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UG NX8.0数控铣多轴加工工艺与编程(含光盘) | ||
| 作者: | 冠文化 | 开本: | |
| YJ: | 59 | 页数: | |
| 现价: | 见1;CY=CY部 | 出版时间 | 2015-10 |
| 书号: | 9787122243324 | 印刷时间: |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版次: | |
| 商品类型: | 正版图书 | 印次: | |
D1章 多轴数控铣工艺概述
1.1 本章要点和学习方法
1.2 多轴铣机床
1.2.1 认识多轴铣机床
1.2.2 坐标轴定义
1.2.3 五轴联动机床常用类型
1.3 多轴铣加工工艺
1.4 多轴铣工艺的基本原则
1.5 多轴铣工艺实施步骤
1.6 UG多轴铣编程功能
1.7 本章总结及思考练习
D2章 底座零件定位加工
2.1 本章要点和学习方法
2.2 多轴定位加工概述
2.3 底座多轴加工编程
2.3.1 工艺分析
2.3.2 图形处理
2.3.3 编程准备
2.3.4 创建开粗刀路K02A
2.3.5 创建外形曲面精加工刀路K02B
2.3.6 创建斜平面1;CY=CY部精加工K02C
2.3.7 创建外形凹槽清角刀路K02D
2.3.8 创建外形凹槽精加工刀路K02E
2.3.9 创建外形A1凹槽进一步清角K02F
2.3.10 创建钻孔刀路K02G
2.3.11 创建凹槽曲面精加工路K02H
2.3.12 用UG软件进行刀路检查
2.3.13 后处理
2.3.14 使用VERICUT进行加工仿真检查
2.3.15 填写加工程序单
2.3.16 现场加工问题处理
2.4 本章总结及思考练习
D3章 优胜奖杯变轴轮廓铣加工
3.1 本章要点和学习方法
3.2 变轴轮廓铣概述
3.3 优胜奖杯零件编程
3.3.1 工艺分析
3.3.2 图形处理
3.3.3 编程准备
3.3.4 创建开粗刀路K03A
3.3.5 创建外形曲面半精加工刀路K03B
3.3.6 创建外形变轴曲面精加工刀路K03C
3.3.7 创建底座斜面精加工刀路K03D
3.3.8 创建刻字精加工刀路K03E
3.3.9 用UG软件进行刀路检查
3.3.10 后处理
3.3.11 使用VERICUT进行加工仿真检查
3.3.12 填写加工程序单
3.3.13 现场加工问题处理
3.3.14 多轴铣驱动方式概述
3.4 本章总结及思考练习
D4章 印章变轴多工位加工
4.1 本章要点和学习方法
4.2 多工位加工概述
4.3 印章零件编程
4.3.1 工艺分析
4.3.2 图形处理
4.3.3 编程准备
4.3.4 创建**工位开粗刀路KA04A
4.3.5 创建字面精加工刀路KA04B
4.3.6 创建**工位外形及1;CY=CY面精加工刀路KA04C
4.3.7 创建**工位刻字精雕刀路KA04D
4.3.8 创建D二工位手把开粗刀路KA04E
4.3.9 创建D二工位水平面精加工刀路KA04F
4.3.10 创建D二工位球形面精加工刀路KA04G
4.3.11 用UG软件进行刀路检查
4.3.12 后处理
4.3.13 使用VERICUT进行加工仿真检查
4.3.14 填写加工程序单
4.3.15 现场加工问题处理
4.3.16 多轴投影矢量概述
4.4 本章总结及思考练习
D5章 轴流式叶轮多轴加工
5.1 本章要点和学习方法
5.2 叶轮概述
5.3 轴流式叶轮编程
5.3.1 工艺分析
5.3.2 图形处理
5.3.3 编程准备
5.3.4 创建叶轮型腔开粗刀路KA05A
5.3.5 创建对轮毂的二次开粗刀路KA05B
5.3.6 创建叶形半精加工刀路KA05C
5.3.7 创建叶形精加工刀路KA05D
5.3.8 刀路阵列变换
5.3.9 用UG软件进行刀路检查
5.3.10 后处理
5.3.11 使用VERICUT进行加工仿真检查及纠错
5.3.12 填写加工程序单
5.3.13 现场加工问题处理
5.3.14 刀轴控制概述
5.4 本章总结及思考练习
D6章 涡轮式叶轮多轴自动编程
6.1 本章要点和学习方法
6.2 涡轮式叶轮概述
6.3 涡轮式叶轮编程
6.3.1 工艺分析
6.3.2 图形处理
6.3.3 编程准备
6.3.4 创建叶轮外开粗刀路KA06A
6.3.5 创建叶轮外形精加工刀路KA06B
6.3.6 创建叶形包裹面精加工刀路KA06C
6.3.7 创建叶形精加工刀路KA06D
6.3.8 刀路阵列变换
6.3.9 用UG软件进行刀路检查
6.3.10 后处理
6.3.11 使用VERICUT进行加工仿真检查及纠错
6.3.12 填写加工程序单
6.3.13 现场加工问题处理
6.4 本章总结及思考练习
D7章 UG五轴后处理器制作
7.1 本章要点和学习方法
7.2 五轴后处理器概述
7.2.1 五轴联动后处理器的工作原理
7.2.2 五轴后处理器难点
7.3 双转台五轴后处理器制作
7.3.1 机床参数调研
7.3.2 设定机床线性行程
7.3.3 设定旋转轴行程参数
7.3.4 设定旋转轴越界处理参数
7.3.5 修改输出数控程序的扩展名
7.3.6 修改后处理器的其他参数
7.3.7 五轴后处理器的测试
7.4 本章总结及思考练习
D8章 VERICUT刀路仿真
8.1 本章要点和学习方法
8.2 数控程序VERICUT仿真
8.2.1 五轴机床仿真模型的建立
8.2.2 定义毛坯
8.2.3 定义夹具
8.2.4 装配设计零件
8.2.5 定义刀具
8.2.6 定义加工坐标系G54
8.2.7 数控程序的输入
8.2.8 运行仿真
8.2.9 分析仿真结果
8.3 过切及撞刀的预防
8.4 本章总结及思考练习
这本书的内容实在是太扎实了!我是一名在工厂一线工作的数控技师,平时工作中接触UG NX和多轴加工的机会很多,一直想找一本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参考书。《UG NX 8.0数控铣多轴加工工艺与编程》绝对是一本“宝藏”。它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充满了实际的案例和操作技巧。书中对零件加工的每一步都进行了详细的分解,并且给出了多种解决方案,让我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我对书中关于“CAM策略选择”的讲解特别满意,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帮助我理解不同策略背后的原理和适用范围。特别是关于复杂型腔模具、叶轮叶片等零件的多轴加工,书中的讲解非常到位,提供了很多我之前没有想到的方法。光盘里的资源更是让人惊喜,里面有很多可以直接参考的加工项目,大大缩短了我的学习和实践时间。这本书能够让我更好地理解UG NX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解决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评分作为一个已经有一定UG NX使用经验的工程师,我一直觉得多轴加工是提升加工能力的关键。这本《UG NX 8.0数控铣多轴加工工艺与编程》给我带来了不少启发。它没有花过多篇幅去重复那些已经被广泛介绍过的基础操作,而是直接切入多轴加工的核心。书中对于各种高级曲面造型的加工策略,比如球面、自由曲面、复合曲面的铣削,都提供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不同加工模式下刀具轴控制方式的详细讲解,以及如何根据零件的几何特征来选择最佳的加工方法。书中提到的“刀路模拟与干涉检查”环节,对于预防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非常有帮助,它教会了我如何通过精细的设置来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此外,书中还涉及了一些高级编程技巧,比如如何利用变量和表达式来优化刀路,以及如何进行后处理器的二次开发,这些内容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能够帮助我进一步提升编程的效率和灵活性。总的来说,这本书更适合有一定UG NX基础,想要在多轴加工领域深入发展的读者。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作为一个对UG NX操作和数控铣削都充满好奇的初学者,我一直想找一本既能系统讲解基础知识,又能深入探讨实际应用的教材。这本《UG NX 8.0数控铣多轴加工工艺与编程》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从最基础的界面介绍、草图绘制、曲面造型开始,一步步引导读者熟悉UG NX的操作逻辑,然后再过渡到更复杂的数控铣削方面。书中对各种加工策略,比如等高线铣、螺旋铣、投影铣等等,都有非常详尽的阐述,并且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案例。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刀具路径的优化技巧的讲解,这部分内容对于提高加工效率、保证零件质量至关重要。而且,它还深入到多轴加工的范畴,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书中通过丰富的图示和步骤分解,让我能够逐步理解多轴加工的原理和编程方法。我尝试跟着书中的例子操作了几次,发现效果非常好,不仅理解得更透彻,而且上手也快了很多。光盘资源的加入更是锦上添花,里面丰富的模型和视频演示,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直观和生动。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说实话,当我拿到这本《UG NX 8.0数控铣多轴加工工艺与编程》时,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因为市面上关于UG NX的书籍很多,良莠不齐。但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着实让我感到惊喜。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操作教程,更侧重于“工艺”与“编程”的结合,这正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书中对于不同类型零件的加工思路、刀具选择、切削参数的设定,都有非常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关于模具零件、航空航航天零件等复杂曲面加工的案例分析,非常贴合实际生产需求。书中对宏程序和后处理器的讲解也相当到位,这对于想要深入理解UG NX编程流程的读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多轴联动加工中,如何处理进给率的平滑过渡以及避免干涉的章节,这部分的讲解非常细致,并且给出了很多实用的解决方案。我个人觉得,这本书的逻辑结构安排得非常合理,从基础到高级,层层递进,不会让读者感到茫然。光盘里的配套资源也很有价值,包含了大量的加工实例,让我可以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真的改变了我对UG NX多轴加工的理解。以前总觉得多轴编程很复杂,难以掌握,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感觉豁然开朗。它将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化、可视化,让我能够轻松理解。书中对UG NX 8.0版本的操作界面和功能进行了清晰的梳理,并且重点突出了多轴加工的相关模块。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讲解了如何生成刀路,还非常深入地分析了刀路生成背后的工艺逻辑。例如,在讲解自由曲面加工时,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曲面本身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进给模式和刀具路径,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参数来优化切削效果。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对“后处理器定制”的讲解,这部分内容对于提高编程的自动化程度和适应不同数控机床非常有帮助。光盘里的演示文件和案例模型,更是让我可以动手实践,加深理解。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掌握。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UG NX多轴加工感兴趣的朋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