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侨出版社
前言
本书是三个世纪以来世界上最优秀的三本经典教育著作《卡尔·威特的教育》、《蒙台梭利的教育》和《斯托夫人的教育》的合集。无数父母按照书中的方法成功地教育和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本书将这三本顶级教育经典结集出版,让读者可以同时掌握教育的精髓和养育孩子的新方法。《卡尔·威特的教育》成书于1818年,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一经推出即享誉世界,在全球销量超过一亿册。它完备而详细地记录了卡尔·威特从一个先天不足的婴儿成长为14岁的哲学博士的故事。本书作者老卡尔·威特,是19世纪初德国的一位乡村牧师,在教育上他深信爱尔维修的观点:“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老卡尔·威特第一次用实证方法证明了早期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开创了影响东西方几个世纪的教育方法——全能教育法,造就了无数天才。为了向人们证明早期教育对儿童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当儿子小卡尔·威特出生后,他便按照自己的方法开始对其进行早期教育。小卡尔·威特很小的时候就通晓法语、意大利语,9岁开始阅读《荷马史诗》,10岁便进入大学,14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这一引起世界轰动的惊人成就,让人们认识到了早期教育思想的正确性和重要性,他的教育理念也因此被后人奉为早期教育的经典。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赞誉这本书“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蒙台梭利的教育》是20世纪西方最卓越的儿童启蒙教材。它提供了风靡世界的经典幼儿教育方案,由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第一所“儿童之家”的创办者玛丽亚·蒙台梭利撰写。玛丽亚·蒙台梭利,1870年出生于意大利安利那省的希亚拉瓦莱小镇,大学毕业后从事特殊儿童教育,而后又致力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她在实验、观察和研究基础上撰写的《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童年的秘密》等著作先后被译成37种文字,畅销全球。蒙台梭利认为,有些儿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成年人的压抑,一切都是强制性的,家长从来没有真正地给予孩子尊重。为此,蒙台梭利一直致力于打破已有的教育传统,寻求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方法。在本书中,蒙台梭利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她强调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在的力量,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斯托夫人的教育》是一本影响全世界亿万母亲的伟大读物。
......
目录
卡尔·威特的教育
序
第一章欢迎你,我的孩子
有一个好妻子对养育我的孩子有多么重要
从妻子孕育宝宝的那一天就开始注意
孩子,父母和你一起成长
迎接美丽的朝阳
首要责任是养育我的孩子
让儿子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
第二章儿子的天生禀赋与后天教育
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
一切取决于如何养育孩子
我的儿子是刚刚萌芽的幼苗
从儿子出生那天就开始教育
给儿子营造最好的生长环境
第三章从儿子出生就开发他的智力
母乳之外,给儿子合适的饮食
尊重他的胃口
保持儿子健康的心情
让儿子的五官与四肢一起发展
从我们身边的实物开始
儿子学习语言的奥秘
与儿子的心灵相接触
第四章教育孩子需要正确的方法
培养儿子多方面的兴趣
......
蒙台梭利的教育
第一章怎样对待初离母体的婴儿
如何迎接初来人世的婴儿
不要完全束缚孩子
了解孩子出生的秘密
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
儿童必须获得相对的独立
生命伊始
第二章婴儿的成长发育
孩子的双手与大脑
智力水平的发展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吸引人了!我一拿到手就被那精美的插盒和厚实的精装本迷住了。光是捧着它,就感觉像是捧着一套沉甸甸的知识宝藏。四个卷册的排版和用纸都透着一股经典的味道,那种触感和视觉上的享受,是那些轻飘飘的平装书完全比拟不了的。我尤其欣赏封面和内页插图的风格,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更像是对教育理念的一种视觉诠释,那种古典而又不失现代感的融合,让人在翻阅时心情格外宁静。每次看到这套书摆在书架上,都觉得整个书房的格调都提升了一个档次。当然,外在的美只是敲门砖,我更期待的是它内在的深度,希望这种高品质的外包装能配得上其中蕴含的教育智慧,让人在阅读时也能享受到这份视觉上的愉悦。这种实体书的收藏价值,对于热爱阅读和注重仪式感的读者来说,是电子书永远无法替代的。
评分实话说,我购买这类书籍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它能成为一本真正“管用”的育儿工具书。市面上很多教育书籍要么过于晦涩难懂,要么就是一堆空泛的口号,读完后依然不知道在实际生活中该如何操作。这套书标题中提到的“实用教子手册”给了我极大的信心。我特别想知道,那些“大师的理念”是如何被拆解成一个个具体、可执行的家庭教育策略的。比如,面对孩子发脾气时,应该采用哪种经典方法进行引导?如何在日常的游戏中融入对逻辑思维的培养?我希望它能提供清晰的案例分析和操作步骤,让我能够带着明确的目标去实践,并能清晰地看到孩子在这些实践中产生的积极变化。如果它能提供不同年龄段的实用指南,那就更完美了,这样我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去运用其中的智慧,而不是望而生畏。
评分从内容编排的角度来看,我非常关注这四卷书的逻辑结构和内容的侧重点划分。是按照教育流派的时间线索来推进,还是按照“理论基础”、“实践方法”、“亲子沟通”、“特殊教育”等功能模块进行划分?如果结构安排得当,就能让读者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避免碎片化的阅读体验。我希望它不是简单地把不同教育家的语录堆砌在一起,而是经过了精心梳理和整合,能够体现出一种内在的连贯性。比如,第一卷可能是基础理论的奠基,第二卷聚焦于具体教学法,第三卷深入到家庭教育环境的构建,而第四卷则可能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未来竞争力。这种层层递进的安排,才能真正体现出编者在整合这些“世界著名教育方法”时的专业和用心。
评分对于任何一本声称具有指导意义的教育类书籍,我都会带着一种审视的眼光去看待其“时代适用性”。世界在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纯粹照搬一百年前的教育方法恐怕难以适应今天的复杂环境。因此,我非常期待这套书中对于经典理念的“现代化转译”和“批判性继承”。编者是否只是在复述历史,还是真正做到了古为今用?比如,对于强调“自然发展”的理论,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该如何平衡自由探索与必要的知识输入?我希望书中能有所探讨,指出哪些理念是永恒不变的,哪些则需要根据现代科技和社会结构进行调整。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性”的现代解读,那么这套书的价值就不仅仅停留在介绍“经典”层面,而是真正成为了指导未来教育的宝贵指南。
评分我对教育理论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总觉得现代的教育方式似乎有些过于功利化,缺少了对孩子内心世界的深层关注。因此,当我看到这套书名中提点了“世界三大著名教育方法”和“教育大师经典教育理念”时,我的好奇心瞬间被点燃了。我设想,这其中必然包含了那些历经时间沉淀、被无数成功案例所验证的教育哲学。我非常期待能够深入了解那些伟大的思想家是如何看待儿童的天性、如何引导他们发现自我潜能的。比如,我想知道蒙台梭利、裴斯泰洛奇或者杜威等人的核心思想究竟有哪些共通之处,又有哪些尖锐的对立点。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些理念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与当下的教育困境产生深刻的对话,为我提供一个更广阔、更人道的视角去看待孩子的成长问题,而不是被眼前的分数和排名所裹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