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傢經典集釋10本 性命圭旨+陰符經集釋+伍柳仙宗+悟真篇集釋+黃庭經集釋+西遊原旨等書,圖書

道傢經典集釋10本 性命圭旨+陰符經集釋+伍柳仙宗+悟真篇集釋+黃庭經集釋+西遊原旨等書,圖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道傢
  • 經典
  • 集釋
  • 性命
  • 陰符經
  • 悟真篇
  • 黃庭經
  • 西遊原旨
  • 修道
  • 內丹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木森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央編譯齣版社
ISBN:9787511715364
商品編碼:26813312394
齣版時間:2013-01-01

具體描述




本套書籍包括:性命圭旨+陰符經集釋+伍柳仙宗+悟真篇集釋+黃庭經集釋+西遊原旨+太上感應篇集釋+樂育堂語錄+道德經講義+周易參同契集釋 共10本


《黃庭經》分《黃庭內景玉經》、《黃庭外景玉經》和《黃庭中景玉經》三種。《中景經》係晚齣道書,成書於兩晉。《黃庭經》為道教養生修仙專著,它繼承漢代緯書和早期道教的人身各部位皆有神之說,又吸收古代漢族醫學有關髒腑、經絡、精氣的理論,著重闡述存思身神、守固精氣的理論和方法。《黃庭經》地提齣瞭三丹田、八景二十四真理論和相應的存真修煉方法,這對上清派的形成有著特殊的意義。其中有些內容較之《大洞真經》更為接近唐宋內丹術,故而亦被後世內丹傢奉為內丹要籍。經中的髒腑、經絡、穴位、精氣及陰陽五行學說,反映瞭古代漢民族的生理、醫理知識。曆史上有不少書法傢、文學傢喜好《黃庭經》,或寫法帖,或為文作序,王羲之書《黃庭經》換鵝的故事,更傳為韆古佳話,故此經的持久影響,已遠遠超齣道教範圍。

 是中國道教典籍叢刊的一種,搜羅瞭黃庭經的曆代重要古注,簡體橫排本,無版本校勘。對於無法接觸道藏的讀者來說,這套中國道教典籍叢刊係列還是很有用的,但如果是由古籍齣版社來做會更一些吧。

——來自網友 逗牛

《黃庭經》為上清派經典之一,包含《黃庭外景經》和《黃庭內景經》,相傳為南嶽魏華存所傳。魏華存生於晉代,被尊道教上清派代宗師。該書以七言韻文形式寫成,結閤古代中醫思想,闡述瞭道傢的修煉與養生學說。《黃庭經》所傳注本甚多,本次齣版的《中國道教典籍叢刊:黃庭經集釋》除將《正統道藏》所收注本全部收錄外,還補以《正統道藏》未收的名傢注本,如清劉一明的《黃庭經解》等。

梁丘子

唐玄宗時隱士。原名白履中,博涉文史,隱居大梁,時人號為梁丘子。開元中,王誌愔錶薦堪為學官,可代馬懷素、褚無量入閣侍讀。乃徵赴京師,履中辭以老疾,不任職事。授朝散大夫,尋請歸鄉。手詔曰:“卿孝悌立身,靜退敦俗,年過従耄,不雜風塵。盛德早聞,通班是锡。豈唯精賁山藪,實欲奬勸人倫。且遊上京,徐還故裏。”遂停留數月。





    

是書齣尹真人弟手筆,蓋述其師之意而全演之。中間所載諸圖說,及修行節次功夫,可謂詳且盡矣。玄傢書汗牛充棟,而直指徼妙,無逾此編。棲真者倘能藉此而人道,不亦希有事哉!友人餘常吉,為明德宗孫,而於玄教,不無少抑。謂其所重者我身,即長生久視,終不離壽者相也。其見確已,乃獨於是書,而引之諄諄。然指人一超直人,以紹人天師種,豈其無故而漫雲然?夫有所受之也,則由長生而達生生,以生生而證無生。奚不可者,殊途同歸,百慮一緻。道豈有二乎哉?皇論三教雲: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大哉皇言!斯其至矣!凡為皇之民者,一意憲章,莫敢倍上可也。嗟嗟世人,流浪生死,輒置性命於罔顧,得此為之一警覺焉,其有造於身心者不小矣。書院流通,真人師弟定必加持贊嘆。

《性命圭旨》,不著撰人,相傳為尹真人弟之筆也,嚮來行本絕少。殷君惟一藏弆有年。曹子若濟見而悅之,攜示周子輿閑,欣然共賞,重授剞劂,則錢子羽振董其成焉。書竣而問序於予。予於斯道蓋嚮往而未能至,何敢贊一辭!雖然,竊有述焉。
自三教鼎立,異說聱牙,隱若敵國,日相撞也。是書獨揭大道,而儒釋妙義,發揮旁通,要之以中,閤之以一,而盡性至命之理,殊途同歸。微獨柱下五韆,(上隱下木)括靡遺,並六十四卦,四十二章,無不纍若貫珠矣。

印刷精美,內容清楚,圖文並茂,是修行()的參考書,正統的路子,閱讀。

——來自網友 清涼月

真棒此書,修身養性的秘訣全說瞭。然後再看西遊記的時候,一看就明白什麼意思瞭!

——來自網友 道一

編譯局齣版的書不多,這書還不錯,不過需要一點古文基礎

——來自網友 Customer

作者:(明朝)尹真人弟

性命雙修萬神圭旨元集
三聖圖
大道說
性命說
死生說
邪正說
普照圖
反照圖
時照圖
內照圖
太極圖
太極發揮
中心圖
火龍水虎圖
火龍水虎說
日烏月兔圖
日烏月兔說
大小鼎爐圖
大小鼎爐說
內外二藥圖
內外二藥說
順逆三關圖
順逆三關說
盡性瞭命圖
盡性瞭命說
真土圖
真土根心說
魂魄圖
魂魄說
蟾光圖
蟾光說
降龍圖
降龍說
伏虎圖
伏虎說
三傢相見圖
三傢相見說
和閤四象圖
和閤四象說
取坎填離圖
取坎填離說
觀音密咒圖
念觀音咒說
九鼎煉心圖
九鼎煉心說
八識歸元圖
八識歸元說
五氣朝元圖
五氣朝元說
待詔圖
待詔說
飛升圖
飛升說

性命雙修萬神圭旨亨集
性命雙修萬神圭旨利集
性命雙修萬神圭旨貞集

況丹經子書,汗牛充棟,講理者多,留訣者少。初無下手入門,次無采藥結胎,末無極則歸著。後人不識次序,如何湊泊得來?不免有攙前越後之差,首顛尾倒之亂。學道一生,不得其門而人者多矣。間有入門者而不知升階,有升階者而不知登堂,有登堂者而不知入室,是以次第工夫,乃修真之首務,豈可缺焉?
予愛《藏經》中四句偈曰: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世尊亦曰:度盡眾生,然後作佛。區區由是發一念慈悲,罄將師投秘訣,徹底掀翻,滿盤托齣,以籲徠後之有緣,復返天界而不沉溺於苦海中者,此予之心也。
其一曰:涵養本原,救護命寶。
其二曰:安神祖竅,翕聚先天。
其三曰:蟄藏氣穴,眾妙歸根。
其四曰:天人閤發,采藥歸壺。
其五曰:乾坤交媾,去礦留金。
其六曰:靈丹人鼎,長養聖胎。
其七曰:嬰兒現形,齣離苦海。
其八曰:移神內院,端拱冥心。
其九曰:本體虛空,超齣三界。
於中更有煉形、結胎、火候等諸心法,以全九轉還丹之功。
大道口訣,至此吐露盡矣。今之道者,峨冠方袍,自足自滿,不肯低情下意,求師指授,大道次第,惟隻以盲引盲,趨人旁蹊麯徑。豈知道法三韆六百、大丹二十四品,皆是旁門,獨此金丹一道,是條修行正路。除此以外,再無彆途可以成仙作佛也。
故法華會上,世尊指日:惟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
尹真人曰:九十六種外道,三韆六百旁門,任他皆幻,隻我這些是真。
雲房真人曰:道法三韆六百門,人人各執一苗根,誰知些子玄關竅,不在三韆六百門。

基本信息

書名:太上感應篇集釋

定價:52.00元

作者:(宋)李昌齡 鄭清之等

齣版社:編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11730756

字數:350000

頁碼:51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


《太上感應篇》,作者不詳,宋代李昌齡、鄭清之為其作瞭評論注解,自此在民間廣為流傳,自古以來被譽“勸善*書”。此書總計一韆二百餘字,融匯儒道兩傢道德思想,意在勸化各個階層的人“積德行善,慈心於物”。《太上感應篇》所傳注本甚多,本次齣版的《太上感應篇》除將《正統道藏》所收李昌齡、鄭清之注本收錄外,還補以《正統道藏》未收的名傢注本,如清代惠棟的《太上感應篇箋注》等。

內容提要


《太上感應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被譽為“古今善書”。此書源齣於《抱樸子》,後經宋代李昌齡、鄭清之等先賢發揚光大,流通於世,影響深遠。上至朝廷,下至民間,刊印傳播者眾多,到明清時期達到峰。旨在勸善,簡稱《感應篇》,作者不詳,內容融閤瞭較多的傳統民族思想,樹立瞭人在世上的正確形象,許多內容至今仍然具有積極意義。

目錄


太上感應篇 1

進太上感應篇錶 1

太上感應篇敘 2

紀述靈驗 7

太上感應篇捲之一 10

太上感應篇捲之二 26

太上感應篇捲之三 33

太上感應篇捲之四 39

太上感應篇捲之五 46

太上感應篇捲之六 54

太上感應篇捲之七 63

太上感應篇捲之八 69

太上感應篇捲之九 77

太上感應篇捲之十 86

太上感應篇捲之十一 92

太上感應篇捲之十二 98

太上感應篇捲之十三 106

太上感應篇捲之十四 112

太上感應篇捲之十五 117

太上感應篇捲之十六 123

太上感應篇捲之十七 131

太上感應篇捲之十八 139

太上感應篇捲之十九 147

太上感應篇捲之二十 154

太上感應篇捲之二十一 161

太上感應篇捲之二十二 169

太上感應篇捲之二十三 176

太上感應篇捲之二十四 184

太上感應篇捲之二十五 194

太上感應篇捲之二十六 201

太上感應篇捲之二十七 208

太上感應篇捲之二十八 215

太上感應篇捲之二十九 223

太上感應篇捲之三十 232

禦注太上感應篇 238

禦注太上感應篇序 238

禦注太上感應篇 239

太上感應篇箋注 276

太上感應篇序 276

重刊道藏輯要太上感應篇 277

太上感應篇集注 331

太上感應篇集注序 331

太上感應篇集注 333

太上感應篇纘義 440

序 440

太上感應篇纘義 441

作者介紹


(宋)李昌齡,鄭清之 鄭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彆號安晚,慶元道鄞縣(今浙江寜波)人。 href='#' target='_blank'>嘉泰二年進士及第。曆官光祿大夫,左、右丞相,太傅, href='#' target='_blank'>衛國公( href='#' target='_blank'>齊國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舉侵宋,鄭清之進十龜元吉箴勸帝勵精圖治,未能實施,而後退仕隱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捲。

內容簡介

  《中國道教典籍叢刊:悟真篇集釋》是漢代魏伯陽《參同契》以後的又一本重要的丹經著作,是道教內丹丹法的主要經典之一,同為丹經之祖,其丹經地位與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相仿。全書由詩詞歌麯等體裁寫成,包括七言四韻16首,絕句64首,五言1首,續添西江月12首。總結瞭北宋以來的內丹方術,繼承瞭鍾離權、呂洞賓的性命雙修學說,並且對陳摶《無極圖》中“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等思想作瞭進一步發揮。

目錄

紫陽真人悟真篇 注疏
宋·翁葆光注
悟真篇 注疏序
悟真篇 注序
悟真篇 序
紫陽真人悟真篇 注疏捲之一
七言四韻一十六首,以錶一斤二八之數
紫陽真人悟真篇 注疏捲之二
紫陽真人悟真篇 注疏捲之三
五言四韻一首以象太一之奇
紫陽真人悟真篇 注疏捲之四
絕句六十四首以按六十四卦
紫陽真人悟真篇 注疏捲之五
內外藥
紫陽真人悟真篇 注疏捲之六
紫陽真人悟真篇 注疏捲之七
西江月一十二首以周歲律
紫陽真人悟真篇 注疏捲之八
讀周易參同契
贈白龍洞劉道人歌
石橋歌
絕句
西江月
悟真篇 後序
紫陽真人悟真直指詳說三乘秘要
宋·翁葆光述
悟真直指詳說
強兵戰勝之術
富國安民之法
神仙抱一之道
三乘秘要詩
張真人本末
薛紫賢事跡
金丹法象
紫陽真人悟真篇 拾遺
宋·翁葆光述
禪宗歌頌詩麯雜言
性地頌六首
無罪福
三界唯心
見物便見心
圓通
隨他
寶月
心經頌
人我又名齊物
讀雪竇禪師祖英集
戒定慧解
即心是佛頌
采珠歌
禪定指迷歌
無心頌
西江月一十二首
紫陽真人悟真篇 三注
宋·薛道光
悟真篇 記
陸子野注悟真篇 序
上陽子注悟真篇 序
紫陽真人悟真篇 筌蹄
悟真篇 序
紫陽真人悟真篇 三注捲之一
七言律詩八首
紫陽真人悟真篇 三注捲之二
七言律詩八首
紫陽真人悟真篇 三注捲之三
七言絕句三十二首
紫陽真人悟真篇 三注捲之四
七言絕句三十二首
紫陽真人悟真篇 三注捲之五
五言一首以象太一含真氣之妙
西江月十二首以象十二月
又西江月一首以象閏月也
續絕句五首以象鉛汞砂銀土之五行也
紫陽真人後序
紫陽真人悟真篇 講義
宋·夏元鼎
紫陽真人悟真篇 講義序
紫陽真人悟真篇 講義捲之一
七言四韻詩一十六首以象二八一斤之數
紫陽真人悟真篇 講義捲之二
紫陽真人悟真篇 講義捲之三
絕句詩六十四首以應六十四卦之數
紫陽真人悟真篇 講義捲之四
紫陽真人悟真篇 講義捲之五
紫陽真人悟真篇 講義捲之六
五言四韻一首以象太一之數
西江月十二首以應十二月之數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紫陽真人悟真篇 講義捲之七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悟真篇 約注
清·陶素耜
悟真篇 約注雜議
悟真篇 約注捲上
七言律
悟真篇 約注捲中之上
絕句
悟真篇 約注捲中之下
悟真篇 約注捲下
西江月
絕句
悟真篇 正義
清·董德寜
悟真篇 正義序
悟真篇 正義自序
悟真篇 正義捲上
七言律
悟真篇 正義捲中
七言絕
悟真篇 正義捲下
五言四韻一首
西江月
又西江月一首
又七絕五首
悟真直指
清·劉一明
悟真直指捲一
七言律詩十六首以錶二八之數
悟真直指捲二
七言絕句六十四首按《周易》六十四卦
悟真直指捲三
五言律詩一首以象太乙含真氣
西江月十二首
續添西江月一首以象閏月
七言絕句五首以象金木水火土之五行
悟真直指捲四
絕句四首
西江月十二首

精彩書摘

  《中國道教典籍叢刊:悟真篇集釋》:
  
  天地盈虛自有時,審能消息始知機。 
  由來庚甲申明令,殺盡三屍道可期。 
  注日:天地盈虛自有時者,天地相去八萬四韆裏,鼕至之日,地中有一陽氣上升,一日升四百六十裏二百四十步。至後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二氣為一節,二節為一時,即春分也。計九十日,陽氣共升至天四萬二韆裏,至到天地之中。此時陰中陽半,為泰卦。其氣變寒,寒為溫,萬物發生之時,故為春也。自此以後,陽氣升人陽位亦如前,漸漸升至夏至之日,並前計一百八十日,共升八萬四韆裏乃到天也。此時陽中又有陽,為純陽乾卦。其氣變溫為熱日夏,萬物茂盛之時,故日盈也。夫熱極則陰生,故夏至之日,一陰自天而降,亦一日降四百六十裏二百四十步。亦五日一候為一氣,三氣為一節,二節為一時。即鞦分日也。計九十日,陰氣共降四萬二韆裏,正到大地之中。此時陽中陰半,為否卦。其氣變熱為涼,萬物結實之時,故為鞦也。自此以後,陰氣降人陰位亦如前。漸漸降至鼕至之日,共前計一百八十日,共降八萬四韆裏乃到地也。此時陰中又有陰,為純陰坤卦。其氣變涼為寒,寒日鼕,萬物收藏之時,故日虛也。聖人消息天地盈虛,因月而見。
《道傢經典集釋》 內容簡介: 《道傢經典集釋》是一部匯集瞭十部重要道傢經典的珍貴典籍,旨在通過深入淺齣的集釋方式,為讀者展現道傢思想的博大精深與實踐智慧。本書精選瞭包括《性命圭旨》、《陰符經集釋》、《伍柳仙宗》、《悟真篇集釋》、《黃庭經集釋》以及《西遊原旨》等在內的十部具有代錶性的道傢經典,力求全麵而係統地呈現道傢修行的核心要義、理論體係以及精神內涵。 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其“集釋”的體例。與單純的文本抄錄或逐字解讀不同,編纂者在引用原典的同時,旁徵博引,融匯各傢學說,並結閤曆代名傢的注解與實踐經驗,進行提煉、闡發與歸納。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幫助讀者理解原文的字麵意思,更能深入挖掘其蘊含的深層哲學、養生醫學、宇宙觀以及精神修煉方法,使讀者在閱讀中獲得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 《性命圭旨》是其中最為核心的一部經典。它以生動形象的比喻,將道傢修煉的“性”與“命”這兩個根本概念闡釋得淋灕盡緻。“性”指的是人的心性,即先天本有的純真靈性;“命”則指人的生命,即肉體與氣息。書中詳述瞭如何通過修煉“性”來涵養心神,清淨無為,體悟大道;如何通過修煉“命”來調和氣息,固本培元,延年益壽。全書共分五捲,從體道、悟道、修道、得道等不同層麵,層層遞進,指導修行者如何安頓身心,返歸先天,達到與道閤一的最高境界。書中豐富的圖示和生動的比喻,使得抽象的修煉過程變得具體可感,對初學者尤其具有指導意義。 《陰符經》,全稱《黃帝陰符經》,是一部影響深遠的道傢經典。它以極其精煉的語言,揭示瞭天地萬物運行的普遍規律,強調“觀天之道,執天之行”,認為宇宙萬物皆有其內在的道,而人可以通過體悟陰陽變化、剛柔相濟的規律,來掌握自身命運,實現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陰符經集釋》部分,將深入剖析經文的奧秘,解釋其“天道”、“人道”之間的相互關聯,以及“動靜”、“虛實”、“攻守”等辯證思想在養生、治國、用兵等方麵的應用。它不僅僅是一部哲學著作,更是一部蘊含深刻智慧的實用指南,指導人們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洞察機先,把握主動。 《伍柳仙宗》,又稱《伍柳內傳》,是明代伍衝虛和柳華陽兩位仙師所傳的內丹修煉法要。這部經典詳細闡述瞭內丹學中“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的三個主要修煉階段,以及“築基”、“煉己”、“存神”、“養氣”等具體的修煉方法。它強調“無為而無不為”,指齣內丹修煉的根本在於“心”,而非單純的肉體活動。通過對“藥材”(精、氣、神)、“鼎器”(身體)、“火候”(意念與呼吸的配閤)等概念的詳細解析,《伍柳仙宗》為追求長生不老、體悟大道者提供瞭係統而科學的修行路徑,是曆代內丹傢推崇備至的寶典。 《悟真篇》,由北宋著名道傢學傢、煉丹傢張紫陽所著,是道傢內丹學的奠基之作。本書以詩歌的形式,將深奧的煉丹理論和修煉心法寓於其中,語言精煉,意境深遠。《悟真篇集釋》部分,將逐句解讀張紫陽的詩句,闡釋其所指的“鉛”、“汞”、“坎”、“離”、“乾”、“坤”等象徵意義,以及“龍虎”、“龜蛇”、“嬰兒”、“姹女”等內丹修煉中的關鍵術語。它不僅揭示瞭道傢煉丹的理論基礎,更將其升華到精神修煉的層麵,強調“性命雙修”,即在修煉生命的同時,更要修煉心性,達到“悟道”、“證道”的最高目標。 《黃庭經》,是中國古代重要的養生修煉經典,相傳為元君所說,老子所傳。全經文辭優美,意境高遠,以人體內髒為“宮”,以神靈為“君”,描繪瞭人體的神聖性和修煉的重要性。它將人體視為一個小宇宙,強調通過內觀,清淨心神,來達到養生延壽、乃至超脫凡俗的目的。《黃庭經集釋》部分,將深入解析經文中涉及的各髒腑神名、職能以及與其相關的修煉方法,如“存思”、“咽氣”、“導引”等。它為讀者提供瞭認識和調理自身身體、培養內在生命力的具體指導,是道傢養生實踐的寶貴財富。 《西遊原旨》,本書的 inclusion,則為理解道傢思想提供瞭另一獨特視角。它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道傢經典,而是對古典名著《西遊記》的深度解讀。本書從道傢修行的角度齣發,剝離瞭《西遊記》中玄幻離奇的錶象,深入挖掘其背後所蘊含的道傢哲學和煉丹隱喻。作者認為,孫悟空的成長曆程、唐僧師徒的西天取經之路,實際上是對個體生命從濛昧走嚮覺醒、從迷失走嚮覺悟,最終體悟大道、成就金身的修煉過程的生動寫照。本書將《西遊記》中的人物、情節、法寶等一一對應到道傢修煉的理論與實踐上,例如“緊箍咒”象徵著煉己的功夫,“取經”則代錶瞭煉神還虛的艱難過程。這種解讀方式,使得原本晦澀的道傢理論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易於理解,為讀者提供瞭一個全新的、富有啓發性的視角來認識道傢思想的普適性與生命力。 總而言之,《道傢經典集釋》十捲本,以其嚴謹的考證、精到的解讀、豐富的旁證,以及跨越不同層麵的經典選編,構建瞭一個全麵而深入的道傢思想知識體係。它不僅是道傢研究者和愛好者不可多得的案頭必備,更是所有渴望探尋生命真諦、追求身心和諧、提升生命境界的讀者,踏入道傢智慧殿堂的理想之門。本書旨在帶領讀者穿越時空的阻隔,與古代先賢對話,領略道傢思想的永恒魅力,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其精髓,最終實現個體的完善與升華。

用戶評價

評分

《黃庭經集釋》的閱讀體驗,是一種返璞歸真、強調自身微觀世界的探索。相比於其他宏大的論述,黃庭經更像是一份關於“人體電颱”的維護手冊,它關注的是氣血的運行和髒腑的保養。這套集釋非常齣色地將古代的經絡學說、五髒六腑的對應關係,與經文中描述的“神明”所在進行瞭精準對接。我最喜歡它對“存神”的強調,它教導我們,修行並非要刻意去捕捉什麼“外靈”,而是要讓自己的心神安定、專注,使身體這個小宇宙的各項功能高效運轉。這部分的解讀,對於現代人普遍存在的亞健康狀態,提供瞭極具操作性的調理思路,比如如何通過特定的意守方法來激活和平衡人體的自愈係統。總而言之,這是一套將深奧哲學與日常養生實踐完美結閤的寶貴文獻集閤,令人受益匪淺。

評分

《悟真篇集釋》的齣現,無疑是為我梳理瞭金丹大道的主乾脈絡。此書的深度在於它將修煉的“次第”與“境界”做瞭極其清晰的劃分,從築基到還虛,每一步的標誌、遇到的障礙以及如何“轉關”,都提供瞭詳細的參考。我發現很多零散閱讀的道傢典籍,其實都是在印證《悟真篇》所描繪的這個完整框架。這套集釋的貢獻在於,它像是一位優秀的導遊,帶領讀者沿著清晰的地圖前行,避免瞭在岔路口迷失方嚮。特彆是對“鉛汞交媾”等核心概念的闡釋,不再是故作高深,而是迴歸到生命能量轉化的科學(彼時的科學)層麵進行探討,使得“人身一小天地”的理念得到瞭淋灕盡緻的發揮。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長生久視”的理解,從一個遙不可及的傳說,轉變成瞭一個可以通過係統方法去實現的生命工程。

評分

這套書簡直是打開瞭我對傳統文化理解的一扇全新的窗戶,每一冊都像是一個精妙的指南,帶領我深入探索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道傢智慧。我尤其欣賞它在“性命圭旨”上的闡述,那種層層遞進的解析,將修煉的次第描繪得既有理論深度又不失實踐指導性,讓人讀起來不覺得晦澀難懂,反而像是和一位經驗豐富的師長對話。書中對於“性”與“命”的辯證統一,以及如何通過日常的修持來達成身心的和諧,都有著非常詳實的論述。例如,它在講述“內觀”法門時,不僅給齣瞭具體的觀想步驟,還結閤瞭古代醫理來解釋其生理基礎,這種跨學科的融閤,使得整個體係顯得格外紮實可信。對於長期在文字中摸索,渴望真正掌握道傢精髓的求道者來說,這套書無疑提供瞭極佳的文本支持和清晰的路徑指引,讓我對“返璞歸真”有瞭更具體可觸的認知,而非僅僅停留在哲學思辨層麵。

評分

讀完“陰符經集釋”的那部分,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過去總覺得這部經文充滿瞭晦澀的隱語和玄妙的卦象,難以捉摸。然而,這套書的釋文團隊顯然下瞭大功夫,他們不僅對照瞭多本古籍的注疏,還用非常貼閤現代人思維邏輯的方式,將其中關於宇宙運行規律、人事變化之道的闡述進行瞭條分縷析的拆解。特彆是對“動靜之機”的解讀,讓我領悟到,真正的智慧並非要跳齣現實去追求虛無,而是要深刻洞察事物生發、變化、消亡的內在節奏。這套集釋並沒有將經文神化,而是將其視為一套關於“知天順應”的學問。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獲在於它提供瞭一套觀察世界的方法論,讓我們學會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信息洪流中,抓住事物不變的底層邏輯,保持內心的清明與安定,這在當今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尤為珍貴。

評分

伍柳仙宗的部分,展現瞭道傢修行在“功法”層麵的具體實踐與傳承的嚴謹性。與其他側重於宏大宇宙論的道藏不同,這部分內容更像是師徒心法口訣的整理與注釋,語氣相對直接且富有針對性。它對“火候”的把握、對“火候不足”和“火候太過”的後果分析,細緻入微,體現瞭前人通過無數次實踐換來的寶貴經驗。我特彆留意瞭其中關於“藥物”和“鼎器”的隱喻解讀,這套書沒有簡單地將它們解釋為外丹的材料,而是深入挖掘瞭它們在內煉過程中所對應的身體部位和精神狀態。這種將外在象徵還原為內在體驗的解讀方式,極大地降低瞭修習的門檻,讓初學者明白,我們自身的肉身和心念纔是最核心的“爐鼎”和“藥物”。這種務實的態度,讓我在閱讀時感到腳踏實地,而不是被飄渺的術語所睏擾。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