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儿童游戏方程(0-1岁亲子益智游戏)
:18.00元
作者:区慕洁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01
ISBN:9787802034693
字数:150000
页码:14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对孩子来说,*好的教育就是游戏,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教育家陈鹤琴
游戏是发展多种才能的智力活动。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内容提要
初为人父人母的年轻爸爸妈妈,往往对如何教育宝宝不知所措,襁褓中的婴儿该学会哪些本领呢?怎样教他掌握呢……儿童早教专家区慕洁根据大量的教育实践及婴儿每个月的生长发育特点设计了大量的游戏,宝宝从中可以学会运动、认知、语言、手的技巧、与人交流及自理等方面的能力。
在游戏中培养能力是宝宝乐于接受的启智方法,也是爸爸妈妈掌握科学育儿和快乐育儿的有效途径。
目录
引子
一、游戏与玩具
二、游戏与智力开发
三、游戏与能力开发
四、游戏与情商培养
O一1岁婴儿的特点和游戏
节 0—1个月新生儿的特点和游戏
一、生理特点
二、保育重点
三、预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游戏
1.看脸
2.竖抱看物
3.听声音
4.信任与关怀
5.俯卧抬眼
6.企鹅迈步
7.发音及应和
8.口腔游戏
9.逗笑
10.肢体游戏
11.耸鼻咧嘴游戏
12.识把
第二节 1~2个月婴儿的特点和游戏
一、生理特点
二、保育重点
三、预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游戏
1.看手
2.选画
3.什么变了
4.蹬踢大球
5.侧卧
6.俯卧抬头(青蛙望天)
7.呼唤
8.笑出声音
9.同宝宝唱歌
10.触体感觉
11.用勺子
12.光暗游戏
第三节 2~3个月婴儿的特点和游戏
一、生理特点
二、保育重点
三、预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游戏
1.认母投怀
2.玩手
3.照镜子
4.拍打吊球
5.单肢遥控
6.俯卧用肘撑起
7.坐抱
8.翻身90度
9.元音答话
10.见人就笑
11.抓物入口
12.别父亲
第四节 3~4个月婴儿的特点和游戏
一、生理特点
二、保育重点
三、预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游戏
1.区分分身与外界
2.注视小物
3.追视滚球
4.表示情感
5.拉坐
6.靠坐
7.触觉游戏
8.荡浴巾秋千
9.用手撑起
10.左右侧翻
11.辅音游戏
12.学会舔食(试记认食物)
第五节 4~5个月婴儿的特点和游戏
一、生理特点
二、保育生点
三、预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游戏
1.够着吊物
2.叫名回头
3.脱光衣服的瞬间
4.认识种物品
5.单手拿稳
6.循声寻找
7.用脚蹬球
8.翻身180度
9.双手扶瓶
10.扶腋蹦跳
11.藏猫逗人笑
12.辨别声响
第六节 5~6个月婴儿的特点和游戏
一、生理特点
二、保育生点
三、预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游戏
1.对掌、对敲与传手
2.骑大马
3.手拍认识之物
4.举高高、放下来
5.说“妈”时会看着妈妈
6.镜前游戏
7.从躲避到接受生人
8.自己拿饼干,学会咀嚼
9.懂得好脸歹脸
10.俯卧打转
11.同娃娃玩藏猫
12.由蛤蟆坐到坐稳
第七节 6~7个月婴儿的特点和游戏
一、生理特点
二、保育生点
三、预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游戏
1.翻滚
2.动作语言
3.发出辅音
4.懂“不”的意义
5.弄出声音
6.捧杯喝水
7.抓书撕纸
8.认身体个部位
9.觉察到玩具被人拿走
10.坐稳
11.会用声音和动作表示大小便
12.声音游戏
第八节 7~8个月婴儿的特点和游戏
一、生理特点
二、保育生点
三、预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游戏
1.连续翻滚
2.从匍行到爬行
3.扶物坐起
4.扶物站起,横跨迈步
5.将玩具给妈妈或爸爸
6.“烫、不能动”、“臭、不好吃”
7.按节拍跳舞
8.用姿势表示语言
9.拍倒转环
10.拉绳取环
11.认识图画和亲人照片
12.认新鞋
第九节 8~9个月婴儿的特点和游戏
一、生理特点
二、保育生点
三、预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游戏
1.爬行
2.模仿发音、称呼大人
3.取和放
4.捡到针和细绳
5.食指套环
6.拿勺子盛到食物
7.寻找玩具
8.让宝宝自己玩
9.主动配合穿衣
10.敲打小鼓和铃鼓
11.听故事时有表情反应
12.纸箱游戏
第十节 9~10个月婴儿的特点和游戏
一、生理特点
二、保育生点
三、预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游戏
1.扔到桶内
2.大小蛋糕
3.将钙片放入瓶内
4.会做5-7种姿势表示语言
5.呼应
6.扶站时蹲下捡物
7.自己捧杯喝水
8.递东西给别人
9.扶物坐下
10.进和出的游戏
11.牵手走步
12.吊单杠
第十一节 10~11个月婴儿的特点和游戏
一、生理特点
二、保育生点
三、预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游戏
1.听声音拣出图片
2.认识红色
3.放上杯盖和放入圆形
4.牵绳取球
5.用食指表示年龄
6.取出纸包中的食物
7.穿衣伸袖,穿裤伸腿
8.脱去靯袜
9.照料布娃娃
10.自己站稳
11.上台阶
12.上桌子吃饭
第十二节 11~12个月婴儿的特点和游戏
一、生理特点
二、保育生点
三、预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游戏
1.认识身体几个部位
2.配大小瓶盖或盒盖
3.蜡笔乱涂
4.模仿捏线甩蜡球
5.模仿动物叫
6.用动作表演儿歌
7.戴帽和穿鞋
8.存钱盒
9.不倒翁
10.同小朋友一起学走
11.独走
12.幅拼图
作者介绍
区慕洁1951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院师资班,1959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曾在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系妇幼卫生教研组从事儿童保健工作,此后在239职工医院小儿科任副主任医师。退休后曾任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审。1985年参与卫生部护理中心对小儿生长发育1864例调查工作,与协和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追求效率的现代父母,我越来越注重投入产出比。所以,这本书的“方程”概念对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我希望它能清晰地告诉我们,投入多少分钟的有效游戏时间,能够带来多少提升效果。这种量化的描述,能让我更好地安排碎片化的时间。我猜想,它可能包含了一些关于“注意广度”和“情绪调节”的游戏设计模块。例如,当宝宝开始烦躁时,应该立即切换到哪一类游戏来“重启”他们的大脑?是不是存在一套“安抚-激活-专注”的三步走游戏流程?我非常好奇它如何定义“成功”。是宝宝学会了某个技能,还是宝宝在游戏中展现出了更强的安全感和依恋?如果这本书能将这些抽象的心理学概念,通过具体、有趣的亲子游戏场景来阐释,我愿意为之买单。我需要的是那种读完后,能给我带来“原来如此,我明白了”的顿悟感,而不是读完后更加迷茫的育儿秘籍。
评分说实话,我对市面上很多宣称“科学育儿”的书籍持保留态度,总觉得有些过于刻板或学术化,让家长在执行时倍感压力。我更倾向于那种能让人会心一笑,真正融入生活情境的指南。《中国儿童游戏方程》这个名字听起来倒是挺有意思,它似乎在暗示,育儿不是玄学,而是可以通过理解内在规律来优化的过程。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突破传统观念的“游戏公式”。比如,是不是有一种特定的声音节奏组合,能更有效地安抚夜哭的宝宝?或者,某种特定的布料触感和光影变化结合,能更迅速地激发宝宝对色彩的感知?我特别想知道,它如何平衡“引导”与“放手”的关系。毕竟,一岁的宝宝好动、好奇心爆棚,但过度的干预反而会扼杀他们的自主探索欲。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套灵活的“游戏时间表”,既能保证必要的刺激,又留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玩耍空间,那它就成功了一半。我非常期待那种看完后,能让我迫不及待地放下手机,马上抱起宝宝开始实践的冲动感。
评分这本《中国儿童游戏方程(0-1岁亲子益智游戏)》的标题真是引人注目,一下子就抓住了我这个新手妈妈的眼球。作为一个对育儿充满热情,但又时常感到无从下手的家长,我一直渴望找到那种既科学又能实际操作的指南。市面上关于0-1岁宝宝的书籍汗牛充栋,大多侧重于生理发展或者简单的感官刺激,但这本书的“游戏方程”这个概念让我眼前一亮,仿佛它提供的是一套系统化的、可量化的,能解决“我该怎么玩”这个核心问题的方案。我尤其期待它能在如何通过游戏来促进宝宝的认知发展和情感链接方面提供独到的见解。我猜想,它可能不仅仅是罗列一些“摇铃、抓握”这类基础活动,而是会深入探讨不同月龄下,特定游戏如何对应解决宝宝特定发展阶段的“方程”,比如“专注力”和“手眼协调”之间的数学关系。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育儿专家在身边,用清晰的语言,将复杂的早期教育理论,转化为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充满乐趣的亲子互动环节。如果这本书能做到这一点,那它绝对是0-1岁父母书架上的必备良品。
评分近来总听朋友们讨论早教的重要性,搞得我压力山大,生怕自己错过了孩子发育的“黄金窗口期”。我手里已经有一本关于婴儿按摩的书,内容很实用,但看完后总感觉少了点“智力激活”的部分。我希望《中国儿童游戏方程》能填补这个空白。我设想,这本书里可能会有一个类似“技能树”的结构,清晰地标明了在六个月、九个月、十二个月时,宝宝应该掌握的核心能力是什么,然后针对性地给出几套能高效达成目标的“游戏套餐”。我特别关注的是,它如何处理不同发展阶段的过渡。比如,从平面视觉到立体空间感的建立,游戏设计上会有哪些巧妙的衔接?我深信,最好的教育是看不出教育痕迹的陪伴,是通过欢笑和亲昵的互动自然发生的。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高情商”的互动技巧,比如在宝宝失败时如何鼓励,而不是直接代劳,那将是无价的宝藏。我希望它能教我如何成为一个更有智慧的“玩伴”,而不是一个死板的“教练”。
评分我购买育儿书籍通常是抱着一种“扫雷”的心态,生怕买到那些夸大其词、内容空泛的畅销书。这本书的标题虽然很学术化,但“亲子益智游戏”这个副标题倒是显得非常接地气。我期待的不仅仅是理论,更是那些能被我轻松复刻到日常场景中的“小妙招”。比如,我们家里的客厅角落,如果能利用几件常见的家居用品,就能变成一个充满探索乐趣的“微型游戏场”,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我个人非常厌倦那种动辄要求家长购买昂贵进口玩具的推荐清单。我更看重的是“资源化利用”的智慧。我希望看到的是,如何用一个空纸箱、一条旧围巾、或者洗米水来创造出让宝宝目不转睛的“魔法”。如果这本书能真正做到深入浅出,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在不增加经济负担的前提下,最大化亲子互动的质量,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提升生活幸福感的说明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