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徐浚墓志(初拓本)

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徐浚墓志(初拓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灿章 著
图书标签:
  • 书法
  • 碑帖
  • 墓志
  • 中国书法
  • 古代书法
  • 徐浚
  • 初拓本
  • 名碑名帖
  • 书法作品
  • 历史文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英典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河南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40117740
商品编码:146437702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9-06-30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徐浚墓志(初拓本)

原价:16.00元

作者:刘灿章

出版社:河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6-30

ISBN:9787540117740

字数:

页码:1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唐《徐浚墓志》全称《唐故朝议郎冯翊郡司兵参军徐府君墓志铭并序》,志石高四十九点二厘米,宽四十八点五厘米,共二十五行,满行二十五字。楷书。有盖,篆书“唐冯翊郡司兵徐公铭”三行,行三字,志文为徐浩所撰。一九九八年夏,洛阳偃师市南蔡庄村北出土。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为您准备的图书简介,完全不包含您提到的那本特定书籍的内容,并力求详尽、自然: --- 《盛唐气象:初唐至中唐壁画艺术的演变与风格研究》 作者: 萧振南 著 出版社: 翰墨轩文化出版社 装帧: 精装,附赠高清图录册页 定价: 人民币 398.00 元 ISBN: 978-7-80678-XXXX-X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聚焦于中国艺术史关键转折期——初唐至中唐(约公元七世纪初至八世纪末)——壁画艺术发展脉络的深度学术专著。作者萧振南教授,凭借其深厚的敦煌学背景与多年的田野考察经验,系统梳理了这一时期壁画风格从隋代遗风中挣脱,逐步迈向成熟、恢弘的“盛唐气象”的全过程,并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社会、宗教与技术动因。 一、时代的脉动与艺术的嬗变 初唐,是一个承袭北朝与隋代艺术遗产,同时又孕育着巨大变革的时代。本书开篇即以唐高祖、太宗时期的少量遗存为基础,详尽分析了此时期佛教造像中“秀骨清像”向“丰润健硕”过渡的微妙之处。特别是对初唐皇家寺院(如大明宫周边寺观)壁画中,人物面相的年轻化、衣纹的流畅化趋势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摹与对比。 进入武周时期,随着政治格局的稳定与佛教信仰的空前高涨,壁画艺术迎来了第一次高峰。本研究着重探讨了这一时期壁画题材的世俗化倾向,以及画面构图的宏大叙事性增强的现象。我们不仅仅停留在对图像的识别上,更深入挖掘了壁画中出现的“宫廷供养”场景,如何反映了当时女性统治者对艺术表现力的全新要求。 二、盛唐气象的巅峰呈现 本书的核心部分,集中展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壁画艺术所达到的登峰造极的成就。这一时期的壁画,无论是陕西长安、洛阳周边,还是甘肃河西走廊的重镇,都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与博大。 作者通过对多处重要墓葬(如懿德太子墓、章怀太子墓的壁画风格继承与超越)与石窟(如莫高窟中晚唐风格的定型期)的并置比较,提出了“三位一体的盛唐风格模型”: 1. 人物造型的“写实浪漫主义”: 探讨了唐代画家如吴道子、周昉等人的艺术理念如何间接渗透到壁画创作中。人物比例的精确、动态的捕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对侍女、乐伎形象的刻画,充满了生命力和健康的美感。 2. 色彩运用的“雄浑斑斓”: 剖析了这一时期颜料的改进(如石青、石绿的提纯),以及画家对大面积平涂与精细晕染相结合的技法的娴熟运用。书中配有大量采用高精度扫描技术复原的局部色彩对比图,直观展示了“三矾九染”的复杂工艺。 3. 空间布局的“透视试验”: 尽管中国传统绘画不以焦点透视见长,但盛唐壁画中开始出现对纵深感的强烈追求,如殿堂、楼阁的绘制中对侧角线法的尝试,为后世建筑画提供了宝贵的早期参考。 三、风格的分野与地域性差异 本书的另一重要贡献在于对同一时期不同地域壁画风格差异的细致辨析。作者认为,盛唐气象并非铁板一块,其表现形式在地理上存在明显的梯度和适应性调整。 例如,关中地区的壁画更倾向于皇家气派和世俗生活的精致描摹;而河西走廊的壁画,由于紧邻中亚,其佛本生故事和飞天形象中,中外文化交流的痕迹更为明显,线条的处理上保留了更多的异域风情和力量感。本书通过对比莫高窟第158窟、第329窟与永泰公主墓壁画,清晰地勾勒出这些地域特征如何共同构成了唐代壁画艺术的多元景观。 四、中唐的转型与“内向”的趋势 安史之乱后,盛唐的繁华戛然而止,壁画艺术也随之进入一个“内向化”的转型期。本书用专章论述了中唐壁画在题材上的变化:供养人形象的地位下降,宗教叙事回归,人物的神性色彩重新加强。整体风格趋向于凝练、克制,色彩饱和度降低,为晚唐和五代时期的艺术发展埋下了伏笔。 五、研究方法与图版价值 本书的学术价值不仅在于其理论探讨,更在于其扎实的基础工作。作者团队历时五年,对现存壁画遗址进行了数次现场测绘与数据采集。全书收录了超过300幅高清壁画原址照片、数字化重建图以及关键细节放大图。所有图版均经过严格的色彩校正,力求还原壁画在创作之初最真实的视觉效果。附录中还包含了对主要壁画所用矿物颜料成分的初步分析报告,为材料科学与艺术史的交叉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适合读者: 艺术史、考古学、美术史专业的学生与研究人员;热衷于中国古代文化、佛教艺术、唐代历史的深度爱好者。本书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必备工具书,也是一次对唐代辉煌艺术的视觉朝圣之旅。 ---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系列”丛书有点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商业化的东西难免会有凑数之嫌,但《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彻底打消了我的疑虑。我注意到它在选材上的独到眼光,并不是一味追求“大路货”,而是穿插了一些相对冷门但艺术价值极高的碑刻。比如最近在研究的某几件隋代墓志,以前只在学术论文里见过只言片语,这次终于能看到相对完整的影印件了。这种深度和广度,体现了编者团队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对书法史的深刻理解。而且,每一册书的装帧设计都透露着一种克制的美感,没有过多花哨的装饰,完全将焦点集中在了碑帖本身。这种“返璞归真”的设计理念,恰恰是学习中国传统艺术最需要的态度。它让我明白,好的艺术作品,不需要多余的包装,其本身的力量就足以震撼人心。

评分

这套《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绝对是书法爱好者的福音,尤其像我这种对碑刻文化情有独钟的人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最近入手的是其中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精品选集,光是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就让人眼前一亮。那些墨迹的微妙变化、刀法的力度与节奏,在高清的影印下呈现得淋漓尽致。很多时候,我们看拓片只能依赖于网上的模糊图片,或者是一些出版质量不高的版本,很多细节都丢失了。但这一系列的书籍,明显在图像处理上下了大功夫,即便是最细微的“蚕头燕尾”或者“悬针垂露”的笔法特征,都清晰可见。我花了好几个下午,单纯地对着其中几件唐楷的拓本临摹,那种与古人对话的感觉非常美妙。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学习的范本,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那个时代书家对线条的掌控达到了何种炉火纯青的地步。对于严肃的书法研究者和进阶学习者来说,这套书的价值无可替代,它提供的是一种高品质的“原版参考”。

评分

我平常工作比较忙,很少有时间去图书馆或博物馆对着原石碑拓本进行长时间的临摹和研究。因此,一套能够“搬回家”的、高质量的碑帖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套《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正好满足了这种“近距离接触”的需求。我特别喜欢它在排版上做的微调,虽然是高清原貌呈现,但在面对一些篇幅特别长的墓志铭时,它采取的巧妙分栏和留白处理,使得阅读和临摹的疲劳感大大降低。这是一种兼顾了艺术研究的严谨性和现代阅读体验的创新。它让我意识到,即便是最传统的艺术载体,也可以通过现代的出版技术和设计理念,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对于那些希望系统性地梳理某个朝代或某种书体风格的爱好者来说,这套书提供了极佳的脉络感和对比参照。

评分

我得承认,我是被这套书的“重量级”吸引的。当快递员把一摞书送来时,我立刻感受到了那种沉甸甸的历史分量。作为一名痴迷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者,我更看重的是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以往我收集的很多碑帖资料,常常因为扫描版本不同,导致字形结构、间架布局存在细微的出入,这对于考据来说是致命的。而这套精选系列,似乎在源头上下了血本,确保了所选拓本的权威性。我甚至用放大镜对比了几处细节,发现即便是墨色浓淡不均的边缘部分,都处理得非常到位,最大限度地还原了拓印时的真实状态。这套书对我而言,已经超越了“学习资料”的范畴,更像是私人收藏的珍贵文物副本。它让我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源流有了更清晰、更具象的认识,极大地丰富了我对汉字书法演变脉络的理解。

评分

从审美角度来看,这套丛书的审美趣味非常高雅,完全没有市面上一些低劣书法字帖那种浮躁感。它呈现的每一件作品,无论是气势磅礴的大碑,还是内敛含蓄的小楷墓志,都透着一股沉稳的力量。我常常在感到心浮气躁的时候,翻开其中一册,随便指着一个字帖临上几笔,那股子静气就慢慢回来了。这套书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精准地抓住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精气神”——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它不是简单地把字印出来给你看,而是引导你去体会书写者在下笔瞬间所注入的情感和哲学思考。对我个人而言,这套书已经成为了我案头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是真正值得收藏和反复品味的艺术典籍。

评分

hao

评分

好书,值得推荐

评分

喜欢碑贴,性价比高,买了不少

评分

hao

评分

好书,值得推荐

评分

好书,值得一读。阅读使人进步。

评分

喜欢碑贴,性价比高,买了不少

评分

好书、好人写、好人看、好人买、京东网店铺卖

评分

挺好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