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传仙授奇门:四库未收子部珍本汇刊(十一)
作者:湖海居士辑 ; 郑同校订
作者简介:湖海居士,清康乾时期人,生平无考,以典籍整理考证为业,国家图书馆多有其编辑的著作传世。校订者郑同,易学学者,多年来一直从事易学研究,主持出版并参与整理《九州易学丛刊》三十余种,先后主持点校出版术数类古籍60余种,广受国内外易学界的好评。
字数:48千字
内容简介:《秘传仙授奇门》是传世仅有的一部奇门占命的著作,是将奇门格局与四柱八字相结合而通考的一部通论性巨著。主要内容有:卷一《奇门四柱总论》、卷二《论地势格局》、卷三《论命格》、卷四《论命格局》、卷五《论命格局》、卷六《论格局》、卷七《命说》。
宣纸线装,一函二册,480.00元
-|-_-|-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有执念的爱好者,我对古籍的“真伪”和“存续”问题非常敏感。这本书在“秘传仙授”这个定调下,其资料来源必然引人注目。从它的文字风格和引用的典故来看,它似乎更接近于早期的、未经大量民间口耳相传而“润色”的版本。有些术语的提法非常古奥,甚至在我阅读过的其他一些民国或清代文献中也未曾多见,这使得它具有极高的文献研究价值。它提供的视角是:很多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口诀和断语,其最初的表达形态或许并非如此。这种溯源的价值,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论命的工具书,更是一份深入古代术数思想内部的探险地图。
评分我关注易学多年,市面上的奇门遁甲书籍汗牛充栋,但大多不脱“速成”或“实用导向”的窠臼,往往重在“术”而轻了“道”。这本书的标题虽然透露出它侧重于“论命法”,但我从它对基础理论的阐述中,感受到了一种更加宏大和系统的世界观。它似乎没有急于教你如何排盘、如何断事,而是先将整个术数体系的哲学根基夯实。文字的表达方式非常古典,很有那种山野高人私授的感觉,用词凝练,句式错落有致,读起来需要慢下来,细细咀嚼每一个字背后的含义。这不像是一本教程,更像是一部内功心法的秘籍,强调的是内化和悟性,而非简单的招式套用。这种深度和厚重感,是那些追求捷径的书籍里绝对找不到的。
评分从装帧的用心程度和内容的深邃度来看,这本书的定位显然不是给那些只想用算命软件来敷衍了事的人准备的。它要求读者投入足够的时间和心力去“参悟”。我喜欢它那种不啰嗦、直指核心的叙事方式。它不会花大量篇幅去解释什么是阴阳五行这些基础概念,而是默认读者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然后直接进入到更高阶的、关于“如何运用这些规律进行精准推演”的层面。这种“惜墨如金”的写作风格,体现了作者对读者的尊重,也反过来要求读者必须怀着虔诚的心态来对待这份知识。读起来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感觉自己正在触摸到某种失传已久的技艺的脉络。
评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论述方法论上的独到视角。很多八字或奇门书籍在处理四柱与局盘结合时,往往是割裂的,要么偏重八字,要么偏重奇门的时空定位。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似乎在试图建立一个更加完整的模型,让两个看似平行的体系能够相互印证、相互补充。虽然我还没有深入到实战论断的部分,但光是看它对基础概念的界定和相互关系的梳理,就能体会到作者的匠心独运。那种“融会贯通”的理念,不是简单地把两套理论拼在一起,而是真正找到了它们在宇宙运行规律中的那个共同的“枢纽”。这种体系构建的能力,远超出了普通命理书籍的范畴。
评分这部书的装帧和纸张手感极佳,一拿到手就能感受到制作者的用心。那种略带粗粝却又温润的质感,很对我的胃口。我一直觉得,读一本关于传统术数,特别是涉及到古代秘传的典籍,书籍本身的“气场”很重要。这本书的字体排版清晰,虽然是古籍整理,但阅读起来并不吃力,很多晦涩难懂的地方,编者似乎也做了细致的校注,这对于初涉此道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我特别欣赏的是,它在传承古韵的同时,并没有完全摒弃现代阅读的便利性。光是翻阅前言部分,就能体会到作者对于挖掘和整理这些古老智慧所付出的巨大心血。他们显然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在理解了精髓之后,才敢于将其重新呈现于世。这种对经典的敬畏感和现代学术的严谨性结合得恰到好处,让人对后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