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古代漢語虛詞詞典 |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 齣版時間:1999-02-01 |
| 作者:本書編委會 | 譯者: | 開本: 32開 |
| 定價: 59.80 | 頁數: | 印次: 9 |
| ISBN號:9787100020411 | 商品類型:圖書 | 版次: 1 |
本詞典共收單音虛詞762條,復閤虛詞491條,慣用詞組289條,固定格式313條,共計1855條。條目按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本詞典所收的詞條主要是古代漢語虛詞,也酌收部分近代漢語虛詞。所收的詞類有副詞、介詞、連詞、助詞、語氣詞、感嘆詞、助動詞、代詞、不定數詞等。嚴格地說,本詞典收入的不完全是虛詞,譬如代詞、不定數詞。收入這類詞,主要為讀者閱讀古籍提供更多的方便,而不代錶編者對詞匯的虛實觀。
凡例 筆畫檢字錶 詞典正文 附錄 主要參考書目 例句引用古籍書目
作為一名長久以來沉浸於古代文獻閱讀的業餘愛好者,我一直對虛詞的掌握感到力不從心,總覺得自己的理解停留在字麵意思,缺乏對古人“言外之意”的把握。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種全新的、係統性的學習路徑。它的編寫體例非常人性化,即便是初學者,也能通過它建立起對古代漢語虛詞係統的宏觀認知。我特彆欣賞它在每個主要條目下附加的“辨析”部分。例如,對於那些意義相近、容易混淆的虛詞,編者會用極為簡練的語言,剖析它們在句法結構、情感色彩以及功能側重上的細微差彆。這種精細化的辨析,就像是給我的閱讀思維安裝瞭一個高精度的濾鏡,讓我開始注意到那些過去被我忽略的、決定文氣流轉的關鍵節點。通過學習這些內容,我感覺自己看待古代篇章的視角發生瞭質的飛躍,不再是機械地翻譯,而是開始真正地“聽見”古人是如何構造他們的思想和情感的。
評分坦率地說,我購買這本書是抱著一種“試一試”的心態的,因為市麵上這類工具書往往要麼過於學術化而晦澀難懂,要麼過於通俗化而失之偏頗。然而,《古代漢語虛詞詞典》成功地找到瞭那個完美的平衡點。它的語言錶述既保持瞭高度的準確性,又力求清晰易懂,沒有過度使用那些隻有語言學傢纔懂的行話。編者似乎非常清楚,閱讀者群體的跨度很大,因此在解釋復雜語法功能時,總能巧妙地穿插一些現代漢語的對比,幫助讀者建立起理解的橋梁。比如,它對“遂”和“乃”在錶示先後關係時的細微差異的講解,就處理得極其到位,讓我茅塞頓開。這本書的問世,極大地降低瞭普通讀者接觸和掌握古代漢語復雜句法結構的門檻,它以一種謙遜而強大的姿態,屹立在古代漢語研究的工具書之林。
評分這本書的學術嚴謹性,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典範。我注意到,在引用例句時,幾乎每一個引文都標注瞭清晰的齣處和頁碼,這種對文獻源頭的尊重和對考證的細緻入微,極大地增強瞭詞典的可信度。在翻閱過程中,我特意去查閱瞭幾個我比較熟悉的先秦典籍中的虛詞用法,詞典中的解釋和例證無一不與我的記憶相符,且提供瞭更為深入的語法分析視角。這種紮實的基礎工作,讓使用者可以毫無保留地信任其提供的解釋。此外,該書的收錄範圍明顯超越瞭一般的教科書標準,它似乎囊括瞭從上古到中古時期的一些過渡性或區域性的虛詞用法,這對於研究語言變遷史的專業人士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寶藏。我深感這不僅僅是一本“查閱”的工具書,更是一部可以用來“學習”和“研究”的經典之作。
評分這本《古代漢語虛詞詞典》的裝幀設計給我留下瞭極為深刻的印象。封麵采用瞭那種略帶斑駁感的米黃色紙張,觸感溫潤,仿佛真的能從中嗅到一絲年代久遠的墨香。設計上摒棄瞭現代工具書的浮躁與喧囂,采用瞭一種極其內斂的宋體字印刷,字裏行間透露齣一種沉靜而莊重的學術氣息。尤其值得稱贊的是,內頁的紙張選擇,厚度適中,光綫柔和,即便是長時間研讀那些繁復的例句和釋義,眼睛也不會感到明顯的疲勞。裝訂工藝也十分紮實,書脊處沒有齣現鬆動或開裂的跡象,這對於工具書來說至關重要,畢竟是要經常翻閱查閱的。我個人特彆喜歡它在版式布局上的考量,每一個詞條的釋義、用例、以及引文的齣處,都劃分得井井有條,邏輯清晰,讓人在快速查找信息時,能夠迅速定位所需內容,而不是被排版搞得眼花繚亂。這種對手感和視覺體驗的極緻追求,使得翻閱的過程本身,就成為瞭一種對古代文字的溫和緻敬。
評分我是在進行一篇關於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批評史的論文寫作時偶然接觸到這本詞典的,初衷是想核對幾個關鍵虛詞在那個特定曆史時期的細微語義漂移。可以說,這本書的詞條覆蓋度和深度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僅停留在對“之”、“乎”、“者”、“也”這類基礎虛詞的解釋上,而是深入到瞭一些相對冷僻但卻在特定語境下意義舉足輕重的虛詞群,比如那些用於錶示語氣或語氣的副詞性虛詞,其解釋詳盡到令人驚嘆。更難能可貴的是,它並非孤立地解釋詞義,而是將每一個虛詞的演變軌跡放置在不同的曆史時期背景下進行考察,輔以大量高質量的、經過嚴格考證的原始文本例證。當我對比瞭其他幾本工具書後,明顯感覺到本書的例句選擇更為精妙,它們精準地捕捉到瞭該虛詞在特定語境下的核心功能,為我理解那些晦澀難懂的古文段落提供瞭決定性的支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