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哲学沉思集
定价:31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1版(2016年11月1日)
ISBN: 9787516810620
条形码: 9787516810620
版 次:1
页 数:272
字 数:
印刷时间:2016年10月01日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包 装:精装
目 录
前言/ 1
鸣谢/ 4
简介/ 001
致神圣的巴黎神学院院长和圣师们的奉献信/ 044
给读者的序言/ 049
六个沉思的概要/ 053
论上帝的存在和人的灵魂与肉体之间的实在区别/ 057
之于二组沉思的反驳(节录)/ 123
笛卡尔对“证明”和“推理”的运用/ 128
谈笛卡尔的方法/ 144
程序问题:分析、综合和笛卡尔的*理/ 164
科廷厄姆教授和笛卡尔的分析与综合方法/ 181
《沉思集》中的分析:对清晰明显的观点的探索/ 195
推理顺序中的本体论证明/ 229
内容推荐
《哲学沉思集》是笛卡尔重要的哲学著作,被看作近代西方哲学的奠基之作。在这部著作中,笛卡尔探讨了上帝存在与否,感官是否可靠,怎样寻求真理避免错误等问题。笛卡尔通过普遍怀疑的方法,力图使心灵摆脱感官,通过纯粹理智来获得确定的知识。他从“我思故我在”这著名的命题出发,推出上帝的存在和外界物体的存在,重新建立起心灵、上帝和物体的观念的可靠性。笛卡尔在书中所阐发的天赋观念论、身心二元论、理智至上论以及他对知识的确定性的追寻,直接引发了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风潮,对后影响深远。
这套书的装帧实在是太精美了,拿到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厚实感,绝对是那种值得收藏的好书。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古典韵味,那种哑光的质感摸起来非常舒服,边缘的烫金工艺处理得恰到好处,既彰显了经典的地位,又不会显得过于浮夸。我特意把它们放在客厅的书架上,灯光一照,整个书架的格调瞬间就被提升了好几个档次。每次看到它们,都会有一种对知识的敬畏感油然而生。内页的纸张选用也十分考究,厚实、泛着淡淡的米黄色,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翻开书页时,那种轻微的、特有的油墨清香混合着纸张的干燥气息,简直是阅读体验的顶级享受。对于一个像我这样对实体书有情怀的人来说,光是这份精装本身,就值回票价了。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艺术品,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就是一种无声的宣言——对深度思考和永恒价值的坚持。
评分如果说阅读是一场旅行,那么读完这本巨著后的感觉,就像是经过了一场精神上的“高海拔探险”。走出那片思维的迷雾后,我发现自己对日常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产生了彻底的审视和重构。过去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认知壁垒,似乎都在作者的不断诘问下,裂开了一道缝隙。最明显的变化是,现在我看待“确定性”这个概念时,态度变得更加审慎和谦卑了。它没有给我任何现成的答案,反而教会了我如何更好地提问。这种“被动地获得了新工具,而非被动地接受了新观点”的体验,是很多畅销书无法给予的。它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思考自身存在和世界本质的更深层次的门,虽然路途艰辛,但收获的知识结构是颠覆性的。
评分我花了很长时间才下定决心开始阅读这套书,主要是被它的“名声”震慑住了,总觉得这是一部只属于学者的“天书”。但实际接触后,我发现它比我想象的要“人性化”得多,至少在论述的开篇阶段是如此。作者似乎深知,要说服一个怀疑论者,首先必须建立起最基础的信任。他从最简单、最无可辩驳的日常经验入手,一点点将我们引入他宏大的形而上学体系之中。这种循序渐进的诱导方式,非常巧妙地化解了初读者的恐惧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后面就轻松了,但至少开篇的友好姿态,为后续的深度钻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证明了,伟大的思想,即便是面对大众,也有其可被理解的入口,关键在于讲述者的引导能力是否高超。
评分读完这本哲学入门读物,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思维跳跃性极其高,简直是在用一种近乎闪电战的方式推进论证。他似乎从不拐弯抹角,总是一针见血地直插核心概念,这对于初次接触这个领域的人来说,既是惊喜也是挑战。很多章节读起来需要反复回味,甚至得拿出纸笔来,把那些抽象的命题一点点拆解开来,就像在解一个极其复杂的数学谜题。我个人特别欣赏他那种近乎偏执的严谨性,每一个前提的铺设都像是在为地基打桩,虽然过程冗长,但确保了后续论述的绝对稳固。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节奏感稍显沉闷,有时候会让人感觉在迷雾中前行,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去跟上他的步伐。这绝不是可以“快速浏览”的书,它要求你慢下来,用对待古老智慧的恭敬心去对待每一个句子。
评分这本书的翻译质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很多原本晦涩难懂的古老术语,经过译者的妙手,变得清晰易懂,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著那种深邃的韵味。我特意对照了几处自己理解起来比较吃力的段落,发现译者的处理非常高明,他没有一味追求直译的准确性,而是更侧重于传达背后的哲学意图。比如,对于一些关键的逻辑连接词的处理,译者采用了更现代、更具指向性的表达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勉强跟上思辨的洪流。在我过去阅读的翻译哲学著作中,常常出现“中式外语”的尴尬感,但这本书完全没有这种问题,读起来行云流水,仿佛作者就是用现代的笔触在直接与我们对话。这份对译文质量的尊重,体现了出版方对经典的诚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