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数控编程手册 |
| 作者: | |
| 译者: | 罗学科 等 |
| 市场价: | 128元 |
| ISBN号: | 9787122116291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2-01-01 | 版次:1 | 页数:673 |
| 印刷时间:2012-01-01 | 印次:1 | 字数:1126.00千字 |
| 温馨提示:出版时间超过3年的图书,因长时间储存可能会产生纸张缺陷,敬请谅解! | ||
| 内容推荐 | |
| 本书是**数控技术专家PeterSmid先生的经典著作——《数控编程手册》(原著第三版)的中文版。原著第二版的中文版自2005年6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以来,影响很大,广受**数控技术人员的称赞和好评。原著第三版较第二版进行了较大范围的更新。这是一本迄今为止*为详细地介绍数控编程所涉及指令的综合性参考手册。《数控编程手册(原著第3版)》非常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数控编程技术的所有知识和技能,详细阐述了编程过程的各个细节,突出提供了CNC和CAD/CAM在各个层面上应用的大量经验并向制造业及教学机构提供了丰富的计算机数控技术、编程、CAD/CAM、先进制造、加工、安装方面的知识。《数控编程手册(原著第3版)》不论在内容上还是组织体系上都非常有特色,读者从任何地方切入都看得明白,《数控编程手册(原著第3版)》实例丰富,讲解详细,给出了上千幅图示、表格、计算公式、编程技巧和大量典型的实例,对**的编程技术人员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正如一位英国工程师所言“这是一本写的非常好的书,易于理解,每一个位数控编程人员和生产工程师应该人手一册”。 本书适合于从事数控加工的技术人员、编程人员、工程师和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
| 作者简介 | |
| PeterSmid是一位专业顾问、教育家和演说家,在工业和教学领域中具有多年实际经验。在工作中,他搜集了CNC和CAD/CAM在各个层面上应用的大量经验并向制造业及教学机构提供计算机数控技术、编程、CAD/CAM、先进制造、加工、安装以及许多其他相关领域的实际应用方面的咨询。他在CNC编程、加工以及企业员工培训方面有着广阔的工业背景,数百家公司从他渊博的知识中获益。 Smid先生长年与先进制造公司及CNC机械销售人员打交道,并且致力于大量技术院校和机构的工业技术规划以及机械加工厂的技术培训,这更扩展了他在CNC和CAD/CAM培训、计算机应用和需求分析、软件评估、系统配置、编程、硬件选择、用户化软件以及操作管理领域的专业和咨询技能。 多年来,Smid先生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大中专院校给成千上万的老师和学生讲授过数百个用户化程序,同时也给大量制造公司、个体机构和个人授过课。 他活跃于各种工业贸易展、学术会议、机械加工厂以及各种研讨会,包括提交论文、会议报告以及为许多专业机构做演讲。他还发表了大量CNC和CAD/CAM方面的文章和内部参考资料。作为CNC行业和教学领域的专家,他制作了数万页高质量的培训材料。 |
| 目录 | |
| *1章 数字控制1 |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 | 数控编程手册(原著第3版) | 开本: | 4 |
| 作者: | (美)彼得·斯密德|译者:罗学科//陈勇钢//张从鹏 | 页数: | 673 |
| 定价: | 128 | 出版时间: | 2012-01-01 |
| ISBN号: | 9787122116291 | 印刷时间: | 2012-01-01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 | 版次: | 1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坦白说,这本书在“数控编程工具书”这个定位上,是存在很大问题的。我理解一本工具书应该包含丰富的参考信息,比如各种G代码、M代码的详细释义,不同品牌数控系统(如FANUC、SIEMENS、HAAS等)的语法差异,以及常用的宏程序指令集等等。我期待它能成为我手边一本随时可以查阅的“字典”或“百科全书”。然而,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表现也让我非常失望。虽然它列出了一些G代码和M代码,但其解释过于简略,很多参数的含义和用法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说明。例如,关于G02/G03圆弧指令,书中只给了最基本的格式,却没说明如何精确控制圆弧的起点、终点和半径,也没有提及如何处理大圆弧的情况。更令人遗憾的是,书中对不同数控系统的描述几乎为零,这对于实际工作中需要面对不同品牌机床的用户来说,是极其不便的。我需要的是能够帮助我理解和掌握不同系统编程特性的内容,而不是一本只适用于单一“通用”数控系统的“半成品”。此外,关于宏程序的部分,书中也只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讲解如何编写常用的宏程序,也没有提供任何实际的宏程序应用案例。我本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用的宏程序模板,或者教会我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定制宏程序,从而提高编程效率,但现实情况是,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非常匮乏。
评分我一直对数控加工中的“典型实例”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展现数控编程魅力的复杂案例。我设想的是,书中会详细地讲解如何一步步地对一个形状复杂、加工难度大的零件进行建模、仿真、刀路生成和后处理,并针对其中遇到的技术难点进行深入剖析。例如,如何在一个薄壁零件上进行高精度加工,如何处理带有斜度或曲面的复杂型腔,或者是在批量生产中如何实现程序的标准化和高效化。然而,这本书的“典型实例”部分,却充斥着一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简单的棱柱形零件,或者一个带有几个简单孔的板状零件。对这些例子的讲解,也只是简单地展示了最终生成的G代码,却对编程思路、关键步骤的决策过程、以及潜在的风险点进行了忽略。我看不出编程者在处理这些“典型实例”时,是如何考虑刀具的选择、切削顺序、进给速度的微调、刀具路径的优化等关键环节的。更重要的是,书中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如何对这些程序进行仿真验证的步骤,也没有讨论在实际加工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比如刀具碰撞、加工尺寸超差、表面粗糙度不达标等,以及如何通过修改程序来解决这些问题。我需要的是能够教会我“举一反三”的案例,而不是那些只需要复制粘贴就能完成的“傻瓜式”教程。这本书的实例,对于提升我的实际编程能力,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评分这本书的“CNC铣削加工”部分,本来是我最期待的章节之一,我想深入了解各种刀具的选用、切削参数的设定,以及不同铣削策略(如等高线铣削、扇形铣削等)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势。然而,书中的这部分内容却让我大跌眼镜。它仅仅是对不同类型铣刀(如端铣刀、球头刀、立铣刀等)做了简单的介绍,并给出了一个非常笼统的“建议切削速度和进给量范围”。这个范围大得离谱,对于实际的加工而言几乎没有指导意义。例如,对于某种牌号的硬质合金铣刀加工铝合金,书中给出的速度范围可能从几百转到几千转,这让我如何去精确选择?而且,书中对于切削参数的讲解,也仅仅停留在“硬材料要慢速、低进给,软材料要快速、高进给”这种小学常识的层面,完全没有涉及到切削力、切削热、刀具磨损等更深层次的因素是如何影响切削参数选择的。更让我失望的是,书中对各种铣削策略的介绍也十分 superficial,仅仅是简单地描述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却没有给出任何关于何时选择哪种策略的判断依据,也没有讨论不同策略在加工复杂曲面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例如,当需要加工一个具有锐利内角和凸台的零件时,如何选择合适的铣削策略才能避免干涉和提高表面质量?这本书对此只字未提。我原以为能从中学到如何通过合理的刀具路径规划和切削参数优化,来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难题,结果发现这只是一个空洞的理论介绍,离实际应用相去甚远。
评分这本书简直太令人失望了!我本以为它能给我带来一些关于数控编程的深度见解,尤其是在“编程技巧”和“典型实例”方面,希望能学到一些别人不知道的“独家秘籍”,或者看到一些别人没想到的巧妙解决方案。然而,翻遍全书,我看到的只是一些泛泛而谈的原理介绍,对各种G代码和M代码的解释也只是照本宣科,仿佛是从最基础的入门教程里复制过来的。书中列举的“典型实例”也都是些最常见、最基础的加工任务,比如简单的方形、圆形孔加工,甚至是直线的进给和退刀,这些内容对于已经接触数控编程一段时间的我来说,简直是浪费时间。我期待的是能看到一些复杂零件的加工策略,如何优化刀具路径以提高效率、减少刀痕,或者是在面对特殊材料时,如何调整切削参数以保证加工质量。更别提“编程技巧”了,书中完全没有提及任何能够提升编程效率、简化编程步骤的实用技巧,比如如何批量生成相似程序,如何利用宏程序实现智能化编程,或者是在CAM软件之外,如何手动编写更精细的刀补程序。总而言之,这本书更像是为完全没有数控编程基础的初学者准备的,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来说,它提供的价值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帮助。我花费了时间和金钱,结果却只得到了一堆“已知信息”,真是得不偿失。
评分这本书的“数控加工技术编程教程”这个标题,似乎承诺了能够教会我如何将先进的数控加工技术融入到编程实践中。我一直很想了解,如何利用最新的加工理念和技术(例如,高效率加工、仿形加工、五轴加工等)来指导我的数控编程,从而实现更高效、更精确的加工。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这些技术背后的原理,以及如何在编程中具体实现它们。比如,对于高效率加工,我希望能知道如何通过优化刀具路径、减少空行程、采用切削路径优化算法等方式来缩短加工时间。对于仿形加工,我希望能了解如何精确地描述复杂曲面,以及如何编写相应的刀具路径来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更不用说五轴加工了,这方面的编程更是复杂且充满挑战,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入门级的指导,讲解五轴加工的基本概念、坐标系转换、以及常用的五轴加工策略。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却非常平淡,它更多的是在讲述一些基础的加工原理,比如切削力的大小、切削热的产生等,但并没有深入地将这些原理与具体的编程方法联系起来。它好像只是在告诉你“应该注意什么”,但却没有告诉你“具体该怎么做”。我想要的是能够指导我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编程操作的“方法论”,而不是泛泛而谈的“道理”。总的来说,这本书在“技术”和“教程”这两个词的结合上,做得远远不够,它更像是一本理论介绍,而非能够真正指导我提升数控编程技术水平的教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