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全新增订版)+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全新增订版)+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 全3册
|
| 作者: | 刘称莲 著作 |
| 市场价: | 108元 |
| ISBN号: | 9787550285415 9787550285408 9787550285392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其他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6-11-01 | 版次:3 | 页数:264 |
| 印刷时间:2016-11-01 | 印次:1 | 字数:179千字 |
| 目录《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全新增订版)》 | |
| 再版序 推荐序一 陪伴是*好的爱 推荐序二 看不见的“用心” 阅读导航 01 生活 越玩越出色 我家的“游戏时间”和“家庭日” 大自然是本无字的书 特别的体验,特别的收获 养殖与种植:体验生命的神奇 一个月才完成的拼图 从小运动好处多 呼朋唤友好人缘 02 阅读 泡在书海里 为孩子营造阅读的氛围 书店是我家的“**书房” 有书读,还要让孩子读到书 挑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 报纸杂志,鲜活的知识 被翻烂的“百科全书” 穷人家的孩子也能有书读 妈妈的“下水”作文 03 学习 学习是一颗糖 择校,是因为伤不起 耐心等一等初入学的孩子 呵护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不断激励,成就孩子的自信 好心情是喜欢上学的“吸铁石” 学习习惯的培养要趁早 语文学习的好方法――阅读与写作 引领孩子进入英语世界 警惕孩子偏科 应对错题有妙招 课外班的选择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 小升初,总有一款适合你 04 品格 我们要彼此听话 孝敬父母,从大人做起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不随便丢弃东西的小女孩 做,方知生活百味 当女儿乱花钱之后 小心呵护孩子珍爱生命的心 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收获 05 心理 让天使自己飞翔 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长大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机会 亲子沟通需要心的交流 当孩子“闹情绪”的时候 清晨等在门口的小男孩 科学引导,健康上网 走近青春期,由指导变陪伴 06 沟通 换个方式表达爱 我家的“邮筒”和“BBS” 爸爸表达爱的独特方式 “契约约束”很有必要 不做书桌上的“直升机父母” 收藏孩子成长的足迹 教师节给老师送礼 张老师颁发的小奖品 现代版“孟母三迁” |
| 作者简介 | |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全新增订版)》 刘称莲,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师,亲子关系培训师。2013年被评为“中国榜样家长”,2014年其家庭被评为中国首届“书香之家”,2015年其家庭被评为“***美家庭”,2015年被评为年度“*具影响力的家庭教育作家”。 |
| 内容介绍 |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 要和孩子做朋友,我们就得像个朋友, 不能对朋友做的事,我们都不能做。 走过小学六年,乖巧听话的孩子,悄悄变成了满身是刺的小刺猬。莫名其妙的偏执、终日紧闭的心门、偷偷进行的恋爱……这些看似叛逆的背后,蕴含的却是成长的力量,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了,他们急于证明,我已长大。 “陪伴教育”专家刘称莲将自己陪女儿走过青春期的故事娓娓道来,让我们明白对眼前“来得偶然,去得必然”的孩子,作为父母能做的就是“尽其当然,顺其自然”。因为所有教育的*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全地离开我们的怀抱,在外面的**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做一个冷静克制的观察者、建议者,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决定者。不侵犯孩子的界限,允许孩子有独立的自我存在。只有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和孩子是独立的两个人的时候,真正的沟通才可能发生。
《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全新增订版)》 不着急,也来得及,陪孩子一起享受吃“苦”的幸福。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全新增订版)》 小学六年,决定和影响了人生后面的六十年。 孩子的成长是自然且独特的,教育zui坏的示范就是给一个孩子的成长设限,不要随意在孩子生命的白纸上写下我们的规定。放低期许,放慢脚步,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
我必须承认,我最初是带着怀疑的态度购买的这套书,因为市面上同类书籍太多了,大多是老生常谈,没什么新意。但翻开这本关于小学阶段的书籍后,我的看法立刻改变了。作者的文笔带着一种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她不仅仅是在谈论学习方法,更多的是在塑造孩子的品格和习惯。我特别欣赏她对“学习兴趣”的培养那一部分的论述。她没有一味强调刷题和分数,而是提倡将生活与知识紧密结合。举个例子,书中介绍了一个如何利用逛超市来教孩子做数学题的场景,非常生动有趣,我立刻在周末的采购中实践了,效果出奇地好,孩子完全没有察觉到“我在学习”,而是在“玩耍”中掌握了应用题的思维。对于低年级孩子容易分心的问题,书里提供的应对策略也非常实用,不是一味地批评,而是教我们如何设置更有吸引力的“任务清单”。读完关于小学教育的这部分,我对自己肩上的责任感更清晰了,不再只是关注眼前的成绩,而是着眼于为未来十几年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情感和习惯基础。
评分坦白说,市面上很多育儿书都会给家长树立一个“完美父母”的标杆,读完之后只会徒增焦虑,觉得自己哪儿都做不好。然而,刘称莲老师的这套书最大的闪光点在于它的“真实性”和“可复制性”。她从不避讳在书中分享自己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误区,这让我感觉特别亲切,好像我的挣扎是被理解和接纳的。比如,她坦承在孩子进入初中后,自己也曾因为沟通不畅而感到挫败,但正是通过不断反思和学习书中的方法,才得以突破。这种“过来人”的分享,远比那些高高在上的理论更有说服力。书中给出的建议,比如如何合理分配与学习有关的时间和与情感连接有关的时间,都非常具体到可以立即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它不是要求我变成一个“教育专家”,而是鼓励我成为一个“更智慧的陪伴者”,这种恰到好处的尺度感,让我读起来轻松,用起来有效,这才是真正的育儿宝典。
评分这套书的第三部分,也就是针对高中阶段的规划,简直是高三家长们的“救命稻草”。我的孩子正处于高考前的关键时期,压力大到我们全家都感到窒息。这本书并没有提供什么快速提分的“秘籍”,它聚焦的,是心理调适和时间管理这两大核心难题。作者对于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抗压缓冲带”的描述,非常细腻到位。我记得有一段话是关于“如何处理考试失利带来的负面情绪”,书中建议家长应该扮演“情绪的稳定器”,而不是“压力的放大器”。这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过去总是习惯性地追问分数和排名,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负担。书中还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番茄工作法”在学习中的变体应用,帮助孩子克服拖延症,提高专注时长。对于那些在学习和生活间挣扎的高中生家长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持,让我们知道,在冲刺阶段,除了学业,保护好孩子的心灵健康同样重要。它让我明白,陪跑的过程,比终点的成绩,更能定义我们和孩子的关系。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新手爸妈”量身打造的指南!我是在孩子即将升入初中时偶然发现它的,当时心里那叫一个七上八下的,完全不知道如何跟上孩子的节奏。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接地气,没有那些高深莫测的教育术语,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耳边细细道来。特别是关于青春期心理变化的那些章节,简直是醍醐灌顶。我以前总以为孩子不听话是故意捣乱,读了之后才明白,很多行为背后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它教我的不是“控制”孩子,而是如何“理解”和“引导”。比如,它提到了一个“有效倾听”的技巧,让我学会了在孩子说话时放下手机,真正地看着他们的眼睛,而不是敷衍地应付。这种细节上的指导,比任何宏大的理论都更有操作性。说实话,自从我开始尝试书中的一些方法,我跟孩子的沟通明显顺畅了很多,争吵的频率也大大降低了。这本书让我从一个焦虑的家长,慢慢变成了一个更有耐心、更有章法的“陪伴者”。它确实帮助我建立起一个更健康、更平等的亲子关系框架,那种感觉,就像找到了迷雾中的灯塔。
评分我最欣赏这本书的地方,在于它贯穿始终的“整体观”。它不是将小学、初中、高中割裂开来单独讨论,而是清晰地描绘了一个孩子在十二年成长周期中的认知、情感和社交需求是如何层层递进、相互关联的。例如,在初中部分提到的“自主性萌芽”,是如何在前几年“依恋建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让我对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有了更深远的理解。我感觉自己像是在阅读一本关于“孩子成长的编年史”,而作者就是那位高明的历史学家,为我们标示出每一个重要转折点上的注意事项。这种跨阶段的视野,避免了我在孩子进入新阶段时,产生“手足无措”的感觉,因为我已经对即将到来的挑战有了预判。它提供的是一套完整的“育儿操作系统”,而不是零散的“补丁程序”。这本书让我学会了“预先准备”,而不是“被动应对”,这对于追求稳定和长远发展的家庭教育来说,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正版?希望是,送人的!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正版?希望是,送人的!
评分挺好的
评分正版?希望是,送人的!
评分挺好的
评分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