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为什么要懂点逻辑学
1.1 这些逻辑问题你会做吗
1.2 这些逻辑错误你认识吗
1.3 到底什么是逻辑
第2章如何给一个事物下定义:概念
2.1 认识概念
2.1.1 概念是什么
2.1.2 概念的特点
2.1.3 概念的关系
2.1.4 概念的分类
2.1.5 定义
2.2 生活中的逻辑错误
2.2.1 概念不清:“纯天然”食品放心吗?
2.2.2 乱用概念:量子时代到来了?
2.2.3 强用概念:不转就是不爱父母!
2.2.4 偷换概念:卖房宣传语有歧义
2.3 明确概念的逻辑训练
2.3.1 强迫症的定义
2.3.2 西方真理
2.3.3 肥胖儿童的数量
2.3.4 性别歧视
2.3.5 正常和低档
第3章 描述一个事物的性质:直言命题
3.1 认识直言命题
3.1.1 了解直言命题
3.1.2 直言命题的分类
3.1.3 判断直言命题的真假
3.2 生活中的逻辑错误
3.2.1 诉诸quanwei:赵高指鹿为马
3.2.2 诉诸无知:鬼存在吗?
3.2.3 诉诸多数:人人都这么说
3.2.4 观点: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
3.3 直言命题的逻辑训练
3.3.1 几人说假话
3.3.2 车辆的颜色
3.3.3 谁买纪念品
3.3.4 本科学历多少人
3.3.5 是谁匿名捐款
第4章 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关系命题
4.1 认识关系命题
4.1.1 关系命题的结构
4.1.2 判断关系命题的真假
4.1.3 常用的关系推理
4.2 逻辑错误
4.2.1 关系变换错误:如何判断缩小了多少
4.2.2 非传递认作传递:邻居的邻居是什么关系
4.2.3 非对称认作对称:你怎么不相信我呢
4.2.4 非传递认作反传递:敌人的敌人不是敌人
4.3 关系命题的逻辑训练
4.3.1 分配科研基金
4.3.2 市购物
4.3.3 四级考试成绩
4.3.4 四层楼房
4.3.5 六位旅客
第5章 由多个简单命题构成:复合命题
5.1 认识复合命题
5.1.1 联言命题
5.1.2 选言命题
5.1.3 假言命题
5.1.4 负命题
5.2 逻辑错误
5.2.1 充分和必要混淆:“就……”和“才……”
5.2.2 相容变成不相容:要么数学成绩好,要么语文成绩好
5.2.3 虚假两分:一个数要么是正数要么是负数
5.3 复合命题的逻辑训练
5.3.1 预测股票
5.3.2 预测比赛名次
5.3.3 军训成绩
5.3.4 必须的惩罚
5.3.5 谁能夺冠
第6章 ZUI常用的演绎推理:三段论
6.1 认识三段论
6.1.1 什么是推理
6.1.2 直言三段论的结构
6.1.3 直言三段论的规则
6.2 逻辑错误
6.2.1 结论:救护车不该闯红灯
6.2.2 前提:我也应该领取贫困补助
6.2.3 诉诸平均:这个公司平均工资很高
6.3 三段论的逻辑训练
6.3.1 电磁感应定律
6.3.2 鉴定植物
6.3.3 校庆讲话
6.3.4 理财观念
6.3.5 非洲风俗
第7章 更复杂的演绎推理:复合推理
7.1 认识复合推理
7.1.1 反三段论
7.1.2 假言三段论
7.1.3 假言联言推理
7.1.4 负推理
7.1.5 二难推理
7.2 逻辑错误
7.2.1 双重标准:半费之讼的诡辩故事
7.2.2 诉诸情感: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7.2.3 假言推理不当:没有海枯石烂所以我不爱你
7.3 复合推理的逻辑训练
7.3.1 血型遗传
7.3.2 鳄鱼的故事
7.3.3 八卦新闻
7.3.4 过犹不及
7.3.5 排球比赛
第8章 由特殊得到一般的推理:归纳推理
8.1 认识归纳推理
8.1.1 什么是归纳推理
8.1.2 完全归纳推理
8.1.3 不完全归纳推理
8.1.4 统计归纳
8.2 逻辑错误
8.2.1 以偏概全:看韩剧= 低收入
8.2.2 隐藏事实:小明在考试前通宵学习
8.3 归纳推理的逻辑训练
8.3.1 学前测试
8.3.2 物种入侵
8.3.3 鼓励活动
8.3.4 动物的“年轮”
8.3.5 改造盐碱地
第9章 从相似点出发的推理:类比推理
9.1 认识类比推理
9.1.1 类比推理是什么
9.1.2 类比推理有什么用
9.1.3 如何类比推理
9.2 逻辑错误
9.2.1 类比失当:女同学也不应该留长发
9.2.2 诉诸传统:过去怎样,现在也应该怎样
9.3 类比推理的逻辑训练
9.3.1 扑克能否进校园
9.3.2 恐怖动物
9.3.3 文化需要独立
9.3.4 历史学家和建筑师
9.3.5 内在和外在
第10章 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因果关系
10.1 认识因果关系
10.1.1 什么是因果关系
10.1.2 探求因果的方法
10.2 逻辑错误
10.2.1 滑坡谬误:玩游戏就会找不到好工作
10.2.2 因果倒置:因为受到表扬所以成绩好
10.2.3 事后归因:昨天的事一定是今天的原因吗?
10.2.4 共存归因:两件事在一起就一定是因果吗?
10.3 因果关系的逻辑训练
10.3.1 奖学金和学习效率
10.3.2 疾病和性格
10.3.3 中毒事件
10.3.4 捕食习惯
10.3.5 记忆力蛋白质
第11章 必须遵循的逻辑准则:逻辑规律
11.1 认识基本的逻辑规律
11.1.1 同一律
11.1.2 矛盾律
11.1.3 排中律
11.1.4 充足理由律
11.2 逻辑错误
11.2.1 词语歧义:我家门前的水沟很难过
11.2.2 自相矛盾:溶液存在吗?
11.2.3 都不是:不是星期一、不是星期二……不是星期天
11.2.4 推不出: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11.3 逻辑规律的训练
11.3.1 泳池的公告
11.3.2 保护水资源
11.3.3 节油型汽车
11.3.4 校庆聚
11.3.5 识别机器人
第12章 对事物进行合理的预测:假设
12.1 认识假设
12.1.1 什么是假设
12.1.2 假设有什么用
12.2 逻辑错误
12.2.1 荒谬假设:从2+2=5 推出你是教皇
12.2.2 混合问题:小孩的左臂上还是右臂上有胎记?
12.3 假设的逻辑训练
12.3.1 猜地图
12.3.2 几人复习了数学
12.3.3 猜牌问题
12.3.4 这天星期几
12.3.5 谁是凶手
第13章有理有据证明一个命题:论证
13.1 认识论证
13.1.1 论证的构成
13.1.2 论证的方法
13.1.3 论证的规则
13.2 逻辑错误
13.2.1 论题不清:到底是谁背约?
13.2.2 循环论证:药能治病是因为病人吃药才能康复
13.2.3 转移论题:不应该的事就不会做吗?
13.2.4 论据不足:学习勤奋因为考前一周通宵复习
13.3 论证的逻辑训练
13.3.1 健康饮用水
13.3.2 特效药物
13.3.3 鉴别真假钻石
13.3.4 抑郁症的病因
13.3.5 沙蝇和老鼠
第14章 否定别人的观点和论证:反驳
14.1 认识反驳
14.1.1 反驳的结构
14.1.2 反驳的方法
14.2 逻辑错误
14.2.1 草人谬误:按照你的意思……
14.2.2 特例反驳:人家不也吸烟吗?
14.2.3 人身攻击:因为你根本就不懂逻辑
14.2.4 诉诸怜悯:迟到不对但我昨天感冒了
14.3 反驳的逻辑训练
14.3.1 法律禁烟
14.3.2 恐龙不冷血
14.3.3 阅读的好处
14.3.4 消除鼠患
14.3.5 黄色的冰块
| 书号:978-7-122-29277-3 |
| 书名:水平思考 |
| 定价:49.8 |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 内容简介: 《水平思考》是《六项思考帽》作者爱德华·德博诺25年创新思维研究、教学和实践的总结之作,全球具影响力的创新思维的经典,被誉为“培养创造力的标准教科书”“世界创新研究一百年来杰出的贡献”。作者以自己的实践证明:创造力不再是一种老式的头脑风暴,也不再是艺术家式的灵感突降,而是可以通过“水平思考”的系统方法来获得,是每个普通人都能掌握的致胜工具、生存之本。 本书阐述了水平思考与垂直思考的不同之处以及垂直思考对于创造力的限制与损害,也说明了什么是水平思考法,如何运用水平思考产生多维度的新观点,以及相应的案例。同时还介绍了62种随机词训练游戏,帮助你掌握水平思考技巧,养成创新思维习惯。 |
| 作 译 者: style='margin: 0.0px;padding: 0.0px;color: #3355aa;outline: 0.0px;'>王世民 | ||||||||||||
| ||||||||||||
| 所属分类: style='margin: 0.0px;padding: 0.0px;color: #3355aa;outline: 0.0px;'>经济管理 >> style='margin: 0.0px;padding: 0.0px;color: #3355aa;outline: 0.0px;'>工商管理 >> style='margin: 0.0px;padding: 0.0px;color: #3355aa;outline: 0.0px;'>人力资源 | ||||||||||||
| 广告语: | ||||||||||||
| 纸质书定价:¥39.0 |
你知道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趋势下人类仅存的优势之一是什么吗?思维力!你的思维有没有遇到过以下窘境——分析时想不明白、表达时说不清楚、学习时学不快速?你想不想全面提升你的思维能力?你知道问题解决技巧和表达技巧有哪些吗?此书中有你想知道的答案。本书分为3个部分共10章,各章可自成体系地解决一个问题,同时整书又形成一套体系化的系统思维。本书的部分探秘了系统思维,洞悉了万事万物的本质其实是一个个的系统,而掌握了系统的框架也就把握了事物的本质。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利用框架解决的,如果一个不行,那就两个。第二部分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分解为系统化的五个阶段——界定问题、构建框架、明晰关键、高效执行及检查调整,并在每个阶段精炼了相应的思考方法和工具。此外,“假设思考”是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资源的限制下高质量地解决问题的秘诀。第三部分从形式上、有明确中心思想、有明确中心思想且逻辑清晰三个逐层递进的层次剖析了“自上而下地表达”,并以丰富的图表阐述了“形象化表达”。理论很深但举例很浅、威力巨大但上手简单。“真正有用”的确是这套系统思维体系的不一般之处!
部分 系统思维探秘 ............................................................ 1
章 不得不提升的思维力 ................................................................. 2
节 思维力不足的三大痛点 ........................................................ 2
第二节 思维力提升是当今时代的要求 ............................................. 9
第二章 思维力提升——系统思维 .................................................. 13
节 系统思维的定义 ................................................................. 13
第二节 系统思维与常见思维的关系 .............................................. 18
第三节 系统思维的三大应用价值 .................................................. 23
第二部分 系统分析与解决问题 ................................................ 33
第三章 发现问题——界定问题 ............................................................ 39
节 准确地描述问题 ................................................................ 39
第二节 明确问题的构成要素 ......................................................... 41
第三节 探究问题的本质 ................................................................ 43
第四节 显性化问题隐含的假设 ..................................................... 53
第四章 分析问题——构建框架及明晰关键 ........................................... 58
节 的基础思考工具 ......................................................... 59
第二节 构建框架之一:自下而上提炼框架 .................................. 63
第三节 构建框架之二:自上而下选用框架 .................................. 81
第四节 综合运用两种构建框架方法 ............................................. 97
第五节 明晰关键 ......................................................................... 109
第五章 解决问题——高效执行及检查调整 ......................................... 115
节 高效执行 ......................................................................... 115
第二节 检查调整 ......................................................................... 118
第六章 假设思考——咨询顾问的问题分析与解决之道 ........................ 120
节 什么是假设思考 .............................................................. 122
第二节 假设思考的三大优势 ....................................................... 126
第三节 假设思考五步法 .............................................................. 135
第四节 如何练习假设思考 .......................................................... 141
第三部分 自上而下地表达 ..................................................... 143
第七章 “讲三点”快速拉升水平 ........................................................ 146
节 神奇的7?2 效应 .............................................................. 148
第二节 表达时“讲三点”的好处 ............................................... 149
第三节 如何养成“讲三点”的习惯 ........................................... 152
第八章 “从结论说起”明确目标 ...................................................... 155
节 “从结论说起”的表达结构 ............................................. 156
第二节 适合“从结论说起”的场合 ........................................... 158
第三节 如何做到“从结论说起” ............................................... 161
第九章 “金字塔结构”清晰逻辑 ........................................................ 165
节 金字塔原理概述 .............................................................. 166
第二节 演绎式逻辑论证 .............................................................. 170
第三节 归纳式逻辑分组 .............................................................. 176
第四节 综合运用演绎式逻辑论证和归纳式逻辑分组 ................... 187
第五节 表达时的MECE 要求 ...................................................... 191
第十章 “形象化表达”有力展示 ........................................................ 197
节 为什么需要图表化展示 ................................................... 199
第二节 常用的图表及设计方法与技巧 ....................................... 201
后记 书的结束 你的开始 .................................................................. 222
参考文献 ............................................................................................ 224
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一种能够突破思维定势的方法。总感觉自己的想法总是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很难跳出来看到问题的全貌。直到我遇到了这本书,才明白原来“水平思考”并非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思维模式。它鼓励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同一个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沿着既定的轨道前进。书中的案例都非常经典,比如“戴高帽子的女人”那个谜题,如果没有水平思考,我们可能会被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迷惑,但一旦换个角度,答案就豁然开朗。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讲解过程中那种循循善诱的感觉,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一步步带领我们走出思维的迷宫。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了,不再那么容易被表象所迷惑,也能更清晰地看到事情的本质。有时候,在工作中遇到瓶颈,我也会尝试运用书中的方法,果然发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这套书真的让我耳目一新,也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次买书纯属偶然,在网上闲逛时被这套书的标题吸引了。说实话,我对“逻辑学”这个词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觉得那是大学课堂里的专属,枯燥又晦涩。但“入门很简单”这几个字,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对这个未知领域的模糊想象。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思维有时候会钻牛角尖,或者在思考问题时容易被情绪左右,逻辑性不强。买这本书,就是抱着一种“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希望它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帮助我理清思路,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收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的装帧很朴实,没有花哨的封面,但内容却让我眼前一亮。它用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解释抽象的逻辑概念,比如“如果天下雨,我就会带伞”这样的简单句子,却能引出很多有趣的推论。我以前总觉得逻辑是辩论场上的利器,但这本书让我发现,它其实更像是日常生活的指南针,指引我们做出更明智的判断。虽然我还没完全读完,但已经感觉受益匪浅。最重要的是,它让我不再害怕逻辑,甚至开始对它产生了一丝好奇和好感。
评分我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快速分析复杂情况并做出决策的情况,但有时候总觉得自己“抓不住重点”,或者分析到最后发现方向错了。我一直渴望能够拥有更强的“思维力”,能够更高效地处理信息,做出更精准的判断。这套书中的“思维力”部分,正是我想找的。它并没有提供一套死板的公式,而是教会我如何去构建自己的思维框架。我学会了如何拆解问题,如何识别信息中的陷阱,如何建立有效的逻辑链条。书中的一些练习题非常有挑战性,但也非常有趣。通过反复练习,我发现自己分析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都有了显著提升。以前觉得很头疼的报告分析,现在也能更游刃有余地应对了。而且,这种思维方式的提升,也体现在我的日常生活中,让我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能预见一些潜在的风险。我真心觉得,这本书就像是给我的大脑进行了一次“升级”,让我的思维变得更加敏锐和高效。
评分系统思维这个概念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但一旦接触,就立刻明白它对我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我过去常常觉得事情是孤立的,但读了这本书才发现,很多问题都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因素组成的。书中的图示和案例非常形象地展示了“因果关系”、“反馈循环”等概念,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我开始尝试用系统性思维去分析我的项目,发现很多之前忽视的潜在影响因素,也更容易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最让我惊喜的是,这种思维方式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我发现很多冲突的产生,并非是某个人的错误,而是系统运作不畅的体现。这本书给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能够更宏观、更全面地看待世界。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只看到树木的个体,而是能够看到整片森林的观察者。
评分这次购买的这几本书,可以说是一次非常超值的投资。我本来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读完之后,真的感觉自己的思维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它们并不是那种“看完就忘”的消遣读物,而是能够切实地提升我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最欣赏的是,这套书并没有因为是“入门”就显得浅薄,反而在浅显易懂的基础上,又提供了足够的深度和广度,让我能够逐步深入地探索。尤其是“逻辑入门”和“水平思考”这两本书,为我打下了坚实的思维基础,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思维力”和“系统思维”这些更高级的概念。我感觉自己就像是经历了一次“思维的脱胎换骨”,对世界的认知更加清晰,对未来的发展也充满了信心。我毫不犹豫地向身边所有希望提升自己的人推荐这套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