蛛絲遊碧落 (黑)吳清源八段(先) (白)本因坊薰和八段(互先) 《讀賣新聞》主辦“升降十番棋”第6局 11.黑白誰能用入玄 (黑)藤澤庫之助九段(先) (白)吳清源九段(互先) 《讀賣新聞》主辦“升降十番棋”第7局 12.對麵不相見用心如用兵 (黑)吳清源九段(先) (白)阪田榮男八段(先相先) 《讀賣新聞》主辦“升降十番棋”第8局 13.如何一局成韆載 (黑)吳清源九段(先) (白)本因坊秀格八段(互先) 《讀賣新聞》主辦第1期“日本強決定戰” 14.對棋陪謝傅把劍覓徐君 (黑)吳清源九段(先) (白)阪田榮男九段(互先) 《讀賣新聞》主辦第3期“日本強決定戰” 15.未去交戰意難忘勝負心 (黑)藤澤秀行八段(先·貼5目半) (白)阪田榮男九段(互先) 日本第1期“名人戰”大循環賽第8局 16.勝負心中料已明 (黑)林海峰八段(先·貼5目) (白)阪田榮男名人(互先) 日本第4期“名人戰”七番勝負第6局 17.中間有餘地何必戀邊旁 (黑)武宮正樹九段(先·貼5目半) (白)大竹英雄十段(互先) 日本第29期“王座戰” 18.人心無算處國手有輸時 (黑)藤澤秀行九段(先·貼5目半) (白)趙治勛九段(互先) 日本第7期“棋聖戰”決賽第7局 19.人生好似一枰棋 (黑)聶衛平九段(先·貼5目半) (白)藤澤秀行九段(互先) 第1屆中日圍棋擂颱賽決賽 20.手談標昔美坐隱逸前良 (黑)趙治勛九段(先·貼5目半) (白)小林光一九段(互先) 日本第10期“棋聖戰”決賽第1局 21.虞姬歌舞悲垓下 (黑)趙治勛九段(先·貼5目半) (白)加藤正夫九段(互先) 日本第35期“王座戰”決賽第4局 22.寜愁斧柯爛不願燈花偏 (黑)曹薰鉉九段(先·貼8點) (白)聶衛平九段(互先) 第1屆“應氏杯”決賽第5局 23.海東誰敵手歸去道應孤 (黑)林海峰九段(先·貼5目半) (白)李昌鎬五段(互先) 第3屆“東洋證券杯”決賽第5局 24.莫將鼎足笑英雄 (黑)曹薰鉉九段(先·貼5目半) (白)李昌鎬五段(互先) 韓國第4期“棋聖戰”決賽第7局 25.儒雅風流勝算全 (黑)小林光一名人(先·貼5目半) (白)馬曉春名人(互先) 第5期中日名人戰第3局 26.一局殘棋見六朝 (黑)趙治勛九段(先·貼5目半) (白)李昌鎬九段(互先) 第4屆“東洋證券杯”決賽第3局 27.若算機籌處滄滄海未深 (黑)劉昌赫六段(先·貼5目半) (白)曹薰鉉九段(互先) 第6屆“富士通”杯決賽 28.玄黃得失有誰憑 (黑)馬曉春九段(先·貼5目半) (白)李昌鎬七段(互先) 第7屆“東洋證券杯”決賽第3局 29.試坐觀勝敗黑白何分明 (黑)劉昌赫九段(先·貼5目半) (白)李昌鎬九段(互先) 第9屆“東洋證券杯”決賽第4局 30.莫將絕藝嚮人謗 (黑)李昌鎬九段(先·貼6目半) (白)李世石三段(互先) 第7屆“LG杯”決賽第4局 內容介紹 《百年圍棋經典名局》講述瞭20世紀是圍棋發展的黃金時期,這主要依賴兩位天纔人物的誕生,世紀初是吳清源,世紀末是李昌鎬。 對於許多圍棋愛好者來說,觀摩和研究一些圍棋高手及圍棋名傢的經典布局與常用對局招法,可以提高自己的棋藝。這本書的排版和印刷質量實在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裏就感覺物超所值。紙張的厚度和光澤度都處理得恰到好處,既能保證長時間翻閱的舒適感,又避免瞭反光對棋譜閱讀造成乾擾。裝幀設計上看得齣用瞭心思,堅固耐用,即使經常帶著它去棋社對弈,也不用擔心封麵脫膠或者頁角捲麯的問題。更值得稱贊的是,棋譜的布局非常清晰,黑白棋子的標記界限分明,每一步的編號清晰可辨,對於初學者來說,這種直觀的視覺體驗至關重要。很多老舊的棋譜,圖例小得像指甲蓋,字體又密密麻麻,讀起來簡直是一種摺磨,但這本書完全沒有這個問題。每一局棋的解說部分,作者的文字風格也相當到位,既有對曆史背景的適當交代,又對關鍵手筋進行瞭深入淺齣的剖析,讀起來絲毫不枯燥乏味。我特彆喜歡它在復雜變化處的注釋,往往用斜體或不同顔色的字體標注,能讓人一眼抓住重點,極大地提高瞭學習效率。這不僅僅是一本棋譜,更像是一件精心製作的藝術品,從外到內都體現瞭對圍棋文化和讀者體驗的尊重。
評分從一個資深棋牌愛好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其史料的準確性和稀有性。它不僅僅是一本“學習資料”,更像是一份珍貴的“文化檔案”。我注意到,其中收錄的幾局被譽為“無解之局”或“世紀之戰”的對局,其背景信息和對弈者的生平介紹非常詳盡和考究,引用瞭大量的早期圍棋雜誌和私人記錄,這使得我們不僅僅是在看棋,更是在重溫一段段鮮活的圍棋曆史。比如,對於某次大賽的關鍵轉摺點,書裏提供瞭當時現場觀眾的評論摘要,這種“臨場感”是後來迴顧錄中難以體會到的情緒張力。更讓我驚喜的是,作者似乎還對一些流傳已久的版本進行瞭“校訂”,指齣瞭幾個過去棋譜中流傳下來的小錯誤。這種嚴謹的治學態度,讓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流行的層麵,而是具備瞭重要的學術參考價值。對於想要深入瞭解圍棋文化和曆史脈絡的愛好者,這本書絕對是案頭必備的“百科全書”級彆的參考書,遠超齣瞭普通棋譜的範疇。
評分這本書的選材角度非常刁鑽,它並沒有堆砌那些已經被研究到爛熟的、所謂“必背”的古譜,而是巧妙地挑選瞭一些在特定曆史時期具有開創性意義的對局。這些對局的價值在於,它們不僅僅展示瞭高超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揭示瞭圍棋思想的演變脈絡。例如,書中收錄的某幾局唐代名局,其布局的開闊度和對“大場”的理解,放在今天看來依然具有極強的啓發性,讓我們能跳齣被現代定式束縛的思維定勢。作者在解析這些棋局時,很少使用過於深奧的術語,而是擅長用類比和形象的比喻來解釋復雜的戰術意圖,這使得像我這樣自學多年但總感覺“差一層壁壘”的棋手,突然有瞭豁然開朗的感覺。它強迫我迴顧圍棋的根基,而不是沉迷於最新的AI招法。讀完其中關於“筋”與“形”的幾章,我感覺自己對棋盤上子力的均衡感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對於如何在劣勢中尋找翻盤機會,也多瞭一份從容和底氣。這絕對是一本能幫助棋手實現“質的飛躍”而非僅僅“量的積纍”的教材。
評分我必須指齣,這本書在入門指導方麵的用心程度,是市麵上絕大多數聲稱“適閤初學者”的書籍所不能比擬的。我之前嘗試過幾本,要麼是直接甩齣復雜定式讓人死記硬背,要麼是對基本規則的講解含糊其辭。而這本《包郵 百年圍棋經典名局》,它的開篇部分簡直就是一份“微積分入門前的代數預習”。它沒有急於教你如何“贏”,而是細緻入微地解釋瞭“為什麼這麼走是好棋”。比如對於“打吃”、“扳”、“飛”這些最基礎的手法,它不僅給齣瞭圖示,還配上瞭對該手法的“哲學意義”的闡述——它如何影響瞭棋盤的勢力劃分,如何為後續的戰鬥埋下伏筆。特彆是關於“眼位”的講解,作者用非常生活化的語言,將“活棋”和“死棋”的界限描述得清晰可見,甚至連初學者最容易混淆的“假眼真眼”問題,都通過幾個精心設計的對比圖例,徹底厘清瞭。我花瞭整整一周時間,僅僅消化吸收瞭前三分之一的內容,但感覺自己對圍棋的底層邏輯的理解,比過去一年在網上亂學的效果都要好得多。這種“慢工齣細活”的教學方式,對於真正想打好基本功的棋友來說,是無價之寶。
評分說實話,我對這種“暢銷”標簽的書籍往往持保留態度,總覺得它們為瞭迎閤大眾而犧牲瞭專業深度。然而,這本《包郵 百年圍棋經典名局》成功地打破瞭我的固有偏見。它在保證瞭足夠的專業深度的同時,成功地采用瞭多層次的敘事結構,做到瞭“雅俗共賞”。對於頂尖棋手而言,他們可以專注於書中對復雜官子和細微厚薄的權衡分析,體會其中蘊含的哲思;而對於剛剛接觸圍棋的朋友,他們可以僅僅關注那些精彩絕倫的開局和中盤戰鬥,感受圍棋的魅力。我最欣賞的是,作者沒有將棋局的勝負簡單歸因於某一步“神來之筆”,而是係統地分析瞭雙方在宏觀戰略、中盤戰術、局部技巧上的優劣勢纍積。這種全麵的視角,使得讀者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相互支撐的圍棋認知體係,而不是零散的招法記憶。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就像是請瞭一位經驗豐富的、不同年齡段的圍棋大師,輪流坐在你身邊,為你講解同一盤棋的不同側麵,兼顧瞭理論的嚴謹性與實踐的指導性,實屬難得。
評分經典對局,值得品評,領悟大師們的境界
評分好。
評分書不錯,快遞服務也很好。滿意。
評分快遞包裝破皮瞭。。。求省心
評分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
評分今天收到,是我想要的書
評分快
評分打譜必備,推薦。
評分孩子特彆喜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