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少锋、张增照、聂国健编著的《可靠性设计》 分为上下两篇,主要介绍了可靠性设计的指导思想、 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法及其案例。上篇为可靠性定量设 计,包括可靠性建模、预计、分配、FMEA、FTA等内 容,其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介绍可靠性定量活动中*常 用的技术和方法,在第9章中,用案例演示了产品定 量可靠性设计的过程。下篇是可靠性定性设计,包括 可靠性设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元器件选择与应用、 元器件的主要失效模式及其预防、降额设计、防静电 、防闩锁、防浪涌、热设计、电磁兼容设计、容差与 漂移设计、三防设计、容错设计、潜在通路分析、软 件可靠性设计等。为了避免读者实施定量可靠性设计 时烦琐的数学计算,本书还介绍了可靠性定量设计的 计算机辅助工具。为了给企业读者提供一套质量可靠 性的提升路径,本书*后一章介绍了质量可靠性整体 解决方案(TSQ)的原理与实施案例,以供读者参考 。
本书适用于产品设计和生产的相关人员,特别是 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品质人员使用,也可供高校教 师、研究生参考,或作为培训教材使用。
上篇 定量设计
**章 概述
第二章 产品可靠性表征与寿命分布
第三章 可靠性模型的建立
第四章 可靠性预计
第五章 可靠性分配
第六章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
第七章 故障树分析
第八章 可靠性定量设计工具
第九章 可靠性定量设计流程与案例
下篇 定性设计
第十章 可靠性设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
第十一章 元器件的选择与应用
第十二章 元器件的主要失效模式及其预防
第十三章 降额设计
第十四章 潮湿敏感器件的防护与管理
第十五章 电路结构简化设计
第十六章 容错设计
第十七章 气候环境的“三防”设计
第十八章 热设计
第十九章 静电防护(ESD)
第二十章 防闩锁设计
第二十一章 防浪涌设计
第二十二章 潜在通路分析
第二十三章 容差与漂移设计
第二十四章 软件质量和可靠性设计
第二十五章 电磁兼容设计
第二十六章 可靠性整体解决方案(TSQ)的原理及应用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入浅出,无论是对于新手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工程师,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避免故障”,更在于如何“设计可靠”。其中关于“失效机理分析”的部分,讲解得尤为透彻,通过对不同材料、不同结构在各种应力下的行为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帮助我们理解失效的根本原因。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设计评审”的详细指导,它不仅仅是检查设计图纸,而是将可靠性思维贯穿于整个设计评审过程,从概念设计到详细设计,再到生产制造,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评审机制。这让我意识到,可靠性并非是后期测试的责任,而是整个设计团队的共同使命。
评分我一直对产品在复杂环境下表现出的稳定性非常感兴趣,而这本书恰好就深入探讨了这一点。它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的阐述,更提供了许多实操性的工具和技术。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环境适应性设计”的章节,其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温度、湿度、振动、电磁干扰等各种环境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这对于我们经常需要将产品部署在严苛环境下的行业来说,简直是及时雨。书中的图表和公式清晰明了,配合大量的实例分析,使得复杂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和应用。我期待能将书中的方法应用到我负责的产品线上,进一步提升其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表现。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可靠性”这个概念都停留在比较模糊的认识层面,觉得它是一个很宏观的词汇,但具体该如何落地,却知之甚少。这本关于可靠性设计的书,恰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空白。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一些概念和公式,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让我能够从设计的源头就去思考如何构建可靠的产品。特别是关于“设计容错”和“冗余设计”的讨论,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之前总觉得增加冗余会显著增加成本和复杂性,但书中通过详细的分析和计算,说明了在某些关键场景下,适当的冗余设计如何能以可控的代价换取更高的系统可靠性。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让我对如何平衡成本和可靠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们这些长期在一线从事产品研发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们常常在项目推进中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难题,很多时候是因为早期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种极端工况或潜在的失效机制。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它的内容覆盖了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到工艺流程等各个环节的可靠性考量,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全面的可靠性保障体系。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加速寿命试验”的章节,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模拟环境来预测产品在长期使用中的表现,这对于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评估产品可靠性至关重要。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十分贴近实际,很多问题和解决方案都能在我们的工作中找到影子,这让我感觉书中的知识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能够指导实践的。
评分最近刚入手一本关于设计可靠性的书,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不过翻了翻目录和部分章节,已经能感受到它的分量了。作为一名初涉可靠性领域的设计师,我一直很困惑,究竟如何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就将可靠性纳入考量,而不是等到出现问题了再亡羊补牢。这本书的章节设置似乎很有条理,从基础理论讲到具体的方法,再到案例分析,感觉像是在为我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尤其吸引我的是关于“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的介绍,这部分内容似乎讲解得非常细致,不仅列出了流程,还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工具和模板,这对于我们日常的设计评审非常有帮助。我期待能够通过这本书,掌握如何系统地识别潜在的失效模式,评估它们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目前我还在学习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设计项目中,希望能借此提升我产品的鲁棒性和用户满意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