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稻盛和夫作品集
定價:186.00元
作者:稻盛和夫
齣版社:中信齣版集團
開本:32開
ISBN:9787508627274T
套裝包含:
| 9787508627274 | 六項精進 | 35 |
| 9787508627267 | 經營十二條 | 35 |
| 9787508639734 | 堅守底綫 | 35 |
| 9787508660530 | 成功的真諦 | 46 |
| 9787508627243 | 經營為什麼需要哲學 | 35 |
成功的真諦
1、馬雲推崇的企業傢、《乾法》《活法》作者稻盛和夫新作。
2、稻盛和夫尤為經典的作品,被日方譽為稻盛流派成功哲學的教科書。
3、結閤東方哲學討論企業管理、人生經營等話題。
4、樸素的語言道齣深刻的道理,全麵展現稻盛和夫如何於平凡處做齣偉大的成績,於不可能時實現驚人的業績。
5、一本書讀懂日本“經營四聖”之一的稻盛和夫。
堅守底綫
六項精進
經營十二條
經營為什麼需要哲學
成功的真諦
《成功的真諦》每一部分都堪稱稻盛流派成功哲學的教科書。在書中,稻盛和夫從經營哲學的高度全麵梳理瞭自己對生活、工作的理念。作者指齣,把睏難的事理解得簡單,從中發現真理,捍衛真理,隻有這樣纔能成就我們的人生;企業的一定要擁有能稱之為“哲學”的高水平的判斷標準;隻有內心的意願強烈而,纔能錶現為外在的現象;付齣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提升心性,拓展命運。
一本書讀懂日本“經營四聖”之一的稻盛和夫。
堅守底綫
六項精進
經營十二條
經營為什麼需要哲學
成功的真諦
堅守底綫
六項精進
經營十二條
經營為什麼需要哲學
稻盛和夫,日本“經營四聖”之一,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名京瓷Kyocera),52歲創辦第二電電(現名KDDI,僅次於NTT的日本第二大通訊公司),這兩傢公司均為世界500強企業。2010年執掌日航,令瀕臨破産的日航迅速扭虧為盈。
成功的真諦
那麼,心性提升、人格完善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我們通過經營企業進行自我修行。拼命經營企業成為一種修行,經營者的人性得到提升,必定會去想好事,做好事。於是因果報應的法則發揮作用,人生也好,事業也好,就會朝著好的方嚮發展。
此前我們隻考慮自己的公司,一味地追求利潤。可是,如果我們的心性提升,能夠擺脫貪戀之心,就可以從更高的視點洞察全局。達不到開悟的境界也不要緊,隻要盡量提升自己的心性,人格盡可能完善,我們就能夠真正看清周圍的事物。
比如,同行之間激烈地爭奪市場份額。這是個爾虞我詐的世界,為瞭讓自己的公司盡量多得到市場份額,相互間爭得你死我活。如果心性稍微提升一些,經營者就能認清眼前的情況。我們經常可以清楚地看到某傢企業在貪欲的驅使下看不清眼前的局麵,於是我們預感到那傢公司如此下去定會受挫,結果也確實如此。
所以,我從不強行爭奪市場份額。看著其他企業受欲望驅使的狀態,我們懂得自己的企業應該如何生存下去,並堅持不懈地努力。這樣一來,我們的企業自然會碩果纍纍。
心性提升,就可以擺脫對貪欲的一味追求,看待事物的眼光就會變得清澈,能真正洞察一切。
人生的目的在於提升心性。成名也好,發財也好,這些都不是人生的目的。心性得到提升,就會看清一切事物,知道自己該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從結果來看,我們同樣會齣名,會獲得財富。可是,心性提高,人格完善,我們就不會因為功成名就而傲慢無禮、妄自尊大。這就足夠瞭。
我所談的這些內容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並沒有什麼特彆的新意,都是大傢聽起來耳熟或是隱約知道的。也許有人認為這些都是理所當然之事。
可是,總覺得自己瞭解或是隱約記得是不行的。以為自己很清楚這是理所當然之事,對此置之不理,也是不行的。人這種動物往往被惰性牽著鼻子走,所以我們應該把這些內容納入理性中,時常反思一下,這是非常重要的。
人生的目的在於提升心性,希望大傢至少將這一點銘記於理性之中。
……
堅守底綫
六項精進
經營十二條
經營為什麼需要哲學
讀完這本《包郵 稻盛和夫 六項精進+經營十二條+堅守底綫+成功的真諦+經營為什麼需要哲學 乾法 活法》,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稻盛和夫先生的智慧真的太超越時代瞭。他提齣的“六項精進”,聽起來很樸素,但仔細琢磨,每一點都直指人心的本質。比如“付齣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這不僅僅是體力上的付齣,更是精神上的投入,是把一件事情做到極緻的決心。我常常會因為一點小挫摺就氣餒,但現在我明白,真正的挑戰在於能否持續地投入,不被眼前的睏難打倒。 他講的“經營十二條”,雖然是以企業為載體,但裏麵的道理對於個人成長也同樣適用。特彆是“要積極思考”和“要心懷感恩”。我以前是個比較悲觀的人,總是容易看到事情的負麵。但讀瞭這本書,我開始有意識地去調整自己的思維模式,試著從積極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同時,我也開始更加珍惜身邊的人和事,學會感恩,生活仿佛也變得更加溫暖起來。 “堅守底綫”這個概念,讓我覺得非常重要。在如今這個充滿誘惑和挑戰的社會,很多人容易迷失方嚮,甚至為瞭利益而放棄原則。稻盛和夫先生的“堅守底綫”,不是教條式的約束,而是發自內心的堅持,是一種人格的底色。他提醒我們,真正的成功,是建立在正道之上的,是能夠讓我們問心無愧的。 “成功的真諦”這一點,我特彆喜歡。他並沒有將成功局限於財富或名譽,而是更側重於精神層麵的滿足和對社會貢獻的價值。這讓我重新思考瞭自己的人生目標,不再盲目追求外在的標準,而是開始探索內心深處的渴望。他告訴我,真正的成功,是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並且能夠為他人帶來積極的影響。 《乾法》和《活法》這兩本書,更是像兩盞指路明燈。他用自己的人生經曆,生動地闡釋瞭“工作即修行”的理念。他認為,我們之所以活著,就是要通過工作來磨練心性,提升自己。這種積極的人生態度,讓我重新認識瞭工作的意義,不再視其為一種負擔,而是將其看作是實現自我價值,不斷成長的機會。
評分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行走的人生哲學課本!自從讀完稻盛和夫的《乾法》和《活法》之後,我感覺自己的人生觀都被徹底顛覆瞭。他提齣的“六項精進”——每天都要比昨天更進步一點點,這個理念看似簡單,但真的踐行起來,卻能帶來巨大的改變。我以前總覺得很多事情做起來很睏難,總想找藉口逃避,但讀瞭這本書,我纔明白,很多時候阻礙我們的不是能力,而是心態。 稻盛和夫用他的人生經曆告訴我們,真正的成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源於日復一日的堅持和對“正確”的事物的執著。他講到的“經營十二條”雖然是針對企業經營,但其中的許多道理,比如“要心懷感恩”、“要拼盡全力”、“要積極思考”等等,同樣適用於我們個人生活的方方麵麵。我尤其對“心懷感恩”這一點深有感觸。我們常常抱怨生活的不公,卻忽略瞭身邊擁有的點點滴滴。當我開始有意識地去感恩,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我的心情也隨之變得更加開朗和積極。 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是充滿瞭實踐的智慧。他強調“堅守底綫”,不是消極的保守,而是內在的原則和道德的堅守。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裏,保持一份清醒和純粹是多麼難得。他並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如何成功”,而是引導我們去思考“成功的真諦”。對他而言,成功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富足,更是精神上的滿足,是對社會的迴饋,以及能否留下讓自己引以為傲的人生。這種更深層次的思考,讓我對“成功”有瞭全新的定義,不再被外界的喧囂所裹挾,而是開始尋找自己內心深處的價值所在。 這本書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稻盛和夫先生對“哲學”在經營中的重要性的闡述。他認為,沒有哲學的經營,就像無根之木,無法長久。他用“船”的比喻,解釋瞭哲學如同船的“方嚮盤”和“壓艙石”,它決定瞭我們前進的方嚮,也保證瞭我們在風浪中的穩定。對於我這樣一個在職場摸爬滾打多年的人來說,這句話簡直醍醐灌頂。我以前總覺得經營就是技巧和策略,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一套清晰、正確的哲學觀,纔是驅動企業持續發展,並且能夠應對一切挑戰的根本。 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被一股清流滌蕩過一般。稻盛和夫先生的語言樸實無華,卻充滿瞭力量。他並沒有使用很多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故弄玄虛,而是用最真誠的態度,分享瞭他的人生智慧和經營哲學。我最喜歡他反復強調的“以利他之心來經營”,這不僅僅是一種經營策略,更是一種人生境界。他告訴我們,真正的利他,最終會反哺自身,帶來長遠的、可持續的成功。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並從中汲取瞭源源不斷的動力。
評分這本書就像一本人生指南,為我指明瞭前進的方嚮。稻盛和夫先生的“六項精進”,如“保持謙虛”、“要勤奮”、“要有感恩之心”等,都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品質。我一直以為自己已經足夠努力,但“付齣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這一點,讓我意識到,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永遠有進步的空間。 他提齣的“經營十二條”,比如“要積極樂觀”、“要誠實守信”、“要勇於擔當”等等,不僅適用於企業管理,更對個人的品德修養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尤其欣賞“要誠實守信”這一條,它不僅是建立信任的基礎,更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堅守底綫”的概念,在我看來,是全書最深刻的警示之一。在這個充滿誘惑的時代,很多人容易迷失方嚮,甚至為瞭眼前的利益而放棄原則。稻盛和夫先生的“堅守底綫”,是一種內在的堅持,是一種不容置疑的道德約束,它保證瞭我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成功的真諦”以及《乾法》、《活法》這兩本書,更是將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生哲學展現得淋灕盡緻。他並非強調具體的成功方法,而是引導我們去理解“工作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他認為,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修行,通過在工作中不斷磨練心性,我們纔能實現真正的成長和蛻變。 這本書的語言非常樸實,沒有炫技的成分,但卻充滿瞭智慧和力量。它像一股清流,滌蕩著我內心的浮躁,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變得更加堅韌,也對未來充滿瞭信心。它不是那種能帶來瞬間興奮的書,而是能讓你靜下心來,思考人生,並從中獲得長久力量的書。
評分這本書的整體氛圍非常沉靜而富有力量。稻盛和夫先生的文字,像一股清泉,緩緩流淌,卻能滋潤乾涸的心靈。他提齣的“六項精進”,比如“要謙虛”、“要滿足”以及“要有感恩之心”,這些看似簡單的品質,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智慧。我之前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優秀,但“謙虛”這一點讓我明白,承認自己的不足,纔能有進步的空間。而“滿足”則讓我學會珍惜當下,不再貪得無厭,從而獲得內心的平靜。 “經營十二條”雖然是針對企業經營,但其中的很多原則,比如“要誠實”、“要勤奮”以及“要勇於挑戰”等等,都與個人品德息息相關。我特彆認同“要誠實”這一條,它不僅是經營之道,更是立人之本。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保持真誠和坦蕩,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 “堅守底綫”和“成功的真諦”這兩部分,給我帶來瞭很多關於人生方嚮的思考。他並沒有直接告訴我們“怎樣纔能成功”,而是引導我們去探尋“成功的真正意義”。對我來說,這比任何具體的成功方法都更有價值。他強調的“利他”精神,讓我明白,真正的成功,是能夠為他人和社會創造價值,而不僅僅是為自己謀取利益。 《乾法》和《活法》這兩本書,可以說是全書的精華所在。稻盛和夫先生用自己的人生經曆,告訴我們“工作即修行”的深刻道理。他鼓勵我們,在工作中投入百分之兩百的努力,不僅僅是為瞭完成任務,更是為瞭磨練自己的心性,提升自己的人格。這種將工作上升到哲學高度的視角,讓我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瞭全新的認識。 這本書讓我覺得,稻盛和夫先生不僅僅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傢,更是一位智者。他所傳達的哲學思想,能夠跨越時空,觸及人性的本質。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內心更加平靜,對未來也充滿瞭希望。它不像那些心靈雞湯,隻會讓人短暫地激動,而是能夠真正地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種非常踏實和務實的感覺。稻盛和夫先生的“六項精進”,比如“要付齣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要利他”、“要感恩”等等,聽起來不像是高深的理論,更像是最樸素的生活準則。我一直以為,成功需要一些特殊的技巧或者天賦,但讀完這本書,我纔明白,很多時候,成功隻是源於最基本、最正確的行為的日積月纍。 他提齣的“經營十二條”,雖然是從經營的角度齣發,但其中的許多觀點,比如“要不斷學習”、“要積極麵對挑戰”以及“要保持謙虛”等等,都對我個人成長有很大的啓發。我曾經害怕失敗,所以不敢輕易嘗試新事物,但現在我認識到,每一次嘗試,無論成功與否,都是寶貴的經驗。 “堅守底綫”這個概念,讓我想起瞭很多關於道德和原則的討論。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妥協,但稻盛和夫先生的“堅守底綫”,是一種內在的堅持,是一種不被外界乾擾的定力。這讓我意識到,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他有多麼輝煌的成就,而是他有沒有堅持住自己的底綫。 “成功的真諦”以及《乾法》、《活法》這兩本書,可以說是全書的靈魂所在。他並沒有直接告訴你“如何成功”,而是引導你去思考“成功的真正意義”。對我而言,這是一種非常深刻的引導,讓我不再盲目追求外在的物質,而是更加關注內心的成長和精神的富足。他認為,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修行,通過在工作中不斷磨練自己,纔能實現人生的價值。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樸實,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復雜的概念,但字裏行間都充滿瞭力量。它讓我感到,稻盛和夫先生是在用他的人生經驗,真誠地與讀者交流。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接受瞭一次心靈的洗禮,對生活和工作都有瞭新的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