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图说中国文化:民俗风情卷 正版 现货
定价:29.80元
作者:陈雍 等;何晓明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206053863
字数:
页码:112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汲来中国传统文化这渠活水,它可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证,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学习和吸收中华传统文化,“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勤奋者以收获”;“它能给懦弱者以坚强,也能给善良者以欢乐”……
目录
前言 n
001.春节(除夕、正月初一) n
002.元宵节(正月十五) n
003.上巳节(三月初三) n
004.端午节(五月初五) n
005.乞巧节(七月初七) n
006.中秋节(八月十五) n
007.重阳节(九月初九) n
008.腊八节(腊月初八) n
009.婴儿诞生 n
010.抓周 n
011.成年礼(冠礼、笄礼) n
012.婚姻大礼 n
013.做生日(做寿) n
014.丧葬礼 n
015.远古的祖先崇拜 n
016.昭穆制度 n
017.“三牲”、“三献”之礼 n
018.“三冥节”祭祖(清明、中元、十月朔) n
019.祭奠炎、黄二帝 n
020.祭天地(封禅) n
021.社稷坛祭祀 n
022.饮食礼仪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前言 n
001.春节(除夕、正月初一) n
002.元宵节(正月十五) n
003.上巳节(三月初三) n
004.端午节(五月初五) n
005.乞巧节(七月初七) n
006.中秋节(八月十五) n
007.重阳节(九月初九) n
008.腊八节(腊月初八) n
009.婴儿诞生 n
010.抓周 n
011.成年礼(冠礼、笄礼) n
012.婚姻大礼 n
013.做生日(做寿) n
014.丧葬礼 n
015.远古的祖先崇拜 n
016.昭穆制度 n
017.“三牲”、“三献”之礼 n
018.“三冥节”祭祖(清明、中元、十月朔) n
019.祭奠炎、黄二帝 n
020.祭天地(封禅) n
021.社稷坛祭祀 n
022.饮食礼仪
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味”特别感兴趣,而这本《图说中国文化:民俗风情卷》恰好满足了我这种需求。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各种习俗,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精美的插图,将中国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文化传承融为一体。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邻里关系、家庭伦理的描写,那些关于家族聚会、节日庆典的场景,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和友情。书中对于一些传统节日如七夕、重阳等节日的解读,也让我看到了这些节日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情感,比如对爱情的期盼、对长辈的尊敬等等,这些都与现代社会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引发我的深刻思考。而且,这本书在介绍民俗的同时,也穿插了一些关于地域特色的描述,比如某个地方的建筑风格、某个地区的方言特点,这些细节的加入,让整个民俗的呈现更加立体和生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感受着不同地域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世界。这本书的图文结合非常出色,图片不仅美观,更重要的是能够准确地传达文字所描述的内容,使得阅读体验更加丰富。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充满温度和智慧的书,能够让我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温暖人心的部分。
评分这本《图说中国文化:民俗风情卷》简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中国民俗百科全书!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这方面的求知欲。它不仅仅是一本图册,更是一次深入的文化之旅。书中对中国各地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呈现,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岁时节令到宗教信仰,几乎涵盖了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民间艺术和传统手工艺的介绍,那些精美的剪纸、刺绣、陶瓷,以及各种古老的建筑技艺,都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传统节日的演变和现代意义的探讨,这让我对这些熟悉的节日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关于春节的变化,书中就从家庭团聚、文化传承等多个角度进行了阐释,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时代的活力。此外,书中大量的图片资料,包括一些珍贵的历史影像,更是为内容的呈现增添了无可替代的价值。总而言之,这本书内容详实,图文并茂,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大众的趣味性,是一本非常值得拥有的优秀读物。
评分这套《图说中国文化》系列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虽然我拿到的是“民俗风情卷”,但仅仅是这本,就足以让我沉醉在中国深厚而多彩的传统文化中了。翻开书的第一页,就被那些精美的插图深深吸引。每一幅画都像一扇窗,把我带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场景里。无论是热闹非凡的春节庙会,还是庄重肃穆的祭祀典礼,抑或是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集市,都描绘得栩栩如生。作者在文字上也花了很大的心思,没有使用枯燥的学术语言,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了各种民俗的由来、发展以及它们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意义。我尤其喜欢关于节日习俗的部分,那些关于中秋赏月、端午赛龙舟的描写,让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书里还提到了很多我之前闻所未闻的民间技艺和地方特色,比如某个地区独特的婚俗、某个村落世代传承的手工艺等等,这些内容都让我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非常精美,纸质厚实,印刷清晰,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质感,非常适合收藏。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好奇心的读者,这本书无疑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满足感和启发。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这本《图说中国文化:民俗风情卷》,说实话,一开始只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但越翻越觉得惊艳。它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中国各个地区的风俗习惯,从北方的冰雪节庆到南方的水乡风情,从高原的藏族习俗到沿海的渔家生活,几乎无所不包。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少数民族风情的介绍,那些鲜艳的服饰、独特的歌舞、神秘的传说,都展现了中国文化多元融合的一面。书中对于各种传统节日的解读也非常到位,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日期和活动,更深入地挖掘了每个节日背后蕴含的精神和文化意义,比如春节的团圆、清明的缅怀、重阳的敬老等等,这些都能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穿插了大量的老照片和手绘图,这些视觉化的元素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和直观性。看着那些泛黄的老照片,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过去人们真实的生活场景,这种感觉非常奇妙。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很有条理,清晰明了,读者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想要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朋友们,绝对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好书。
评分自从拿到这本《图说中国文化:民俗风情卷》之后,我基本上是一口气把它读完了,而且每次翻阅都能有新的发现。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它将一些可能看起来有些零散的民俗文化,用一种非常连贯和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在介绍婚俗的部分,它不仅仅描述了各个地区婚礼的仪式,还细致地解释了这些仪式背后的寓意和象征,让我理解了婚姻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再比如,关于祭祀的章节,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祭祀对象、祭祀方式以及祭祀所体现的敬祖、祈福等思想,让我对中国人的祖先崇拜和祈福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用一种非常贴近生活的方式来讲述文化,很多描述都带着浓浓的人情味。读的时候,我常常能想象到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感受到他们喜怒哀乐的情绪。而且,书中穿插的一些小故事和民间传说,更是为原本可能有些枯燥的民俗介绍增添了许多趣味性,让我觉得学习文化不再是件严肃的事情,而是一场愉快的探索。这本书的语言也非常平实易懂,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非常适合所有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