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函-1:《地理四弹子》,全1册
清石印本,[清]张九仪注,120.00元
《地理四弹子》四卷,包括《铁弹子地理元机》、《铅弹子地学要义》、《金弹子地理元珠》、《玉弹子地理元枢》四种,清张九仪注。此书是从古至今风水之法宝,堪舆之准绳,地学之津梁,多发前人不传之秘,历代学者莫不万分重视。
第10函-2:《地理铅弹子砂水要诀》,全2册
清石印本,[清]张九仪著,220.00元
《地理铅弹子砂水要诀》,又名《地理正义砂水要诀》,清张九仪著。清代堪舆大师毘陵高嵩侣先生,遍行大江南北,因感叹《地理四弹子》中铁、金、玉三书言峦头虽精,而言理气却半是半非,牵绊于俗术,故独取《铅弹子》一书之砂水要诀二篇,以历年登临所阅之旧地,一一证之,汇集成书,以发其奥妙。书中保留了大量的风水文献,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_-
-|-_-|-张九仪这个名字,虽然可能不如一些名家那样家喻户晓,但能以如此详尽的“四弹子”、“铅弹子”来系统阐述地理经验,可见其在特定领域内的深厚造诣。我尤其好奇“砂水”二字所代表的阴阳五行、山川走势的解读体系,这套体系是如何指导实际操作的。从这个书名可以看出,作者对地理现象的把握是立体且多维度的,既有宏观的“弹子”概括,也有微观的“诀要”指导。它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现代地理学的、充满东方哲学思辨的观察世界的方式,让人期待能在字里行间捕捉到古人对“天人合一”的朴素理解。
评分这部书的装帧和纸张的手感,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的错觉。那种泛黄的纸张,带着历史的沉淀感,每一次翻页都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其内容,但仅凭这份古籍的影印质量,就足以感受到出版方的诚意。尤其是那三册的完整性,让人感觉收藏价值极高,即便是作为案头的摆设,也透着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我尤其欣赏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方式,用现代技术尽可能还原古籍的原貌,让那些久远的知识得以在当代重现光彩。这种对细节的打磨,远非一般出版物可以比拟。
评分影印本的魅力就在于其真实性,它保留了原著在特定历史时期留下的笔迹、图示和排版习惯,这些都是现代印刷无法完全复制的“文化指纹”。对于研究古籍版本的学者或爱好者来说,这套书无疑是珍贵的资料。我很好奇,在没有现代测绘工具的时代,张九仪是如何通过他的“砂水要诀”来把握地理脉络和风水走向的。这种基于自然观察和长期积累的经验学,在今天看来,既有其局限性,也蕴含着对环境细致入微的体察,是值得现代地理学反思和借鉴的一种视角。
评分这套书放在书架上,有一种沉甸甸的重量感,这不仅是物理上的,更是文化上的。它提醒着我,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需要慢下来,去品读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那些看似晦涩的“砂水要诀”,背后必然是复杂的自然规律和人类长期互动的结果。我设想自己需要一段非常专注的时间来消化这些内容,可能需要备好纸笔,一边对照着影印的图文,一边梳理自己的理解脉络。这不是快餐式的阅读材料,而是一次需要耐心的“田野考察”,只是这次的“田野”是在泛黄的纸页之间。
评分从书名的气势上就能感受到作者张九仪在地理学研究上的独到之处。“地理四弹子”、“地理铅弹子”这些带着民间智慧和经验积累的词汇,暗示了书中内容或许并非全然是学院派的宏大叙事,而是更多地融入了实地考察、民间经验和某种独特的心法诀窍。这种带有“诀要”性质的标题,往往意味着其中包含了大量行之有效、经验总结的干货,是那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实用性知识。光是想象这些“弹子”和“诀要”如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就让人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仿佛在等待一场知识的“发射”与“命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