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Java高並發程序設計

實戰Java高並發程序設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葛一鳴 著
圖書標籤:
  • Java
  • 並發編程
  • 高並發
  • 多綫程
  • JVM
  • 性能優化
  • 實戰
  • 源碼分析
  • 並發工具
  • 設計模式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鹽城新華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273049
商品編碼:23931542117
包裝:平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5-11-01

具體描述


內容介紹
基本信息
書名: 實戰Java高並發程序設計
作者: 葛一鳴 開本:
YJ: 69
頁數:
現價: 見1;CY=CY部 齣版時間 2015-11
書號: 9787121273049 印刷時間: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版次:
商品類型: 正版圖書 印次:
內容提要 作者簡介 葛一鳴:51CTO特約講師,國傢認證係統分析師,獲得Oracle OCP認證。長期從事Java軟件開發工作,對Java程序設計、JVM有深入的研究,對設計模式、人工智能、神經網絡、數據挖掘等技術有濃厚興趣,著有《自己動手寫神經網路》電子書和《實戰Java虛擬機》一書。

郭超:J職於杭州市道路運輸管理局信息中心,主要從事大型交通管理係統的分布式管理和並發模型設計,對Java的研究比較深入,專注於分布式應用和並發應用。
精彩導讀 4.4.6 數組也能無鎖:AtomicIntegerArray
除瞭提供基本數據類型外,JDK還為我們準備瞭數組等復閤結構。D前可用的原子數組有:AtomicIntegerArray、AtomicLongArray和AtomicReferenceArray,分彆錶示整數數組、long型數組和普通的對象數組。
這裏以AtomicIntegerArray為例,展示原子數組的使用方式。
AtomicIntegerArray本質上是對int[]類型的封裝,使用Unsafe類通過CAS的方式控製int[]在多綫程下的安全性。它提供瞭以下幾個核心API:
//獲得數組Di個下標的元素
public final int get(int i)
//獲得數組的長度
public final int length()
//將數組Di個下標設置為newValue,並返迴舊的值
public final int getAndSet(int i, int newValue)
//進行CAS操作,如果Di個下標的元素等於expect,則設置為update,設置成功返迴true
public final boolean compareAndSet(int i, int expect, int update)
//將Di個下標的元素加1
public final int getAndIncrement(int i)
//將Di個下標的元素減1
public final int getAndDecrement(int i)
//將Di個下標的元素增加delta(delta可以是負數)
public final int getAndAdd(int i, int delta)

下麵給齣一個簡單的示例,展示AtomicIntegerArray的使用:
01 public class AtomicIntegerArrayDemo {
02 static AtomicIntegerArray arr = new AtomicIntegerArray(10);
03 public static class Add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04 public void run(){
05 for(int k=0;k<10000;k )
06 arr.getAndIncrement(k%arr.length());
07 }
08 }
09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10 Thread[] ts=new Thread[10];
11 for(int k=0;k<10;k ){
12 ts[k]=new Thread(new AddThread());
13 }
14 for(int k=0;k<10;k ){ts[k].start();}
15 for(int k=0;k<10;k ){ts[k].join();}
16 System.out.println(arr);
17 }
18 }

上述代碼D2行,申明瞭一個內含10個元素的數組。D3行定義的綫程對數組內10個元素進行纍加操作,每個元素各加1000次。D11行,開啓10個這樣的綫程。因此,可以預測,如果綫程安全,數組內10個元素的值必然都是10000。反之,如果綫程不安全,則部分或者全部數值會小於10000。
程序的輸齣結果如下: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這說明AtomicIntegerArray確實閤理地保證瞭數組的綫程安全性。
目錄

D1章 走入並行SJ
1.1 何去何從的並行計算
1.1.1 忘掉那該死的並行
1.1.2 可怕的現實:摩爾定律的失效
1.1.3 柳暗花明:不斷地前進
1.1.4 光明或是黑暗
1.2 你必須知道的幾個概念
1.2.1 同步(SynchroDus)和異步(AsynchroDus)
1.2.2 並發(Concurrency)和並行(Parallelism)
1.2.3 臨界區
1.2.4 阻塞(Blocking)和非阻塞(Non-Blocking)
1.2.5 死鎖(Deadlock)、飢餓(Starvation)和活鎖(Livelock)
1.3 並發級彆
1.3.1 阻塞(Blocking)
1.3.2 無飢餓(Starvation-Free)
1.3.3 無障礙(Obstruction-Free)
1.3.4 無鎖(Lock-Free)
1.3.5 無等待(Wait-Free)
1.4 有關並行的兩個重要定律
1.4.1 Amdahl定律
1.4.2 Gustafson定律
1.4.3 Amdahl定律和Gustafson定律是否相互矛盾
1.5 迴到Java:JMM
1.5.1 原子性(Atomicity)
1.5.2 可見性(Visibility)
1.5.3 有序性(Ordering)
1.5.4 哪些指令不能重排:Happen-Before規則
1.6 參考文獻


D2章 Java並行程序基礎
2.1 有關綫程你必須知道的事
2.2 初始綫程:綫程的基本操作
2.2.1 新建綫程
2.2.2 終止綫程
2.2.3 綫程中斷
2.2.4 等待(wait)和通知(Dtify)
2.2.5 掛起(suspend)和繼續執行(resume)綫程
2.2.6 等待綫程結束(join)和謙讓(yield)
2.3 volatile與Java內存模型(JMM)
2.4 分門彆類的管理:綫程組
2.5 駐守後颱:守護綫程(Daemon)
2.6 先乾重要的事:綫程優先級
2.7 綫程安全的概念與synchronized
2.8 程序中的幽靈:隱蔽的錯誤
2.8.1 無提示的錯誤案例
2.8.2 並發下的ArrayList
2.8.3 並發下詭異的HashMap
2.8.4 初學者常見問題:錯誤的加鎖
2.9 參考文獻


D3章 JDK並發包
3.1 多綫程的團隊協作:同步控製
3.1.1 synchronized的功能擴展:重入鎖
3.1.2 重入鎖的好搭檔:Condition條件
3.1.3 允許多個綫程同時訪問:信號量(Semaphore)
3.1.4 ReadWriteLock讀寫鎖
3.1.5 DJS器:CountDownLatch
3.1.6 循環柵欄:CyclicBarrier
3.1.7 綫程阻塞工具類:LockSupport
3.2 綫程復用:綫程池
3.2.1 什麼是綫程池
3.2.2 不要重復發明輪子:JDK對綫程池的支持
3.2.3 刨根究底:核心綫程池的內部實現
3.2.4 超負載瞭怎麼辦:拒絕策略
3.2.5 自定義綫程創建:ThreadFactory
3.2.6 我的應用我做主:擴展綫程池
3.2.7 閤理的選擇:優化綫程池綫程數量
3.2.8 堆棧去哪裏瞭:在綫程池中尋找堆棧
3.2.9 分而治之:Fork/Join框架
3.3 不要重復發明輪子:JDK的並發容器
3.3.1 超好用的工具類:並發集閤簡介
3.3.2 綫程安全的HashMap
3.3.3 有關List的綫程安全
3.3.4 高效讀寫的隊列:深度剖析ConcurrentLinkedQueue
3.3.5 高效讀取:不變模式下的CopyOnWriteArrayList
3.3.6 數據共享通道:BlockingQueue
3.3.7 隨機數據結構:跳錶(SkipList)
3.4 參考資料


D4章 鎖的優化及注意事項
4.1 有助於提高"鎖"性能的幾點建議
4.1.1 減小鎖持有時間
4.1.2 減小鎖粒度
4.1.3 讀寫分離鎖來替換D占鎖
4.1.4 鎖分離
4.1.5 鎖粗化
4.2 Java虛擬機對鎖優化所做的努力
4.2.1 鎖偏嚮
4.2.2 輕量級鎖
4.2.3 自鏇鎖
4.2.4 鎖消除
4.3 人手一支筆:ThreadLocal
4.3.1 ThreadLocal的簡單使用
4.3.2 ThreadLocal的實現原理
4.3.3 對性能有何幫助
4.4 無鎖
4.4.1 與眾不同的並發策略:比較交換(CAS)
4.4.2 無鎖的綫程安全整數:AtomicInteger
4.4.3 Java中的指針:Unsafe類
4.4.4 無鎖的對象引用:AtomicReference
4.4.5 帶有時間戳的對象引用:AtomicStampedReference
4.4.6 數組也能無鎖:AtomicIntegerArray
4.4.7 讓普通變量也享受原子操作:AtomicIntegerFieldUpdater
4.4.8 挑戰無鎖算法:無鎖的Vector實現
4.4.9 讓綫程之間互相幫助:細看SynchroDusQueue的實現
4.5 有關死鎖的問題
4.6 參考文獻


D5章 並行模式與算法
5.1 探討單例模式
5.2 不變模式
5.3 生産者-消費者模式
5.4 高性能的生産者-消費者:無鎖的實現
5.4.1 無鎖的緩存框架:Disruptor
5.4.2 用Disruptor實現生産者-消費者案例
5.4.3 提高消費者的響應時間:選擇閤適的策略
5.4.4 CPU Cache的優化:解決僞共享問題
5.5 Future模式
5.5.1 Future模式的主要角色
5.5.2 Future模式的簡單實現
5.5.3 JDK中的Future模式
5.6 並行流水綫
5.7 並行搜索
5.8 並行排序
5.8.1 分離數據相關性:奇偶交換排序
5.8.2 改進的插入排序:希爾排序
5.9 並行算法:矩陣乘法
5.10 準備好瞭再通知我:網絡NIO
5.10.1 基於Socket的服務端的多綫程模式
5.10.2 使用NIO進行網絡編程
5.10.3 使用NIO來實現客戶端
5.11 讀完瞭再通知我:AIO
5.11.1 AIO EchoServer的實現
5.11.2 AIO Echo客戶端實現
5.12 參考文獻


D6章 Java 8與並發
6.1 Java 8的函數式編程簡介
6.1.1 函數作為一等公民
6.1.2 無副作用
6.1.3 申明式的(Declarative)
6.1.4 不變的對象
6.1.5 易於並行
6.1.6 更少的代碼
6.2 函數式編程基礎
6.2.1 FunctionalInterface注釋
6.2.2 接口默認方法
6.2.3 lambda錶達式
6.2.4 方法引用
6.3 一步一步走入函數式編程
6.4 並行流與並行排序
6.4.1 使用並行流過濾數據
6.4.2 從集閤得到並行流
6.4.3 並行排序
6.5 增強的Future:CompletableFuture
6.5.1 完成瞭J通知我
6.5.2 異步執行任務
6.5.3 流式調用
6.5.4 CompletableFuture中的異常處理
6.5.5 組閤多個CompletableFuture
6.6 讀寫鎖的改進:StampedLock
6.6.1 StampedLock使用示例
6.6.2 StampedLock的小陷阱
6.6.3 有關StampedLock的實現思想
6.7 原子類的增強
6.7.1 更快的原子類:LongAdder
6.7.2 LongAdder的功能增強版:LongAccumulator
6.8 參考文獻


D7章 使用Akka構建高並發程序
7.1 新並發模型:Actor
7.2 Akka之Hello World
7.3 有關消息投遞的一些說明
7.4 Actor的生命周期
7.5 監督策略
7.6 選擇Actor
7.7 消息收件箱(Inbox)
7.8 消息路由
7.9 Actor的內置狀態轉換
7.10 詢問模式:Actor中的Future
7.11 多個Actor同時修改數據:Agent
7.12 像數據庫一樣操作內存數據:軟件事務內存
……


暫時沒有目錄,請見諒!

《雲端架構:從微服務到彈性伸縮》 簡介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數字時代,企業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構建能夠應對海量用戶訪問、快速迭代業務需求、並在全球範圍內提供穩定可靠服務的係統?《雲端架構:從微服務到彈性伸縮》正是為解答這一核心問題而生。本書並非紙上談兵,而是深入淺齣的技術實踐指南,旨在為開發者、架構師以及技術決策者提供一套係統性的雲原生架構設計理念與落地方法。 本書聚焦於當下最熱門、最核心的雲端技術棧,從微服務架構的基石齣發,層層遞進,直至彈性伸縮的終極目標,貫穿始終的是對可擴展性、可靠性、可維護性以及成本效益的極緻追求。我們不會泛泛而談,而是深入剖析每一個關鍵組件的設計原理、技術選型、實現細節以及在實際生産環境中的最佳實踐。 第一部分:微服務基石——解構與重構 在雲原生時代,單體應用已逐漸顯露其局限性,而微服務架構則因其靈活性、獨立性和可擴展性成為主流。本書的第一部分將帶領讀者從零開始,理解微服務架構的核心思想。 為什麼選擇微服務? 我們將首先探討傳統單體應用的痛點,分析微服務架構如何應對這些挑戰,包括獨立部署、技術異構性、團隊自治以及故障隔離等。讀者將清晰地認識到微服務帶來的優勢,並理解何時以及為何需要采用這一架構模式。 服務邊界的劃定: 微服務設計的核心在於如何閤理地劃分服務邊界。本書將介紹多種服務劃分的策略,如按業務領域劃分、按功能劃分等,並深入討論如何避免“分布式單體”的陷阱。我們將通過豐富的案例,展示如何根據業務復雜度和演進速度來權衡服務粒度,以達到最佳的係統性能和可維護性。 通信模式的選擇: 微服務之間的通信是係統正常運轉的命脈。本書將詳細介紹同步通信(如RESTful API、gRPC)和異步通信(如消息隊列Kafka、RabbitMQ)的優劣勢,並闡述它們在不同場景下的適用性。讀者將學習如何設計高效、可靠的服務間通信機製,以及如何處理網絡延遲、服務不可用等問題。 數據一緻性與分布式事務: 在微服務架構下,跨服務的數據一緻性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本書將深入探討CAP理論在分布式係統中的應用,並重點介紹Saga模式、TCC(Try-Confirm-Cancel)模式等解決分布式事務的方案,講解它們的實現原理、適用場景以及潛在的局限性。 API網關的職責與設計: API網關是微服務架構中的重要入口,它負責請求路由、認證授權、流量控製、日誌記錄等關鍵功能。本書將詳細講解API網關的設計要點,介紹Istio、Kong等主流網關的技術特性,並指導讀者如何根據自身需求構建健壯的API網關。 第二部分:容器化與編排——效率與規模的飛躍 容器化技術以其輕量、隔離和可移植性,極大地簡化瞭應用的部署和管理。而容器編排平颱則進一步實現瞭大規模容器集群的自動化管理。 Docker:容器化基石: 本部分將從Docker的基本概念入手,講解鏡像、容器、Dockerfile等核心組件。讀者將學習如何構建高效、安全的Docker鏡像,如何進行容器的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如何利用Docker Compose進行多容器應用的本地開發與測試。 Kubernetes:集群管理的王者: Kubernetes(K8s)已成為事實上的容器編排標準。本書將深入剖析Kubernetes的核心組件,如etcd、apiserver、controller-manager、scheduler以及kubelet。讀者將學習如何定義Deployment、Service、Pod、Namespace等資源,如何實現應用的自動化部署、擴縮容與自愈。 Kubernetes網絡模型: 理解Kubernetes的網絡模型對於實現服務間通信至關重要。本書將深入講解CNI(Container Network Interface)插件的工作原理,介紹Kubernetes Service、Ingress等網絡抽象,並指導讀者如何配置和調試Pod間的網絡通信。 Kubernetes存儲解決方案: 容器的生命周期與宿主機分離,如何為有狀態應用提供持久化存儲是一個關鍵問題。本書將介紹Kubernetes的StorageClass、PersistentVolume、PersistentVolumeClaim等概念,並探討各種分布式存儲方案(如Ceph、NFS)在Kubernetes中的集成與應用。 Helm:Kubernetes應用包管理器: Helm是Kubernetes上應用部署的利器。本書將講解Helm Chart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指導讀者如何打包、部署和管理Kubernetes應用,實現應用的標準化和復用。 第三部分:彈性伸縮與高可用——應對不確定性的智慧 構建一個能夠應對瞬息萬變流量洪峰、並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可用性的係統,是雲端架構的終極追求。 自動伸縮的核心原理: 本部分將深入探討Horizontal Pod Autoscaler(HPA)、Vertical Pod Autoscaler(VPA)以及Cluster Autoscaler(CA)的工作原理。讀者將學習如何根據CPU、內存或其他自定義指標,配置應用和集群的自動伸縮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率和應對流量變化。 服務發現與負載均衡: 在動態變化的微服務環境中,服務發現與負載均衡是保證係統可用性的關鍵。本書將介紹Kubernetes Service、Ingress Controller以及Service Mesh(如Istio、Linkerd)在服務發現和負載均衡方麵的作用,並講解各種負載均衡算法的適用場景。 健康檢查與故障轉移: 如何快速檢測和應對服務故障,是保障係統高可用的重中之重。本書將詳細講解Kubernetes的livenessProbe和readinessProbe,介紹滾動更新、藍綠部署、金絲雀發布等策略,以及如何利用Kubernetes的ReplicationController、ReplicaSet和StatefulSet實現故障的自動恢復。 分布式限流與熔斷: 為瞭防止雪崩效應,對係統進行有效的流量控製和熔斷是必不可少的。本書將介紹Sentinel、Hystrix等常用的限流和熔斷框架,講解它們的實現機製,並指導讀者如何在微服務架構中應用這些策略,構建韌性係統。 可觀測性:日誌、監控與追蹤: 在復雜的分布式係統中,可觀測性是理解係統行為、定位問題的關鍵。本書將介紹ELK(Elasticsearch, Logstash, Kibana)或EFK(Elasticsearch, Fluentd, Kibana)日誌收集方案、Prometheus+Grafana監控體係,以及分布式鏈路追蹤係統(如Jaeger、Zipkin)的應用,幫助讀者構建全麵的係統可觀測性能力。 第四部分:雲原生實踐與未來展望 本書的最後部分將迴歸實踐,分享在實際雲原生架構落地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戰,並展望未來的發展趨勢。 DevOps與CI/CD流水綫: 本書將強調DevOps理念在雲原生架構中的重要性,並指導讀者如何構建自動化、高效的CI/CD流水綫,加速應用的開發、測試和部署流程。 安全性在雲原生架構中的考量: 從容器安全到網絡安全,再到數據安全,本書將梳理雲原生架構中的關鍵安全環節,並提供相應的加固策略。 Serverless與雲原生融閤: 探討Serverless計算模型如何與現有的雲原生架構相結閤,以及它為企業帶來的新機遇。 邊緣計算與雲原生: 展望邊緣計算與雲原生技術的融閤,以及它在物聯網、實時數據處理等領域的應用前景。 《雲端架構:從微服務到彈性伸縮》力求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方式,為讀者打造一條清晰的學習路徑。本書內容翔實,案例豐富,語言通俗易懂,旨在幫助讀者掌握構建現代、可擴展、高可用雲端係統的核心技能,迎接下一代互聯網應用的挑戰。無論您是初涉雲原生領域的開發者,還是經驗豐富的資深架構師,都將從中獲益匪淺。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最近在尋找一本能夠讓我深入理解Java並發模型底層原理的書籍。市麵上關於Java並發的書籍很多,但很多都停留在API的介紹和基本用法的層麵,對於“為什麼”和“底層是怎麼實現的”解釋得不夠透徹。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JVM的內存模型,講解Java內存可見性、原子性、有序性的問題是如何通過特定的硬件和JVM指令來實現的。我尤其關心Java內存模型(JMM)對並發程序性能和正確性的影響,以及如何根據JMM的規則來編寫無懈可擊的並發代碼。此外,我對Java提供的各種並發工具類,如`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Semaphore`等,它們的內部實現機製也充滿瞭好奇。我希望這本書能夠通過清晰的圖解和深入的源碼分析,讓我徹底弄懂這些工具類的工作原理,從而在實際開發中能夠更靈活、更高效地運用它們,構建齣健壯可靠的高並發係統。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本身就足夠吸引我瞭——“實戰Java高並發程序設計”。作為一名在Java開發領域摸爬滾打瞭好幾年,卻總是在並發編程方麵感覺自己隻是停留在“會用”而非“精通”階段的開發者,我迫切地需要這樣一本能夠幫我突破瓶頸的書。我翻閱瞭很多資料,也嘗試過一些在綫課程,但總覺得碎片化,缺乏係統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比如綫程的創建與管理,鎖的原理與應用,到更復雜的場景,如綫程池的設計與優化,並發集閤的使用,以及如何有效地處理死鎖和活鎖等問題。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它能通過大量的實際案例和代碼示例,讓我能夠真正理解這些高並發編程的技巧是如何在實際項目中應用的。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而是能夠讓我看到“怎麼做”以及“為什麼這麼做”。我非常期待能夠通過這本書,徹底解決我在並發編程方麵遇到的各種疑難雜癥,寫齣更穩定、更高效的Java程序。

評分

對於一本名為“實戰Java高並發程序設計”的書,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夠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解決高並發問題的框架和方法論。我是一名架構師,在設計和維護大型分布式係統時,高並發是繞不開的難題。我需要的不僅僅是針對單個Java程序優化並發性能的技巧,更希望能夠獲得在大規模並發環境下,如何進行係統設計、如何選擇閤適的並發模型、如何進行性能瓶頸分析和調優的指導。我希望能從書中學習到如何設計能夠水平擴展的並發服務,如何處理海量請求的負載均衡,如何有效地利用緩存來降低數據庫壓力,以及如何在分布式環境中保證數據的一緻性和高可用性。我非常看重書中關於如何構建可伸縮、容錯性強的並發係統的經驗和最佳實踐,希望能從中汲取養分,提升自己設計和構建高並發係統的能力。

評分

作為一名對Java性能優化充滿熱情的開發者,我一直對高並發場景下的性能調優技巧非常感興趣。“實戰Java高並發程序設計”這個書名讓我眼前一亮。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Java虛擬機(JVM)在處理高並發時的內存管理、垃圾迴收(GC)策略以及綫程調度機製。我希望能夠學到如何通過分析GC日誌來識彆性能瓶頸,如何選擇閤適的GC算法來應對不同的並發負載,以及如何調整JVM參數來優化內存使用和吞吐量。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夠講解如何使用Java的性能分析工具,如JProfiler、VisualVM等,來定位並發程序中的性能熱點,並提供具體的優化方案。我希望這本書能教會我如何深入JVM層麵,從根本上解決高並發程序中的性能問題,讓我的程序跑得更快、更穩定。

評分

我在尋找一本能讓我真正掌握Java並發編程精髓的書籍,尤其是在並發安全性方麵。很多時候,我們能夠寫齣運行起來似乎沒問題的並發代碼,但潛在的競態條件、數據不一緻等問題卻很難被發現,直到上綫後纔暴露齣來,那將是災難性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係統地講解如何識彆和避免這些並發安全問題,比如如何正確地使用`synchronized`關鍵字和`Lock`接口,如何理解`volatile`關鍵字的真正作用,以及如何安全地使用並發集閤類。我還希望能學到一些高級的並發同步機製,比如CAS(Compare-and-Swap)操作的原理以及它在`Atomic`原子類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利用這些機製來構建無鎖(lock-free)或輕量級鎖(<bos>-contention)的高並發數據結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寫齣既高效又絕對安全的並發代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