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周易》的自然哲學
定價:42.00元
作者:李零著
齣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齣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108041241
字數:
頁碼:
版次:5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9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周易》是群經之首,也是難讀懂的古書之一。《周易的自然哲學: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依據新齣土文本,對傳世的《周易》正文加以全新的整理和疏解,破解瞭許多疑點,並用簡要的語言貫通大義、白話譯注。在此基礎上,《周易》經傳中蘊含的陰陽對立、五行循環的自然哲學,書中也有獨到的闡述。
《周易》是北京大學教授李零在《論語》、《》、《孫子》之後,詳細解讀的第四部重要的傳世典籍。以上四部書,閤稱為“我們的經典”。
目錄
自序
寫在前麵的話
《易經》中的占蔔術語
易經上經
乾卦(六龍天上飛)
坤卦第二(母馬地上跑)
屯卦第三(混混沌沌,萬事起頭難)
濛卦第四(朦朦朧朧,人生糊塗始)
需卦第五(下雨天,彆齣門)
訟卦第六(打官司,有風險)
師卦第七(戰爭難免死人)
比卦第八(懷柔為高明)
小畜第九(密雲畜雨,澤及鄰裏)
履卦第十(徵夫苦役,如履虎尾)
泰卦第十一(天地相通,上下和諧)
否卦第十二(否極泰來,轉憂為喜)
同人第十三(勝利會師,破涕為笑)
大有第十四(得人心者得天下)
謙卦第十五(謙虛使人受益)
豫卦第十六(使人墮落)
隨卦第十七(追捕逃犯)
蠱卦第十八(父母)
臨卦第十九(君臨天下)
觀卦第二十(俯察萬民)
噬嗑第二十一(如人肉大宴)
賁卦第二十二(白色美麗)
剝卦第二十三(徹底剝奪)
復卦第二十四(迷途知返)
無妄第二十五(沒有期望,也就沒有失望)
大畜第二十六(養牲口是門大學問)
頤卦第二十七(用腮幫子占蔔)
大過第二十八(上梁不正下梁歪)
習坎第二十九(土牢的原型)
離卦第三十(夕陽無限好)
易經下經
鹹卦第三十一(婦女,非禮勿動)
恒卦第三十二(婦女,從一而終)
遯卦第三十三(小肥豬,可愛)
大壯第三十四(老公羊,脾氣壞)
晉卦第三十五(旭日東升)
明夷第三十六(金烏西落)
傢人第三十七(傢和萬事興)
睽卦第三十八(活見鬼)
蹇卦第三十九(行路難)
解卦第四十(得饒人處且饒人)
損卦第四十一(損下益上)
益卦第四十二(損上益下)
夬卦第四十三(軍情緊急,毅然前往)
姤卦第四十四(娶婦嫁女)
萃卦第四十五(聚斂財富)
升卦第四十六(登高必自卑)
睏卦第四十七(動輒得咎)
井卦第四十八(改邑不改井)
革卦第四十九(革命在於順天應人)
鼎卦第五十(器唯求新)
震卦第五十一(笑對雷聲)
艮卦第五十二(控製身體)
漸卦第五十三(南來的大雁)
歸妹第五十四(少女齣嫁)
豐卦第五十五(妖氣蔽日)
旅卦第五十六(齣門不易)
巽卦第五十七(算籌藏在床底下)
兌卦第五十八(長樂未央)
渙卦第五十九(馬兒隨風跑)
節卦第六十(見好就收)
中孚第六十一(對酒當歌)
小過第六十二(飛鳥過邑)
既濟第六十三(已經過河)
未濟第六十四(尚未過河)
易傳
彖上(《易傳》之一)
彖下(《易傳》之二)
象上(《易傳》之三)
象下(《易傳》之四)
係辭上(《易傳》之五)
係辭下(《易傳》之六)
文言(《易傳》之七)
說卦(《易傳》之八)
序卦(《易傳》之九)
雜卦(《易傳》之十)
參考書目
作者介紹
李零,1948年生,祖籍山西武鄉。北京大學教授。主要從事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獻的研究。主要著作:《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研究》《郭店楚簡校讀記》《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孫子〉十三篇綜閤研究》《兵以立——我讀〈孫子〉》《喪傢狗——我讀〈論語〉》《蘭颱萬捲——讀〈漢書·藝文誌〉》《中國方術正考》《中國方術續考》《入山與齣塞》《鑠古鑄今》《李零自選集》《放虎歸山》《花間一壺酒》《何枝可依——待兔軒讀書記》。
文摘
序言
要說這本書帶給我最持久的影響,可能在於它培養瞭我一種“慢思考”的習慣。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們的大腦習慣瞭快速接收和判斷,很少有時間進行深入的、多層次的聯想和反思。而這本書,就像是一個精密的齒輪,強迫我的思維係統慢下來,去感受事物之間那種微妙的、非綫性的關聯。它讓我開始關注那些被我們日常忽略的“間隙”和“留白”,明白“無為”並非不作為,而是一種更高級的作為方式。這種思維方式的轉變,滲透到瞭我生活的方方麵麵,無論是工作決策還是人際交往,都變得更加沉著和有遠見。讀完之後,感覺自己像是站在高處,重新丈量瞭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內容對我個人世界觀的衝擊是相當巨大的。它提供瞭一種看待世界萬物運行的全新視角,那種宏大而又極其精微的宇宙觀,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因果”和“必然”。書中探討的許多觀念,乍聽起來似乎有些宿命論的意味,但深入瞭解後,會發現它其實是在構建一個更高維度的平衡係統。這種“聽天由命”背後的深層邏輯,讓我對很多過去的挫摺和未來的不確定性,有瞭一種前所未有的釋然。它沒有提供廉價的成功學口號,而是給齣瞭一個更穩固的內心支柱,讓我明白,有些事情是超越個體意誌的,學會與之和諧相處,纔是真正的智慧所在。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注釋係統做得非常齣色,這對於理解這類經典解讀著作至關重要。我特彆欣賞它在處理引文和專業術語時的那種嚴謹態度。很多晦澀難懂的段落旁,總能找到清晰的旁注或腳注,它們不是簡單的解釋,而是提供瞭多角度的文化背景和曆史語境,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讓非專業讀者也能窺見原著的精髓。而且,這些輔助性的文字本身也充滿瞭洞見,像是另一條平行的、同樣精彩的河流,最終匯入主體之中。這種編排上的用心,充分體現瞭齣版方對讀者的尊重,讓閱讀過程變得既充實又流暢,很少齣現“迷路”的感覺。
評分這本書的行文風格,老實說,一開始讀起來確實需要集中十二分的注意力。它不是那種讓你捧著就能輕鬆消遣的小說,更像是一場深度的心靈對話,或者說,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哲學思辨之旅。作者的筆觸極其細膩,仿佛在用一把極其鋒利的刻刀,層層剝開那些看似晦澀難懂的古老概念,將其置於現代人的認知框架下進行審視和解讀。那種邏輯的嚴密性,簡直讓人拍案叫絕,感覺每句話的背後都蘊藏著深厚的學養和無數次的推敲。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來,閉上眼睛,讓那些復雜的句子和層疊的意象在腦海中慢慢沉澱、消化。這是一種需要耐心灌溉的閱讀體驗,但一旦你跟上瞭作者的節奏,那種豁然開朗的愉悅感,是任何速食文化都無法給予的。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光是捧在手裏就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厚重感。封麵那種典雅的色調和字體選擇,仿佛瞬間就把人拉迴到瞭一個充滿智慧和古韻的年代。我特彆喜歡它選用的紙張質地,那種微微粗糲卻又不失細膩的手感,翻閱起來的時候,油墨的觸感也顯得格外清晰。拿到書店裏,它絕對是那種會讓人駐足停留,忍不住想翻開看看的類型。而且,這種實體書的質感,是再高清的電子屏幕也無法比擬的。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讓人在閱讀之餘,也能享受到與實物接觸的愉悅。每次翻開,都會被這種用心打磨的細節所打動,感覺作者和齣版方對這部作品都是懷著十二分的敬意和熱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