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这样跟孩子定规矩,孩子不会抵触(新版)+不批评才能培养出自觉主动的孩子 +图解儿童逆反心理 全3册 |
| 作者: | |
| 市场价: | 74.70元 |
| ISBN号: | 9787550274938 9787550276727 9787550229938 |
| 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6-03-01 | 版次:1 | 页数:350 |
| 印刷时间:2016-03-01 | 印次:1 | 字数:150千字 |
| 目录 | |
《这样跟孩子定规矩 孩子*不会抵触》 前 言 说了五六遍,孩子就是听不进去 《图解儿童逆反心理 》 前言 像孩子刚出生时那样对待他 第1章 孩子与家庭 1 怎样满足全家每个人的需求? 2 为什么孩子有逆反心理? 3 大人意见统一,孩子就能很听话 第2章 掌握科学、高效的育儿技巧,轻松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1 表扬:夸奖要具体、可信,孩子才能牢记正确的做法 2 拒绝:用“可以”表示“不可以”,轻松降低孩子的逆反心理 3 安抚:想让孩子不发脾气,你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绪 4 规矩:事先定好规矩,大人省心孩子不哭闹 5 奖罚:要轻重恰当,孩子才能心服口服 6 纠错:你先承认错误,孩子就会跟着认错 7 平息孩子间的争吵:少一些干预,多一些“置身事外” 8 玩耍:玩游戏时,要让着孩子吗? 9 饮食:恰当的饮食、睡眠,孩子心情愉快、身体棒 《不批评才能培养出自觉主动的孩子》 |
| 内容简介 | |
《这样跟孩子定规矩 孩子*不会抵触》 《图解儿童逆反心理》 本书含有大量生动、有趣的手绘插图,图文并茂地教你全面解读孩子的典型逆反行为,让你轻松消除孩子的抵触情绪。有理解就没有逆反。 《不批评才能培养出自觉主动的孩子》 一受到批评,孩子就乱发脾气、又哭又闹;再三纠正,他还是记不住,下次仍然犯同样的错误……孩子的所有行为问题,其实都与您的处理方式密切相关! 1.“为什么要把脱下来的衣服到处乱扔呢?”“为什么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啊?”,类似这样的问题,妈妈只应该自己在心里思考一下,而不应该直接去问孩子,因为孩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其实,妈妈只不过是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发泄到了孩子身上而已。要想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父母就需要明确告诉孩子具体该怎么做,才能代替孩子已经做出的不当行为。 2.孩子喜欢摸自己的小鸡鸡――孩子开始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就说明他可以玩的东西太少了。这时,不能敷衍了事地批评孩子一句“别摸了”就算了,若无其事地让孩子去做费劲的事才是有效的处理方式(比如,让孩子去洗手)。另外,还要适当丰富孩子的室内活动,或者允许孩子浑身沾满泥巴、跑来跑去地自由玩耍。 …… 很多时候,孩子的坏习惯正是在家长的“批评”中养成的。被批评时,孩子不会马上改正,还会产生抗拒情绪,反而更难达到教育目的。只有以“表扬”为基础的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行为! |
| 作者简介 | |
[日]坂本七郎(家庭作业辅导专家、补习班老师) 针对全国中小学生以及家长们传授“家庭作业辅导法”及“提高学习兴趣的方法”。主要活动包括在日本各地举办讲座、发行电子报、家庭一对一指导等。成千上万的家长从他的方法中受益匪浅。 |
我之前在处理孩子学习问题上简直是抓耳挠腮,尤其是涉及到作业,简直就是每天的“家庭战争”。这本书的某些章节对于如何与孩子一起面对学习挑战的探讨,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指南。它没有落入那种空泛的“多鼓励”的口号,而是深入剖析了孩子在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和拖延行为的深层原因。我以前总以为孩子是“懒”,是“不爱学习”,但读完后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是我的“期望管理”出了问题,或者我给的反馈方式让他们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和挫败感。书里提到的一些情境模拟和实际操作的技巧,让我学会了如何“退一步”,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比如,当孩子面对难题感到气馁时,我学会了先接纳他的沮丧感,而不是急着给出答案或者指责他不够努力。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视角,让我把学习看作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项目”,而不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这种视角的转变,极大地减轻了我们双方的负担。我们开始关注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而不是仅仅盯着最终的分数。这种由内而外的动力激发,比任何外部的奖励或惩罚都要持久和有效得多,这是我以前在其他育儿书里很少看到的具体指导。
评分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成功地引导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被灌输的传统教育观念。我成长在一个比较强调服从和结果的年代,所以下意识地将这些标准套用在了我的孩子身上。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鼓励父母跳出“我是对的,孩子是错的”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它强调的是“关系优先”,即只有在亲子关系稳固、充满安全感的基础上,任何教育和引导才能真正奏效。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有效聆听”的深度解析。以前我听孩子说话,脑子里总是在快速组织我接下来要说的话,根本没听进去。现在我刻意练习放下自己的预设和评判,真正去感受孩子话语背后的情绪张力。这种慢下来的沟通方式,让孩子感受到了被看见、被重视,这对于建立他们健康的自我认知至关重要。很多时候,孩子表现出的“不良行为”,其实只是他们内心需求未被满足的一种扭曲表达。这本书像是一把钥匙,让我开始解读这些“信号”,而不是仅仅惩罚外在的表现。
评分这本书真是打开了我育儿观念的一扇新窗户。我以前总觉得,管教孩子就得“严厉”,要立规矩,而且规矩一旦立了就得雷打不动。结果呢,孩子越来越跟我对着干,家里的气氛总是紧绷绷的。读了这本书后,我才明白,原来那种“对抗式”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更倾向于反抗,而不是合作。作者很细致地分析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而不是简单地把孩子定义为“不听话”或者“故意捣乱”。比如,他们对“权威”的天然抵触心理,以及他们对“被理解”的深层渴望。书里给出的建议不是一板一眼的说教,而是充满智慧的引导。它教我如何区分哪些是“必须遵守的底线原则”,哪些是可以跟孩子一起商量、给予选择权的“弹性空间”。这种转变让我家里的冲突频率明显下降了,我不再是那个时刻紧绷的“警察”,而更像一个可以信赖的“教练”。我们开始进行一些有效的亲子对话,而不是无效的争吵。我发现,当孩子感到自己的想法被尊重时,他们反而更愿意听取我的意见,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平衡。这种平和的沟通方式,真的比以前那种“吼叫加惩罚”有效得多,而且对我们俩的情绪健康都有极大的益处。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贴近生活,它没有使用太多晦涩的心理学专业术语,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家庭场景,让我瞬间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界限设定”的章节。在我家,我和先生在界限的执行上经常出现不一致,这让孩子很容易钻空子,今天跟我谈的条件,明天就可以推翻。这本书清晰地指出,一致性是管教的基石,但一致性不等于僵化。它提供了一种框架,让我们能够先在父母内部达成共识,然后再统一对外。这种内部的“同盟”建立过程,对很多有育儿分歧的家庭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它教会我如何与伴侣进行建设性的沟通,确保我们俩在面对孩子的挑战时,能够拿出“一个声音”。而且,它也探讨了如何在尊重孩子自主性的前提下维护界限,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平衡艺术。我不再是武断地划清“我说了算”,而是展示出一种坚定的、充满尊重的立场。这种处理冲突的方式,不仅解决了眼前的“谁说了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在孩子心中树立了什么是“负责任的权威”的榜样,而不是“专制的权力”。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我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管教”的操作手册,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具同理心的父母”的成长指南。它没有提供那些立竿见影但治标不治本的“快速修复”方案,而是要求我们父母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我发现,很多时候孩子的抵抗,其实是我自身焦虑和不安全感的投射。比如,我对孩子学习进度的过度焦虑,会让他们觉得“只要我不达到父母的期望,我就不被爱”。这本书通过一些案例分析,巧妙地把焦点转回到父母自身的情绪管理上,提醒我们,一个情绪稳定的父母,才能培养出一个情绪稳定的孩子。这种从内到外的转变,是所有育儿技巧中最为核心也最为难得的部分。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管教,是自我管教的延伸,它关乎如何构建一个充满尊重、理解和边界感的高质量亲子联结,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远比一时的听话更宝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