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开本:720×1000 1/16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定价:65元
ISBN :978-7-121-32334-8
【内容简介】
世界太快,你怎么超前一步?
新奇、刺激、野性的现代化思维在哪里?在新书里、在小众刊物里、在论文里、在网页里,在信息超载的时代,想要发现并捕获它们,并不容易。 本书是“得到”APP订阅专栏《万维钢?精英日课》的精选,集结了全球经济、社会、科技、哲学等领域的新思想,并用中国人习惯的表达方式分享给你。不是所有人都有现代化思维,万维钢为之努力的,是第一时间用全球主流精英思想武装你。
【作者简介】
万维钢,曾用笔名 “同人于野”,前物理学家,现科学作家, “得到”APP 订阅专栏《万维钢?精英日课》作者。1999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2005年获得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曾长期从事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现居美国,从事专职写作。著有畅销书《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获得第十届“文津图书奖”和 “2014中国好书”等奖项)和《智识分子:做个复杂的现代人》。他自诩“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主张以科学精神钻研社会现象,擅长让高端的道理落地,爱激发读者思考。新浪微博:@GK同人于野
【编辑推荐】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畅销30万册,文津奖、中国好书奖)作者万维钢,新力作。
★得到APP 《万维钢?精英日课》精选典藏。
? 用新奇、刺激、野性的现代化精英思维
? 去洞察、理解、改变这个世界
? 喧哗时代,快人一步武装思维力
? 别让不靠谱的直觉左右了你的决策
。
【内容提要】
“精英”和 “普通人”真正的差异,是思维模式的不同:
? 精英能够理解复杂的抽象概念,而普通人处处使用简单形象思维
? 精英探索未知,而普通人恐惧未知
? 精英能从长远打算,而普通人缺乏自控
? 精英注重个人选择和自由,而普通人认为别人应该跟自己一样
? 精英拥抱改变,而普通人拒绝改变
? 精英跟各个阶层的人都有交往,而普通人只跟本阶层的人交往
? 精英爱谈论想法,而普通人爱谈论人和东西
? 精英把自由时间花在学习上,而普通人把自由时间花在娱乐上
? 精英注重效率,而普通人强调公平
……
“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 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
————————————————————————————————————————
样书、媒体资料以及各类文案索取 或 各类营销宣传活动事宜 请联络: 林飞翔TEL:15811549155 QQ: 2365576612 E-mail:linfeixiang001@163.com
地址:北京海淀区莲花苑5号楼华宝大厦1326 邮编:100036
PART 1 精英社会的神话 7
成功与运气 8
运气动力学 8
胜者通吃 13
信命不认命 18
攀比动力学 22
富而好礼 26
竞争不充分的领域里才有英雄 32
有一种声望很值钱 37
精英水平的道歉 41
5
国学的三个问题 45
说精英,谁是精英 48
PART 2 天才和疯子的一线之隔 55
俭省 56
追逐者的绝境 56 有差别的人类劳动 61 从刻意练习到功夫在诗外 66 窈窕淑女效应 72
天才和疯子的一线之隔 78 用进化论修心养性 83
PART 3 巨人的工具 89
巨人的战术、习惯和日常 90
呆伯特作者的经验之谈 90 指挥官的派头 96 给前辈铺路的人 101 风险投资人的养成 106
我怎样管理信息 112 三种浪漫体制 119
PART 4 决策的艺术 123
决断:如何在工作生活中做出更好的决策 124
到底什么是厉害的决策法 124 选项的价值 130 成大事者怎么才能不纠结 135 用别人预测自己 140
6
实干家无须精确调研 145
宠物的超生问题——伪善还是妥协 151 二十层床垫级别的敏感度 156 斯多葛派哲学的安心之法 160 一段名言 161
一个心法 162
两种目标 163
到底什么叫“智慧” 165
PART 5 数据统治世界 171
指导生活的算法 172
数学家告诉你什么时候结束单身 172
数学家告诉你怎样慢慢变老 176
数学家告诉你为什么难得糊涂 182
数学家告诉你好的时间管理 188
经济学是“老司机”的游戏 194
怎样识别“hype” 198
喜欢=熟悉+意外 203
行为设计学 207
两种技能增长曲线 212
PART 6 智识的尺度 217
破除成功学的迷信 218
为什么优等生不能改变世界 218 坚持,坚持,再坚持 225 企业家精神和包办婚姻 231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用一种近似于“工程师”的逻辑,去剖析那些看似复杂、混沌的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解释“边际效应递减”时,举的那个关于“甜点”的例子,形象又生动,瞬间就理解了这个概念在经济学、心理学甚至日常决策中的广泛应用。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将这些理论巧妙地融入到对当下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中,比如对各种“风口”的解读,对“网红经济”的剖析,都充满了洞见。他让你明白,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直觉”和“经验”,其实是被各种认知偏差所裹挟,而科学的方法和理性思考,才是我们做出更好决策的基石。这本书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反而充满了“原来如此”的惊喜,感觉就像在玩一个高智商的解谜游戏,每一个章节都解开了一个关于世界的谜团。
评分读完这本《万万没想到》,感觉脑子被彻底洗礼了一遍。作者用一种非常理性的、甚至可以说是“冷酷”的视角,拆解了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幸存者偏差”的深入剖析,以前觉得只是一个概念,现在才明白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投资理财到个人成长,很多成功的经验分享,背后可能都隐藏着大量的“失败者”被忽略了。这种思维方式,真的像是给眼睛装上了X光机,能穿透表面的浮华,看到事情的本质。而且,作者的叙述一点也不枯燥,他会用很多生动的例子,比如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彩票中奖的概率,或者从博弈论的角度解读人际交往中的策略,让人在哈哈大笑的同时,不知不觉就把那些复杂的道理给学进去了。我感觉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都变得不一样了,不再那么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是会去思考背后的逻辑和规律。这本书绝对是那种读完之后,你会忍不住推荐给身边所有人的“神书”。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用简单清晰的逻辑解释复杂现象的书籍情有独钟,而《万万没想到》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作者万维钢的写作风格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们穿越那些被迷雾笼罩的知识领域。他擅长从各种看似毫不相关的领域中提取出共通的规律,并用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囚徒困境”的分析,将其巧妙地运用到对商业竞争和人际关系的解读上,让我看到了合作与背叛的深层博弈。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教会我们如何“独立思考”,如何不被表面的信息所迷惑,而是去探究事物的本质。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严谨的分析,引导读者自己去发现规律,去形成自己的判断。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在给大脑做一次“深度清洁”,扫除了那些不必要的杂念,让逻辑思维变得更加清晰。
评分这本《万万没想到》与其说是书,不如说是一份“思维工具箱”。作者万维钢用一种极其冷静、理性的笔触,剖析了无数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常识”,并以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案例,揭示了它们背后隐藏的科学原理。我尤其赞赏他对“确认偏误”的深入解读,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总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反而越来越固执于自己的观点,而忽略了反驳的声音。书中大量引用了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经典理论,但绝不是枯燥的学术堆砌,而是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我最受启发的是,作者鼓励我们用“统计学”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而不是被个别极端案例所左右,这对于我们避免陷入“幸存者偏差”的陷阱至关重要。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思考模式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对待问题不再是简单的好恶判断,而是开始去探究其深层原因和潜在规律。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打破了那些“鸡汤”式的说教,而是用一种近乎“反直觉”的视角,来解读我们所处的时代。作者万维钢的笔触非常犀利,他毫不留情地揭示了许多我们惯常接受的观念是如何被误导的。比如,他关于“信息茧房”的分析,让我意识到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其实是被算法精心筛选过的,这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了我们的认知。读到关于“路径依赖”的部分,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明知某个选择并不最优,却依然难以改变,那是因为过去的决策已经为我们设定了某种“惯性”。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理工科的严谨逻辑,又不乏文学的生动性,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它没有提供什么“快速成功”的秘籍,但却教会了我们如何用一种更清醒、更客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选择和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