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动力与能源用高温结构材料——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
定价:149.00元
作者:中国金属学会高温材料分会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5-01
ISBN:978750244275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1.42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中国金属学会高温材料分会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各专家与会论文集,共计161篇文章,分成(1)变形高温合金;(2)铸造高温合金; (3)粉末冶金和弥散强化高温合金;(4)金属间化合物、金属基或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5)高温合金的相关技术等五大部分进行介绍。本年会论文集较充分地反映了2003年以来在高温合金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生产及教学人员都有参考价值。
目录
篇 变形高温合金
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所需高温结构材料的研究
高温合金真空自耗重熔的工艺控制
氦气冷却对高温合金真空自耗重熔的影响
几种高温合金铸锭中偏析和均匀化研究
用精锻机生产高温合金板坯工艺的探索
高温合金无缝管材制孔工艺探讨
高温合金环件特殊轧制工艺研究
三种变形高温合金高温氧化行为研究
一种节镍经济型高温合金GHl835
热加工工艺对GH2150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GH2150合金热加工工艺研究
GH2674合金大尺寸涡轮盘的工艺研究
GH2761合金锭的铸态组织及均匀化研究
直接时效对磷微合金化GH2761合金组织的影响
热处理对GH2761合金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
GH2901合金真空熔炼铸锭中硼的宏观偏析
GH2909合金在700°C的氧化行为
成分调整对高强度低膨胀高温合金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合金元素对低膨胀高温合金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模拟海洋环境下低膨胀高温合金热腐蚀抗力对比研究
硼对一种铁基高温合金晶界析出相和高温性能的影响
长期时效对GH3044合金性能的影响
GH3276合金的生产工艺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GH3536合金轧管产生表面裂纹的原因分析
GH3600合金无缝管生产工艺
GH3690合金晶界反应及模拟运行后的组织演化
GH4049合金热轧棒材新工艺的研究
GH4098合金变形及热处理工艺研究
GH4105合金冷拉棒生产工艺的研究
预热处理对改善GH4133B合金模锻件低倍粗晶的研究
真空自耗锭生产工艺对GH4169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热模锻工艺参数对GH4169合金锻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GH4169合金金660mm钢锭快锻开坯工艺过程数值分析
热处理制度的改变对GH4169合金显微组织及析出相的影响
喷射成形GH4169合金模锻件研究
改型GH4169合金组织和性能的研究
硼对DAGH4169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改型GH4169合金的研究
细晶化对GH4169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
热处理对一种Ni-cr-co基高温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Ni-Cr-C0合金中Mg的晶界非平衡偏聚
铝、钛含量对GH4199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多次冲击拉伸对GH4586高温合金性能及组织的影响
电场处理对GH4586A合金组织及拉伸性能的影响
GH4586B合金长期时效后的组织
长期时效对一种镍基高温合金断裂韧性的影响
GH4648合金在均匀化退火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GH4648合金冷轧薄板的热处理与组织和性能的对应关系
GH4648合金的高温热变形行为
Ni-cr基高温合金中a-Cr相演变及稳定化处理
GH4698合金真空白耗大锭型的冶炼及加工
GH4698合金的轧制工艺探讨
燃气轮机用GH4698合金大尺寸涡轮盘模锻工艺研究
GH4698合金西1200ram涡轮盘固溶处理制度的研究
燃气轮机用GH4698合金西1200mm涡轮盘热处理研究
燃气轮机用GH4698合金涡轮盘和引进盘质量的对比
长期时效对GH4698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热变形工艺对GH7201Ji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经氦冷真空白耗(VAR)重熔的GH4738合金冶金质量
GH4738合金涡轮盘剩余寿命预测
GH4738合金烟气轮机涡轮盘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GH4742合金大锭型均匀化工艺研究
GH4742合金典型组织及性能分析
GH4742合金的热变形行为
变形高温合金大尺寸棒坯镦锻过程中的宏观变形行为
GH6783合金中B相特征及与合金力学性能的关系
长期时效后GH6783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抗氧化低膨胀高温合金GH6783
三种高温合金晶粒尺寸和晶界析出相对冲击韧性的影响
700度蒸汽参数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管材用高温合金
NiTiNb合金管件高速率挤压过程数值模拟
合金成分对共格析出动力学影响的相场模拟
第2篇 铸造高温合金
真空镍铌合金在铸造高温合金中应用的研究
高B低C高温合金K405BC组织及性能研究
改型K417L(M17L)镍基高温合金热腐蚀行为
K424合金的低周疲劳性能研究
热控凝固铸造K424合金特性研究
K435合金的高温蠕变行为及机理
返回料比例对K444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K445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
K446合金的高周疲劳行为
K447合金的热疲劳行为
抗热腐蚀镍基铸造高温合金K452
K452合金在长期时效期间的微结构演化
熔体过热处理对铸态K465合金组织的影响
K487铸造高温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研究
K4202镍基铸造高温合金的研究
K4208耐磨铸造高温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高温合金熔体整体弱磁场过冷处理细晶铸造工艺
熔体过热处理对一种新型镍基高温模具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定向凝固高温合金缺陷诊断专家系统
第二代定向凝固柱晶高温合金DZ406(DZ6)
一种新型定向凝固柱晶高温合金DZ408(DZ8)的研究
DZ411(DSMll)合金r'粗化与持久性能
DZ4r7G合金的长期时效稳定性
DZ4125L合金叶片生产中的热裂纹问题研究
DZ4142合金的微观组织和稳定性
DZ640M合金中的碳化物析出行为
喷丸处理后的DZ640M合金表面再结晶行为研究
一种定向凝固高温合金再结晶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种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中u相的析出及其有害作用
固溶温度对一种定向凝固柱晶高温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碳含量对一种定向凝固高温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
液态金属冷却定向凝固对铸件显微组织的影响
熔体超温处理对DD403单晶高温合金枝晶间距和显微偏析的影响
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DD406(DD6)低周疲劳行为
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DD406(DD6)的1070%蠕变性能
长期时效对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dD406(DD6)显微组织的影响
凝固速率对DD432单晶高温合金组织的影响
一种单晶高温合金的拉伸性能及微观变形特征
热处理对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TLP接头组织的影响
不同结构单晶镍基合金的蠕变特征及组织演化规律
Al、Ti和Ta对单晶高温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元素铼对一种镍基合金晶格常数及r/r'错配度的影响
Re在单晶高温合金持久过程中的作用
抽拉速率对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
直流电流对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r'相溶解的影响
第3篇 粉冶金和弥散强化高温合金
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盘件等温锻造技术
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表面形变强化对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组织与性能影响研究
粉末冶金高温合金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损伤力学行为研究
直接热等静压FGH4095粉末冶金高温合金预处理组织研究
FGH4095(I'GH95)合金涡轮盘不同部位的蠕变性能分析
晶粒度对FGH4096合金性能的影响
FGH4096合金在控制冷却过程中r'相析出行为的研究
冷却速度对FGH4096合金中r'相形态的影响
一种粉末冶金高温合金涡轮盘热处理残余应力分析
一种粉末冶金镍基高温合金中的缺陷分析
粉末冶金高温合金中粉末颗粒间断裂的形貌特征
氧化物弥散强化MGH2756合金板材的组织和性能
一种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的塑性研究
工艺参数对弥散强化高温合金中氧化物颗粒制备的影响
ODS合金MA工艺各参数间数学关系的建立
第4篇 金属间化合物、金属基或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
热等静压对吸铸态NiAI基共晶合金微观组织和高温强度的影响
热处理对NiAl-Cr(Mo)共晶合金组织及断裂韧性的影响
微量B和Dy对铸造NiAI—cr(Mo)共晶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应用IC6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制造导向器叶片
Ni3Al基合金薄壁件熔模精铸工艺研究
Ni3Al基合金薄壁精铸件充型过程研究
微量Hf对变形TiAl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铸态Ti-22A1-25Nb合金热变形机理研究
热处理对一种新型Nb基高温合金组织的影响
Zr对铸态Nb-22Ti-16Si原位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铌硅化物基超高温合金表面渗硅层的结构及高温抗氧化性能
一种新型的高温表面耐磨Cr3C2/Ni3Al复合材料
第5篇 高湿合金的相关技术
FGH4096合金惯性摩擦焊接头组织分析
DZ4125合金TIJP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ICl0合金TLP扩散焊接头强度与分析
GH2907与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温钎焊连接性能研究
GI-12907合金的氧化行为及防护涂层研究
航天用高温合金热结构抗氧化涂层技术研究
A1-si和NiCr—CrAl涂层对IC6AE合金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NiCr-CrAl渗层对K465合金抗燃气热腐蚀性能的影响
一种高铬高温合金的物理化学相分析
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析出相的物理化学相分析
高温合金中铼元素的分析测定
高温合金在EPMA/SEM-EDS条件下合金相准确定量的新方法
ICP-AES法测定镍基钎料中铬、硅元素含量
采用超声衰减系数法测量镍基粉末冶金高温合金中的孔洞
GH4037轧制棒材探伤杂波的探讨
国军标《航空航天用高温合金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的应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光是“动力与能源用高温结构材料”这几个字,就足以激起我极大的兴趣。我一直对那些能承受极端环境的材料充满敬畏,特别是那些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核反应堆等关键设备中扮演着不可或缺角色的高温合金。这本书的副标题“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更是暗示了其内容的专业性和前沿性,它汇集了国内在该领域最顶尖的学术成果和最新的研究动态。我非常好奇,这本书是否会详细介绍不同类别的高温合金,例如镍基、钴基、铁基高温合金,以及它们在特定应用场景下的性能优势和局限性?是否会深入探讨这些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晶界行为、相稳定性等对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我期待能从书中了解到最新的材料设计理念,例如通过元素添加、热处理工艺优化来提升材料的高温强度、抗氧化性和抗热腐蚀能力。同时,失效分析和寿命预测也是我关注的重点,了解材料在实际运行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破坏机制,以及科学家们如何通过实验和模拟来研究和预测这些问题,对我理解材料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这本书无疑将是理解现代动力与能源技术背后材料科学奥秘的一把钥匙。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力量感和技术深度,“动力与能源用高温结构材料——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光是“高温结构材料”这几个字,就勾勒出一幅画面:在极端高温、高压、强腐蚀的环境下,那些能够坚守阵地、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的关键部件。我经常想象,在飞机引擎那熊熊燃烧的炉膛里,在核反应堆深处那翻滚的熔岩般的冷却剂旁,是不是就是这些材料在默默承受一切,将人类的想象力转化为现实的动力?而“年会论文集”,则意味着这不仅仅是某个专家的独白,而是汇聚了一群在该领域最前沿探索者们的集体智慧,是他们最新研究成果的结晶。每一篇论文,都可能是一个突破,一个问题的答案,甚至是一个新方向的开端。我特别好奇,这本书会涵盖哪些具体的高温合金,例如镍基、钴基,还是钛基?它们在航空航天、发电、化工等不同领域,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其性能又有哪些细微却至关重要的差异?此外,年会论文集通常还会包含对材料制备工艺、性能表征、失效分析等方面的深入探讨,这对于我理解材料的“从何而来”到“如何表现”再到“为何失效”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这本书无疑是为那些对高温材料领域有着浓厚兴趣,或者正投身于相关研究和开发工作的人们准备的宝库,每一页都可能隐藏着通往更高技术壁垒的钥匙。
评分我拿到这本《动力与能源用高温结构材料——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第一感觉就是厚重,不仅仅是纸张的厚重,更是知识和经验的厚重。我一直觉得,现代工业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科学的突破,尤其是那些能在极端环境下工作的材料。这本书的主题,直接指向了动力和能源领域最苛刻的应用场景,这让我感到非常兴奋。想象一下,核电站的涡轮叶片,燃气轮机的燃烧室,甚至未来的深空探测器,它们所承受的温度和压力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而这本书,就像是一个窗口,让我得以窥见这些“幕后英雄”的奥秘。我期待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各种高温合金,如镍基高温合金、钴基高温合金,甚至是新型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等,在这些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了解它们在极端环境下是如何保持其结构完整性和力学性能的。这不仅仅是材料本身的成分和微观结构,还包括了它们在制造过程中的特殊处理,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和应对策略。这类论文集通常会包含大量的实验数据、模拟分析和理论推导,这些都是支撑技术发展的坚实基础。对于我来说,这本书可能是一个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甚至是某个技术难题解决方案的绝佳机会。
评分作为一名对材料科学抱有极大热情的爱好者,这本《动力与能源用高温结构材料——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的书名就足够吸引我了。我一直对那些能在严苛环境下稳定工作的材料充满好奇,特别是那些支撑起现代工业心脏的高温合金。从名字上看,这本书汇集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顶尖研究成果,这让我对内容的权威性和前沿性充满信心。我尤其关注这本书是否能深入探讨不同类型的高温合金,比如镍基合金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应用,或者钴基合金在涡轮叶片中的优势,甚至是否有关于新型高温合金或复合材料的突破性研究。这些材料的性能,如高温强度、抗氧化性、抗热疲劳能力等,直接决定了动力和能源设备的效率和寿命。我也很好奇,这些论文是否会涉及材料的制备工艺,例如定向凝固、粉末冶金等先进技术,以及这些工艺如何影响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失效分析和寿命预测也是我感兴趣的方面,了解材料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挑战和研究人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能够极大地加深我对其理解。总之,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揭示高温结构材料领域的最新进展,让我对驱动我们现代世界的强大动力系统背后的材料科学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评分当我看到《动力与能源用高温结构材料——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这个书名时,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些在极高温度下默默工作的机械部件,它们是现代动力和能源产业的基石。想想看,飞机引擎内部那灼热的燃烧室,核电站里翻滚的冷却剂,或是火力发电厂里被高温蒸汽冲击的涡轮叶片,这些都需要极其特殊的材料来承受。这本书作为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意味着它汇聚了国内在该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最尖端的专家智慧。我非常期待能从中了解到最新一代的高温合金,比如在性能上有重大突破的镍基单晶合金,或者是在成本效益上更优的钴基合金,又或者是正在兴起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等。这些材料的研发和应用,直接关系到能源转换效率的提升、设备安全性的保障以及运行寿命的延长。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材料设计、微观结构控制、高温氧化和腐蚀防护、以及先进制造工艺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同时,我也对书中关于材料在极端工况下的力学行为,例如蠕变、疲劳以及断裂韧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感兴趣,这些都是理解材料如何承受巨大压力的关键。这本书无疑是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研究人员和技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学习先进技术理念的宝贵平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