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电站与移动电站标准汇编

内燃机电站与移动电站标准汇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内燃机
  • 电站
  • 移动电站
  • 标准
  • 汇编
  • 工程技术
  • 电力工程
  • 机械工程
  • 能源
  • 技术规范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人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9787506684729
商品编码:22730578432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内燃机电站与移动电站标准汇编
作者:中国标准出版社
定价:185.0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
ISBN:9787506684729
印次: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大16开

  内容简介


内燃机电站与移动电站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源,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与军事装备中。内燃机电站和移动电站的可靠性和性直接影响着用电设备性能的发挥。中国标准出版社编*的《内燃机电站与移动电站标准汇编(第2版)》主要汇集了截至2016 年10月有效的内燃机电站与移动电站方面的国家标准和机械行业标准,方便用户使用。

  目录

GB/T 2819-1995  移动电站通用技术条件
GB/T 2820.1-2009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第1部分:用途、定额和性能
GB/T 2820.2-2009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第2部分:发动机
GB/T 2820.3-2009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第3部分:发电机组用交流发电机
GB/T 2820.4-2009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第4部分:控制装置和开关装置
GB/T 2820.5-2009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第5部分:发电机组
GB/T 2820.6-2009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第6部分:试验方法
GB/T 2820.7-2002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第7部分:用于技术条件和设计的技术说明
GB/T 2820.8-2002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第8部分:对小功率发电机组的要求和试验
GB/T 2820.9-2002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第9部分:机械振动的测量和评价
GB/T 2820.10-2002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第lO部分:噪声的测量(包面法)
GB/T 2820.11-2012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第11部分:旋转不间断电源 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2820.12-2002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第12部分:对装置的应急供电
GB/T 4712-2008 自动化柴油发电机组分级要求
GB/T 12786-2006 自动化内燃机电站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548-2008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三相同步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 20136-2006 内燃机电站通用试验方法
GB/T 21425-2008 低噪声内燃机电站噪声指标要求及测量方法
GB/T 21426-2008 特殊环境条件 高原对内燃机电站的要求
GB/T 21427-2008 特殊环境条件 干热沙漠对内燃机电站系统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21428-2008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发电机组 性
GB/T 22343-2008 石油工业用天然气内燃发电机组
GB/T 23507.3-2009 石油钻机用电气设备规范 第3部分:电动钻机用柴油发电机组
GB/T 23640-2009 往复式内燃机(RIC)驱动的交流发电机
GB/T 29487-2013 中大功率瓦斯发电机组
GB/T 29488-2013 中大功率沼气发电机组
GB/T 30138-2013 往复式内燃燃气电站余热利用系统设计规范
JB/T 2729-1999 交流移动电站用三相四极插头插座
JB/T 8182-1999 交流移动电站用控制屏 通用技术条件
JB/T 11799-2014 发电用内燃机及内燃发电机组可靠性考核方法




《内燃机电站与移动电站标准汇编》一书,旨在系统梳理、整合并呈现与内燃机发电站和移动发电机组相关的各项国家及行业标准。本书的内容涵盖了从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护到报废等内燃机电站及移动电站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 第一部分:内燃机电站标准 本部分重点聚焦于固定式内燃机发电站。 一、 设计与选型标准 基础设计要求: 包含厂址选择、总平面布置、土建工程(厂房、基础、构筑物等)的通用技术要求。例如,对于厂房的抗震设防烈度、通风采光、隔音降噪措施,以及基础的承载能力、沉降控制等均有详细规定。 设备选型与配置: 涵盖柴油机、燃气轮机、往复式燃气发动机等内燃机主机的选型原则、性能参数要求、配套发电机、调速系统、励磁系统等关键设备的选型依据。详细说明不同类型内燃机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应性,如燃油消耗率、功率裕度、启动特性、排放水平等。 辅助系统设计: 详细规定燃油供应系统、润滑油系统、冷却水系统、排气系统、进气系统、机油净化系统、启动系统、消防系统等的通用设计要求。例如,燃油储罐的防腐蚀、防渗漏要求,冷却水系统的水质标准、循环方式,排气系统的降噪处理与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电气系统设计: 包括发电机组的接线方式、保护配置、一次设备(开关柜、变压器等)和二次设备(控制屏、保护屏、计量仪表等)的选型与布置要求。重点阐述电网接入标准、并网运行规程、无功功率补偿、电压调整等技术要点。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规定发电机组的自动启停、自动调载、自动切换、故障监测与报警、数据采集与传输等自动化功能的设计要求。涉及PLC、DCS等控制系统的接口标准、通信协议、人机界面设计原则。 二、 制造与检验标准 主机制造质量要求: 涵盖内燃机本体、曲轴、连杆、活塞、气缸套、气门等关键零部件的材料、加工精度、表面处理、动平衡等方面的技术标准。 配套设备制造标准: 对发电机、调速器、励磁系统、冷却器、消声器、过滤器等配套设备的设计、制造、材料、性能测试等提出明确要求。 整机组装与调试: 规定发电机组的装配精度、连接紧固、管路安装、电缆敷设等方面的质量控制标准。详细说明出厂前及现场联合调试的各项试验内容、方法和合格判定标准,如空载性能试验、带载性能试验、瞬态响应试验、负荷突变试验等。 可靠性与耐久性试验: 针对特定应用场景,对发电机组的可靠性、耐久性进行验证的试验方法与要求,如长时运行试验、高负荷运行试验等。 三、 安装与调试标准 场地准备与基础施工: 规定安装场地的平整度、标高、承载能力要求,以及发电机组基础的施工工艺、钢筋配制、混凝土浇筑、养护等要求,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设备运输与就位: 明确发电机组及配套设备的运输方式、吊装方案、重心标定、就位精度要求,防止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对设备造成损坏。 管路与电气连接: 详细规定燃油、润滑油、冷却水、排气、进气等管路的连接工艺、密封要求,以及电气线路的敷设、接线、接地、绝缘等方面的技术规程。 联合调试: 涵盖设备单体调试、联动试车、带负荷试运行、满负荷试验等各个阶段的试验项目、操作规程、数据记录与分析方法。重点关注机组的功率输出、频率稳定度、电压合格率、油耗、噪音、振动、排放等性能指标的考核。 四、 运行与维护标准 运行规程: 制定详细的日常运行操作规程,包括启动前检查、启动操作、正常运行中的监视与调整、停机操作等。明确各种工况下的运行参数限制,如水温、油温、油压、转速、负荷等。 维护保养计划: 规定不同类型、不同使用强度发电机组的定期维护保养计划,包括日常检查、周检查、月检查、年检等。明确各项保养内容,如更换润滑油、滤芯、检查皮带松紧度、清洗冷却器、检查喷油嘴等。 故障诊断与维修: 提供常见的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指导操作人员进行初步诊断和维修。涉及机油消耗过快、启动困难、功率不足、异响、过热等典型故障的处理。 备品备件管理: 规定备品备件的选型、采购、储存、领用等环节的管理要求,确保关键备件的及时供应。 安全运行规程: 强调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防火、防爆、防电击、防烫伤、防机械伤害等,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要求。 五、 性能与排放标准 功率性能: 明确额定功率、备用功率、瞬时功率的定义及测试方法,规定不同工况下的功率输出偏差。 燃油消耗率: 规定不同负载下的燃油消耗率指标,鼓励采用高效节能技术。 排放控制: 依据国家及行业相关环保法规,规定不同类型内燃机(如柴油机、燃气轮机)的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值。介绍尾气净化技术(如SCR、DPF)的应用要求。 噪音与振动: 规定发电机组在规定距离内的噪声限值,以及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强度要求,指导消声、隔振措施的设计与实施。 第二部分:移动电站标准 本部分侧重于移动式内燃机发电机组,其标准在通用性基础上,增加了对机动性、适应性、快速响应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一、 总体设计与配置标准 机组一体化设计: 强调机组本体、底盘、燃油箱、控制系统、散热系统等的高度集成,便于整体移动和快速部署。 底盘与牵引结构: 规定移动电站的底盘类型(拖车式、车载式)、承载能力、行驶性能、制动系统、牵引装置等的设计要求,确保在各种路况下的安全运输。 防护与环境适应性: 明确机组在露天、雨雪、高温、严寒等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防护等级要求,如防雨、防尘、防腐蚀、防晒等。 电源接口与联络: 规定移动电站的电源输出接口类型、连接方式,以及与外部电网或负载的快速联接技术。 二、 关键部件与集成标准 高性能内燃机: 选用的内燃机需具备快速启动能力、良好的瞬态响应特性,以适应突发负荷需求。 高集成度发电机与控制系统: 发电机组需高度集成,控制系统具备自动并机、自动调载、远程监控等功能。 增强的散热系统: 移动电站通常在不利环境下运行,要求散热系统效率高、可靠性强,能应对高负荷运行。 燃油储存与供应: 强调内置燃油箱的容量、安全性,以及燃油过滤和供应的可靠性。 三、 运行与维护标准(移动电站特有) 快速部署与启动: 规定从运输到位到正式供电所需的最短时间,强调操作的便捷性和自动化程度。 适应性运行: 移动电站可能在不平整地面或恶劣天气下运行,要求机组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并对运行环境进行安全评估。 现场维护便捷性: 设计应考虑在野外或临时场所进行维护的便利性,常用易损件应易于更换。 运输与存储: 规定机组在运输过程中的固定、防震要求,以及长期存储时的防护措施。 第四部分:通用性标准与附录 安全与环保法规: 汇集与内燃机电站及移动电站相关的国家及行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等法律法规要求。 术语与定义: 对书中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规范解释,统一标准理解。 常用计算公式与图表: 提供功率、效率、燃油消耗、发热量等相关计算公式,以及设备选型、性能参数对比等常用图表。 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目录: 列出与本书内容密切相关的其他重要标准,便于读者查阅。 本书通过系统性的汇编,旨在为内燃机电站与移动电站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护等各环节提供坚实的标准支撑,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促进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与规范化发展。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像我这样,主要负责电站设备采购和供应商评估的岗位来说,《内燃机电站与移动电站标准汇编》简直就是一份“圣经”。在挑选内燃机电站和移动电站的供应商时,最核心的考量就是其产品是否符合行业标准,是否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以往,我们需要逐一向供应商索取各种测试报告和技术文档,进行比对,过程繁琐且容易被一些包装过度的资料所迷惑。现在,有了这本汇编,我们可以直接依据书中的标准,来审视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规格和性能参数。比如,对于内燃机的燃油经济性、排放标准,以及移动电站的噪音控制、启动时间等关键指标,书里都有明确的量化要求。这使得我们的采购决策更加客观、透明,也更有底气去拒绝那些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评价尺度,大大提高了采购的效率和质量,也能从源头上保障我们引进的设备符合最高的技术要求。

评分

刚拿到这本《内燃机电站与移动电站标准汇编》,虽然还没来得及逐字研读,但从它的厚度和目录来看,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其中的分量。作为一名在电力设备维护领域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兵,我太理解标准的重要性了。以前,我们更多的是依靠经验和师傅的口传心授,但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以及安全要求的日益严苛,没有一套权威、系统的标准来指导工作,简直是寸步难行。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为我们提供了一份金科玉律,无论是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调试,还是日常的运行维护、故障排除,都能从中找到依据。尤其是那些关于内燃机电站和移动电站的特定标准,这块细分领域往往有很多独特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光靠零散的资料很难形成完整的体系。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把散落在各处的知识点都汇集起来,方便我们查阅和学习,相信它能极大地提高我们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失误,也能让我们在面对新设备、新技术时,更有底气。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是它所展现出的那种严谨和系统性。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一种专业、规范的学术气息。我是一名在工程项目管理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平时接触的不仅是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实际操作和项目推进。在很多项目中,电站设备的选型和部署是关键的一环,而如何确保这些设备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就离不开标准化的支撑。这本《内燃机电站与移动电站标准汇编》,涵盖了从基础参数的设定,到具体的性能指标要求,再到安全防护和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我尤其关注其中关于移动电站的章节,因为在一些紧急救援、野外作业等场景下,移动电站的快速部署和稳定供电至关重要。这本书提供的标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不同型号移动电站的适用性,制定更合理的应急预案,并确保在实际应用中符合各项技术和安全规范。对于我这样的项目管理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它能帮助我做出更科学、更明智的决策,规避潜在的风险。

评分

这本《内燃机电站与移动电站标准汇编》的出现,对于我们这些长期在一线从事设备安装和调试的工程师来说,无疑是一份及时雨。我一直觉得,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真正能指导我们工作的,还是那些经过无数实践检验、被行业广泛认可的标准。过去,我们常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搜集各种零散的标准文件,有些甚至是过时的,这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出错。现在,有了这样一本集大成的汇编,我们可以更轻松地找到所需的标准,无论是关于内燃机功率输出的精度,还是关于移动电站的抗震性、防雨淋等设计要求,都能在书中找到明确的规定。这对于确保我们安装工作的质量,以及最终设备的性能表现,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甚至可以想象,在未来的一些培训和技术交流中,这本书将成为一个核心的参考资料,帮助新入行的技术人员快速掌握行业规范,提升整体的技术水平。

评分

我是一名在能源领域进行技术研发的科研人员,虽然不像一线工程师那样直接接触设备,但对于技术标准的研究同样充满了兴趣。《内燃机电站与移动电站标准汇编》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去深入理解当前行业在内燃机电站和移动电站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和管理理念。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罗列标准的书籍,更是对行业发展趋势的一种凝练和体现。通过研读其中的内容,我可以了解到行业内对于效率提升、环保减排、智能化控制等方面的最新要求,这些都会成为我们未来研发工作的重要的导向。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移动电站设计理念的演进,以及如何将更前沿的技术融入到其设计和制造中。这本书,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参考,也让我看到了这个领域未来发展的一些可能性,激发了我的创新灵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