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企业伦理学(第三版)
定价:38.0元
售价:21.66元,便宜16.34元,折扣56
作者:周祖城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302406662
字数:439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教材由三部分组成。部分是企业伦理学基础,包括企业伦理学概论、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道德推理;第二部分是企业经营中的伦理问题,包括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环境保护、国际经营中的伦理问题和伦理要求,并进行伦理评价。第三部分是促进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包括道德决策过程模型、企业道德管理和个人层次的企业道德建设问题。
本书不仅适合于本科生,而且对MBA学生也非常适合,还可供对企业伦理学、企业社会责任感兴趣的其他读者参阅。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南京冠生园”事件还使国内其他冠生园企业蒙受了损失。当时上海冠生园集团的月饼已经运到北京、武汉、福州等地,“南京冠生园”事件发生后,运到外地的月饼又纷纷退了回来。而实际上,上海的冠生园(集团)有限公司与南京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没有任何资产关系。成都一家冠生园月饼厂因大量的退货、取消定单而被迫停产。
南京多家地产企业厂长都对2001年月饼销售前景感到心里没底。
国家卫生部、江苏省卫生厅先后发出紧急通知,要求严厉查处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生产月饼的违法行为。发现严重违法企业,要予以取缔、吊销营业执照,直至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2001年9月10日,南京冠生园就“陈馅月饼”事件发表了公开信,内容如下:
某媒体9月3日播出的‘南京冠生园大量使用霉变及退回馅料生产月饼’的报道,不但歪曲事实而且完全失实!但事发一周以来,我公司全体干部员工和许多的民众都为南京冠生园蒙受的不白之冤愤愤不平。
一、新闻报道的背景原因
去年中秋节前,我公司某些因故离职的员工将一些不实的信息提供给南京某广播频道的记者,在广播中恶意中伤我公司,企图在中秋月饼旺销时损毁我公司未能得逞。随后不久,又有来自北京的记者,对我公司总经理进行了不友善的访谈,并采取掐头去尾、断章取义的方法。
二、报道内容完全失实
我公司绝无在月饼生产中使用发霉或退回的馅料生产月饼。记者利用隐藏式摄像机将本公司所谓各“生产过程”片断拍下,经拼接后,再配以旁白陈述以及所谓“目击证人”提供的信息,就作为“事实”的陈述。
报道中竟只凭远拍的模糊画面,加上旁白“目击证人说自零下18摄氏度冷库推出的馅料上长着发青的霉菌”,零下18摄氏度库内原料能长霉吗?其实那是冷冻结的冰霜!我们再度严正声明:没有也不会使用任何霉变馅料去生产任何产品。如果拍摄当时真看到冠生园用霉变原料去加工生产的话,记者应当立刻向执法部门举报,严惩厂家,及时制止防范危害社会大众之事发生,怎可等待近两个月时间,乃至一年后等厂家将生产出的月饼走进全国市场后再做报道?这是怎样的用心呢?
去年节后各地代理退回月饼实际到厂总重约在25吨左右,公司全部将其去除包装袋后,有些整个、有些依养猪户的要求先做皮馅分离,以每公斤2~3角价格卖出(皮馅分离是因馅太甜,养猪户要分批次与糠搅拌后才能使用)。卖出时皆有养猪户的付款收据及数量记录留存,现已将养猪户地址资料提供给执法部门,以便查核。
……
序言
前言
10年前,本书版与读者见面,受到同行和读者的欢迎。6年前,被列入“十一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的本书第二版摆在了读者面前,继续得到同行和读者的厚爱。2012年,计划中的第三版又被列入首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对于同行和读者如此的鼓励和支持,我一直心存感激和敬畏,唯有兢兢业业工作,力求把教材写得更好,才能回报一二。
过去的6年,企业社会责任持续受到广泛关注,不可否认,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要做到正确理解和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依然任重道远。有人困惑: 如果讲企业社会责任就是通过做公益改善企业的社会声誉、提升竞争力,那么,与公共关系、市场营销有什么实质区别?如果履行社会责任就是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而企业总能找到一些做得好的方面加以披露的,这样做又有多少意义?这样的困惑发人思考: 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究竟是什么?怎样切实推进企业社会责任?
过去的6年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商学院的社会责任被越来越多地提上议事日程。2013年,由三个国际组织联合撰写的《造福世界的管理教育——商学院变革的愿景》(Management Education for the World: A Vision for Business Schools Serving People and Pla)一书问世。该书提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管理教育应该为谁服务?是应当服务个别人、个别组织,还是应当服务社会,致力于增进公共利益?该书认为,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应当以价值为基础,靠道德原则来推动。诚然,商学院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仅仅依靠一门课程,但企业伦理相关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担负着独特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一点正在显得愈发明显。
本次修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所做修订
在本版中,主要做了如下修改:
1. 结构方面
本书从版开始,就确立了由“为什么—什么—如何”等三大问题构成的内容体系,即企业为什么应当讲伦理,什么是合乎伦理的企业行为,如何促进企业从事合乎伦理的行为。
关于“如何促进企业从事合乎伦理的行为”,在版和第二版中,主要是针对企业来讨论的,社会层次和个人层次如何促进企业从事合乎伦理的行为,并没有辟专章讨论。
毫无疑问,促进企业从事合乎伦理的行为,企业是核心,是关键。然而,影响企业道德选择的因素毕竟不只是企业自身的因素,社会层次和个人层次的因素也有重要影响。不讨论社会层次和个人层次促进企业从事合乎伦理的行为的因素,就不可能完整地理解促进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有鉴于此,在第三版中,把促进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视为一个由社会、企业、个人三个层次构成的系统,每个层次设置一章,分别是第9章“社会与企业道德”,第10章“企业道德管理”和第11章“个人与企业道德”。
2. 内容方面
内容的修订着重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注重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框架、基本方法、基本问题等; 二是注重实例和案例的更新,大量更新了“前车之鉴”“实践中的伦理”“情景题”“案例”,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现实。
在基础知识方面,主要的变化有:
(1) 在企业为什么应当讲伦理方面,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是企业伦理责任,并从六个方面——企业存在的理由、责任的铁律、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法律调节的局限性、公民社会调节的局限性、企业道德责任的可能性,阐述了企业履行伦理责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 在什么是合乎伦理的企业行为方面,充实了伦理分析理论和方法,包括补充了康德的道义论,罗斯的显见义务论,孔子、佛教、、柏拉图、塞利格曼关于美德的论述,以及伦理分析的一般步骤、道义论分析步骤等。
(3) 在如何促进企业从事合乎伦理的行为方面,补充了道德决策过程模型,“好”人做出坏决策的原因,公司可能从事负责任行为的外部条件,合规策略与道德策略的比较,利益相关者管理,什么样的生活是人值得过的?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生命意义?什么是理想生活?增加了学会思考(包括目的性思考、系统性思考、换位思考、批判性思考、创新性思考)以及表达价值观等内容。
在实例和案例方面
在修订“前车之鉴”、“实践中的伦理”、“情景题”、“案例”时奉行的原则是: 尽可能增加反映中国企业实践的内容; 适当增加贴近企业从业人员日常工作的情景题和案例的比重; 补充近年来出现的实例、案例。
具体地说,“前车之鉴”保留原书中的6则,删除4则,新增5则。新增的“前车之鉴”是: 东航返航事件(第3章),昆山中荣粉尘爆炸事故(第5章),“银广夏事件”(第6章),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第9章),黄光裕的浮沉(第11章)。
“实践中的伦理”保留原书中的6则,删除4则,新增5则。新增的“实践中的伦理”是: eBay的选择(第1章),苏州固锝创建幸福企业(第5章),中国五矿老挝车帮矿山社会责任实践(第8章),稻盛和夫进军通信领域(第9章),王石不(第11章)。
“情景题”保留原书中的6则,删除5则,新增5则。新增的“情景题”是: 林女士的遭遇(第1章),王总的决策(第3章),新客户,老客户(第4章),M经理的“高招”(第9章),项目分配(第10章)。
“案例”保留原书中的4则,删除6则,新增7则。新增的“案例”是: 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第2章),难以达到的标准(第4章),Y公司的损耗管理制度(第5章),迟到的发票(第6章),万华的秸秆制板革命(第7章),A公司的苦恼(第9章),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第11章)。
本书结构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
部分是企业伦理学基础。
第1章是企业伦理学概论,主要回答企业伦理学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学习企业伦理学等问题。
第2章是企业社会责任,介绍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代表性观点,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四个基本问题,辨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慈善、企业公民、可持续发展、社会创业、企业社会响应、企业社会业绩等概念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是企业伦理责任,回答了什么是伦理责任,论证了企业履行伦理责任的必要性。在讨论企业伦理问题之前,有必要先论证企业履行伦理责任的必要性。因为,如果企业不需要履行伦理责任,只要做到守法经营就可以的话,那么讨论企业伦理就显得多余了。
第3章是企业道德推理。既然企业应该履行伦理责任,那么,如何评价企业的目标、政策、决策、行为是否符合伦理要求,如何知道企业是否履行了伦理责任,就变得很重要了。第3章阐述功利主义、权利论、公正论、关怀论、美德论、企业伦理原则与规范,借助于这些伦理学理论、原则和规范,可以对企业的目标、政策、决策、行为进行伦理评价。
第二部分是企业经营中的伦理问题。
这一部分是企业伦理学概念、理论在企业经营中的具体应用。第4、5、6、7、8章分别讨论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环境保护、国际经营中的伦理问题和伦理要求,并进行伦理评价。
第三部分是促进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我们关心企业伦理,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想了解企业为什么有伦理责任,也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评价企业伦理问题的理论与方法,还因为我们希望促进企业从事合乎伦理的行为。
促进企业道德行为,需要社会、企业、个人共同努力,社会、企业、个人对企业的不道德行为往往都负有或多或少的责任,对减少企业不道德行为,促进道德行为,也都可以做出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第9章介绍了道德决策过程模型,提出了促进企业道德行为的体系,讨论了社会层次促进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第10章从企业道德管理过程、利益相关者管理、企业道德文化建设、道德与利益结合四个方面阐述了企业层次促进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第11章讨论了个人层次促进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包括什么样的生活是人值得过的?道德修养方法以及表达价值观。
本书特色
第三版保留了前两版的传统,每章都有“学习目标”“前车之鉴”“实践中的伦理”“本章提要”“重要概念”“思考题”“情景题”和“案例”。
“学习目标”指出了通过学习要达到的目标。
“前车之鉴”是企业伦理学领域中曾经发生的有影响的、值得记取的经验教训。
事实上,在企业道德实践中不只是经验教训,也有堪称榜样的行为。“实践中的伦理”列举的就是这种值得赞赏的行为。“实践中的伦理”没有也不可能对某个人或某个企业做完整的评价,只是介绍某项具体的实践。
“本章提要”概括了该章的关键知识点。
“重要概念”列出了该章涉及的主要概念。
“思考题”分为两类: 一类属于复习性的题目; 另一类属于探讨性题目,一般不可能在书本上直接找到答案,主要供个人深入思考或课堂讨论所用。
“情景题”描述了现实中发生的具体情景,每个情景都至少包含一个伦理相关的问题。
“案例”都是本土的或与中国相关的,既包括曾经发生的与伦理相关的有较大影响的事件,又包括反映中基层管理者现实问题的案例。
本书是在版、第二版基础上做的修订,毋庸讳言,同行和读者的厚爱是我做好修改工作的动力之源。因此,我要对所有使用版、第二版教材的同行和读者,表示深深的谢意!
在本书的修订过程中,范恒更新了第7章的数据,胡钰、张晓东、孙海、李丽、戴舒翎、韩涛、应元兴提供了情景题和案例的素材,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清华大学出版社刘志彬老师给予了我一如既往的信任、耐心与支持。
对于书中的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周祖城
2015年4月26日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简洁,主色调是深蓝色,配上烫金的字体,整体给人一种沉稳而专业的视觉感受。书名“企业伦理学”几个大字十分醒目,副标题“第三版”则表明了其内容的更新和迭代。作者“周祖城”的名字也清晰可见,虽然我之前可能没有接触过这位作者的作品,但从书名和出版信息来看,他应该是一位在伦理学领域有深入研究的学者。9787302406662这个ISBN号,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更像是一个技术性的标识,但它确保了这本书的独特性和可追溯性。在购买之前,我仔细研究了这本书的出版信息,包括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这是一家声誉卓著的出版社,发行过许多高质量的学术著作,这也让我对这本书的质量有了初步的信心。封底通常会有一些简短的介绍或者读者反馈,我期待能从那里获得一些关于这本书内容和价值的线索。这本书摆放在书架上,散发出一种纸张特有的油墨香,预示着一段知识探索的旅程即将开始。我拿到手里,能感受到纸张的厚实和印刷的清晰,这都是一本好书应有的品质。
评分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者的序言。序言通常是作者阐述写作缘由、核心观点以及对读者的寄语的绝佳平台。我特别关注作者在序言中提到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一个优秀的伦理学著作,不仅需要理论的深度,更需要紧贴时代脉搏,回应现实社会中企业面临的伦理困境。周祖城教授在序言中,是否探讨了当前经济全球化、技术飞速发展、社会责任日益受到重视等宏观环境对企业伦理提出的新挑战?他是否强调了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坚守伦理底线的重要性?我还在寻找作者是否对“第三版”的更新内容做了详细说明,例如新增的案例、修正的理论,或是对原有内容的深化。这对于我理解这本书的价值和适应性至关重要。序言的风格也往往能反映作者的学术态度,是严谨求实,还是旁征博引?他的语言是否流畅易懂,能否迅速抓住读者的兴趣?这些细节都构成了我初步接触这本书时,对其深度和广度的初步判断。
评分在初步了解这本书之后,我开始思考它在我的学习和工作中的潜在价值。作为一本关于企业伦理学的著作,我期望它能够为我提供一套扎实的理论框架,帮助我理解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如何履行其社会责任,并做出符合道德的决策。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真实的商业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不遵守伦理规则可能带来的后果。对于一个在商业领域工作的人来说,具备敏锐的伦理判断能力,能够识别潜在的道德风险,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是至关重要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引导我思考,如何在日常工作中践行诚信、公平、责任等核心价值观,并为建立一个更具道德感的商业环境贡献一份力量。同时,我也期待这本书能够拓宽我的视野,让我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伦理规范,以及国际上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最新趋势和最佳实践。
评分在浏览目录的时候,我尝试着去理解这本书的整体架构和论述逻辑。一个好的教科书,其章节的划分应该清晰、递进,能够引导读者逐步深入理解核心概念。我留意到书中是否将企业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如功利主义、义务论、美德伦理等,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同时,我也在寻找书中是否涵盖了与企业实践紧密相关的伦理议题,比如:商业道德在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决策、企业社会责任等具体领域的应用。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具体的章节标题,比如“企业的社会契约”、“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践”、“商业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等等。一个详实的目录,能让我对书中将要探讨的具体内容有一个大致的把握,这对于我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来评估这本书的适合度非常有帮助。我还会留意目录中是否有案例分析、实践环节或者习题,这些都能够增加这本书的可读性和互动性,使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的装帧细节,例如封面的材质和书脊的设计。封面采用的哑光材质,触感温和,不易留下指纹,这一点在我经常带着书本出行的情况下非常实用。书脊上的信息印刷清晰,包括书名、作者名和出版社标志,即使将书随意摆放,也能很容易地找到它。书中的排版和字体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纸张的颜色偏暖,对眼睛比较友好,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行间距适中,段落清晰,不会显得拥挤。印刷质量很高,没有出现模糊或者串墨的现象。我特别喜欢的是字体的大小和选择,它既保留了学术著作应有的庄重感,又兼顾了普通读者的阅读舒适度。内页的页眉和页眉也设计得很人性化,方便我查找页码和章节信息。这些细微之处,都体现了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也预示着这本书在内容呈现上也会同样精益求精,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