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准的编写 + GB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共2本 | ||
| 定价 | 157.00 | |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
| 版次 | ||
| 出版时间 | 2009年09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本社 编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155066138351 | |
|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 ||
| 定价 | 70.00 | |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
| 版次 | B1 | |
| 出版时间 | 2009年09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本社 编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70 | |
| 字数 | 151000 | |
| ISBN编码 | 155066138351 | |
| 标准的编写★205-1 | ||
| 定价 | 87.00 | |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
| 版次 | B1 | |
| 出版时间 | 2009年09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无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275 | |
| 字数 | 492000 | |
| ISBN编码 | 9787506654296 | |
标准的编写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坦白说,我抱着一种“姑且看看”的心态打开了这两本书,因为市面上关于标准化指导的书籍实在太多,而真正能让我眼前一亮的却不多。然而,《标准的编写 + GB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这本书,让我彻底改变了之前的看法。它并没有上来就大谈特谈标准化的宏大理论,而是非常务实地从“结构”和“编写”这两个最能体现标准实用性的方面入手。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于“标准的结构”部分的讲解,条理清晰,逻辑性极强。书中深入剖析了标准各个组成部分的含义、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让我清晰地认识到,一个好的标准不是随意堆砌条款,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具有内在逻辑的有机整体。无论是前言、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还是主体内容、附录等等,书中都给出了详细的解读和建议。更难得的是,它还结合了GB 1.1-2009这个重要的国家标准,让我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能够直接对照国家层面的规定,理解其精髓。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于我这种需要将标准化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读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它让我不再满足于仅仅了解标准的内容,而是能够理解标准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才能写出符合规范、易于理解和执行的标准,这对我提升工作质量有着直接的帮助。
评分我一直对标准化工作抱有极大的兴趣,但总觉得它像一层神秘的面纱,难以窥探全貌。直到我遇到了《标准的编写 + GB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这两本书,我才真正感受到拨开迷雾见月明的喜悦。这本书最让我惊艳的是它对于“标准的结构”的讲解。它不是简单地列出目录,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个组成部分的逻辑功能和相互关系,让我理解到,一个好的标准,其结构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技术体现。例如,它详细阐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如何构成标准的理论基石,以及术语和定义部分如何保证信息的准确传达,这些都让我对标准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而“编写”部分,则更是将标准编制的艺术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书中对语言的严谨性、表述的清晰度、逻辑的连贯性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让我意识到,编写标准不仅是技术知识的转换,更是一种思维训练。它要求作者用最精确的语言,将最复杂的概念清晰地传递给读者,避免任何歧义。通过这本书,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标准,更对如何科学、严谨地编写标准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对我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无疑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评分收到《标准的编写 + GB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这两本书,我真的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阅读体验。这本书绝对是我近年来在标准化领域遇到的一股清流,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像是一本指导我们如何真正“读懂”和“写好”标准的“武林秘籍”。我之前也接触过不少标准化相关的书籍,但很多都偏向于理论的罗列,晦涩难懂,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实际,它从“结构”和“编写”这两个最核心、最直接影响标准可读性和可执行性的方面入手,让我茅塞顿开。书中对标准的章节划分、条款表述、引用规范等都做了极其细致的讲解,并且引用了大量的实例,这些实例不是那种陈旧过时的,而是贴近实际生产生活中的,让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鲜活起来。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编写”部分时,对语言的严谨性、措辞的准确性提出的要求,这让我意识到,撰写标准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的训练,要求我们必须做到逻辑清晰、表述精确、逻辑自洽。这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只会“看”标准的人,而是有能力去“审视”甚至“创造”标准的人。这本书对我这样需要经常接触和应用标准的人来说,简直是必备的工具书,让我在工作中效率倍增,也让我对标准化工作有了更深的敬畏之心。
评分我是一名在工程领域工作的技术人员,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查阅和参考各种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之前,我总是觉得标准是“天上”的东西,晦涩难懂,充满了各种术语和复杂的规定,即使看了也未必能完全领会其精髓。直到我接触了《标准的编写 + GB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这两本书,我才真正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这本书对于“标准的结构”部分,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认知。它并非简单地罗列标准包含哪些章节,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每个章节的功能定位、逻辑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构成一个完整、严谨的标准体系。比如,它详细讲解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主体内容中正确引用;它还强调了术语和定义部分的严谨性,指出这是保证标准理解一致性的基石。而关于“标准的编写”,更是让我受益匪浅。书中对语言的运用、表述方式、技术内容如何转化为规范性条文等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指导,这让我意识到,写标准不仅需要技术功底,更需要精湛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现有标准,甚至有信心能够参与到标准编制的讨论中去,这对我职业发展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提升。
评分这本书,对于我这样在标准化领域摸索多年的从业者来说,简直就是一本“解惑”神器。《标准的编写 + GB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这两本书,以一种极其系统和深刻的方式,揭示了标准背后精密的逻辑和严谨的体系。我特别被它在“标准的结构”方面所展现出的条理性和深度所折服。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标准应该有哪些部分,而是层层剥茧,深入到每个部分的“为什么”和“怎么做”。书中对标准条文的组织方式、层次划分,以及不同条款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让我清晰地认识到,一个结构合理的标准,能够极大地提升其可读性和可执行性。而“编写”部分,更是让我看到了标准编制的艺术所在。它并非枯燥的文字堆砌,而是要求创作者在严谨的技术逻辑基础上,运用精准、简洁、无歧义的语言,将复杂的规定清晰地呈现出来。书中对措辞的选择、句式的运用、表述的规范都有深入的探讨,让我意识到,编写标准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素养和文字功底的工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标准化的理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层面,从一个“使用者”蜕变成了能够“审视”甚至“参与”标准制定过程的“理解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