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野趣DIY | ||
| 定价 | 68.00 |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8月 | |
| 开本 | 32开 | |
| 作者 | 黄一峰 | |
| 装帧 | 软精装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559606112 | |
| 重量 | 398 | |
系列推荐序/ 我很高兴能再次为他写序
推荐序 大自然赤子心
作者的话 用自然物写日记
前言 寻找被遗忘的自然之爱
Chapter 1.拼贴大自然
point 1.拾荒整理大学问
Point 2.捡捡贴贴留住自然美
Point 3.自然风的小礼物
Point 4.巧思的立体组合
Point 5.拼贴一张自然的脸
ChaPter 2.拓印大自然
Point 1.树叶拓印自然美
Point 2.敲出原汁味——植物敲拓印
Point 3.动物脚印拓印——留下大自然的足迹
Point 4.手做叶脉化石纪念物
ChaPter 3.手绘大自然
Point 1.笔画间的记忆——速写大自然
Point 2.手绘自然1.2.3.
Point 3.画出可爱风——Q版的自然描绘
Point 4.石在有意思——石头彩绘
ChaPter 4.收藏大自然
Point 1.整理自然的宝物
Point 2.打造自然百宝箱
Point 3.野人献曝——欣赏大自然的宝藏
Point 4.另类宝物——动物白骨不可怕
ChaPter 5.生活里的野趣
Point 1.充满自然野趣的生活空间
Point 2.“石”在的自然生活
Point 3.垃圾变身自然风
ChaPter 6.大自然寻宝趣
Point 1.山区郊野藏珍宝
Point 2.海岸寻宝
Point 3.溪边遍地都是宝
Point 4.校园藏宝库
Point 5.公园与行道树下的宝物
Point 6.居家寻宝贝
Point 7.垃圾堆都是宝
鸣谢
说实话,我一个成年人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也感到了一种久违的悸动。很多自然科普书的语言都过于学术化,要么就是为了迎合低龄儿童而变得过于卡通化,而这本的语言风格把握得恰到उ度,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文学的优美和亲切感。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物种间相互依存”的章节,它没有直接罗列食物链,而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描述了蜜蜂与某种特定花朵之间“不离不弃”的共生关系,读起来津津有味,像是在听一出微型的生态戏剧。更难能可贵的是,它鼓励读者去“观察”而非“拥有”。书里反复强调,最好的工具不是昂贵的显微镜,而是你自己的眼睛和耐心。这种理念对于现在习惯了即时满足的孩子来说,是一种非常及时的教育,教会他们如何慢下来,去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自然细节。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充满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美学。它没有采用那种高饱和度的塑料感色彩,而是大量运用了米白、墨绿和棕褐色,营造出一种老式探险日志的感觉。书页之间那种微妙的纹理变化,让人每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场小小的“考古发掘”。我特别欣赏它对“野趣”的诠释,它没有美化自然界中的残酷性,比如捕食和竞争,而是坦然地展示了生命的循环和适者生存的法则,这对培养孩子客观、科学的世界观非常有益。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百科全书,不如说是一份“自然生存指南”的启蒙读物。它鼓励我们走出舒适区,去触摸、去感受、去倾听那些在城市喧嚣中被我们遗忘的声音和生命迹象,是一本真正能点燃探索欲的佳作。
评分坦白讲,我原本对“包邮”这个词在书名里有点警惕,担心内容会因此显得廉价或不够深入。然而,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它的内容深度远超我的预期,特别是关于地质学和气候变迁对野生动植物影响的探讨,用了很多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比如解释为什么某些山区的植物群落会突然发生变化。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这种将宏大的科学议题与身边的具体现象联系起来的能力至关重要。我发现,当我向孩子解释这些概念时,参照书里的插图和案例,比我用平时的语言解释要清晰有效得多。这本书的编辑团队显然下了不少功夫,他们没有回避复杂性,而是用一种邀请对话的语气,引导读者去探索更深层次的科学原理。
评分我给孩子买了不少自然相关的书籍,但很多都是“一次性阅读”的读物,看完图画就束之高阁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工具书”属性和“指导手册”的结合。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这是什么”,更多的是告诉你“你可以怎么做”。比如,它详细介绍了如何辨识不同季节的鸟类叫声,还附带了在线资源的指引,虽然书本身无法播放声音,但这种引导性让我感到非常实用。我试着按照书里的指示,在阳台上布置了一个小小的“昆虫旅馆”,虽然只吸引了几只瓢虫,但孩子为此兴奋了好几天,那种成就感是任何电子屏幕都无法替代的。这本书的排版也很有趣,它不是那种整齐划一的文字方块,而是穿插着手绘的草图和实验记录的模板,让人感觉自己像个真正的博物学家在整理笔记,代入感极强。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厚实的纸张质感,仿佛能触摸到大自然的粗粝和生命力。我本来是想找一本给孩子讲基础生物知识的书,结果发现这本的切入点非常新颖,它不是那种枯燥的图鉴式介绍,而是更侧重于“动手实践”和“亲身体验”。我特别欣赏它里面提到的一些小实验,比如如何在家制作简易的生态瓶,或者观察蚂蚁的社会结构。书里对一些常见植物的生长习性描述得极其细致,比如一粒种子是如何克服重力、破土而出的过程,那种画面感非常强,让人忍不住想立刻带孩子去后院翻翻土。而且,它似乎还兼顾了环保教育,里面有好几页专门讲如何无痕露营和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这比单纯的知识灌输要深刻得多,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让孩子从心底里产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封面设计得也很贴合主题,色彩虽然朴素,但透着一股野外的气息,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一本普通的课堂教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