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零基础学素描从入门到精通 | 
| 作者: | 蓝博艺站 | 
| 市场价: | 39.80元 | 
| ISBN号: | 9787113238063 | 
| 出版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7-10-01 | 版次:1 | 页数:255 | 
| 印刷时间:2017-10-01 | 印次:1 | 字数: 千字 | 
| 编辑推荐 | |
| 绘画素描入门教材 全面涵盖素描6大主题 深入解读铅笔素描重点与难点要领 内容直击要点,步骤简单易学,从零开始学素描 随书附赠专业素描本,及220分钟教学视频 | 
| 目录 | |
| 第1章 素描工具一览 1.1 主要工具 / 10 1.1.1 铅笔 / 10 1.1.2 橡皮及纸张 / 14 1.2 辅助工具 / 16 1.2.1 常用的辅助工具 / 16 1.2.2 辅助工具的使用 / 16 1.2.3 辅助工具的表现技法 / 18 1.3 正确的绘画姿势 / 19 1.3.1 握笔姿势 / 19 1.3.2 坐姿和站姿 / 20 第2章 素描基础知识 2.1 素描基础技法练习 / 22 2.1.1 笔锋的使用 / 22 2.1.2 结合笔锋的线条 / 23 2.1.3 练习使用排线 / 24 2.2 构图形式 / 25 2.2.1 常见的构图形式 / 25 2.2.2 视觉中心点的把握 / 28 2.3 比例关系 / 29 2.4 透视关系 / 30 2.4.1 近大远小的透视 / 30 2.4.2 视点和视平线 / 31 2.4.3 常见的三种透视 / 32 2.5 观察与起形 / 35 2.5.1 抓住物体的外形 / 35 2.5.2 利用辅助线起形 / 36 2.5.3 切线起形 / 37 2.6 结构素描的概念 / 40 2.6.1 什么是结构素描 / 40 2.6.2 几何体的结构 / 41 2.7 光影的秘密 / 47 2.7.1 光影的变化 / 47 2.7.2 素描里的黑白灰 / 48 2.7.3 三大面五大调 / 49 2.7.4 投影 / 51 2.8 质感 / 52 2.8.1 陶罐的质感 / 52 2.8.2 玻璃的质感 / 53 2.8.3 金属的质感 / 54 2.8.4 布料的质感 / 55 2.8.5 木头的质感 / 56 2.8.6 陶瓷的质感 / 57 2.8.7 毛绒的质感 / 58 第3章 石膏几何体 3.1 单个几何体 / 62 3.1.1 立方体 / 62 3.1.2 三角锥 / 65 3.1.3 圆柱体 / 68 3.1.4 圆锥体 / 71 3.1.5 十字贯穿体 / 74 3.1.6 球体 / 77 3.1.7 圆锥贯穿体 / 80 3.2几何体组合 / 83 3.2.1 两个几何体(一) / 83 3.2.2 两个几何体(二) / 87 3.2.3 三个几何体(一) / 91 3.2.4 三个几何体(二) / 95 3.2.5 三个几何体(三) / 99 3.2.6 多个几何体(一) / 103 3.2.7 多个几何体(二) / 108 第4章 静物素描 4.1 单个静物 / 114 4.1.1 芒果 / 114 4.1.2 苹果 / 117 4.1.3 长南瓜 / 120 4.1.4 鸡蛋 / 123 4.1.5 坛子 / 126 4.1.6 黑色陶罐 / 129 4.1.7 饮料瓶 / 132 4.1.8 啤酒瓶 / 135 4.1.9 钵盂 / 138 4.1.10 易拉罐 / 141 4.1.11 菜刀 / 144 4.2 组合静物 / 147 4.2.1 带几何体的组合静物 / 147 4.2.2 简单的组合静物 / 151 4.2.3 多个水果组合静物 / 154 4.2.4 文具组合静物 / 158 4.2.5 砂锅组合静物 / 162 4.2.6 花瓶组合静物 / 167 第5章 石膏头像 5.1 罗马青年 / 173 5.2 高尔基石膏像 / 177 5.3 海盗塞内卡 / 181 5.4 小卫朱利诺 / 185 5.5 大卫 / 189 5.6 伏尔泰 / 193 5.7 阿格里巴 / 197 5.8 罗马王 / 201 5.9 荷马 / 205 5.10 马赛 / 210 第6章 头像素描 6.1 头骨和肌肉 / 215 6.2 人头像 / 216 6.2.1 正面男青年 / 216 6.2.2 侧面男青年 / 221 6.2.3 正面女青年 / 226 6.2.4 正侧女青年 / 231 6.2.5 侧面女青年 / 236 6.2.6 侧面男中年(一) / 241 6.2.7 侧面男中年(二) / 246 6.2.8 正面女老年 / 251 ...... |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从认识铅笔开始你的绘画之旅;橡皮除了擦除修正之外还有许多你不知道的妙用;选用纸张也是一门大学问。接下来进入铅笔的线条入门练习,让我们领悟如何通过线条去表现画面的层次与质感。通过掌握基本的素描技法,在脑海中有了对画面色调的节奏性和布局的概念之后,我们在处理画面时会更加有把握。在有了素描绘制技法的基础之上,就可以从简单的物体开始着手练习,从易到难,循序渐进,zui终使你能够画出一幅完整、细腻的素描作品来 | 
| 作者简介 | |
| 蓝博艺站,是一个由多位有丰富绘画经验、长期编写艺术类图书的专职作者,以及一批热爱艺术、热爱绘画的兼职撰稿人组成的专业编写团队。 | 
作为一个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素描,但总感觉自己在原地踏步的人,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新的启发。我之前的学习可能过于碎片化,总是跟着网上的零散教程东学一点西学一点,缺乏系统性。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它从最基础的线条练习开始,逐步过渡到形状的概括,再到明暗关系的把握,最后才涉及到更复杂的物体组合和写实表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关于“观察方法”的讲解。书里强调了“形、体、光、质”这四个基本要素,并且详细阐述了如何在写生中运用这四个要素。比如,在观察一个物体时,不能只看它的轮廓,还要看它的体积感,光线是如何照射在物体上形成明暗,以及物体的表面质感是什么样的。它还介绍了一些辅助观察的技巧,比如用眼睛去测量比例,用手去感受物体的形状等等。这些方法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如果在实践中真正去运用,会极大地提高我们对物体的感知能力。我之前画静物时,总是画不出物体的真实感,感觉像是纸片一样,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这是因为我没有真正地去“看”物体,而是“想”当然地去画。它鼓励我去用不同的角度去审视物体,去发现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结构。
评分我一直对写生充满了向往,但每次拿起笔来,面对着真实的物体,总感觉无从下手,画出来的东西总是和实物差距太大。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它不仅仅是一本素描教程,更像是一位耐心负责的老师,一步步地引导我如何去“看”和“画”。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在讲解如何画“速写”的部分,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技巧。我之前以为速写就是随便画几笔,但这本书让我明白,速写虽然追求速度,但同样需要抓住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动态。它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快速捕捉物体轮廓、体积和动态的方法,比如如何运用概括性的线条,如何用简单的几何形体来构建物体,以及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和疏密来表现物体的层次感。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人物速写时,强调了对人物动态和比例的把握。它不是让你一笔一画地去画出每个细节,而是让你抓住人物的整体姿态和最重要的特征。通过这本书,我开始尝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速写练习,比如画公园里的人,街边的建筑,甚至是家里的宠物。每一次的练习,都让我感觉自己在一点点进步,我开始能够更自信地捕捉物体瞬间的形态,而不是被细节所困扰。
评分我一直对素描充满了好奇,但总觉得那是一种高不可攀的艺术,需要天赋和多年的训练。直到我偶然发现了这本书,才让我看到了希望。这本书的讲解方式真的非常细腻,它没有上来就甩给你一堆复杂的理论,而是从最最基本的光影原理讲起。我之前对光影的概念模模糊糊,总觉得画出东西的形状就已经很不错了,但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图例和清晰的文字,让我真正理解了光线是如何塑造物体的体积感的。它从最简单的几何体开始,比如球体、立方体、圆柱体,一步步地讲解如何观察和表现这些基本形体上的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我记得有一节讲的是如何用不同灰度的铅笔来表现不同程度的明暗,它甚至细致到教你如何用排线的方式来模拟不同的材质,比如光滑的金属和粗糙的木头。这一点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以为画出明暗只是靠涂,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细致的排线和笔触也是表现光影的重要手段。而且,书中不仅仅是理论,还有大量的范例,每一个范例都配有详细的步骤图,让我可以跟着一步步地模仿。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讲解如何观察物体,如何将其分解成简单的几何形体,然后再进行细致的刻画。这一点对于我这样总是看着一个整体却无从下手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它让我明白,素描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建立在对真实物体的观察和理解之上。
评分这本书的“进阶”部分,真的让我眼前一亮。我之前总以为素描学到能画出基本形体和明暗就差不多了,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素描更广阔的可能性。它不仅仅是停留在基础的技法讲解,而是开始深入探讨如何表现不同的材质和质感。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了如何表现金属的光泽、玻璃的透明感、布料的褶皱等等。这些都不是简单的通过明暗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更精细的笔触和对光线反射的深入理解。书里用大量的范例图来展示这些效果,每一个范例都配有详细的步骤拆解,让我能够清楚地看到作者是如何通过不同的用笔方式和排线技巧来达到这些效果的。我尝试着去模仿,虽然一开始效果不尽如人意,但通过反复练习,我渐渐地感觉到自己对材质的表现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素描不仅仅是“画得像”,更是“画得有质感”,能够让观者通过画面感受到物体的真实触感。这种对细节的追求和对表现力的提升,让我觉得自己的素描学习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评分我一直对人物的五官素描特别感兴趣,但每次画出来都感觉怪怪的,没有神韵。这本书在讲解面部五官的画法时,简直是把我之前所有的困惑都解开了!它没有上来就教你画眼睛怎么画,鼻子怎么画,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出发,先讲解了面部的基本结构,比如颅骨的形状,五官在面部的位置关系,以及不同脸型所带来的细微差别。这让我明白,画五官不是孤立地画,而是要放在整个面部结构的大背景下去理解。然后,它才一步步地深入讲解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结构和画法。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眼睛的讲解,不仅讲了眼球的形状,还讲了眼睑的结构,睫毛的走向,甚至还有眼角的细微变化。这些细节的刻画,让人物的眼睛立刻变得生动起来。同样,它对嘴巴的讲解,也让我明白了唇部的体积感和唇纹的表现方式。而且,书中穿插了大量的人物头像写生范例,每一个范例都配有详细的步骤图,让我可以跟着一步步地学习。通过这本书,我开始能够画出更有神韵、更具生命力的人物五官,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喜欢画风景的人,但总是觉得画出来的风景不够“有感觉”,缺乏一种意境。这本书在讲解风景素描的部分,给了我全新的视角。它不仅仅是教我如何画树、画山、画水,而是更注重于如何捕捉风景的“神韵”和“氛围”。它强调了在写生风景时,如何去观察光线的变化,如何去表现不同天气下的景象,比如晴天的明亮,阴天的朦胧,甚至是雨天的湿润感。我记得有一节讲的是如何用线条来表现树叶的层次和动态,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我之前总是把树叶画得过于规整,缺乏自然生长的感觉,这本书教我如何通过不同的线条组合来表现树叶的疏密和光影。而且,它还介绍了如何利用“景深”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让风景看起来更具立体感。通过这本书,我开始能够更有意识地去捕捉自然风景的美,不仅仅是记录下事物的形状,更是去感受和表达大自然的情感。我现在的风景画,似乎也多了几分生命力。
评分我一直以为素描只是黑白的世界,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色彩之外的丰富层次。它在讲解明暗对比的时候,不仅仅是简单地告诉你要“画暗”或“画亮”,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灰度之间的微妙关系。我记得有一节讲的是如何利用“反光”来增强物体的体积感,这一点我之前从来没有注意到。书里通过对比强烈的范例,让我看到了同一个物体,因为对反光的处理不同,呈现出的立体感会有天壤之别。它甚至还介绍了如何利用“空气透视”来表现远近关系,让画面更具空间感。这一点对于我之前画静物总是显得扁平、缺乏纵深的毛病,简直是“对症下药”。而且,书中的一些排线技巧讲解,也非常实用。我之前总是用一种单一的方式排线,显得画面很单调,这本书介绍了很多不同的排线方式,比如交叉排线、顺着形体排线、跳跃式排线等等,并且详细说明了每种方式在不同情况下的运用。通过学习这些技巧,我感觉自己的画面表现力大大增强,不再是那种“死板”的线条,而是能够更灵活地运用线条来塑造形体和质感。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为一名从小学就渴望拿起画笔,却总是因为“画不好”而屡屡放弃的“手残党”,我对于“零基础”这三个字简直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它给了我重新尝试的勇气,恨的是我害怕它又是那些看了等于没看、讲了等于白讲的“入门教程”。但事实证明,我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朴实却不失专业的排版吸引了。封面虽然不花哨,但“零基础学素描,从入门到精通”这几个大字,就像给我打了一剂强心针。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目录,让我对学习的脉络一目了然。第一章就没有直接跳到画鼻子画眼睛,而是从最基础的工具介绍开始,比如铅笔的型号、橡皮的种类、纸张的选择等等,这些细节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对于我这样的新手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它详细解释了不同型号的铅笔如何影响线条的粗细和明暗,不同的橡皮有什么样的功能,以及什么纸张适合初学者练习,避免了我在购买工具时的盲目性。更让我惊喜的是,书里还穿插了一些“画前准备”的小贴士,比如如何正确握笔,如何放松肩膀,这些都是我之前完全没有意识到的,但却对绘画的流畅度和舒适度有很大影响。我一直以为只要拿起笔就能画,但这本书告诉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更要“利其手”。它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让我感觉每一步都踏实可靠,而不是那种“天上掉馅饼”式的快速精通,这才是真正的“零基础”该有的样子。
评分我一直对素描静物里的“质感”表现情有独钟,但总是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这本书在讲解如何表现不同材质的静物时,简直是给了我一个“秘密武器”。它详细讲解了如何区分和表现金属的光泽、陶瓷的温润、木头的纹理、玻璃的透明等等。我记得其中有一章节专门讲了如何表现玻璃杯里的水,以及水面上折射的光线。这一点对我来说,一直是很大的挑战。书里通过精细的图例和步骤,让我看到了作者是如何运用细腻的排线和对光线的敏锐观察,来创造出逼真的水体效果。它还提到了如何在表现不同材质时,运用不同的笔触和力度,比如在表现光滑表面时要用细腻平滑的线条,在表现粗糙表面时可以运用更富有变化的笔触。通过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静物写生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我不再是简单地把物体画出来,而是能够让画面中的物体“触手可及”,充满真实的生活气息。
评分我一直认为素描是一项孤独的艺术,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让我感觉仿佛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我身边手把手地教导。它不仅仅提供了大量的图例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学习素描的态度和方法。书里反复强调了“观察”、“理解”和“表达”这三个核心概念。它鼓励我去用“心”去观察,去理解物体的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然后用自己的画笔去“表达”出自己所看到和感受到的。我特别喜欢书里的一些“小贴士”,比如在练习遇到瓶颈时,可以尝试换一种工具,或者换一个角度去观察,甚至只是休息一下再继续。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建议,却能在我感到沮丧的时候,给予我莫大的鼓励。而且,这本书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自我评价作品的建议,让我能够更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素描教材,更像是一本能够陪伴我成长的学习伙伴,让我对素描的学习充满了信心和热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