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工业烟囱设计手册
定价:198.00元
作者:牛春良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0247421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手册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冶金行业钢筋混凝土烟囱、钢烟囱、玻璃钢烟囱等单筒烟囱,以及由砖、钢、玻璃钢为内筒的套筒式烟囱和多管式烟囱设计等。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是冶金工业领域一部大型实用工具书。全书共分13章,包括:设计总则、烟囱抗风设计、烟囱抗震设计、烟囱抗温设计、烟囱防腐蚀设计、地基与基础、钢筋混凝土烟囱、套筒式与多管式烟囱、钢烟囱、玻璃钢烟囱、烟道、烟囱膨胀节、航空障碍灯和标志。本手册可作为《烟囱设计规范》配套使用工具书以及工程设计与监理单位、科研院校的设计与教学用书,也可供各行业烟囱设计参考。
内容提要
目录
目录
1设计总则
1.1烟囱安全等级的确定
1.2烟囱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1.3烟囱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1.4烟气压力计算
1.5平台活荷载与积灰荷载
1.6覆冰荷载
1.7烟囱排放监测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刚刚入职不久的工程师,我之前对工业烟囱的设计了解得非常有限,很多概念都停留在教科书的层面。拿到这本《正版:工业烟囱设计手册》后,我简直如获至宝。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即使是对初学者来说,也不会觉得难以理解。它从最基础的结构力学原理讲起,逐步深入到烟囱的材料力学、热力学特性,以及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设计考量。我特别喜欢书中附带的丰富图例和流程图,它们清晰地展示了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需要注意的细节。例如,在讲解烟囱基础的设计时,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基础形式选择,以及相应的计算方法,这对于保证烟囱的整体稳定性至关重要。此外,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工程实例,这些实例都来自于实际项目,让我能够直观地了解到各种设计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对于我这样一个新手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一步一步地引导我掌握工业烟囱设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手册”,更像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参考书,尤其是在一些理论性较强但又与实际设计紧密相关的章节。我一直对烟囱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很感兴趣,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就非常充实。它详细介绍了不同形状和高度的烟囱在不同风速和方向下的气流分布,以及如何通过优化烟囱截面设计来减小风振效应,这对于避免烟囱发生共振破坏至关重要。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来自于真实的工程项目,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让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和接地气。特别是对于一些老旧烟囱的改造和加固,书中提供了很多创新的思路和方法,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工程师来说,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我还注意到,这本书非常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烟囱设计中融入了低碳、节能等方面的要求,这与当前国家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总体而言,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工业烟囱设计领域的权威著作。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对工业烟囱的认识仅限于“它就是一个排出废气的管子”这个层面,完全没有意识到它里面蕴含着如此多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拿到《正版:工业烟囱设计手册》之后,我才真正大开眼界。这本书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从宏观的环境法规到微观的材料特性,再到具体的结构计算和施工细节,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被书中关于烟囱结构稳定性分析的部分深深吸引,它详细讲解了如何考虑风荷载、地震力、热应力等多种因素对烟囱结构的影响,并提供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安全系数。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混凝土烟囱和钢烟囱的设计差异性分析,以及各自的优缺点,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和优势。此外,书中还涉及了烟囱的监测和维护,包括如何对烟囱的结构健康进行实时监测,以及如何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以确保烟囱的安全运行。这本书内容翔实,技术性强,是一本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工程技术参考书,让我对工业烟囱的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作为一个在工程领域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工程师,我接触过的技术书籍可谓是数不胜数。这次拿到这本《正版:工业烟囱设计手册》,说实话,一开始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关于工业烟囱的设计,很多基础知识在我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感觉这类手册很难再有什么“惊喜”。然而,当我翻开它,并初步浏览之后,我的看法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这本书的内容组织得非常有条理,从最基础的烟气排放标准、环境影响评估开始,层层递进,直至复杂的结构计算、材料选择和施工要点。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一些复杂工况时的详细分析,比如在强风、地震等极端自然条件下,如何确保烟囱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书中提供的计算公式和图表,都经过了严谨的推导和验证,看得出来作者在这些方面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在一些细节处理上的考量,例如防腐蚀、防雷击、保温隔热等方面的措施,都讲解得非常到位,并且给出了多种可行方案供读者参考。这对于我们这些实际操作的工程师来说,无疑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可以直接应用到实际项目中,节省了大量的摸索时间。
评分我是一名研究工业废气处理的学者,对烟囱的设计及其对废气扩散的影响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它在讲解烟囱设计的同时,也非常详细地阐述了烟囱高度、直径、出口风速等参数如何影响烟气在空气中的扩散范围和浓度。这对于我们评估烟囱的环保性能,以及制定合理的废气排放标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烟囱排烟效率的讨论,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提高烟气的扩散能力,从而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书中还涉及了烟囱的材料选择,特别是针对不同腐蚀性烟气环境下,如何选择合适的耐腐蚀材料,以延长烟囱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这对于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书中对于一些特殊工况下的烟囱设计,例如海洋石油平台上的烟囱,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为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信息量巨大,是一本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参考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