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家小楷:文征明小楷精选1+2套装+明文徵明小楷 历代碑帖 楷书字帖 楷体临摹共3本

历代名家小楷:文征明小楷精选1+2套装+明文徵明小楷 历代碑帖 楷书字帖 楷体临摹共3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文征明 著
图书标签:
  • 书法
  • 字帖
  • 楷书
  • 文征明
  • 明代书法
  • 临摹
  • 碑帖
  • 艺术
  • 文化
  • 书法练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艺林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安徽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9849430
商品编码:18079373988

具体描述

此书为古帖,原本拓印,内容完整 附简体旁注 书名:历代碑帖精粹   明文徵明小楷 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 开本:16开(29.5*21cm) 页数:71 页

目录:

 

赋得落花诗十--------------------------1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之什-----------------9

 

再和徵明昌谷落花之作-----------------13

 

和石田先生落花十诗--------------------17

 

三答太常吕公见和落花之作------------21 

 

离骚经-------------------------------------28

 

梦辞九歌----------------------------------40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50

 

老子列传----------------------------------55

 

前赤壁赋----------------------------------60

 

后赤壁赋----------------------------------64

 

真赏斋铭有叙-----------------------------67

基本信息:

书名:历代名家小楷系列:明 文徵明小楷精选1
丛书名:历代名家小楷系列


基本信息: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0-01
版次:1
印次:
页数:45
ISBN:9787530570494
开本:16开
纸张: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历代名家小楷系列:明 文徵明小楷精选1》适合书法学习者的临摹、欣赏和收藏,收入多位书家的大量名帖,高度清晰还原传世碑帖原貌,特别小的字体作局部放大,作品增加释文注解,是临习的范本。《历代名家小楷系列:明 文徵明小楷精选1》不仅是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习小楷的*佳范本之一,同时也是书法理论家研究小楷难得的好范本。作者在编辑过程中,力求甄选书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家的代表作,尽可能搜集并选择传世范本呈现给读者。


作者简介:
洪亮,又名传亮,号九牛,祖籍安徽绩溪,1961年4月生于浙江安吉。历任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书法》执行编辑。2005年至今在国内外大学讲学。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委员、中央书画院副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研究员、清华大学书画高研班导师、美国费佛尔大学孔子学院名誉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14年8月,洪亮工作室书学研究会在清华大学成立。2015年6月,北京洪亮书画艺术馆开馆。出版专业图书76种。

基本信息:

书名:历代名家小楷系列:明 文徵明小楷精选(2)
丛书名:历代名家小楷系列


基本信息: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0-01
版次:1
印次:
页数:42
ISBN:9787530570487
开本:16开
纸张: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历代名家小楷系列:明 文徵明小楷精选(2)》介绍了,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诸体皆胜。自汉末以来,由隶书发展而来的小楷日益成为了古代文人的日用书体,因其圆润、娟秀、挺拔的特点成为了历代正书的典范。《历代名家小楷系列:明 文徵明小楷精选(2)》旨在让读者体味不同书家小楷结体运笔之丰神,实现小楷运用灵活、结体空灵、章法有致的书艺效果。


作者简介:

洪亮,又名传亮,号九牛,祖籍安徽绩溪,1961年4月生于浙江安吉。历任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书法》执行编辑。2005年至今在国内外大学讲学。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委员、中央书画院副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研究员、清华大学书画高研班导师、美国费佛尔大学孔子学院名誉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西泠印社社员、q-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14年8月,洪亮工作室书学研究会在清华大学成立。2015年6月,北京洪亮书画艺术馆开馆。出版专业图书76种。







《中国书法史纲要》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学习者及研究者提供一部全面而深入的中国书法发展史的概述。全书以时间为轴线,以书体演变为核心脉络,系统梳理了中国书法自萌芽至近现代的演变轨迹,深入剖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书法艺术的风格特征、代表人物及其时代背景下的文化意蕴。 第一编:书法的滥觞与早期探索(先秦至两汉) 本篇追溯了中国文字的起源,从甲骨文的卜辞刻划,到金文的庄重典雅,展现了早期文字符号向成熟书体的过渡。重点阐述了篆书在秦代的统一与规范化,及其在秦篆与汉隶之间的衔接作用。 秦代:小篆的规范化与隶变初启 详细介绍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李斯主导的文字规范化运动,小篆的结构特点和审美取向。同时,深入探讨了隶书在秦汉之际的萌发及其历史必然性。隶书的产生,标志着中国书写从“写意”向“写实”的重大转变,为后世楷、行、草书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汉代:隶书的鼎盛与草书的萌芽 汉代是隶书艺术风格高度成熟的时期。本章细致分析了汉隶的“蚕头燕尾”的笔法特征,及其在碑刻、简牍上的广泛应用。通过对《张迁碑》《曹全碑》等代表性碑刻的精到解读,揭示了汉隶雄浑、朴拙、自由的时代精神。此外,对汉代章草的出现及其作为连接隶书与今草的桥梁作用进行了详尽论述。 第二编:魏晋风度与书体的确立(魏晋南北朝) 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获得了空前的独立地位,士人精神渗透其中,形成了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然情趣的“魏晋风度”。 楷书的形成与钟王体系的奠定 本篇重点阐述了楷书——这一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字体——是如何在汉隶的基础上,逐步由“隶楷”过渡到成熟楷书的过程。楷书的结构、点画的确定,标志着中国书法的基本规范确立。 钟繇与“二王”的艺术高峰 着重分析了钟繇在楷书形成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东晋“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在楷、行、草三体上达到的巅峰成就。王羲之的行草书,被誉为“尽善尽美”,其“自然天成”的境界如何超越了前人的法度,成为后世学习的终极范本。本书结合历史背景,探讨了玄学清谈对士人书风的影响,使书法艺术充满了形神兼备的哲学意味。 南北朝:碑学与帖学的分野 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权分野,书法艺术呈现出“南帖北碑”的二元格局。北魏的造像记和墓志,以其质朴、雄强、方峻的笔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魏碑”风格,为清代碑学的兴起埋下了伏笔。 第三编:盛唐气象与法度的完备(隋唐五代)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书法艺术也达到了规范化、程式化的极致。 初唐:法度森严的楷书规范 本章详述了初唐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等大家如何继承“二王”余绪,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将楷书的结体、笔法推向精微,形成了清晰可辨的楷书流派。 盛唐:颜柳的雄浑与张旭怀素的狂放 盛唐书法呈现出气势磅礴、追求法度与个性相统一的特征。颜真卿以其浑厚博大、气势充沛的书风,开创了雄强一路,深具盛唐气象。柳公权则以其“颜筋柳骨”的说法,在法度上更进一步,影响深远。同时,对张旭、怀素的狂草艺术进行了专门分析,探讨了盛唐时期士人如何在极度自由的笔墨中,寄托对时代变迁的复杂情感。 中晚唐:继承与创新 晚唐的韩愈、孟郊等,虽然文学成就突出,但在书法上则更多体现为对盛唐气象的追摹与消化。 第四编:尚意与尚态的交织(宋元时期) 宋代是中国文人精神全面觉醒的时代,书法艺术由“尚法”转向了“尚意”,追求书写中的个人情趣和文人气质。 宋代“尚意”书风的兴起 重点剖析了“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的书法成就。苏轼的丰腴开阔,黄庭坚的长枪大戟,米芾的潇洒跌宕,都体现了文人“不求工而自工”的审美取向,极大地拓宽了书法的表现领域。 元代:复古与写意的新结合 元代书法呈现出对晋唐传统的深度回归与反思。赵孟頫以其秀逸温润的书风,力图重振“二王”的法度,对后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而诸如吴镇、倪瓒等“元四家”则将书法融入水墨画境,体现出一种清雅萧散的书卷气。 第五编:帖学与碑学的并立(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和印刷术的发展,“帖学”(以法帖为师)仍占据主流地位,但“碑学”(以碑刻为师)力量开始蓄积。 明代:帖学体系的集大成 明代书法总体上延续了宋元“尚意”的余绪,但以台阁体为代表的官方书风,强调规整和统一。文徵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等“吴门书派”大家,在继承“二王”的基础上,对楷书、行草进行了精微的梳理与发展。 清代:碑学的勃兴与碑帖互补 清代碑学的大兴,是对宋元以来帖学一统局面的重要突破。邓石如、包世臣、康有为等以金石入书,打破了妍美一派的束缚,使书法艺术重现了金石气和古朴雄强之美。本书最后总结了清末民初,碑帖融合的趋势及其对现代书法的深远影响。 本书结构严谨,论述详实,配有大量经典碑帖的拓本图例(非本书涵盖的书法家作品),旨在帮助读者建立起清晰、立体的中国书法发展时间图谱,深刻理解不同时代书风的文化根源与审美价值。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三段 我本来对文徵明的评价不高,觉得他名气太大,作品难免有匠气。但当我实际接触到这套精选集后,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这套书的选材非常具有代表性,既有工整端庄的“官样”小楷,也有流露出文人洒脱气息的“信札体”味道。尤其是套装里面的那本《精选2》,收录了一些相对少见的墨迹拓片,那种笔锋的起收、墨色的浓淡变化,在纸张的质感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特地去买了和书帖相近的纸张来试着模仿,发现光是墨的晕染,就能让同一个字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神韵。这套书的好处在于,它没有用太多现代的、生硬的标注去干扰你对古人意境的理解,而是让你通过对比,自己去体会“似与不似之间”的微妙境界。这对于想要提升审美层次的书法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

评分

第四段 我爷爷是个老书法家,他对市面上那些“速成”的字帖嗤之以鼻,总说年轻人写字没有“根基”。所以,当我拿出这套《历代名家小楷》给他看时,他竟然难得地没有批评,反而让我把那本碑帖拿给他研究。这套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无可挑剔,纸张的厚度和反光度都非常适合反复临摹,不会像有些字帖那样,一沾水墨就洇得到处都是。文徵明的小楷,最大的特点就是“中和之美”,不激不厉,不媚不俗。这套书把这种中和的美感展现得特别到位。我感觉,这不只是一套练字的工具书,更像是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精神的载体。它教会我,真正的美,往往是建立在深厚的基本功和对法度的精准把握之上的,是那种历经时间沉淀后的优雅。

评分

第二段 作为一个常年与电脑屏幕打交道的设计师,我的手部肌肉早就僵硬得像块石头了。我需要找点能让我慢下来的东西,书法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三本书,尤其是那本碑帖类的,带给我的触动是多维度的。我惊喜地发现,文徵明这位明代大家的小楷,在处理“险中求正”的布局上有着独到的心得。很多字看似笔画很多,但放在一起却显得疏朗有致,丝毫没有拥挤感。这让我开始思考,书法不仅仅是写字,更是一种空间结构艺术。我试着用书里教的方法,把一些常用的字拆开来分析,感受“主笔”和“次笔”之间的呼应关系。这种精微的观察过程,极大地锻炼了我的专注力。要知道,现代社会里,能让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慢节奏”的事情里,简直是奢侈品。这套书,就像一个时间胶囊,把我拉回到了那个需要一笔一划雕琢的年代。

评分

第一段 入手这套《历代名家小楷:文征明小楷精选1+2套装+明文徵明小楷 历代碑帖 楷书字帖 楷体临摹共3本》以来,我简直是爱不释手。说实话,我对书法接触不多,一直想找个入门级的教材,能把那些古人笔下的精气神给“偷”来点。这套书的选本,文征明的小楷,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存在。他的用笔细腻,结构严谨,但又不失灵动,特别适合我们这些初学者去揣摩。最让我惊喜的是,这两本精选集的内容,排版清晰,临摹对比图做得非常用心。我发现,光是看着那些精放大的字帖,就能感受到他笔墨间的呼吸感。尤其是一些常用的偏旁部首,讲解得细致入微,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同样是楷书,有的人写起来像印上去的,有的人却能写出“风吹草动”的感觉。对于那些想真正沉下心来练字的人来说,这套书绝对是敲门砖,而不是那些徒有其表的“速成”秘籍。它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老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尊重每一个笔画的走向和力度。

评分

第五段 作为一名业余的书法爱好者,我最头疼的就是如何找到能长期坚持下去的动力。很多时候,学了一段时间就会觉得枯燥乏味,找不到进步的参照物。但文徵明的小楷,有一种魔力,能让你愿意一遍又一遍地去重写,去纠正那些微小的失误。这三本书,尤其是两本精选集,在篇幅的选取上很有章法,从入门到精进,循序渐进。我发现,当你临摹到第十遍、第二十遍的时候,你开始不再是单纯地“描摹”笔画,而是开始“理解”笔画背后的意图。比如,他那个“心”字的写法,看似简单,但提和捺的力度平衡感,在这套帖子里被展现得特别清晰。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让你成为文徵明,而在于让你在追随他的过程中,真正领悟到楷书的精髓——那就是对秩序和和谐的极致追求。

评分

东西很好

评分

东西很好

评分

感觉是在浪费钱。懒的退了。根本就是做不到好事情。京东不知道为什么这几个月都是咨询不了你们客服。不管买什么东西,连个咨询的窗口都没有。付钱的时候一点都不含糊。

评分

感觉是在浪费钱。懒的退了。根本就是做不到好事情。京东不知道为什么这几个月都是咨询不了你们客服。不管买什么东西,连个咨询的窗口都没有。付钱的时候一点都不含糊。

评分

感觉是在浪费钱。懒的退了。根本就是做不到好事情。京东不知道为什么这几个月都是咨询不了你们客服。不管买什么东西,连个咨询的窗口都没有。付钱的时候一点都不含糊。

评分

感觉是在浪费钱。懒的退了。根本就是做不到好事情。京东不知道为什么这几个月都是咨询不了你们客服。不管买什么东西,连个咨询的窗口都没有。付钱的时候一点都不含糊。

评分

东西很好

评分

感觉是在浪费钱。懒的退了。根本就是做不到好事情。京东不知道为什么这几个月都是咨询不了你们客服。不管买什么东西,连个咨询的窗口都没有。付钱的时候一点都不含糊。

评分

感觉是在浪费钱。懒的退了。根本就是做不到好事情。京东不知道为什么这几个月都是咨询不了你们客服。不管买什么东西,连个咨询的窗口都没有。付钱的时候一点都不含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