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德·泰创作的《OpenCL异构并行编程实战》从软件开发人员的角度进行编写,介绍OpenCL的核心概念,以及如何通过OpenCL编写并行编程。本书共10章。**章介绍使用OpenCL的目的,第2章讨论OpenCL中的缓冲区对象以及划分数据的策略,第3章解释OpenCL提供的两种常规数据类型,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数据类型解决不同的问题,第4章讨论OpenCL提供的各种函数,第5章给出典型OpenCL开发的生命周期,第6章讨论如何开发索贝尔边缘检测滤波器,第7章讲述如何使用OpenCL实现矩阵乘法,第8章讨论如何在OpenCL中实现稀疏矩阵向量乘法,第9章介绍如何使用OpenCL开发双调排序,**0章介绍使用OpenCL开发基数排序。
**软件开发人员雷蒙德·泰撰写,从软件开发 者的角度,深入剖析0pencL异构并行编程技术,系统 讲述0pencL的核心概念、技术及实用技巧,融合作者 多年0pencL使用经验和异构编程心得,包含大量示例 代码,有助于软件开发人员快速掌握异构并行编程技 术并理解高性能计算。
《OpenCL异构并行编程实战》共10章,**章介 绍使用0pencL的目的,并概述0pencL的核心概念;第 2章讨论OpencL中的缓冲区对象以及划分数据的策略 ;第3章解释0pencL提供的两种常规数据类型,以及 如何使用这些数据类型解决不同的问题;第4章讨论 0pencL提供的各种函数,以及如何使用对应的向量化 函数加快执行速度;第5章给出典型OpencL开发的生 命周期及一些数据划分策略;第6章讨论如何开发索 贝尔边缘检测滤波器;第7章讲述如何使用OpencL实 现矩阵乘法;第8章讨论如何在0pencL中实现稀疏矩 阵向量乘法;第9章介绍如何使用0pencL开发双调排 序;**0章介绍使用0pencL开发基数排序。
雷蒙德·泰,**软件开发者,拥有**丰富的软件开发经验,精通Scala、Haskell、C和C十+等编程语言。Raymond于2008年开始接触GPGPu技术,*初使用的是NVIDIA提供的cuDA工具箱和AMD提供的0pencL工具箱,然后使用的是Intel工具箱。他参与了多个使用CUDA和0penCL中所提供GPGPu技术与技巧的项目,同时对云计算中的函数编程范例和相关应用充满热情,并研究通过使用GPGPU技术和函数编程范例加速云中应用程序的各种途径。
作者简介
审校者简介
前言
**章 使用OpenCL
1.1 引言
1.2 查询OpenCL平台
1.3 查询平台上的OpenCL设备
1.4 查询OpenCL设备扩展
1.5 查询OpenCL上下文
1.6 查询OpenCL程序
1.7 创建OpenCL内核
1.8 创建命令队列以及对OpenCL内核排队
第2章 理解OpenCL数据传送与划分
2.1 引言
2.2 创建OpenCL缓冲对象
2.3 检索关于OpenCL缓冲对象的信息
2.4 创建OpenCL子缓冲对象
2.5 检索关于OpenCL子缓冲对象的信息
2.6 理解事件和事件同步
2.7 在存储对象之间复制数据
2.8 使用工作项划分数据
第3章 理解OpenCL数据类型
3.1 引言
3.2 初始化OpenCL标量数据类型
3.3 初始化OpenCL向量数据类型
3.4 使用OpenCL标量类型
3.5 理解OpenCL向量类型
3.6 向量和标量地址空间
3.7 配置OpenCL项目以启用double数据类型
第4章 使用OpenCL函数
4.1 引言
4.2 将向量存储到数组中
4.3 从数组加载向量
4.4 使用几何函数
4.5 使用整型函数
4.6 使用浮点函数
4.7 使用三角函数
4.8 OpenCL中的算术和舍入
4.9 使用OpenCL中的shuffle函数
4.10 使用OpenCL中的select函数
第5章 开发直方图OpenCL程序
5.1 引言
5.2 在C/C++中实现直方图
5.3 直方图的OpenCL实现
5.4 工作项同步
第6章 开发索贝尔边缘检测滤波器
6.1 引言
6.2 理解卷积理论
6.3 理解一维卷积
6.4 理解二维卷积
6.5 索贝尔边缘滤波器的OpenCL实现
6.6 理解OpenCL中的剖析
第7章 使用OpenCL实现矩阵乘法
7.1 引言
7.2 理解矩阵乘法
7.3 矩阵乘法的OpenCL实现
7.4 通过线程粗化获得矩阵乘法的*快速OpenCL实现
7.5 通过寄存器分块获得矩阵乘法的*快速OpenCL实现
7.6 通过矩阵乘法中的共享内存数据预取减少全局内存
第8章 在OpenCL中实现稀疏矩阵向量乘法
8.1 引言
8.2 使用共轭梯度方法对SpMV求解
8.3 理解各种SpMV数据存储格式,包括ELLPACK、ELLPACK-R、COO和
8.4 理解如何使用ELLPACK-R格式解决SpMV问题
8.5 理解如何使用CSR格式解决SpMV问题
8.6 理解如何使用VexCL格式解决SpMV问题
第9章 使用OpenCL实现双调排序
9.1 引言
9.2 了解排序网络
9.3 了解双调排序
9.4 在OpenCL中开发双调排序
**0章 使用OpenCL实现基数排序
10.1 引言
10.2 了解基数排序
10.3 了解MSD和LSD基数排序
10.4 了解归约
10.5 在OpenCL中开发基数排序
作为一名在图形学领域摸爬滚打了数年的开发者,我一直对高性能计算有着天然的渴望。传统的CPU并行计算已经能满足我大部分需求,但随着计算量的日益增长,我开始意识到GPU的潜力远未被挖掘。我之前尝试过一些零散的GPU编程资料,但总是感觉碎片化,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OpenCL异构并行编程实战》这本书就像一块拼图,为我填补了许多知识上的空白。它不仅仅是介绍OpenCL的API,更是从底层原理出发,深入剖析了异构计算的架构和特性。书中对于内核函数的编写、内存管理、线程同步等关键环节的讲解,都非常细致到位,并且充满了实践经验的总结。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平台和硬件的适配性做了详细的讨论,这对于我们在实际项目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案至关重要。它让我明白,并行编程并非是简单的“堆砌”计算单元,而是需要对硬件特性有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妙的设计。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能够更有效地利用GPU资源,解决更复杂的计算问题。
评分我是一名对计算机底层技术充满好奇心的爱好者,尤其对如何让代码跑得更快、更有效率有着浓厚的兴趣。市面上关于并行计算的书籍不少,但真正能够深入浅出,同时又兼顾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的却不多。《OpenCL异构并行编程实战》这本书恰恰符合我的口味。它不像一些理论书籍那样枯燥乏味,也不像一些纯粹的代码手册那样缺乏体系。书中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理解OpenCL的核心概念,从数据并行、任务并行,到线程模型、内存层次结构,再到各种精妙的优化技巧。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我在并行计算的迷宫中穿梭,并且总能在关键时刻给出最准确的指引。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不同并行计算模式的对比分析,这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不同算法在并行化方面的优劣。即使我目前还没有将OpenCL应用到实际项目中,但我通过阅读这本书,对现代计算架构和高性能编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种知识的积累本身就非常有价值。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被这本书的封面吸引,觉得“高性能计算技术丛书”这个系列听起来就很有分量。拿到手后,翻阅了一下,发现内容果然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介绍。我目前正在攻读研究生,方向是偏向于计算密集型的科学模拟。在导师的推荐下,我开始研究异构并行计算,而OpenCL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这本书的理论部分相当扎实,它没有回避复杂的概念,而是通过清晰的逻辑和图示,让这些概念变得易于理解。更重要的是,它在理论讲解后,立刻就引入了大量的代码示例,并且这些示例都非常贴近实际的应用场景。我尝试着复现书中的一些案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和扩展,感觉自己的编程能力和对并行计算的理解都有了质的飞跃。书中还涉及了一些高级主题,比如性能调优和功耗管理,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际科研中非常关心的方面。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消化完所有的内容,但这本书已经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宝贵的指导。
评分我是一名软件工程师,主要工作是开发一些需要大规模数据处理的后端服务。我们一直以来都依赖于强大的服务器集群,但成本和功耗也随之攀升。最近,我们团队开始探索利用GPU来加速一些计算密集型的任务,以期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OpenCL异构并行编程实战》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解决方案。它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OpenCL来开发能够运行在各种异构设备上的高性能应用程序。书中对并行算法的设计、数据传输优化、以及如何避免常见的性能陷阱都有非常深入的探讨。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提供了大量的实际项目案例,让我们能够快速上手,并看到真实的性能提升。例如,书中关于图像处理和科学计算的章节,都给了我们很多启发,我们已经开始尝试将书中的一些技术应用到我们的项目中。这本书让并行编程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技术,而是可以切实为我们的业务带来价值的工具。
评分这本《OpenCL异构并行编程实战》我拿到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想写点什么,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它厚实的分量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其中的内容是多么的扎实和全面。我本身是做嵌入式开发的,一直以来都是用的CPU,对于GPU的强大计算能力一直有所耳闻,但苦于没有系统的学习路径,而OpenCL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桥梁。书中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一点点深入到实际的编程技巧,这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喜欢它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例子,我能直观地理解那些抽象的并行计算原理。很多时候,看书看代码,我都会下意识地去想,这个地方如果用OpenCL来做,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又能带来多大的性能提升。书中对各种性能优化技巧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我尝试着将这些技巧应用到我的一些小项目中,确实看到了令人欣喜的成果。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适合想要踏入异构并行计算领域,尤其是对OpenCL感兴趣的读者。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你探索并行计算的奥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