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原理 案例 适用(修订版) | 作者 | 戴长林,罗国良,刘静坤 |
| 定价 | 78.00元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 ISBN | 9787519712723 | 出版日期 | 2017-09-01 |
| 字数 | 378000 | 页码 | 391 |
| 版次 | 2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中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原理·案例·适用(修订版) 》详细阐述了改革历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相关问题的理论思索、制度设计的架构考量以及改革走向的远景展望。同时,本书从全国各地法院选择若干典型案例,就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的常见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阐释,可指导各级司法部门准确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2017年4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本书根据该规定进行了系统的修订。 |
| 作者简介 | |
| 戴长林,1956年生,江西省浮梁县人,法学学士,教授。现任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一级高级法官,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江西省上饶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刑事审判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党组成员,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副厅级),江西省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副庭长、庭长等职。主编、副主编《刑事审判方法》《网络犯罪司法实务研究》《刑事案件涉案财物处理程序》《〈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和'两高三部'〈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理解与适用》《量刑规范化办案指南》《量刑规范化案例指导》等著作十余部,发表论文数十篇。 罗国良,1969年生,湖南省邵阳县人,法学博士,教授。现任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副庭长、高级法官。曾做教师、律师。参编:《刑事证据规则理解和适用》《新刑事诉讼法法官培训教材》《刑事审判方法》《网络犯罪司法实务研究》《刑事案件涉案财物处理程序》《量刑规范化实务手册》《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等。 刘静坤,1980年生,吉林省四平市人,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后。现为高人民法院法官。著有《法庭上的真相与正义》《美国侦查制度研究》,译有《犯罪重建》《司法错误论》,参编参译著作十余部,发表文章百余篇。 |
| 目录 | |
| 上篇非法证据排除制度�i原理 |
| 编辑推荐 | |
| 作者系中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改革的亲历者以及具体制度设计的参与者。《中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原理·案例·适用(修订版) 》详细阐述了改革历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相关问题的理论思索、制度设计的架构考量以及改革走向的远景展望。同时,从全国各地法院选择若干典型案例,就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的常见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阐释,可指导各级司法部门准确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是在一家口碑不错的书店里偶然发现这本《中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原理 案例 适用(修订版)》的。我对法律,尤其是与司法公正相关的制度有着浓厚的兴趣,而非法证据排除,在我看来,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约束国家公权力的一道关键屏障。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点明了其核心内容,从“原理”到“案例”,再到“适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特别好奇“案例”部分,因为理论的学习总是需要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真实的案例来理解法律条文的生命力,以及它在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中是如何被解读和运用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发人深省的案例,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帮助我更全面地认识这一制度。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分量,“中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原理 案例 适用(修订版)”。当我第一次在湖北新华书店看到它的时候,立刻就被吸引住了。我一直对法律的运作机制,尤其是那些关系到个人权利保障的方面很感兴趣,而非法证据排除,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想象一下,在审判过程中,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证据,如果能够轻易被采纳,那将是对公正的极大损害,甚至会冤枉无辜。这本书,从书名上看,就深入浅出地探讨了这一制度的核心——“原理”,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想了解这个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在法治建设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以及它背后蕴含着怎样的价值追求。
评分作为一名对法律理论感兴趣的读者,我在湖北新华书店的货架上看到了这本书。《中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原理 案例 适用(修订版)》这个书名,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认为,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就在于其证据规则的完备性和执行力度,而非法证据排除制度无疑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这本书的“原理”部分,很可能是在为我们揭示这一制度的深层逻辑和法理基础,这对于构建一个更公平、更有效的司法体系至关重要。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阐释这些原理的,是否能够让我们深刻理解为何要设立这一制度,以及它在整个刑事诉讼链条中是如何运作的。
评分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这本书的。当时我正在思考一些关于刑事诉讼程序的公正性问题,特别是如何避免在侦查和审判过程中出现程序不正义。非法证据排除制度,顾名思义,就是为了杜绝那些违法获取的证据被用来定罪量刑,这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证司法公正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这本书的副标题“案例”让我尤为关注,理论固然重要,但生动的案例更能直观地展现法律的实践,让我理解抽象的法条是如何在现实的诉讼活动中发挥作用的。我很好奇,书中会收录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这些案例又是如何被分析和解读的,从中又可以汲取哪些经验教训。
评分在湖北新华书店闲逛的时候,一本名为《中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原理 案例 适用(修订版)》的书吸引了我的注意。我一直对法律制度的细节颇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体现法治精神和保障公民权利的方面。非法证据排除,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项至关重要的制度,它直接关系到司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书名中的“原理”二字,让我期待能够深入了解这一制度背后的理论支撑和价值取向。是什么样的法理基础,使得我们必须排除非法证据?这种排除的逻辑又是什么?这些都是我想在这本书中寻找答案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