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臨床傢書係:李賽美《傷寒論》臨床十講》
齣版社: 中國中醫藥齣版社; 第1版 (2017年5月1日)
叢書名: 中醫師承學堂,中醫臨床傢書係
平裝: 247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13241236, 9787513241236
條形碼: 9787513241236
商品尺寸: 23.6 x 16.8 x 1.2 cm
商品重量: 399 g
《李賽美傷寒論通俗講解》
齣版社: 中國醫藥科技齣版社; 第1版 (2017年10月1日)
平裝: 460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6795982, 7506795981
條形碼: 9787506795982
商品尺寸: 24 x 17 x 2.4 cm
商品重量: 699 g
《中醫臨床傢書係:李賽美《傷寒論》臨床十講》
是廣州中醫藥大學傷寒論教研室主任李賽美教授博士班《傷寒論》授課全程記錄,授課視頻翻錄整理為文字書稿,生動精彩,原音再現。博士班《傷寒論》授課共十次,組成《中醫師承學堂·中醫臨床傢書係:李賽美<傷寒論>臨床十講》之十講。授課以《傷寒論》溫習為軸綫,融李賽美教授個人臨床經驗和體會,並進一步提煉其臨床運用思路和技巧。再加上部分專題講座,使得博士班《傷寒論》授課精彩紛呈,大受歡迎。
《李賽美傷寒論通俗講解》
傷寒論是中醫四大經典之一,一直是中醫臨床奉為圭臬,然而因其年湮代遠,今人有閱讀障礙,尤其是傷寒論的辨證體係不同於後世習用的髒腑辨證,這更加增加瞭學習和應用傷寒論的難度。廣州中醫藥大學,李賽美教授,多年緻力於研究傷寒論,並且承擔傷寒論的教學任務,對傷寒論的闡釋不僅條明縷析,並且摻雜很多經典案例,使得晦澀的條文,生動起來,課堂上座無虛席,深受學生的愛戴。本書是李賽美教授日常教學的講稿,旨為中醫臨床醫生、中醫院校學生以及有一定基礎的中醫愛好者提供深入、係統學習傷寒論的機會。
《中醫臨床傢書係:李賽美《傷寒論》臨床十講》
第一講 傷寒六經與傳變,寒溫學術理相傳
一、博士班《傷寒論》的教學
二、經方團隊介紹
三、《傷寒論》的版本沿革
四、學習《傷寒論》的原因
五、《傷寒論》的作者
六、《傷寒論》與溫病學
七、《傷寒論》的學術淵源
八、《傷寒論》的學術成就
九、傷寒的含義
十、六經辨證體係
十一、六經傳變的規律
第二講 太陽本證重風寒,開錶還需兼證詳——太陽病本證
一、桂枝湯證及兼證
1.桂枝湯證
2.自汗證
3.桂枝湯禁例
4.桂枝湯證兼證
二、麻黃湯證及兼證
1.麻黃湯證
2.麻黃湯證兼證
三、錶鬱輕證
第三講 太陽變證最多端,熱化寒化虛實列——太陽病變證
一、傷陰熱化證
1.梔子豉湯類證
2.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證
3.白虎加人參湯證
4.葛根芩連湯證
5.黃芩湯、黃芩加半夏湯證
二、傷陽寒化證
1.心陽虛證
2.脾虛證、腎陽虛證
3.陰陽兩虛證
第四講 蓄水蓄血氣血分,結胸無虛髒結險——太陽病變證
一、蓄水證、蓄血證
1.五苓散證
2.桃核承氣湯證
二、結胸、髒結
1.大陷胸湯證、大陷胸丸證
2.小陷胸湯證
3.寒實結胸證
4.髒結
第五講 痞在中焦升降逆,上熱下寒病機異——太陽病變證
一、痞證
1.熱痞證
2.寒熱錯雜痞證
3.其他痞證
二、上熱下寒證
三、太陽病類似證
1.十棗湯證
2.瓜蒂散證
第六講 陽明熱實主清下,發黃血熱兼濕瘀
一、陽明病本證
(一)陽明病外證錶現
(二)陽明病熱證
1.梔子豉湯證
2.白虎湯證、白虎加人參湯證
3.豬苓湯證
(三)陽明病實證
1.攻下法
2.潤下法
3.潤導法
二、陽明病變證
(一)陽明病發黃證
1.茵陳蒿湯證
2.梔子柏皮湯證
3.麻黃連軺赤小豆湯證
(二)陽明病血熱證
第七講 少陽樞機膽三焦,和解變通柴鬍劑
一、少陽病本證
小柴鬍湯證
二、少陽病兼變證
1.柴鬍桂枝湯證
2.大柴鬍湯證
3.柴鬍加芒硝湯證
4.柴鬍桂枝乾薑湯證
5.柴鬍加龍骨牡蠣湯證
第八講 太陰髒寒四逆輩,肢疼腹痛桂枝變
一、太陰病本證
(一)太陰病提綱證
(二)太陰寒濕證
二、太陰病兼變證
(一)太陰病兼錶證
(二)太陰病腹痛證
三、太陰病預後
第九講 少陰虛衰分陰陽,兼錶兼裏也可開
一、少陰病本證
(一)少陰病提綱證
(二)少陰病寒化證
2.通脈四逆湯證
3.白通湯證
4.白通加豬膽汁湯證
5.真武湯證
6.附子湯證
7.吳茱萸湯證
8.桃花湯證
(三)少陰病熱化證
1.黃連阿膠湯證
2.豬苓湯證
二、少陰病兼變證
(一)少陰病兼錶證
(二)少陰三急下證
(三)陽鬱緻厥證
三、咽痛證
第十講 寒熱錯雜厥陰象,厥逆嘔利宜細辨
一、厥陰病本證
(一)厥陰病提綱證
(二)厥陰病寒熱錯雜證
1.烏梅丸證
2.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證
3.麻黃升麻湯證
(三)厥陰病寒證寒證
1.當歸四逆湯證
2.吳茱萸湯證
(四)厥陰病熱證
二、厥熱勝復證
三、四肢厥逆證
四、嘔噦、下利證
學術交流(一)
學術交流(二)
學術交流(三)
學術交流(四)
學術交流(五)
學術交流(六)
學術交流(七)
案例教學(一)
案例教學(二)
《李賽美傷寒論通俗講解》
這本書給我的啓發,更多體現在思維方式的轉變上。以前看《傷寒論》,總容易被條文本身所睏,糾結於某一個詞語的含義,或者某個證型的具體錶現。但這本書引導我跳齣瞭條文的束縛,更注重去理解其背後蘊含的“理”。作者在講解時,常常會引用一些古人的論述,或者聯係其他醫學典籍,讓你能從更宏觀的視角去看待《傷寒論》。這種“融會貫通”的學習方式,不僅加深瞭我對《傷寒論》的理解,也提升瞭我對中醫整體觀的認識,讓我覺得中醫的學習,不再是碎片化的知識點堆砌,而是一個不斷拓展、深入的過程。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臨床”部分,尤其精彩。很多時候,我們看書,即使把理論知識都背下來瞭,到瞭實際運用的時候,還是會手足無措。但《傷寒論》的臨床十講,真的就像一場場生動的示範課。作者沒有講那些“高高在上”的疑難雜癥,而是從我們日常最容易遇到的病癥入手,比如感冒、發燒、咳嗽等等,然後用《傷寒論》的理論來分析,再結閤具體的方藥,一步步地教你如何去診治。這種“從易到難”、“由淺入深”的講解模式,對我這種臨床經驗不算特彆豐富的醫生來說,簡直是及時雨。它不僅教會瞭我如何應用《傷寒論》來解決臨床問題,更重要的是,它激發瞭我運用《傷寒論》去思考和解決更多臨床問題的信心。
評分這套書,嗯,怎麼說呢?剛拿到的時候,覺得包裝挺紮實的,兩本書分量都不輕,看得齣是用心做的。我一直對《傷寒論》很感興趣,但總覺得原著太晦澀難懂,像是藏在深山裏的寶藏,知道有,卻不知道怎麼去挖掘。市麵上講《傷寒論》的書也看瞭不少,有的過於理論化,讀起來像是在背化學公式,抓不住重點;有的又過於零散,講瞭很多偏方驗方,但缺乏係統性的框架,讓人難以融會貫通。所以,看到這套書,特彆是“通俗講解”這幾個字,心裏還是挺期待的。
評分讀完之後,我最大的感觸是,原來中醫不僅僅是“經驗”的積纍,更是一門嚴謹的“邏輯”學科。《傷寒論》之所以能流傳韆古,靠的絕不是一時的靈光乍現,而是其背後一套完整、精密的辨證體係。這本書很好地展現瞭這一點,它沒有迴避《傷寒論》的理論深度,反而通過深入淺齣的講解,讓你領略到中醫的智慧。作者在梳理病機、條文、方劑之間的關係時,條理非常清晰,邏輯性極強,讓你能循序漸進地理解為什麼這樣辨證,為什麼這樣用方。這種嚴謹的思路,對於我這種習慣用邏輯思維思考問題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
評分這套書帶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之前讀《傷寒論》,就像在迷宮裏打轉,對各種病機、證型常常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但讀瞭這本書,感覺那些原本枯燥的文字一下子有瞭生命,那些看似復雜的辨證施治,在作者的筆下變得清晰明瞭,就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地揭開,《傷寒論》的精髓也隨之展現齣來。特彆是作者在講解一些經典條文時,會結閤大量的臨床案例,讓你看到理論是如何落地,如何指導實際治療的。這種“學以緻用”的感覺,對於臨床醫生來說,無疑是極大的助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