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自愈力:用禪的智慧療愈身心 9787508088730 華夏齣版 39.00
與自己和解:用禪的智慧治療神經癥 9787508084862 華夏齣版 39.00
做自己的旁觀者-用禪的智慧療愈生命 9787508092539 華夏齣版 39.00
《喚醒自愈力:用禪的智慧療愈身心》
本書作者包祖曉是醫學博士,現任浙江省颱州醫院精神衛生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長期從事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擅長運用禪學理念和方法治療各類心理障礙、心身疾病以及慢性軀體疾病,著有《與自己和解:用禪的智慧治療神經癥》、《焦慮癥診治心悟》、《抑鬱癥診治心悟》。
本書*主要的價值,在於它給我們一個重要的提醒:健康是一種綜閤的概念,健康的身體與健康的“心”密切相關;對於生命體來說,“心”更加重要,疾病隻是我們生命過程中積存的各種問題的一種*錶象的反映;要擺脫病痛,必須從“心”入手,深入人的“存在性”方麵以擺脫睏境。
本書內容雅俗共賞,不僅適閤慢性病患者、心理障礙患者、心身疾病患者以及患者傢屬閱讀和使用,還可供健康保健人員、臨床醫護人員、精神/心理衛生工作者閱讀和使用,對健康人群和高“壓力”人群的修身養性也非常閤適。
此外,本書與《與自己和解:用禪的智慧治療神經癥》是姐妹篇,內容互補而不重疊。
《與自己和解》主要解決的是我們的神經癥,比方說焦慮癥、我們的強迫癥,內心一些衝突的問題。《喚醒自愈力》比較重視我們軀體方麵跟心理,身跟心的關係問題。因為中國人身體比較重視,心理往往忽視掉瞭。
《與自己和解:用禪的智慧治療神經癥 》
盡管本書是一部係統論述神經癥禪學治療的專著,但並不是教你追求特殊的開悟境界,不企圖達成有彆於當下的意識狀態,不參公案或話頭,更不主張透過專注禪定引發三昧之境。而是幫助修習者維持著感官的開放度,留意身心在每個當下的反應與變化,逐漸增強對身體的覺知力,愈來愈細微地去發現意識底層的焦慮感和緊縮傾嚮,學習如何對瞬息萬變的思維活動進行標示,領悟人生、人性、健康、疾病等方麵的禪學觀點,以勘破那些在早期養成過程中所種下的錯誤信念和方法,突破這些根深蒂固的製約係統,學會“正念”地、“智慧”地活在“此時此地”之中。
《做自己的旁觀者-用禪的智慧療愈生命》
本書作者包祖曉長期緻力於研究禪學,並用禪學理念解決一些睏惑。因其是一名心理醫生,所以從自己多年的臨床案例中總結齣一些方法,運用禪學智慧,給廣大患者提供瞭一些必要的幫助。
生命是一場冒險的旅行,無論是專注於齣人頭地、拼命地積纍物質財富、忙於消費和娛樂,或者是忙於養生保健,我們都逃避不瞭死亡、無意義、孤獨、自由和限製等基本的生命主題。如果我們想要“療愈生命”,就必須深入人的“存在性”睏境。
所以做自己的旁觀者----用禪的智慧療愈生命,可為我們解決現今的睏惑,過上快樂幸福的生活。
《喚醒自愈力:用禪的智慧療愈身心》
健康是一種綜閤的概念,健康的身體與健康的“心”密切相關;對於生命體來說,“心”更加重要,疾病隻是我們生命過程中積存的各種問題的一種反映;要擺脫病痛,必須從“心”入手,深入人的“存在性”方麵以擺脫睏境。
現代人的心理疾病,是患者潛意識裏的衝突在身體上的反應。可以通過有步驟的正念禪修和冥想等手段,調節自身的心理情況,接納自己的失眠,正麵現實生活中的境遇,這樣纔能喚醒每個人都有的自愈力。
本書內容雅俗共賞,不僅適閤慢性病患者、心理障礙患者、心身疾病患者以及患者傢屬閱讀和使用,還可供健康保健人員、臨床醫護人員、精神/心理衛生工作者閱讀和使用,對健康人群和高“壓力”人群的修身養性也非常閤適。
《與自己和解:用禪的智慧治療神經癥 》
《與自己和解:用禪的智慧治療神經癥》 是一部係統論述神經癥禪學治療的專著,在理論闡述方麵本著不“過度詮釋”和不“過度推演”的原則,把與神經癥有關的精神醫學知識、心理學知識及禪學知識進行整閤,力求雅俗共賞;在治療方麵,強調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適閤精神科醫師、心理谘詢師、精神科護士、神經癥患者及傢屬、心理學愛好者、禪學愛好者閱讀和使用,也可供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等修身養性之用。
《做自己的旁觀者-用禪的智慧療愈生命》
本書內容雅俗共賞,不僅是寫給正在遭受各種痛苦摺磨並準備去“療愈”的人看的(尤其適閤患有各種心理障礙以及慢性軀體疾病的人);還可供健康保健人員、臨床醫護人員、精神/心理衛生工作者閱讀和使用;對於找不到“存在感”和“意義感”的普通人群、高“壓力”人群,閱讀本書具有醍醐灌頂的作用,能幫助他們早日認清生命的實相,帶著敬畏感過上真誠的生活。
此外,本書與《與自己和解:用禪的智慧治療神經癥》以及《喚醒自愈力:用禪的智慧療愈身心》互為“禪療三部麯”,內容互補而不重疊,有興趣的讀者可相互參考。
包祖曉,男,1974年8月齣生,醫 學博士,現任浙江省颱州醫院精神衛生 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長期從事精神疾 病和心身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擅長 運用禪學理念和方法治療各類心理障 礙、心身疾病以及慢性軀體疾病,著有 《與自己和解:用禪的智慧治療神經 癥》、《焦慮癥診治心悟》、《抑鬱癥 診治心悟》。在國內核心期刊共發錶學 術論文80餘篇,獲教育部和浙江省科技 成果各1項,獲國傢科技二等奬1項,獲 教育部科技一等奬1項,獲浙江省醫藥衛 生科技三等奬1項,獲颱州市科技三等奬 1項,獲國傢發明專利1項。先後主持或 參加各級科研項目共12項。
《喚醒自愈力:用禪的智慧療愈身心》
第yi章 健康相關主題與“心”的關係
第二章 疾病與“心”的關係
第三章 治病與“心”的關係
第四章 禪是調“心”療愈之學
第五章 禪在療愈身心中的價值
第六章 正念禪修及其在減壓和療愈疾病中的應用
第七章 療愈身心的禪語、詩偈和公案選析
《與自己和解:用禪的智慧治療神經癥 》
第5章正念禪修治療神經癥的原理 118
轉變大腦的反應模式 118
改變大腦的功能和結構 126
第6章神經癥的常用正念禪修方法 128
正念禪修的態度和準備工作 129
觀呼吸訓練 133
觀身體感受訓練 137
觀情緒訓練 140
觀念頭訓練 144
其它正念修習方法 148
禪修過程中需要注意的若乾問題 159
智慧療法篇 161
第7章用於神經癥治療的禪門經典語錄 162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162
煩惱即菩提 165
皆令自悟自解 169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173
迷人口說,智者心行 175
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176
不異舊時人,隻異舊時行履處 179
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 181
無心道易尋 183
直心是道場 184
春來草自青 186
好雪片片,不落彆處 187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做自己的旁觀者-用禪的智慧療愈生命》
第yi章 生命旅程中的“存性”境.................................... 7
生命旅程的實相...................................................... 7
生命旅程中主要的“存在性”睏境................................... 9
第二章 解決生命“存在性”睏境的誤區........................ 17
我們是“娛樂至死的生物”嗎................................. 17
解決“存在性”痛苦的錯誤方式.............................. 22
第三章 “存在性”痛苦與疾病...................................... 34
誰是健康/正常人呢................................................... 35
“存在性”痛苦與心理障礙............................................ 37
“存在性”痛苦與軀體疾病............................................ 49
第四章 禪學對生命“存在性”睏境的認識............... 51
人生本苦............................................................. 51
“存在性”睏境是逃避不瞭的................................ 53
“我”並不存在....................................................... 55
“我”是一種“存在性”體驗........................................... 57
第五章 現代心理療愈係統中的禪學智慧................... 59
行為主義治療中的禪學智慧...................................... 60
精神分析/分析心理學中的禪學智慧.......................... 61
存在主義治療中的禪學智慧............................. 68
其它療愈係統中的禪學智慧............................... 70
第六章 修禪療愈生命的原理................................. 73
第七章 禪修的基本要素及訓練方法........................ 77
接納................................................................ 78
停頓................................................................ 82
專注................................................................ 86
旁觀................................................................ 90
愛.................................................................. 104
小結:牧牛的過程.................................................... 110
第八章 禪學智慧適閤療愈心理障礙................... 115
心理障礙的診治現狀具有局限性............................... 115
禪學智慧在療愈心理障礙中的意義.......................... 118
禪學智慧在療愈心理障礙中的實務.......................... 119
第九章 運用禪學智慧療愈生命的案例析................. 130
人際交往睏難的趙先生................................... 130
容易緊張的硃女士.................................................... 139
為睡眠睏擾的葉女士..................................... 155
反復腹部不適的陳先生..................................... 168
情緒低落的唐女士................................................... 176
主要參考書目....................................................... 189
《喚醒自愈力》是我在這個係列中最受益匪淺的一本書。它不是簡單地講述身體的自愈能力,而是更深層次地探討瞭我們內在的生命力,以及如何通過積極的心態和生活方式來激發它。包祖曉老師在書中闡述的關於情緒如何影響身體,以及如何通過覺察和轉化負麵情緒來促進身心健康的思想,讓我耳目一新。我學會瞭如何識彆那些消耗我生命能量的習慣和思維模式,並用更積極、更有建設性的方式去替代它們。書中關於“意念的力量”和“潛意識的導航”的論述,讓我看到瞭我們內在潛能的無限可能。我開始嘗試一些書中提齣的簡單而有效的練習,比如冥想、感恩練習、正念飲食等,並驚喜地發現,這些練習不僅改善瞭我的情緒狀態,甚至讓我的身體也感覺更加輕盈和充滿活力。這本書讓我明白,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強大的內在療愈係統,關鍵在於我們是否知道如何去啓動它。《喚醒自愈力》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我通往更健康、更快樂生活之路,讓我對未來充滿瞭信心和希望。
評分讀完《包祖曉禪療三部麯》,我最深的感受是,原來我們和自己之間的“戰爭”,纔是最漫長也最消耗能量的。這本書讓我開始意識到,我一直以來都在與自己內心的某些部分對抗,那些不被我喜歡、不被我接受的特質,讓我陷入瞭無休止的自我否定。書中關於“接納”的力量,真的讓我醍醐灌頂。它不是要我變得完美,而是要我放下對完美的執念,去擁抱那個真實的、有缺點、有情感的自己。當我開始嘗試去理解那些曾經讓我感到羞恥的經曆,去原諒那個曾經犯錯的自己時,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感油然而生。那種感覺,就像卸下瞭沉重的包袱,內心變得輕盈而自由。書中對於“內在小孩”的論述,更是讓我心疼又感動,我終於明白,原來很多時候,我們內心的不安全感和焦慮,都源於那個不被理解、不被愛的“小孩”。學會如何去安撫和關懷他,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功課之一。這本書,讓我真正地開始與自己建立起一種平和、友善的關係。
評分一直以來,我都在尋找能夠幫助我理解內心、化解矛盾、重拾力量的書籍。在茫茫書海中,《包祖曉禪療三部麯》如同一股清泉,緩緩流淌進我的心田。這本書籍係列,由《做自己的旁觀者》、《與自己和解》和《喚醒自愈力》三本組成,巧妙地將東方禪意與西方心理學智慧相結閤,為讀者提供瞭一條通往內心平靜與成長的獨特路徑。 《做自己的旁觀者》給我留下瞭極其深刻的印象。它讓我明白,我們常常被自己內心的聲音所裹挾,誤以為那就是真實的自己。書中通過一係列生動的案例和深刻的洞察,引導我去觀察那些在腦海中盤鏇的想法、情緒和衝動,卻不被它們所定義。我學會瞭退後一步,像一個旁觀者一樣,靜靜地看著這一切的發生,而不是沉溺其中。這種“觀察”的能力,並非冷漠,而是一種更高級的自我覺察,它讓我看到瞭情緒的來去,想法的無常,從而不再被它們輕易地操控。起初,這是一種挑戰,因為我們習慣於代入自己的角色,但隨著練習的深入,我發現這是一種解放。那種不再被負麵情緒淹沒,不再因一次失誤而否定自己的感覺,是如此的寶貴。書中關於“我思故我在”的哲學探討,以及如何將這種哲學轉化為日常的實踐,都給瞭我極大的啓發。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位智者,循循善誘地教我如何與自己的意識對話,如何在這紛繁的世界中找到那個平靜而堅定的內在核心。
評分我是一個在生活和工作中經常感到疲憊和迷茫的人,總是覺得被各種壓力和睏境所壓迫,難以找到前進的方嚮。偶然間,我翻開瞭這套《包祖曉禪療三部麯》,它如同一股清流,洗滌瞭我焦慮的心靈。書中關於“觀察者”的角色設定,讓我開始嘗試從一個局外人的視角來看待自己的煩惱,不再被情緒完全淹沒。這種抽離感,一開始有些不適應,但慢慢地,我發現自己能夠更冷靜地分析問題,而不是被情緒衝昏頭腦。這種變化,讓我在處理人際關係時,也變得更加圓融和有智慧。之前那些讓我耿耿於懷的小事,現在似乎變得微不足道,因為我學會瞭關注事情的本質,而不是沉溺於瑣碎的細節。書中的許多案例分析,都非常貼近生活,讓我能夠感同身受,並且從中找到解決自己問題的綫索。這種“旁觀者”的視角,讓我不再是生活的被動接受者,而是能夠主動地去理解和調整。
評分《與自己和解》這本書,簡直就是我內心深處的一麵鏡子。它精準地捕捉到瞭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可能因為各種經曆而産生的自我評判、自我否定,甚至是對過去那個不完美的自己的排斥。包祖曉老師以極其溫柔而有力量的筆觸,帶領我一步步走進那些被我刻意遺忘或壓抑的部分。他沒有迴避那些令人痛苦的時刻,而是用一種接納和理解的態度,引導我去擁抱那個曾經受傷、曾經犯錯的自己。我開始意識到,那些所謂的“不完美”,恰恰是我們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我們的獨特印記。書中關於“陰影自我”的解析,讓我明白瞭那些被我們藏起來的部分,其實是蘊藏著巨大能量的。學會與這些部分共存,甚至將其轉化為創造力的源泉,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我發現,當我不再與自己內心的“敵人”作戰,而是伸齣手去擁抱它們時,內心湧現齣的不再是衝突和焦慮,而是深深的平靜和力量。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和解,不是要抹去過去,而是要理解、接納並愛上那個曾經的自己,因為他已經盡力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