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画入门:千姿百态的菊花
:48.00元
作者:马银辉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115458476
字数:
页码:120
版次: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系列国画书定位在“解析+图例”上。针对学习国画的主要两类群体,“一老一小”,即一个是少儿美术培训,一个是退休的老年人,他们在学习国画的过程中,非常需要各式各样的单幅图例来参考着来画,基于这个出发点,我们策划了《国画入门》这套国画丛书。
“解析”部分的图都很简洁,步骤分解也很到位,文字叙述简明扼要;而紧跟其后的“图例”部分则从各个角度展示了同一物体的画法,图示非常到位,很适合零基础的读者跟着临摹。
在前面打好的基础功上,每个单元的zui后还放置了几幅古国,供读者临摹,从而使读者在一遍遍临摹的基础上掌握如何构图,如何自己创作一幅国画作品。
内容提要
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国画入门”系列图书专门为国画初学者量身定做,涵盖了国画中写意人物、花鸟鱼虫等几大类常画的题材,供初学国画的爱好者参考学习。
本书是“国画入门”系列中的一本。全书共分为7章,由浅入深地教你如何轻松掌握国画中菊花的绘制技巧。书中先介绍了写意画的基础知识,包括用笔、调墨和调色的技法;然后分别介绍了菊花的花头、叶子、花叶梗组合、不同品种的菊花及菊花配景的画法,每种画法讲解后都附有各式各样的图例,可以供初学者们临摹;zui后通过创作的方式让读者加以练习,以提升读者的绘画能力。
本书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实用性强,适合喜欢画菊花的读者、爱好国画的初中级读者,同时也可作为各地国画培训班和老年大学的实用教材。
目录
第1章 基础入门
1.1 用笔技法 6
1.1.1 如何握笔 6
1.1.2 基本运笔技法 6
1.1.3 如何运笔 7
1.1.4 线条的练习 8
1.2 墨 9
1.2.1 墨分五色 9
1.2.2 调墨技法 9
1.2.3 墨法 10
1.3 颜料 12
1.3.1 常用的国画颜料 12
1.3.2 色墨结合 12
第2章 花头的画法
2.1 平顶长瓣花 14
2.1.1 基础画法 14
2.1.2 不同形态的花头 14
2.2 高顶攒瓣花 15
2.2.1 基础画法 15
2.2.2 不同形态的花头 16
2.3 抱心尖瓣花 17
2.3.1 基础画法 17
2.3.2 不同形态的花头 18
2.4 层顶压瓣花 19
2.4.1 基础画法 19
2.4.2 不同形态的花头 19
2.5 攒心细瓣花 20
2.5.1 基础画法 20
2.5.2 不同形态的花头 21
第3章 叶子的画法
3.1 勾勒法24
3.1.1 基础画法 24
3.1.2 不同形态的叶子 24
3.2 没骨法 25
3.2.1 基础画法 25
3.2.2 不同形态的叶子 26
3.3 勾勒填彩法 27
3.3.1 基础画法 27
3.3.2 不同形态的叶子 28
3.4 二叶组合法 29
3.4.1 基础画法 29
3.4.2 不同形态的叶子 29
3.5 三叶组合法 31
3.5.1 基础画法 31
3.5.2 不同形态的叶子 31
3.6 多叶组合法 33
3.6.1 基础画法 33
3.6.2 不同形态的叶子 33
第4章 花、叶、梗组合画法
4.1 单枝花 36
4.1.1 基础画法 36
4.1.2 不同形态的单枝花 36
4.2 两朵花的组合 37
4.2.1 基础画法 37
4.2.2 不同形态的两朵花的组合 39
4.3 三朵花的组合 40
4.3.1 基础画法 40
4.3.2 不同形态的三朵花的组合 42
4.4 多朵花的组合 43
4.4.1 基础画法 43
4.4.2 不同形态的多朵花的组合 44
第5章 不同品种菊花的画法
5.1 雏菊 47
5.1.1 基础画法 47
5.1.2 不同形态的雏菊 47
5.2 万寿菊 48
5.2.1 基础画法 48
5.2.2 不同形态的万寿菊 49
5.3 天鹅舞 50
5.3.1 基础画法 50
5.3.2 不同形态的天鹅舞 51
5.4 墨菊 52
5.4.1 基础画法 52
5.4.2 不同形态的墨菊 53
5.5 仙灵芝 55
5.5.1 基础画法 55
5.5.2 不同形态的仙灵芝 56
5.6 墨牡丹 57
5.6.1 基础画法 57
5.6.2 不同形态的墨牡丹 57
第6章 菊花配景的画法
6.1 石头 60
石菊图1 60
石菊图2 63
6.2 禽鸟 67
6.2.1 鹌鹑与菊花 67
6.2.2 麻雀与菊花 70
6.3 竹子 74
6.4 篱笆 78
6.5 螃蟹 82
螃蟹与菊1 82
螃蟹与菊2 85
6.6 杂草 89
6.7 花瓶 93
6.8 猫 97
第7章 创作举例
7.1 斗方 103
7.2 扇面 107
7.3 团扇 110
7.4 条幅 114
7.5 横幅 118
作者介绍
马银辉,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硕士研究生、文学硕士,
现于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工程学院担任绘画教学工作。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专业展和学术展,并在多家报刊和媒体发表,被机关单位、书画爱好者、收藏家及友人广泛收藏。
文摘
序言
当我第一次翻开《国画入门:千姿百态的菊花》这本书时,我就被它扑面而来的亲切感和实用性深深吸引了。作为一名对国画充满向往,却又因缺乏基础而望而却步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引导我入门的书。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所有的期待,甚至超出了我的想象。 首先,它的内容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最基础的笔墨训练开始,作者并没有急于教授复杂的构图,而是花了大量篇幅来讲解毛笔的特性、墨色的变化以及各种基础笔法的运用。我一直以为国画的笔墨就是简单的蘸取,但这本书却让我明白了,不同的毛笔会产生不同的笔触效果,而墨色的浓淡干湿,更是可以通过“飞白”、“积墨”、“破墨”等多种技法来丰富画面层次。作者用大量的示范图和详细的文字说明,将这些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我尝试着在纸上练习,虽然初期画出的线条有些生涩,但当我看到笔触的干湿变化能够产生出肌理感时,我还是非常兴奋,觉得好像真的摸到了国画的门道。 接着,本书的主体部分——菊花的绘画技法,更是让我大开眼界。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写生层面,而是对菊花的形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从花苞的含蓄,到盛开的热烈,再到凋零的残美,每一个生命阶段的形态特征都被清晰地呈现出来。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一次性抛出所有的技法,而是循序渐进,从最简单的单瓣菊花开始,一步步讲解如何运用不同的笔触和墨色来表现花瓣的卷曲、层次和体积感。每一个步骤都有清晰的示范图,甚至连笔的起收、行笔的方向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让我感觉自己就像在一位经验丰富的国画大师的指导下学习一样。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神韵”的阐释。国画讲究“气韵生动”,而菊花本身就有着非常丰富的“神韵”。作者会引导我们去观察菊花在不同环境下的姿态,去感受它所传达的情感,比如风雨中的坚韧,月光下的孤傲,然后教我们如何将这些感受通过笔墨转化为画面。比如,在描绘风雨中的菊花时,会强调用飞白的笔触来表现风雨的急促,用扭曲的枝干来传达不屈的精神。这种将抽象的情感与具象的笔墨巧妙结合的方式,让我觉得国画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书中提供的临摹范例,也是我学习过程中非常宝贵的财富。这些范例不仅仅是简单的写生,还包含了一些富有诗意的构图,比如“菊石图”、“秋日私语”等等。作者会详细讲解构图的思路,以及如何通过笔墨的浓淡、虚实来突出主体,营造画面氛围。我常常会对着这些范例,反复地临摹,虽然我画出来的作品离原作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能感受到,每一次的练习,都在让我对菊花的理解更深一层,对笔墨的运用也更加熟练。 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贴心的一点是,它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菊花的文化内涵的介绍,比如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洁、隐逸、长寿等。这让我觉得,在学习绘画技法的同时,也在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跨领域的学习,让我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总而言之,《国画入门:千姿百态的菊花》这本书,让我这个国画零基础的“小白”,真正感受到了国画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技法书,更像是一扇打开国画大门的钥匙,它用一种温柔而有力的方式,引导我去观察、去感受、去创造。这本书,让我对国画艺术充满了敬畏,同时也充满了信心,让我觉得,原来,国画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的时候,简直像挖到宝一样!作为一名彻头彻尾的国画新手,我对“国画”这两个字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觉得它一定是很玄妙、很难以捉摸的东西,需要极高的天赋和多年的磨砺才能窥其门径。然而,《国画入门:千姿百态的菊花》这本书,却用一种极其温柔和循序渐进的方式,一点点地消解了我心中的顾虑。 首先,它的标题就非常有吸引力。“千姿百态”四个字,瞬间就勾勒出了菊花那丰富多变的形态,这让我对学习一幅画不再是死板的模仿,而是充满了探索的乐趣。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且专业的笔墨介绍。我一直以为国画的笔墨就是毛笔蘸墨,但这本书却细致地讲解了各种笔的特性,如羊毫、狼毫、兼毫,以及墨的浓淡干湿如何通过不同的技法表现出来。这部分虽然看起来是基础,但它却为我后续的临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明白,好的作品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对基本功的反复锤炼。 紧接着,书中对菊花的形态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分类和讲解。从最常见的单瓣、重瓣,到形态各异的蟹爪菊、乒乓菊,甚至是那些我从未在现实中仔细观察过的品种,书中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并标注了关键的结构特征。更令我惊喜的是,它没有直接跳到复杂的构图,而是从最简单的单瓣菊花入手,一步步教授如何勾勒花瓣的轮廓,如何用不同的墨色来表现花瓣的层次感和体积感。每一个步骤都配有示范图,讲解也非常详细,甚至连笔触的方向、力度的轻重都有提及,仿佛作者就在我身边手把手教学一样。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神韵”的探讨。国画讲究“气韵生动”,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最难理解的部分。但作者通过对菊花不同姿态的描绘,如含苞待放的羞涩,盛开时的热情,以及秋风中摇曳的坚韧,来阐释如何通过笔墨来传达花的情感。例如,在描绘盛开的菊花时,作者会指导如何用流畅而有力的笔触,表现花瓣的舒展和饱满;而在描绘含苞待放的花朵时,则会强调笔触的含蓄和圆润,传递出一种内敛的美感。这种将具象的形态与抽象的情感巧妙结合的讲解方式,让我对国画的理解上升了一个维度。 这本书的另一个优点是它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临摹范例。不仅仅是简单的写生图,还包含了一些意境深远的构图。比如,一两朵菊花搭配几片竹叶,或者在月光下的一株孤傲的菊花,这些构图都经过精心设计,能够帮助我学习如何将菊花与其他元素进行组合,如何通过画面来营造特定的氛围。每一个范例都配有详细的步骤解析,让我能够理解画家是如何从构思到落笔,一步步完成作品的。我常常对着这些范例,一遍遍地临摹,虽然初期画得歪歪扭扭,但随着练习的深入,我渐渐能感受到笔触的变化带来的细微差异,也能逐渐捕捉到菊花的灵动之气。 而且,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也相当不错。纸张的质感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图片色彩饱满,细节清晰可见,即便是放大观察笔触,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这对于需要仔细观察细节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菊花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的介绍,比如菊花代表着高洁、隐逸、长寿等,这不仅让我对菊花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国画的文化内涵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学习绘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文化的熏陶,这种体验是非常难得的。 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保存和装裱国画作品的建议。虽然这部分内容与绘画技法本身关系不大,但却非常实用。我意识到,学习国画不仅仅是会画,还需要了解如何去“爱护”自己的作品。这些小小的细节,恰恰体现了作者的用心,也让我觉得这本书是一本真正为初学者考虑的入门教程,它不仅仅教授技巧,更传递了一种对艺术的热爱和尊重。 对于我这样一个完全没有绘画基础的人来说,《国画入门:千姿百态的菊花》就像一本贴心的向导,它没有让我望而却步的理论,也没有令我眼花缭乱的技法,而是从最基础的笔墨、线条开始,一步步引导我走进国画的世界。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意”的讲解。作者会引导我去观察菊花的生长环境,去感受它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的姿态,然后告诉我如何将这些观察和感受融入到笔墨之中。例如,描绘秋风中的菊花,不仅要画出花瓣的形态,还要通过飞舞的落叶和微微弯曲的枝干,来传达出一种萧瑟而又坚韧的意境。 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是将国画的精髓融入到了对菊花这样一个具体对象的研究中。每一页都充满了对菊花生命力的赞美,也充满了对国画艺术的深情。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勾勒出菊花的形,更逐渐开始理解如何去“画”出菊花的“神”。我不再将国画视为遥不可及的艺术,而是觉得它是一种可以亲近、可以感受、可以去创造的表达方式。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改变,是让我重新认识了“入门”这件事。我之前总以为“入门”就是学点皮毛,应付了事,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入门,是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开始理解艺术的内涵。它让我相信,只要有耐心和热爱,即使是零基础,也能在这个充满魅力的国画世界里,画出属于自己的“千姿百态”。这本书,让我对未来的绘画之路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一直认为,国画是具有东方独特韵味的艺术,而《国画入门:千姿百态的菊花》这本书,就像是为我这个“门外汉”量身定做的一把钥匙,让我能够推开这扇古老而迷人的艺术之门。拿到这本书,我首先就被它“千姿百态”的标题所吸引,这四个字,预示着这本书将带领我领略菊花丰富多变的形态之美,也暗示着国画创作的无限可能。 书中对于“笔墨”的讲解,是让我受益匪浅的部分。我之前对国画的笔墨理解非常有限,总是觉得是简单的蘸取。但这本书却非常细致地剖析了不同毛笔(羊毫、狼毫、兼毫)的特性,以及墨的浓淡干湿如何通过“焦墨”、“浓墨”、“淡墨”、“清水”等不同墨色来表现。更重要的是,它详细讲解了“飞白”、“积墨”、“破墨”等基础笔法,并配以大量的图例,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些技法如何为画面增添层次感和立体感。我尝试着在纸上模仿,虽然初期画得有些生涩,但我能感受到,笔墨的运用,确实是国画的灵魂。 本书的主体内容,聚焦于菊花的绘画技法,更是让我觉得“学有所依”。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展示几张菊花的图片,而是对菊花的形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从花苞的含蓄,到盛开的热烈,再到凋零的残美,每一个生命阶段的形态特征都被清晰地呈现出来。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一次性抛出所有的技法,而是循序渐进,从最简单的单瓣菊花开始,一步步讲解如何用笔勾勒花瓣的轮廓,如何通过笔墨的浓淡变化来表现花瓣的卷曲和层次。每一个步骤都有清晰的示范图,甚至连笔的起收、行笔的方向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让我感觉自己就像在一位经验丰富的国画大师的指导下学习一样。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神韵”的阐释。国画讲究“气韵生动”,而菊花本身就有着非常丰富的“神韵”。作者会引导我们去观察菊花在不同环境下的姿态,去感受它所传达的情感,比如风雨中的坚韧,月光下的孤傲,然后教我们如何将这些感受通过笔墨转化为画面。比如,在描绘风雨中的菊花时,会强调用飞白的笔触来表现风雨的急促,用扭曲的枝干来传达不屈的精神。这种将抽象的情感与具象的笔墨巧妙结合的方式,让我觉得国画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书中提供的临摹范例,也是我学习过程中非常宝贵的财富。这些范例不仅仅是简单的写生,还包含了一些富有诗意的构图,比如“菊石图”、“秋日私语”等等。作者会详细讲解构图的思路,以及如何通过笔墨的浓淡、虚实来突出主体,营造画面氛围。我常常会对着这些范例,反复地临摹,虽然我画出来的作品离原作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能感受到,每一次的练习,都在让我对菊花的理解更深一层,对笔墨的运用也更加熟练。 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贴心的一点是,它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菊花的文化内涵的介绍,比如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洁、隐逸、长寿等。这让我在学习绘画技法的同时,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这种将艺术学习与文化熏陶相结合的方式,让我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总而言之,《国画入门:千姿百态的菊花》这本书,让我这个国画零基础的“小白”,真正感受到了国画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技法书,更像是一扇打开国画大门的钥匙,它用一种温柔而有力的方式,引导我去观察、去感受、去创造。这本书,让我对国画艺术充满了敬畏,同时也充满了信心,让我觉得,原来,国画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
评分当我翻开《国画入门:千姿百态的菊花》这本书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我之前对国画的认知,总觉得它是一种非常“高冷”的艺术,需要极高的天赋和深厚的功底才能涉足。但这本书,用一种极其平易近人的方式,为我打开了国画的大门。 首先,它从最基础的“笔墨”讲起,这一点非常关键。我之前以为笔墨就是毛笔蘸墨,但这本书却详细讲解了不同毛笔的特性(羊毫、狼毫、兼毫),以及墨的浓淡干湿如何通过不同的笔法(如“飞白”、“积墨”、“破墨”)来表现。作者用大量的图例,清晰地展示了这些笔法产生的效果,让我这个完全没有基础的人,也能直观地理解笔墨在国画中的重要性。我尝试着在纸上练习,虽然初期画得有些生涩,但当我看到笔触的干湿变化能产生出不同的肌理感时,我还是非常兴奋,觉得好像真的触摸到了国画的门道。 其次,这本书的主体内容——菊花的绘画技法,更是让我觉得“学有所依”。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展示几张菊花的图片,而是对菊花的形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从花苞的含蓄,到盛开的热烈,再到凋零的残美,每一个生命阶段的形态特征都被清晰地呈现出来。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并不是一次性抛出所有的技法,而是循序渐进,从最简单的单瓣菊花开始,一步步讲解如何用笔勾勒花瓣的轮廓,如何通过笔墨的浓淡变化来表现花瓣的卷曲和层次。每一个步骤都有清晰的示范图,甚至连笔的起收、行笔的方向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让我感觉自己就像在一位经验丰富的国画大师的指导下学习一样。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神韵”的阐释。国画讲究“气韵生动”,而菊花本身就有着非常丰富的“神韵”。作者会引导我们去观察菊花在不同环境下的姿态,去感受它所传达的情感,比如风雨中的坚韧,月光下的孤傲,然后教我们如何将这些感受通过笔墨转化为画面。比如,在描绘风雨中的菊花时,会强调用飞白的笔触来表现风雨的急促,用扭曲的枝干来传达不屈的精神。这种将抽象的情感与具象的笔墨巧妙结合的方式,让我觉得国画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书中提供的临摹范例,也是我学习过程中非常宝贵的财富。这些范例不仅仅是简单的写生,还包含了一些富有诗意的构图,比如“菊石图”、“秋日私语”等等。作者会详细讲解构图的思路,以及如何通过笔墨的浓淡、虚实来突出主体,营造画面氛围。我常常会对着这些范例,反复地临摹,虽然我画出来的作品离原作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能感受到,每一次的练习,都在让我对菊花的理解更深一层,对笔墨的运用也更加熟练。 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贴心的一点是,它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菊花的文化内涵的介绍,比如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洁、隐逸、长寿等。这让我在学习绘画技法的同时,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这种将艺术学习与文化熏陶相结合的方式,让我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总而言之,《国画入门:千姿百态的菊花》这本书,让我这个国画零基础的“小白”,真正感受到了国画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技法书,更像是一扇打开国画大门的钥匙,它用一种温柔而有力的方式,引导我去观察、去感受、去创造。这本书,让我对国画艺术充满了敬畏,同时也充满了信心,让我觉得,原来,国画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
评分说实话,在拿到《国画入门:千姿百态的菊花》这本书之前,我对国画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那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层面。总觉得国画大师的作品,都是靠天赋和多年苦练才能达到的境界,我这种普通人,怕是连门都摸不到。然而,这本书,却像一股清流,让我重新认识了国画,也让我对绘画这件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首先,这本书的切入点就非常讨喜。它选择了菊花这个主题,菊花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常见且富有文化意蕴的花卉,而且形态万千,本身就充满了绘画的潜力。“千姿百态”这个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让我觉得,原来学习画菊花,可以这么有趣,可以探索这么多不同的可能性,而不是死板地模仿几个固定的样式。 翻开书,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它非常扎实的“基础功”讲解。我之前以为国画就是蘸墨画画,但这本书却非常细致地讲解了“笔”和“墨”的重要性。它介绍了不同材质毛笔的特性,比如羊毫的柔软、狼毫的硬挺,以及它们在运笔时带来的不同质感。更让我惊奇的是,它将“墨”进行了细致的划分,从浓到淡,从湿到干,并且讲解了“焦墨”、“浓墨”、“淡墨”、“清水”等不同墨色的运用。作者还介绍了“飞白”、“积墨”、“破墨”等技法,并配以大量的图例,让我能直观地看到这些技法是如何让画面产生层次感和立体感的。我尝试着在废纸上模仿,虽然初期的笔触显得生涩,但我已经能感受到,笔墨的运用,确实是国画的灵魂所在。 接着,这本书的主体内容——菊花的绘画技法,更是让我叹为观止。作者并没有一次性抛出所有的技法,而是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单瓣菊花开始,一步步讲解如何用笔勾勒花瓣的轮廓,如何通过笔墨的浓淡变化来表现花瓣的卷曲和层次。它会详细分析不同品种菊花的形态特征,比如花瓣的多少、卷曲的方向、花心的构造等等,并且用清晰的线条图和彩图进行示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步骤时,都会非常细致,甚至连笔触的方向、力度的大小都有提示,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我身边,一步步地指导我。 除了技法,这本书在“意境”的阐释上也做得非常出色。作者会引导读者去观察菊花在不同环境下的姿态,去感受它所传达的情感。比如,风雨中的菊花,表现的是一种坚韧不拔;月光下的菊花,则透露出一种孤傲、清冷的美。作者会教我们如何通过笔墨的运用,将这些“意境”融入到画面中。比如,用飞白的笔触来表现风雨的急促,用留白来营造月光的清幽。这种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象的笔墨,让我觉得,国画不仅仅是技巧,更是情感的表达。 书中提供的临摹范例,也是我学习过程中非常宝贵的资源。这些范例不仅仅是简单的写生,还包含了一些精心设计的构图,比如“菊石图”、“秋意浓”等。作者会详细讲解构图的思路,以及如何通过笔墨的浓淡、虚实来突出主体,营造画面氛围。我常常会对着这些范例,反复地临摹,虽然我画出来的作品离原作还有很大距离,但我能感受到,每一次的练习,都在让我对菊花的理解更深一层,对笔墨的运用也更加熟练。 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贴心的一点是,它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菊花的文化内涵的介绍,比如菊花象征高洁、隐逸、长寿等。这让我在学习绘画技法的同时,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这种将艺术学习与文化熏陶相结合的方式,让我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总而言之,《国画入门:千姿百态的菊花》这本书,让我这个国画零基础的“小白”,真正感受到了国画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技法书,更像是一扇打开国画大门的钥匙,它用一种温柔而有力的方式,引导我去观察、去感受、去创造。这本书,让我对国画艺术充满了敬畏,同时也充满了信心,让我觉得,原来,国画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
评分我一直觉得,国画是一门非常讲究“意境”的艺术,而“意境”这两个字,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简直就是云里雾里,摸不着边际。直到我翻开了《国画入门:千姿百态的菊花》,才觉得,原来,这“意境”是可以从具象的“形”中慢慢体会出来的。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引路人,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高深的理论,而是从我最熟悉、也最容易观察的菊花入手,一点点地剥开国画的奥秘。 书的开头,并没有直接教我怎么画花,而是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讲解“笔墨”。我之前对笔墨的理解,仅限于“毛笔蘸墨”,但这本书却把“笔”和“墨”拆解开来,详细分析了不同质地的毛笔(比如羊毫、狼毫、兼毫)在蘸墨、运笔时产生的不同效果。墨的浓淡干湿,更是被细化到“焦墨”、“浓墨”、“淡墨”、“清水”等不同层次,并且讲解了如何通过“飞白”、“积墨”、“破墨”等技法来表现画面的质感和层次。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讲解,在纸上练习这些笔法,虽然一开始画得歪歪扭扭,但当我看到笔触的干湿变化能产生出不同的肌理时,我还是非常兴奋,觉得好像真的摸到了国画的门道。 接下来,就是对菊花形态的细致剖析。这本书里,不是简单地画几朵菊花,而是把菊花的形态分成了很多种,从最常见的单瓣、重瓣,到那些形态各异的“乒乓菊”、“蟹爪菊”,甚至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品种。每一类菊花,都有清晰的线条图和实物照片,并且标注了它们的结构特点,比如花瓣的层数、卷曲的方向、花心的形态等等。然后,作者会从最简单的单瓣菊花开始,一步步讲解如何用笔去勾勒花瓣的轮廓,如何用墨去表现花瓣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每一个步骤都配有非常详细的示范图,甚至连笔的起收、行笔的方向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让我感觉仿佛作者就在我身边,手把手地教我一样。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神韵”的讲解。作者提到,国画追求的是“气韵生动”,而菊花本身就有着非常丰富的“神韵”。比如,含苞待放的菊花,就有一种羞涩、含蓄的美;盛开的菊花,则充满了热情、奔放的生命力;而经历风霜的菊花,又透露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作者会教我们如何通过笔墨的变化,来捕捉和表现这些不同的“神韵”。例如,在画盛开的菊花时,会强调用流畅、有力的笔触,表现花瓣的舒展;而在画含苞待放的花朵时,则会要求笔触更加含蓄、圆润,传递出一种内敛的美感。这种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象的笔墨,是让我觉得非常神奇的部分。 书中的临摹范例,也是我学习过程中非常宝贵的资源。不仅仅是单朵菊花的写生,还有一些精心设计的构图,比如“菊花配竹”、“月下独酌”等等。每一个范例,都会有详细的构图思路讲解,以及如何通过笔墨的浓淡、虚实来营造画面氛围。我常常会对着这些范例,反复地临摹,虽然我画出来的东西离原作还有很大距离,但我能感受到,每一次的练习,都在让我对菊花的理解更深一层,对笔墨的运用也更加熟练。 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贴心的一点是,它不仅仅教授绘画技法,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菊花的文化内涵的介绍。比如,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洁、隐逸、长寿等等。这让我觉得,在学习绘画的同时,也在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跨领域的学习,让我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最后,这本书的整体装帧和印刷质量也相当不错。纸张的触感很好,图片色彩饱满,细节清晰可见,即便是放大观察笔触,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这对于需要仔细观察和模仿的初学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让我这个国画零基础的“小白”,真正感受到了国画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技法书,更像是一扇打开国画大门的钥匙,它用一种温柔而有力的方式,引导我去观察、去感受、去创造。
评分在我拿到《国画入门:千姿百态的菊花》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充满期待的,但同时也带着一丝不安。我一直对国画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它高深莫测,自己这种毫无基础的人,恐怕难以企及。然而,这本书一翻开,就用它详实的内容和循序渐进的讲解,打消了我所有的疑虑,让我看到了通往国画殿堂的清晰路径。 首先,这本书从最基础的“笔墨”入手,这一点就让我觉得非常专业和贴心。作者详细讲解了不同毛笔(羊毫、狼毫、兼毫)的特性,以及墨的浓淡干湿如何通过“焦墨”、“浓墨”、“淡墨”、“清水”等不同墨色来表现。更重要的是,它介绍了“飞白”、“积墨”、“破墨”等基础笔法,并配以大量的图例,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些技法如何为画面增添层次感和立体感。我尝试着在废纸上模仿,虽然初期画得有些生涩,但我能感受到,笔墨的运用,确实是国画的灵魂。 本书的主体内容,聚焦于菊花的绘画技法,更是让我觉得“学有所依”。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展示几张菊花的图片,而是对菊花的形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从花苞的含蓄,到盛开的热烈,再到凋零的残美,每一个生命阶段的形态特征都被清晰地呈现出来。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一次性抛出所有的技法,而是循序渐进,从最简单的单瓣菊花开始,一步步讲解如何用笔勾勒花瓣的轮廓,如何通过笔墨的浓淡变化来表现花瓣的卷曲和层次。每一个步骤都有清晰的示范图,甚至连笔的起收、行笔的方向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让我感觉自己就像在一位经验丰富的国画大师的指导下学习一样。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神韵”的阐释。国画讲究“气韵生动”,而菊花本身就有着非常丰富的“神韵”。作者会引导我们去观察菊花在不同环境下的姿态,去感受它所传达的情感,比如风雨中的坚韧,月光下的孤傲,然后教我们如何将这些感受通过笔墨转化为画面。比如,在描绘风雨中的菊花时,会强调用飞白的笔触来表现风雨的急促,用扭曲的枝干来传达不屈的精神。这种将抽象的情感与具象的笔墨巧妙结合的方式,让我觉得国画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书中提供的临摹范例,也是我学习过程中非常宝贵的财富。这些范例不仅仅是简单的写生,还包含了一些富有诗意的构图,比如“菊石图”、“秋日私语”等等。作者会详细讲解构图的思路,以及如何通过笔墨的浓淡、虚实来突出主体,营造画面氛围。我常常会对着这些范例,反复地临摹,虽然我画出来的作品离原作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能感受到,每一次的练习,都在让我对菊花的理解更深一层,对笔墨的运用也更加熟练。 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贴心的一点是,它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菊花的文化内涵的介绍,比如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洁、隐逸、长寿等。这让我在学习绘画技法的同时,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这种将艺术学习与文化熏陶相结合的方式,让我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总而言之,《国画入门:千姿百态的菊花》这本书,让我这个国画零基础的“小白”,真正感受到了国画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技法书,更像是一扇打开国画大门的钥匙,它用一种温柔而有力的方式,引导我去观察、去感受、去创造。这本书,让我对国画艺术充满了敬畏,同时也充满了信心,让我觉得,原来,国画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
评分拿到《国画入门:千姿百态的菊花》这本书的时候,我满怀期待,也带着一丝忐忑。作为一名对国画有着浓厚兴趣,却又缺乏系统指导的初学者,我总是担心自己会因为基础薄弱而无法领会国画的精髓。然而,这本书一打开,就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它用一种极其友好的方式,将我带入了国画的世界。 首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笔墨”的细致讲解。我一直以为国画的笔墨就是简单的蘸取,但这本书却从毛笔的材质(羊毫、狼毫、兼毫)谈起,分析了不同毛笔在运笔时的不同效果。墨的浓淡干湿,更是被细致地划分,并讲解了“焦墨”、“浓墨”、“淡墨”、“清水”等不同墨色的运用。作者还介绍了“飞白”、“积墨”、“破墨”等基础笔法,并配以大量的示范图,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些技法如何赋予画面层次感和立体感。我尝试着在纸上模仿,虽然初期画得有些生涩,但我能感受到,笔墨的运用,确实是国画的灵魂。 然后,本书的主体内容——菊花的绘画技法,更是让我惊叹不已。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菊花的图例,而是对菊花的形态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分析。从花苞的含蓄,到盛开的热烈,再到凋零的残美,每一个生命阶段的形态特征都被清晰地呈现出来。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一次性抛出所有的技法,而是循序渐进,从最简单的单瓣菊花开始,一步步讲解如何用笔勾勒花瓣的轮廓,如何通过笔墨的浓淡变化来表现花瓣的卷曲和层次。每一个步骤都有清晰的示范图,甚至连笔的起收、行笔的方向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让我感觉自己就像在一位经验丰富的国画大师的指导下学习一样。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神韵”的阐释。国画讲究“气韵生动”,而菊花本身就有着非常丰富的“神韵”。作者会引导我们去观察菊花在不同环境下的姿态,去感受它所传达的情感,比如风雨中的坚韧,月光下的孤傲,然后教我们如何将这些感受通过笔墨转化为画面。比如,在描绘风雨中的菊花时,会强调用飞白的笔触来表现风雨的急促,用扭曲的枝干来传达不屈的精神。这种将抽象的情感与具象的笔墨巧妙结合的方式,让我觉得国画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书中提供的临摹范例,也是我学习过程中非常宝贵的财富。这些范例不仅仅是简单的写生,还包含了一些富有诗意的构图,比如“菊石图”、“秋日私语”等等。作者会详细讲解构图的思路,以及如何通过笔墨的浓淡、虚实来突出主体,营造画面氛围。我常常会对着这些范例,反复地临摹,虽然我画出来的作品离原作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能感受到,每一次的练习,都在让我对菊花的理解更深一层,对笔墨的运用也更加熟练。 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贴心的一点是,它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菊花的文化内涵的介绍,比如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洁、隐逸、长寿等。这让我在学习绘画技法的同时,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这种将艺术学习与文化熏陶相结合的方式,让我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总而言之,《国画入门:千姿百态的菊花》这本书,让我这个国画零基础的“小白”,真正感受到了国画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技法书,更像是一扇打开国画大门的钥匙,它用一种温柔而有力的方式,引导我去观察、去感受、去创造。这本书,让我对国画艺术充满了敬畏,同时也充满了信心,让我觉得,原来,国画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
评分拿到《国画入门:千姿百态的菊花》这本书,我当时的心情,大概可以用“惊喜交加”来形容。惊喜在于,市面上关于国画入门的书籍不少,但真正能让我这种完全没有绘画功底的人感到“看得懂”且“能上手”的,却寥寥无几。而这本书,从它的标题开始,就透着一种亲切感,“千姿百态”四个字,一下子就把我对菊花的各种想象给勾勒出来了,让我觉得,原来学习画菊花,可以这么有趣,这么有探索性,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枯燥练习。 翻开书,我首先关注的是它的内容构成。这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一些菊花的图例,而是非常有条理地从最基础的笔墨功底开始讲起。我之前对国画的笔墨,理解得非常浅薄,总觉得就是蘸墨画画。但这本书里,详细讲解了不同毛笔的特性,比如羊毫的软、狼毫的硬,以及它们在运笔时的不同表现。墨的浓淡干湿,更是被拆解成了各种笔法,如“飞白”、“积墨”、“破墨”等等。作者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解释了这些笔法如何能够赋予画面层次感和质感,我尝试着在废纸上模仿,虽然一开始画出来的东西惨不忍睹,但至少我开始理解了,原来笔墨的运用,是如此的讲究和充满变化。 然后,书中对菊花的形态分析,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只知道菊花大概的样子,但这本书却细致地描绘了菊花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形态特征。从初生的花苞,到怒放的盛开,再到枯萎的残荷,每一个细节都被放大,并用清晰的线条勾勒出来。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一股脑地将所有形态呈现出来,而是循序渐进,从最简单的单瓣菊花开始,一步步讲解如何用笔勾勒花瓣的轮廓,如何运用皴法来表现花瓣的卷曲和层次。每一个步骤都有清晰的示范图,并辅以详细的文字说明,让我感觉作者就像我的私人老师一样,耐心指导,不漏掉任何一个关键点。 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意境”的解读。国画不仅仅是形似,更重要的是神似,也就是所谓的“神韵”。作者通过对菊花在不同环境下的描绘,比如在风雨中摇曳的菊花,在月光下孤独绽放的菊花,来引导读者去感受菊花的情感和生命力。他会教我们如何用笔墨来表现菊花的坚韧不拔,如何用留白来营造画面的意境。这种将绘画技巧与情感表达相结合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国画不再是冰冷的线条和色彩,而是充满了生命的温度和艺术家的情感。 书中提供的临摹范例,也是我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资源。这些范例不仅仅是简单的写生,还包含了一些有意境的构图,比如菊花与竹子、与山石的搭配。作者会详细讲解构图的思路,以及如何通过笔墨的浓淡、虚实来突出主体,营造氛围。我常常会对着这些范例,反复地临摹,虽然初期的作品离原作相差甚远,但我能感受到,每一次的尝试,都在让我对菊花的理解更深一层,对笔墨的运用也更加熟练。 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贴心的一点是,它还涉及到了一些国画的文化背景知识。比如,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洁、隐逸,这让我觉得,在学习绘画的同时,也在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将艺术学习与文化熏陶相结合的方式,让我的学习过程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此外,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非常精美,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清晰,图片色彩饱满,细节丰富,即使放大仔细观察笔触,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这对于需要细致观察和模仿的初学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总而言之,《国画入门:千姿百态的菊花》这本书,让我这个国画零基础的“小白”,真正感受到了国画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技法书,更像是一扇打开国画大门的钥匙,它用一种温柔而有力的方式,引导我去观察、去感受、去创造。这本书,让我对国画艺术充满了敬畏,同时也充满了信心。
评分当我拿到《国画入门:千姿百态的菊花》这本书时,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终于有一本让我觉得“亲切”的国画入门书了!我之前也尝试过一些国画入门的书籍,但总是觉得那些理论太抽象,技法太复杂,看得我一头雾水,根本提不起兴趣。而这本书,光是标题就让我眼前一亮,“千姿百态”这个词,瞬间就勾勒出了菊花那种丰富多变的美,让我觉得,原来学习画菊花,可以这么有意思,不是枯燥的重复。 翻开书,我第一个注意到的是它非常细致的“基础”讲解。我之前对国画的笔墨,理解得非常浅薄,只知道是毛笔蘸墨。但这本书却把“笔”和“墨”拆解开来,详细讲解了不同毛笔(比如羊毫、狼毫、兼毫)的特性,以及它们在蘸墨、运笔时产生的不同效果。更让我惊奇的是,它把“墨”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划分,从浓到淡,从湿到干,并且讲解了“焦墨”、“浓墨”、“淡墨”、“清水”等不同墨色的运用。作者还介绍了“飞白”、“积墨”、“破墨”等技法,并配以大量的图例,让我能直观地看到这些技法是如何让画面产生层次感和立体感的。我尝试着在废纸上模仿,虽然初期的笔触显得生涩,但我已经能感受到,笔墨的运用,确实是国画的灵魂所在。 接下来,这本书的主体内容——菊花的绘画技法,更是让我叹为观止。作者并没有一次性抛出所有的技法,而是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单瓣菊花开始,一步步讲解如何用笔勾勒花瓣的轮廓,如何通过笔墨的浓淡变化来表现花瓣的卷曲和层次。它会详细分析不同品种菊花的形态特征,比如花瓣的多少、卷曲的方向、花心的构造等等,并且用清晰的线条图和彩图进行示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步骤时,都会非常细致,甚至连笔触的方向、力度的大小都有提示,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我身边,一步步地指导我。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神韵”的讲解。作者提到,国画追求的是“气韵生动”,而菊花本身就有着非常丰富的“神韵”。比如,含苞待放的菊花,就有一种羞涩、含蓄的美;盛开的菊花,则充满了热情、奔放的生命力;而经历风霜的菊花,又透露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作者会教我们如何通过笔墨的运用,将这些“神韵”融入到画面中。比如,用飞白的笔触来表现风雨的急促,用留白来营造月光的清幽。这种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象的笔墨,让我觉得,国画不仅仅是技巧,更是情感的表达。 书中提供的临摹范例,也是我学习过程中非常宝贵的资源。这些范例不仅仅是简单的写生,还包含了一些精心设计的构图,比如“菊石图”、“秋意浓”等。作者会详细讲解构图的思路,以及如何通过笔墨的浓淡、虚实来突出主体,营造画面氛围。我常常会对着这些范例,反复地临摹,虽然我画出来的作品离原作还有很大距离,但我能感受到,每一次的练习,都在让我对菊花的理解更深一层,对笔墨的运用也更加熟练。 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贴心的一点是,它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菊花的文化内涵的介绍,比如菊花象征高洁、隐逸、长寿等。这让我在学习绘画技法的同时,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这种将艺术学习与文化熏陶相结合的方式,让我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总而言之,《国画入门:千姿百态的菊花》这本书,让我这个国画零基础的“小白”,真正感受到了国画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技法书,更像是一扇打开国画大门的钥匙,它用一种温柔而有力的方式,引导我去观察、去感受、去创造。这本书,让我对国画艺术充满了敬畏,同时也充满了信心,让我觉得,原来,国画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