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熠主编的《中国药酒大全(第3版)》可分概论、保健、治疗及附四大篇,根据去芜存精、从简从要的原则收1355方。“概论篇”介绍药酒的起源,发展,功效特点,服用方法,命名与分类,药理与毒理以及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内容。“保健篇”分补益调养、美容、防病辟疫三部分,供保健延年,美容强身有兴趣者应用和研究。“治疗篇”按内、外、妇、儿、皮肤、骨伤、五官七大科分类,列百余病症,读者可按病索方。 本书内容翔实,取材严谨,文字精炼,方便实用,比较详细地阐述了正确使用药酒的方法。书后附有解酒方和古今度量衡比较表,为读者安全有效地选用药酒提供方便。本书不仅适用于医疗、科研和生产单位,而且可供广大读者防治疾病,保健强身作参考。
概论篇
一、药酒的起源和发展
二、药酒的特点和服用
三、药酒的命名和分类
四、药酒的药理和毒理
五、药酒的制作工艺和质量控制
保健篇
一、补益调养类
二、美容类
三、防病辟疫
治疗篇
一、内科类
二、外科类
三、妇科类
四、儿科类
五、皮肤科类
六、伤骨科类
七、五官科类
附篇
一、解酒方
二、配制药酒常用52种药物简介
三、古今度量衡对照
索引
这本书的装帧和选材也十分令人赞赏,作为精装本,它拿在手里的质感是厚重且可靠的,这与它内容分量的匹配度很高。我喜欢它在介绍具体药材时,会穿插一些相关的植物学插图,帮助读者在识别药材时多一重保障,避免了“以形取药”的危险。比如,在介绍几种容易混淆的根茎类药材时,插图的精细度让人一眼就能分辨出细微差别。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不少关于药酒在古代文学、民间传说中的记载片段,这为枯燥的药理知识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它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如何酿酒,更是在追溯一段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养生记忆。这本书的整体呈现,无论是知识的深度、广度,还是阅读的体验感,都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是值得反复阅读和参考的经典之作。
评分这本《中国药酒大全(第3版)(精)/健康经典系列》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尤其对于我们这些对传统养生法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来说,简直是宝库。我最近在整理家里的藏书时,偶然翻到了这本,立刻就被它详尽的编排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吸引住了。它不仅仅罗列了各种药酒的配方,更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每种药材的药理特性,以及它们是如何协同作用于人体各个系统的。比如,书中对一些失传已久的古老配方进行了考证和复原,这对于研究药酒历史和传统工艺的爱好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惊喜。而且,它的排版设计非常考究,图文并茂,即便是初次接触药酒制作的人,也能清晰地理解每一步操作的要点,避免了盲目模仿可能带来的风险。书中的安全提示部分也写得极其到位,强调了根据个人体质选择药酒的重要性,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而非单纯的经验主义推销。对于想把药酒作为日常保健饮品的我来说,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可靠的指导,让我对“药酒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敬畏。
评分我一直有个爱好,就是研究中国的传统手工艺,药酒制作自然也在我的兴趣范围内。而这本第三版的《中国药酒大全》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与时俱进”与“坚守传统”的完美结合。它没有固步自封于古代典籍的记载,而是融入了现代的检验标准和安全观念。例如,书中增加了关于重金属残留、农药残留等现代关注点的风险提示,并给出了相应的筛选建议,这在很多老版本的药酒书中是看不到的。更别提它对不同酒基的选择(米酒、高粱酒、药用酒精等)的化学反应分析,这使得整个制作过程从“经验传承”提升到了“准科学操作”的层面。我对比了市面上几本同类书籍,这一本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显得更为全面和负责。对于那些追求高品质、希望将药酒制作融入现代健康管理体系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参照系是非常科学且权威的。它让你明白,好的药酒,是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结晶。
评分作为一个业余收藏家,我收集了不少关于食疗和本草学的书籍,但鲜少有能像这本书一样,把“如何避免药酒的潜在风险”放在如此显著的位置来强调。很多民间流传的药酒配方,往往只告诉你“能治什么”,却忽略了“不适合谁喝”或“什么时候不能喝”。而这一版《中国药酒大全》的编辑团队显然非常专业和负责任。他们不仅详细列出了禁忌人群(如孕妇、特定肝肾功能障碍者),还对某些强效药材的使用剂量进行了极其审慎的界定。我看到其中有一章节专门讨论了“药酒的陈化与变质的辨识”,这个细节太关键了,因为药酒的长期储存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一旦保存不当,非但无效,反而有害。这种对读者安全负责的态度,使得这本书在我心中的地位无可替代。它不仅是本配方集,更是一本药酒制作的“安全操作指南”。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市面上那些泛泛而谈的“养生秘籍”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它们水分太多。但翻开这本关于中国药酒的专著,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作者显然是下了大功夫进行田野调查和文献梳理的。我尤其欣赏它对地域性药酒差异的细致区分。比如,江南地区常用的温补药材,与北方冬季御寒所用的药材,其配比和炮制工艺有着显著的区别,这本书对此做了非常清晰的对比分析,这绝不是随便拼凑出来的资料能比的。当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指引,为我那常年受风湿困扰的亲戚配置一款特定药酒时,那种遵循古法、精准配伍的感觉,远超出了简单地“尝尝鲜”的范畴。它教会我的是一种系统性的思维:药酒不仅是饮品,更是一种内调外养的复杂工程。它所涵盖的从药材采集、浸泡时间到最终的储存条件等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匠人精神和对健康的尊重。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可操作性极强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空洞的口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