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握之砂: 石川啄木短歌全集

一握之砂: 石川啄木短歌全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石川啄木 著
图书标签:
  • 啄木
  • 短歌
  • 日本文学
  • 诗歌
  • 古典文学
  • 现代诗歌
  • 文学
  • 石川啄木
  • 全集
  • 明治维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有鹿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9789866281815
商品编码:16072591
包装:平裝
开本:25开
出版时间:2014-10-16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4
正文语种:繁體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1. 國際啄木學會指定:「國際啄木學會指定優良圖書」!
2. 台灣第一本石川啄木短歌集,由日本文學教授林水福先生譯作、導讀,是初次認識石川啄木最好的讀本。
3. 收錄啄木生平年表,並由日本岩手縣盛岡市「石川啄木記念館」提供珍貴的手稿、詩集照片等資料,對天才詩人的創作與生命歷程有更深入的認識。
4. 與「國際芥川龍之介學會」齊名的「国際啄木学会」鄭重推薦。

内容简介

  如果忽視啄木的詩歌才華,日本近代詩歌史則將無以成書;
  如果抽離啄木的文學成就,日本近代文學史的正確性堪疑。

  他將生活的快樂確幸、生存的壓迫苦難化做短歌,歌詠「生命的一秒」的剎那美學;
  他是日本文學的靈魂,是日本人民「心」與「聲」的代言人。

  ●日本浪漫派天才和歌詩人,在台灣第一本短歌全集譯作!
  ●從小丸子到工藤新一,日本中小學生教科書的必選經典!
  ●收錄石川啄木手稿、照片、年表,完整了解其生命歷程!

  短歌是我,悲傷的玩具

  「一生中不會再回來的是生命的一秒,我珍惜那一秒。不想讓它逃走。」
  ——石川啄木

  ●國際啄木學會指定優良圖書

  石川啄木是日本明治時代詩人、小說家與評論家,年僅二十六歲便離開人世,然而卻在短短年歲裡,在日本文壇投下一枚衝撞的天才炸彈。他的短歌忠實而樸素地記錄了思想上的漣漪,一剎那間的感受,縱使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在作品裡,處處閃爍發光;他不氣餒、不悲觀,也從不妥協,對生命充滿執拗的信念,像是烏雲背後雲層中透露出的一道射線,映在激動著的心的波濤之上……

  「和歌」是與「漢詩」相對的稱呼,以「五七五七七」的短歌形式為主流,然而,石川啄木的短歌,卻突破了這樣的限制,以及自由的方式創作短歌。題材方面,傳統短歌囿於固有題目,往往流於徒有形式,啄木短歌內容無論是懷鄉或是現實,均完全取材自日常生活,文字淺顯易懂,因此而有「生活派詩人」之稱,這也是啄木短歌膾炙人口、傳誦不止的原因。
  《一握之砂:石川啄木短歌全集》收錄石川啄木唯二的短歌作品集,分別是《一握之砂》,以及其遺作《悲傷的玩具》,全書共收錄七四五首短歌。

  《一握之砂》
  石川啄木生前公開正式出版的唯一的短歌集,共收短歌五五一首,為一九○八年至一九一○之間的作品,分為〈愛我之歌〉、〈煙〉、〈秋風送爽〉、〈難忘的人〉、〈脫下手套時〉五個部分。這是石川啄木的一部重要的抒情詩集。寫下了自己的生活回憶、懷念自己的故鄉、少年時代的往事,背井離鄉、顛沛流離生活,以及生命晚期受肺病與家庭困苦的磨難。詩集中並有風格的轉變,可說是石川啄木的詩歌藝術的縮影。

  《悲傷的玩具》
  共收啄木一九一○年十一月末起,到二十六歲死前所寫的一九四首短歌。於啄木死後當年六月出版。啄木曾形容,和歌已成為他「悲傷的玩具」,面臨家中婆媳不和而妻子離家、幼子夭折、言論不自由、文學事業上又不得志,使他思想上產生了極大的苦悶,雖然生命極苦,也有過尋死的念頭與放浪的逃避,但他始終堅信自己的理想,在他所熟悉的和歌中,尋找藝術的價值。

作者简介

石川啄木(1886年2月20日-1912年4月13日)
日本明治時代詩人、小說家與評論家,本名為石川一,別號白蘋、林中人等。

出生於日本岩手縣,出身貧苦;曾任小學代課教師、新聞記者、報社校對。早期詩歌帶有浪漫主義色彩;後來也寫小說,創作由浪漫主義轉為自然主義;一九一一年因明治政府迫害進步人士,思想開始轉變,逐漸傾向批判現實主義。一九一二年因肺結核病逝,得年二十六歲。

他的主要作品有詩歌集《憧憬》、《哨子與口哨》、《悲傷的玩具》和《一握之砂》;著有小說《病院的窗戶》和《鳥影》等。並有評論《時代閉塞之現狀》,對自然主義提出批判。他對日本傳統短歌進行革新,打破短歌一行書寫的陳規,創造了一種散文式的三行書寫短歌。他認為短歌是無法改變現實者的一種補償行為。取材自日常生活,淺顯易懂的內容,琅琅上口的詩風,贏得「國民詩人」的稱呼。對日本詩歌的發展貢獻甚大。

林水福
日本國立東北大學文學博士。曾任輔仁大學外語學院院長、日本國立東北大學客座研究員、日本梅光女學院大學副教授、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理事長、日語教育學會理事長、台灣文學協會理事長、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副校長、外語學院院長、文建會﹙現文化部﹚派駐東京台北文化中心首任主任;現任南台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系教授、國際芥川學會理事兼台灣分會會長、國際石川啄木學會理事兼台灣啄木學會理事長、日本文藝研究會理事。

著有《讚岐典侍日記之研究》(日文)《他山之石》《日本現代文學掃描》《日本文學導讀》﹙聯合文學﹚《源氏物語的女性》﹙三民書局﹚《中外文學交流》(合著、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源氏物語是什麼》(合著);譯有遠藤周作《母親》《我拋棄了的女人》《海與毒藥》《醜聞》《武士》《沉默》《深河》;井上靖《蒼狼》;新渡戶稻造《武士道》;谷崎潤一郎《細雪》﹙上下﹚《痴人之愛》《卍》《鍵》《夢浮橋》《少將滋幹之母》;大江健三郎《飼育》﹙合譯、聯文﹚;與是永駿教授編《台灣現代詩集》﹙收錄二十六位詩人作品﹚《シリーヅ台湾現代詩ⅠⅡⅢ》﹙國書刊行會出版,收錄十位詩人作品﹚;與三木直大教授編《暗幕の形象—陳千武詩集》《深淵—瘂弦詩集》《越えられない歴史—林亨泰詩集》《遙望の歌—張錯詩集》《完全強壮レシぴ—焦桐詩集》《鹿の哀しみ—許悔之詩集》《契丹のバラ—席慕蓉詩集》《乱—向陽詩集》;評論、散文、專欄散見各大報刊、雜誌。研究範疇以日本文學與日本文學翻譯為主,並將觸角延伸到台灣文學研究及散文創作。

目录

推薦序1
林水福先生翻譯啄木歌集的意義──兼談與先生的三次相遇
◎望月善次

推薦序2
台日交流的樞紐
◎森義真

推薦序3
啄木短歌的定位與林水福教授翻譯的意義
◎太田登

導讀
石川啄木和他的短歌
◎林水福

《一握之砂》
第一章/愛我之歌
第二章/煙
第三章/秋風送爽時
第四章/難忘的人
第五章/脫下手套時

《悲傷的玩具》
後記
◎林水福

附錄一:石川啄木年表

附錄二:国際啄木学会紹介
《东瀛物语:明治风华与文学新声》 一部穿越时空的文学史诗,一幅描绘明治时代社会风貌的浮世绘。 本书并非仅仅是一部文学选集,它更是一次对日本近代转型期——明治时代(1868-1912)的深度考察。在这个剧烈变动、新旧交替的时代背景下,日本以惊人的速度吸收西方文明,同时努力维护其独特的民族精神。本书汇集了这一时期内,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学作品、思想论著、社会评论及个人书信,旨在全面展现“开化”浪潮下的精神冲突与文化重塑。 第一部分:文明开化下的思想激荡 明治维新伊始,是“脱亚入欧”口号响彻云霄的年代。知识分子们面临着巨大的文化冲击。本部分精选了福泽谕吉的《劝学篇》的节选,探讨其对“实学”的倡导如何影响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我们收录了初期浪漫主义思潮的先驱——前岛谦信关于“美”与“自然”的早期论述,展示了他们如何试图在快速工业化的进程中,为个体心灵保留一处精神栖息地。 同时,我们也关注到被排斥与被压抑的声音。收录了早期自由民权运动中,一些知识分子对政府政策的尖锐批评,这些文字充满了对理想国度的憧憬与对现实体制的失望。通过这些第一手的文献,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表面繁荣的“富国强兵”之下,潜藏着的社会矛盾与思想暗流。 第二部分:文学的革新与流派的争鸣 明治中后期,日本文学迎来了真正的“近代化”。从模仿西方现实主义的小说,到试图融合日本本土审美的自然主义,文学思潮如百花齐放,又如战场般激烈交锋。 小说领域的重磅之作: 本部分集中展示了坪内逍遥对“写实主义”的理论构建,以及二叶亭四迷在翻译和创作中对日语口语化的革命性尝试。深入探讨了德富芦花笔下对农村生活细腻入微的描摹,以及岛崎藤村在《破戒》中对封建遗毒的控诉,感受那些挣扎在传统与现代边缘的人物命运。 诗歌与戏剧的探索: 这一部分着重呈现了早期浪漫主义诗歌的兴盛,特别是汲取了欧洲象征主义养分的诗人群体。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崇高情感、永恒之爱的追寻,与当时社会主流的功利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收录了早期歌舞伎现代化改造的记录和新派剧的剧本选段,揭示了传统舞台艺术在面对西方戏剧结构冲击时的自我救赎与转型。 第三部分:时代的剪影——社会生活与风俗志 文学作品往往是社会现实的折射。本部分聚焦于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变化与社会风俗的变迁,构筑起一个立体、可感的明治社会图景。 都市的崛起与市民生活: 选取了夏目漱石部分作品中对东京知识分子群体心理状态的刻画,例如他们面对西方文化时的疏离感与优越感交织的复杂心态。同时,收入了当时报章杂志上关于“文明开化”的时尚报道,从和服与西装的混搭,到咖啡馆与茶室的并存,展现了物质生活层面的深刻变革。 乡村与边缘群体的声音: 并非所有人都沐浴在开化的曙光之下。本部分也收录了一些侧重于描绘偏远地区、底层劳动者生活状态的作品片段。例如,对矿工、手工业者日常艰辛的记录,以及对传统农耕社会瓦解过程中农民心境的捕捉。这些文字,为我们理解近代化背后的代价提供了重要视角。 第四部分:私语与絮语——书信、日记与未竟之思 最能触及时代灵魂的,往往是那些未曾为公开发表而精心雕琢的私人文本。本部分精选了数位重要作家、思想家之间的往来信件。通过这些私密的交流,我们可以窥见他们思想形成的关键时刻、创作瓶颈时的挣扎,以及在政治动荡面前的真实恐惧与希望。 例如,几位文坛巨擘在探讨“日本精神该走向何方”时,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焦虑与坚持;他们对文学责任的理解,以及对后辈作家的殷切期盼。这些手迹,为我们勾勒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群体的群像,展现了他们复杂而充满人性的侧面。 结语:历史的余响 全书最后以一篇权威学者对明治文学遗产的梳理与评价作结。文章不作简单褒贬,而是探讨了明治时代所奠定的现代日本文化基石,以及这些文学遗产在二十世纪至今所产生的持续影响。 《东瀛物语:明治风华与文学新声》 是一部厚重的文献集,它不仅是研究日本近代文学史的必备参考,更是对所有关注文化转型、社会变迁、以及人类在剧变时代中如何定义“自我”的读者,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通过这些斑驳的文字,我们得以触摸一个伟大而矛盾的时代的心跳。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编排逻辑实在称得上是大师级的处理。它没有采用那种机械的年代顺序,而是似乎根据情感的起伏和主题的递进进行了巧妙的编排,使得整部作品读起来像是一首连贯的、跌宕起伏的长篇叙事诗。你可以在其中清晰地感受到诗人从早期的迷惘与对生活的愤懑,逐渐过渡到对日常细微之美的捕捉与接纳。那些描绘自然景物的诗句,比如清晨的薄雾、夏日的蝉鸣,或是冬日雪后的寂静,都充满了令人心碎的细腻和对生命本真的深刻洞察。这种编排上的用心,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让读者不必刻意去梳理脉络,情感的洪流自然而然地将你推向每一个高潮和低谷。它不是零散的片段堆砌,而是一部有机的、呼吸着的生命记录。

评分

关于翻译的质量,我必须给予高度赞扬。要知道,要精准地传达日语中那种特有的音韵美和文化内涵,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但这本书的译者显然下了深厚的功夫,他们成功地在保持原作精神内核的同时,为中文读者构建了一个易于理解且富有诗意的表达世界。那些在原文中可能略显晦涩的意象,经过恰当的转译后,变得清晰而富有张力。我对比了几首自己熟悉的片段,发现译文不仅忠实于原意,更在中文的语境下,重新焕发出了一种新的生命力。这种“信、达、雅”的平衡把握,使得即便是对日语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毫无障碍地感受到诗人语言的魅力和思想的深度。

评分

坦白说,我过去对“短歌”这种形式一直抱有一种距离感,总觉得这种极简的格式难以承载复杂的情感。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那些短短的几行字里,却蕴藏着足以让人反复咀嚼的况味。它展示了一种惊人的凝练艺术,能够在一瞬间捕捉到稍纵即逝的瞬间感,那种“物哀”的美学,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读到一些关于失落、漂泊的篇章时,那种突如其来的酸楚会直击心脏,让人猛地停下,闭上眼睛,细细回味那份不加修饰的真诚。它不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将最朴素的生命体验提升到了哲学的层面。这种返璞归真的力量,才是它最令人震撼的地方。

评分

这本诗集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略带泛黄的纸张质感,配合着沉稳的排版,仿佛一下子就将人拉回了那个充满浪漫与忧愁的明治末期。每一次翻开它,指尖拂过那些精心雕琢的文字,都能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共鸣。我尤其喜欢扉页上那幅手绘的插图,寥寥数笔,却勾勒出了诗人那种特有的,略带颓废又无比清澈的眼神。这本书的字体选择也十分考究,宋体的清秀与诗歌的古典韵味完美融合,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文学作品的读者,也能轻松沉浸其中,不会感到阅读上的疲惫。它不仅仅是一本诗歌的汇编,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存在。那种沉甸甸的手感,让人觉得手中握着的,是某个时代真挚情感的凝结。我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点上一盏暖黄色的台灯,慢慢品味这些短句,感受那种简洁中蕴含的巨大力量。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收获,是一种看待日常世界的全新视角。读完后,我发现自己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变得异常敏锐。无论是走在喧嚣的街头,看到一片被风吹落的树叶,还是在平凡的午后,品尝一杯略带苦涩的咖啡,我都能从中捕捉到某种诗意的光芒。诗人将自己全部的生命经验,都倾注在了对这些微小事物的观察之中,这份专注和深情,感染着每一个读者去重新审视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它不是一本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更像是一位沉默的朋友,在你需要的时候,为你提供一种超越日常琐碎的慰藉与启发。这本书,真正做到了用极少的文字,承载了无限的可能性与人生的况味。

评分

好。。。。。。。。。。。。

评分

好。。。。。。。。。。。。

评分

可以可以可以

评分

好。。。。。。。。。。。。

评分

好。。。。。。。。。。。。

评分

可以可以可以

评分

可以可以可以

评分

好。。。。。。。。。。。。

评分

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