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父母这样教,孩子性格好、有教养、学习棒
:39.80元
作者:凌悦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122292599
字数:141
页码:136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帮助超过1000万家庭解决育儿问题59个关键教育细节,帮助孩子重塑习惯,走上之路!你的方法对了,孩子就会了,你的方法错了,孩子就毁了!
内容提要
国内*本针对儿童习惯矫正读本!
贪玩、磨蹭、依赖,这些小毛病,影响孩子的一生!
国内知名家庭教育专家凌悦送给万千父母的儿童习惯矫正读本!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就像是一棵正在成长的小树,越早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孩子才能越健康地成长!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要真正理解孩子。一个小小的改变,或许就能让孩子不再贪玩,更专注、专心地学习。
磨蹭是阻碍孩子成长的坏习惯,及时矫正可以让孩子养成高效做事和珍惜时间的习惯,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都有帮助。
依赖是独立的反义词,越早告别依赖,孩子会越早走向独立。作为父母,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机会,让他成为有独立思想和习惯的人。
目录
Chapter 1 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001
1.尊重是一切好的开始 002
2.不管是否认同,尊重孩子的决定 005
3.除了尊重,孩子还需要信任 007
4.用商量替代命令 010
5.多一点包容,多一点爱 013
6.沟通是好的解决方法 015
7.夸奖比责骂更有效果 018
8.让孩子成为家里的一员 021
9.不要嘲笑孩子的“小问题” 024
10.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朋友圈” 026
Chapter 2 孩子的好性格,是你一点点给的 029
1.性格才是正能量 030
2.自爱、自信、开朗,一个都不能少 032
3.“你真棒!你是的!” 034
4.当众批评伤自尊心 037
5.你的鼓励就是他的勇气 039
6.赏识教育应该怎么做? 041
7.引导孩子发现自身的闪光点 044
8.“你不行”说得太多,就会真不行 047
9.别让孩子自己否定自己 049
10.你向孩子微笑,孩子就不会皱眉 052
11.把幽默“传染”给孩子 055
12.挫折教育提升孩子抗压能力 057
13.别把孩子的心关在家里 060
14.让孩子爱上表达 063
15.做孩子忠实的“粉丝” 066
Chapter 3 穷养富养,都不如好教养 069
1.让孩子从小有教养 070
2.有教养的孩子到哪儿都受欢迎 072
3.你的一言一行都是榜样 075
4.过度溺爱的孩子很“丢人” 078
5.礼貌是教养的外在表现 080
6.练习是教养的内在基础 083
7.好习惯带来好教养 085
8.懂得尊重别人的意义 087
9.每个场合都有它的规矩 090
10.为什么孩子变成了“捣蛋鬼”? 093
11.“不听话”未必是孩子的错 096
12.不要随便评论别人 098
13.表扬孩子的礼貌是门功课 101
14.纠正孩子行为中的攻击性 104
15.谦虚既是美德,也是教养 106
Chapter 4 如何培养出学习棒的孩子? 109
1.学习不是成绩是能力 110
2.做个会“偷懒”的父母 112
3.保护好孩子的学习自信心 114
4.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和阅读? 117
5.试试让孩子快乐学习 119
6.写作业困难户,找准原因提高效率 121
7.课上45分钟应该怎样过? 124
8.鼓励孩子课上课下多提问题 126
9.让“小短板”变长,齐头并进 128
10.马虎的本质是缺注意力 130
11.选择课外班,去粗取精 133
12.课外阅读到底应该读什么? 135
作者介绍
凌悦,国内知名家庭教育专家,曾在公立学校任职多年,后担任知名教育机构的家庭亲子关系辅导顾问,在亲子关系、教育心理、学习技能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曾帮助成千上万的家庭重建亲子关系,颇受家长和孩子的好评。
文摘
序言
我必须承认,我以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多少有些“应试家长”的心态,总想让孩子在同龄人中领先。这本书对这种“功利性育儿”进行了温柔但坚定的纠偏。它花了很大篇幅阐述“发展适宜性”的概念,让我清晰地认识到,强迫一个三岁的孩子掌握五岁孩子才能完成的技能,不仅无效,还会损伤他的内在动机和自信心。作者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进行了非常科学的解读,它不是说顺着孩子想干嘛干嘛,而是指导家长如何像园丁一样,为最适合孩子当前发展阶段的土壤施肥浇水。书中关于“挫折教育”的讨论尤其到位,它教我们如何让孩子体验到“失败”是学习的一部分,而不是世界末日。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鼓励”和“表扬”区别的论述,让我茅塞顿开:表扬“结果”不如鼓励“过程”和“努力”。我现在更注重对孩子努力过程的肯定,他变得更加坚韧,不再轻易放弃困难的任务。这本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是很多市面上零散育儿经验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育儿路上的“及时雨”,尤其是在孩子进入学龄前后的这段敏感期,真是让人受益匪浅。我原本以为,培养一个“好孩子”无非就是多讲道理、多约束,结果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是那种空泛地喊口号,而是提供了大量非常具体的、基于心理学原理的实操方法。比如,它详细分析了“规矩”和“自由”之间的微妙平衡点,让我们明白,设立界限不是为了限制孩子的天性,而是为了保护他们安全地探索世界。书中关于情绪管理的章节,我简直是反复阅读了好几遍,那些处理孩子发脾气、哭闹的场景描写得太真实了,而且提供的引导性对话范例,比我以往生硬的说教有效一百倍。我试着用书里提到的“命名情绪”的方法和我的女儿交流,她明显感觉被理解了,冲突解决的速度快多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你从“我是为你好”的家长视角,真正切换到“我的孩子需要什么”的理解视角,这对于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是我近年来读到的最有深度的家庭教育读物,强烈推荐给所有正在摸索阶段的父母。
评分作为一位职场妈妈,我最大的困扰就是“时间碎片化”和“愧疚感”,总觉得高质量的陪伴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这本书在讨论“高质量陪伴”时,没有贩卖焦虑,反而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微习惯”建议。它指出,重要的不是陪伴的时长,而是陪伴时的“专注度”。比如,它建议在每天固定的半小时内,完全放下手机,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游戏中,即使只是十分钟的专注互动,其效果也胜过一整天心不在焉的“在场”。我开始实践这个“十分钟魔法”,效果出乎意料地好,我感觉自己和孩子之间的“连接感”增强了。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关于培养孩子“有教养”的部分,它没有谈那些繁文缛节的礼貌用语,而是深入到“同理心”的培养。如何引导孩子在受到伤害时表达感受,如何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影响,这些内容写得细腻而深刻,让我明白,真正的教养,源于对他人的尊重与关怀,而不是机械的规矩。这本书简直是为现代快节奏家庭量身定做的指南。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毕竟市面上同类书籍太多了,很多都是炒作概念。但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的“百科”属性,它不仅关注性格塑造,还对0到6岁不同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做了细致的梳理。我特别欣赏作者对“学习”这个概念的重新定义。很多父母都焦虑孩子识字、算术,这本书却强调了“主动探索欲”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早期学习的基石。我本来一直强迫我的小儿子去背唐诗,效果很差,读了这本书后,我把重点转向了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和开放式的游戏材料。效果立竿见影,他现在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爆炸了,自己会主动去问“为什么”,那种求知欲比我硬塞知识给他有力量多了。书中的章节安排也很人性化,可以根据孩子当前年龄段直接翻阅,逻辑清晰,语言流畅,完全没有那种晦涩难懂的教育术语,读起来非常轻松愉快,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育儿导师在耳边细细道来,让人读完后心里踏实,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该怎么走。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温暖而有力”。它没有将父母塑造成完美无缺的圣人,而是坦诚地指出了养育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冲突点”和“能量耗尽期”。最让我感到释怀的是,书中反复强调“父母首先要照顾好自己”。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务实的自我关怀策略,比如如何建立你的“支持系统”,如何进行“情绪急救”。这让我意识到,只有父母自身的情绪稳定,家庭氛围才会是正向的。在性格培养这一块,我特别喜欢作者对“责任感”的阐述,它不是通过惩罚建立的,而是通过“赋予权力”和“承担后果”自然而然形成的。比如,让孩子自己决定玩具的收纳方式,并为后续找不到玩具负责。这种基于信任的放手,比我过去那种事无巨细的监督有效得多。这本书读完后,我感觉不是背负了更多育儿的“任务”,而是获得了一种掌控感和内心的平静,真正理解了如何与孩子一起成长,而不是简单地“管理”他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